马拉松大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987 彩云之南

自1975年肖国明夺得三运会冠军起,“滇军”就是我国马拉松的一支骨干力量,也是最具典型性的地域性流派。它们恪守标准的师徒模式一代又一代复制,使“家族产业”绵延不断地传承,1987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发展史人物|张国伟 专业运动员

北马的带动效应在六年后显现,今年中国马拉松下了“双黄蛋”,大连马和杭马。

萨马兰奇倡议的万人马拉松由成都北上,大连马拉松含着金汤匙出生。南方的杭马同时起步,花开两朵,西湖桂花国际马拉松和中日友好西湖马拉松赛。

在万人马拉松巡回的所有城市中,大连是唯一将这项比赛当亲子养的,其他城市办完就扔。这座很洋气的城市,深谙从形象学到经济学的价值转向,马拉松是抓手之一。

首届大连马5月举行,论历史之悠久,仅次于北马。

首届西湖桂花马拉松赛,10月在杭大路紫云饭店起跑,640人参赛,一条横幅下鸣枪,三辆摩托护卫,郑加利获男子20公里45岁以下组冠军。

两周后,杭州又来了一场马拉松。为了纪念浙江省和日本静冈县缔结友好省县关系五周年,日方提出办一场马拉松,中方表示同意,命名为“中日友好西湖马拉松赛”。

此后悠悠三十载,大连马和杭马,各自沉浮,各有千秋。

在马拉松还是单纯竞技项目的年代,也有引发感情共鸣的励志典型,只是由于传播途径狭窄,影响没那么大。

一个例子是矿工郑加利。

郑加利1978年高中毕业后,到父亲工作的浙江省属长广煤矿当一线工人。井下作业三班倒,生活也不规律,但这个年轻人还是弄了训练计划。

他平时放弃坐小电车而独自跑步上山,是煤矿一景。

美好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后悲剧来袭,1979年5月,郑加利在井下作业时发生事故,导致小腿粉碎性骨折,住院3个月。

厄运还没走远,住院期间,郑加利的父亲因煤矿瓦斯爆炸殉职。周围人都在感叹天时艰难,他反而越挫越勇。

1983年,他第一次参加全马比赛即获冠军,领导照顾他不再让他下井,安排他去开长途车。他车开到哪里,跑鞋就带到哪里,挤时间训练。

后来,郑加利不断代表浙江工人队和浙江队参加全国性比赛,最辉煌的履历是今年代表浙江参加六运会。

马拉松大潮兴起后,江湖位次屡有争议,但1987年大连马居杭马之前应予肯定,第一是比赛时间在先,第二是首先设置了全程比赛。

此后连、杭两马的不同走向,则袒露了城市的人文基础。

北马开赛前四个月,《人民日报》说,北马已成为首都体育活动中一个受人欢迎的传统比赛项目。还有媒体说,北马已进入世界马拉松“十大”之列。

作为北京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北马的时代和经济意义,要待日后才能体现出来,组委会的当务之急是从竞技视角出发,遍邀世界高手。

前一年儿玉泰介跑出世界最佳2∶07∶35,这是要超越的标杆。

出乎意料的是,反响并不热烈。

原因也很简单,高手大多在备战1988年汉城奥运会,北马第二次陷入“奥运冷落症”。此前,1983年的竞技成绩跟上年相比,就一落千丈。

连最热衷北马的日本军团,也只是由1984年北马冠军喜多秀喜领衔,而前一年被日本人拖垮的坦桑尼亚伊坎加卷土重来。日本人这一松劲,其垄断北马冠军的进程被打断,此后三十年仅两次称雄。

大出风头的果然是伊坎加(2∶12∶19),不过埃塞俄比亚人尼加斯·杜比(2∶12∶49)差点把他逼疯。这是埃塞俄比亚人首次名列北马前三,而当今另一个中长跑王国肯尼亚还遥不可及。

跑圈初期的大神奥巴巴对今年北马有详细记述,那是他第四次参赛:“比赛这天早上,刮起了西北风。从八点开始,短短一个小时,风力从三级一直增加到六级。这使我第二次冲击马拉松一级运动员的希望变得非常渺茫。”但他最终还是以2∶33∶43达成心愿。

