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进度管理实践标准》(第2版)是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4版)中项目时间管理知识领域的补充。本实践标准的第2版是建立在第1版奠定的进度模型方法之上的,这些方法通常是大多数项目大部分情况下都适用的良好实践。所谓良好实践,意味着在大范围的各种不同项目中,正确使用这些技能、工具和技术,能提高项目成功的机会,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良好实践并不意味着所描述的知识应该始终适用于所有项目;项目管理团队负责确定在具体的项目中什么是适用的。
项目管理社区强烈表示需要一个标准,可以指导项目团队制定完整的进度计划。此外,社区还要求找到一种方法来评估进度模型是否符合标准。
本实践标准的目的就是要为熟悉《PMBOK®指南》(第4版)的项目管理实践者,提供关于完整开发和维护进度模型的好处和优势的结论。本实践标准描述了一个健全和有效的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法的特点,以及提供一个量化评估运用本实践标准制定的进度模型的方法。
《进度管理实践标准》(第1版)诞生时,一条重要的讨论主线集中在澄清“进度”这个术语上。通过讨论,它的定义越来越清晰,项目管理社区的反馈强烈地支持了对这个术语的澄清。《进度管理实践标准》(第2版)明确了项目进度与进度模型之间的区别。
进度计划编制是从选择一个合适的进度计划编制方法开始的,接着要选择并使用一个相应的进度计划编制工具。再往后,将项目的特定数据输入进度计划编制工具中以生成进度模型。从这里开始,进度模型可以保存为进度模型实例用于假设平台、目标,并批准成为基准。这些进度模型实例又演化出可以被广泛使用的多种进度模型视图。有了上述这些术语,项目管理人员就可以依据《PMBOK®指南》(第4版)定义的过程,在被问及关于项目进度问题的时候,十分坚定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工具或答案。
《进度管理实践标准》(第2版)注重在前一版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关于问题的解释和清晰的概念:
● 第2章,结构重组,从而更紧密地与《PMBOK®指南》(第4版)保持一致,特别强调进度模型管理,并对各种进度计划编制方法和技术进行格外清晰的梳理。
● 第3章,结构重组,强调在模型管理、模型创建、维护、分析、沟通和汇报等方面的良好实践。
● 第4章,仍然关注进度模型中的各类组件。本次更新引入了四种必要组件组以及两种可选组件组的新概念。这个改进是为了解决2007年版本推出以来各方的疑惑,扩大覆盖到挣值、风险和资源使用的范围上。
● 第5章,进行改写,提供了在更复杂的多类必要组件和可选组件概念下,对进度模型进行评估的方法。同时,还细化了评估过程,解答了广大读者对第1版中此部分的疑惑。
本实践标准与《PMBOK®指南》(第4版)保持一致。它还包括在许多行业的项目管理实践中被广泛接受的实践信息。作为PMI标准文档完善计划的一部分,项目管理协会将继续定期更新本标准。欢迎也恳请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