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老帅见信急变色 三魂六魄谈四老
“永荣,听说你来找我的,还弄了个拜帖,那么正式干什么?我这儿不兴那套,下次啊,人来就行,啥也别带,论起来我和老鬼交情也不错,你个大侄子上叔叔家那么正式干什么?”徐新面带笑意,招呼李华重新坐下。
“徐叔客气了,您是前辈,威名震四海宇内,小子我佩服的很,第一次登门怎么能不正式?”李华嘻嘻一笑:“徐叔跟我客气,我这做晚辈的不能不懂事。”
“你啊,真如老鬼说的那样,油腔滑调的。”徐欣哈哈大笑:“真是可惜,你之前在朝都,我却不在,得错过多少有趣之事啊”
“这师傅咋到处败坏学生名声啊!”李华故作生气:“得趁早逐出师门。”
徐荣闻言也忍不住笑了:“你这属于是倒反天罡了,下次你去跟师傅说说这事,你看师傅怎么处理你。”
李华不以为意:“就老鬼那个病怏怏的身体,我让他一只手,他能如何,到时无华你别出手啊,看我收拾他。”
徐荣闻言更是忍不住笑:“永荣你这嘴是真硬啊,希望你见到师傅的时候还能如此。”
李华变脸相当快:“见到再说见到的话。”
徐欣父子大笑不止。
“徐叔,这次来主要是是有人拖我给你带信,所以就来朝都了。开玩笑之余,李华仍不忘正事,因为这两封信,李华可是万国南北窜了个遍。
徐荣遍将刚刚的信拿给了徐欣,徐欣一见信封就变色,收起了笑容,匆匆拆开。李华徐荣见状一愣,互视一眼,又看向徐欣。良久,徐欣放下信,连手都有几分微抖。
“永荣,你短时间别走了,留在朝都听我安排。”徐欣看向李华。
“啊?”李华都没反应过来,自己就一个送信的,怎么人被扣下来了?徐荣也不解的看向父亲,除了掌军,他很少见到徐欣如此强势的一面。
“这是你师父的安排。”徐欣就给李华解释了一句。
“老鬼?跟他又有什么关系?”李华更懵了,老鬼跟那个大祭司又有关系?
“药石无医。”徐欣给了一个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答案。
李华会错了意,是师父而不是师傅,只是没想到徐欣居然知道药石无医是他师父。对于徐欣的解释,李华并无其他异议。徐荣虽然不解,但毕竟是李华的私事,也没好多问。
徐欣站起身:“无华你陪永荣坐会,我还有点事。”说罢便匆匆离去,留下李华二人面面相觑。
“徐叔一直是这样风风火火的吗?”李华看着徐欣远去身影。
“不是啊,我很少见到父亲如此失态,你那封信里面究竟写了什么?”徐荣看着父亲去的方向好像是书房。
“我也不知道,我真就是个送信的,信里面是啥,真就一点也不知道啊。”李华也很无奈。
“你是药石无医的学生?”徐荣忽然想到。
“是啊,师父他们很有名吗?”李华一见又是一个听说过师父们的人,也不由好奇,
“你不知道?”徐荣更吃惊了。
“师父们不让我主动打听,我也就随遇而安,偶尔问问,不过好像很多人都知道他们,我只知道他们是姬国前十将军,具体有什么传奇经历,还真不理解。”李华摇头,几年前在安都,虽然很好奇,却没有主动去打听过,在安都也没什么人提及他们,反而在商都朝都或者其他之处却偶尔能有所耳闻。
“那到也能解释了,他们是安都现在的通缉犯。你要是在满安都城问有没有谁知道药石无医,转头就被那帮厂卫给抓起来。”徐荣点了点头。
“前十将军成了通缉犯?这是什么情况?”李华更为吃惊了。
“姬国官方对外解释是,十年前他们干了件叛国之事。”徐荣到也没故做停顿吊李华胃口:“他们刺杀了至圣公!”
李华愕然,瞳孔猛然放大。
徐欣快步来到书房,大将军的书房如同这整座徐府一样,内部陈设简单,并无豪华饰品,家具亦是最为普通的旧木家具,在这书房里最为人啧啧称奇的便是那书架,竟是一本书都没有。殷帝一次造访徐府,看到这书架,就开玩笑说大将军好歹放两本兵书意思意思。结果徐欣指着脚下之地说书皆藏于地下不与外人示,理皆藏于心中不与外人道。殷帝闻言哈哈大笑,评价道抠搜,不过用兵于心,方能出奇制胜。
徐欣看着眼前的书架,一把扯开,聚气一掌轰开书架下面的地面。地下一锦盒露出真颜,显然徐欣控制好了力道,凭借徐欣毁天灭地手段连带锦盒一块轰碎轻而易举,显然他对这个锦盒的位子相当清楚。
锦盒打开,里面全是信件,但时间已然不短,纸张都有了些轻微变色,最上面那封的封面的字虽有些许模糊,但仍然能够辨认—徐兄亲拆,弟李备书。徐欣略有几分出神,轻声呢喃道:“玄成兄,好久不见。”
至圣公李备,字玄成。
“这不可能!众所周知,师父他们不仅是前十将军,更是至圣公一手提拔的生死兄弟。”李华有些激动,他十分相信师父们,绝不会背刺至圣公这样的英雄人物。世上更是有流传上一次殷周大战,其中一次最险的战役—业野会战,掩护至圣公突围的五位十将军正是药石无医和现任执政官,此事万国皆知。非绝对信任又怎会生死相托?
徐荣摇头:“我刚刚就说了,这只是姬国的官方解释,你又不是不知道,有些真相是不可能公布于世人的。”
李华看向南边的院子,太阳已经升的老高,照在院子里,李华微微眯眼,若有所思。显然他非常清楚,要想洗清楚药石无垠医的嫌疑,唯一的方法就是公布至圣公真正的死因,可至圣公又是为何而死呢?太阳又会在何时照进万国,将过往的那些旧事一一展现于世人面前?
李徐二人皆不再言语,心中似有所思。
【《史记》书曰:老帅见信变色,少帅陪帝君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