奥巴巴冲线时,工体正上演激动人心的抽奖游戏。

发展体育奖来到第四个年头,一等奖是JVC22英寸彩电和录像机一套,价值相当于工薪阶层家庭两三年的收入。由于正逢工体改造,只有2万观众席开放,奖券的数量从59999张减少到19999张,中奖概率大大提高。

现场开奖真是相当棒的策划,当中奖号码在大喇叭里公布时,现场观众一齐发出集体叹息,旋即又是热烈的掌声和加油声。

搜狐体育有对当时的比赛场景做如下记述:

丹麦的伊库夫在距终点还有20米的地方体力不支突然摔倒,爬起来刚跑几步再度一头栽倒,脸都摔破了。有两位志愿者要上去搀扶,裁判大声喊:“不能扶!一扶他的成绩就没了!”于是在观众的呐喊助威中,伊库夫艰难地走到终点,全场掌声雷动。

我们对马拉松、对竞技体育的认识,就是这样一点一滴通过具体案例得来的。

通过大众马拉松,我们认识到,维持社会秩序的运转更需要规则和凝聚力。

至今,大众马拉松仍然被一些人描绘得比较混乱,但理性判断已占主导位置,这令人欣慰。

全运会是超级名利场,第六届全运会来了。

内蒙古实力非常强大,单长明甚至跑出比四年前夺冠快两分多钟的成绩,但大赢家是云南,因为苏文仁麾下那个叫张国伟的孩子长大成人了。

张国伟是旷世猛人,早在198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就连夺5000米和10000米冠军,1983年五运会又包揽这两项金牌。那么1987年的六运会他又该如何突破自我呢?

加一个马拉松吧。

苏文仁的这一决定,堪称中国马拉松史上的重大手笔,在此后“滇军”持续三十年的兴盛中,张国伟是承前启后的人物。

六运会马拉松比赛在天津举行,张国伟处子秀2∶12∶17,创全国最好成绩夺冠,第二名是甘肃魏晖。

魏晖摘银是六运会大冷门之一,他的表现深植下甘肃马拉松的专业和社会根基,并在日后发扬光大。

一个项目在一个省份发展起来是需要条件的,只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首批队员拿到成绩,才会产生纵向传导效应。

甘肃应该好好记住魏晖这个人,还有教练杨建勋。

我们再来看看“滇派”的铁姑娘队。

教练罗为信出道晚苏文仁一个全运会周期,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曾获10000米亚军和5000米第四,他的第一代弟子吴金美是五运会冠军,而集大成者则是钟焕娣。

钟焕娣在五兄妹中排行老二,家庭生活重压练就了她吃苦耐劳的美德,而爬山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又练就了其一定的耐力和速度。

1981年9月,云南思茅地区举行首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7岁的钟焕娣代表翠云乡中学获女子1500米冠军,随即被选入新组建的地区业余体校田径队。

四年后钟焕娣进入云南省体工队,她是马家军崛起之前中国最重要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她的强项不是马拉松,而是10000米。

与钟焕娣同期的马拉松第一高手是山东肖红岩,她也是山东女子马拉松的巅峰代表之一。除肖红岩外,还有王庆环、李秀霞、温衍敏,四人均闯入六运会八强。夺冠的肖红岩实力不如钟焕娣,但最后时刻钟焕娣认错分道标志,醒悟后狂追但为时已晚。

张国伟和钟焕娣是“滇军”第二代,1987年的时候,“滇军”第三代悄然降生。

董国建出生于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杨定宏出生于云南腾冲市。

总结中国马拉松优秀选手的出身,可以断言,小时候没吃过那种特别的苦,是无法从事这项运动的。

厦门赶时髦地办了场“9·8贸洽会”,后来著名的厦马与它渊源颇深。

十年后“贸洽会”升格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并一发不可收,政府决定另觅新址修建会展中心,这就是后来厦马的起、终点——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17岁的丁水波还不知道,自己的企业将跟这里产生重大交集。那是中国“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乡村工业初期,丁水波和两个结拜兄弟合凑了1500元,创办福建三兴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后改名“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