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流派特点及影响
一、岭南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的特点
以李才干为首的李氏骨伤世家是清末民初广东骨伤科学派的重要流派之一。李氏骨伤自李才干起,历时100多年,横跨3个世纪,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已形成独树一帜的岭南骨伤流派。而李氏骨伤第三代传人,从佛山到广州,经过半个多世纪,将传统的李氏骨伤科精华,与西医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将李氏骨伤科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李氏骨伤科能够发扬光大,继承者众多,充分保持其学术特色优势,与其独树一帜的发展方式有着重要的关系。
李氏骨伤学术流派起源于近代佛山,崇尚实干,从李才干创始之后即呈现一个继承和不断发展的趋势。第二代李广海,确定了“治伤从瘀”的原则,创佛山市中医院骨科。第三代传人在发扬光大李氏骨伤科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如李家达研制佛山伤科红药膏,提出分期诊治观;陈渭良在李广海正骨八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具有岭南特色的正骨十四法,开发了治疗开放性损伤的外用伤科黄水;李家裕将李氏骨伤发展到广州,创广州西关李氏骨伤科,形成“首辨阴阳”“治脾胃为本”“内外兼治”“筋骨并重”“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而第四代传人更是与时俱进,将传统正骨手法与西医学的诊断学、实验检查学、影像学有机结合,并在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
李氏骨伤科的发展体现在以家传为基石和以院校为依托两方面。家传方面,李氏传统家传技法以李国韶为代表,在香港地区进行着传统及原汁原味的本色发展,采用纯中医的治疗理念,私人医馆的发展方式通过授徒传承李氏骨伤经验。李国韶表示,传统授徒跟师模式下的中医传承效果是院校教育不能替代的,其通过言传身教,手把手演示,日常体会,亲自动手实践等获得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于师长待人接物,与患者相处的体会,是流派传承中最重要的部分。院校培养方面,自李氏骨伤第三代传人起,李氏骨伤科的发展与佛山市中医院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陈渭良任佛山市中医院院长以来,注重中医骨伤科人才的培养,为流派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岭南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的成就及影响
李氏骨伤学术流派主要通过人才的培养、著述、创制伤科用药等方面传承其学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著述
流派主要代表医家出版了如《中医正骨学》 《骨折与脱位的治疗》 《陈渭良骨伤科临证精要》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西关正骨—李氏临症经验》 《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骨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等多部著作。发表了相关论文数十篇。
2.人才培养
流派通过师承,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广东省名老中医1人,佛山地区名老中医1人,广东省名中医3人,广州市名老中医1人,荔湾区名中医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人,中医骨伤名师1人。从1977年开始带徒授业,重点培养骨伤科骨干2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主任中医师22人。主办了9期广东省骨科进修学习班,237人接受了培训,慕名而来的骨科医师有1 000多人。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建设陈渭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重点培养中医药骨科临床科研人才13人。
3.自制药
李氏骨伤科除在手法治疗方面独具特色外,还开发了多种伤科用药,如李广海跌打酒、李广海滋补酒、白药膏、驳骨散、生肌玉红膏、佛山伤科红药膏、外用伤科黄水、渭良伤科油等。在骨科临床广泛使用,惠及大众。
(陈凯佳 包伯航 冯惠童 王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