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应急预案及急救演练
一、急救团队的组成
由独立透析中心主任、高级职称医师(可以多点执业)、透析中心执业医师、护士长、护士、技师等组成急救团队。
二、应急预案
(一)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
1.血液透析常见急性并发症包括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和呕吐、头痛、胸背痛、皮肤瘙痒、发热;不常见但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包括失衡综合征、过敏反应、心律失常、心包填塞、颅内出血、空气栓塞及溶血等。
2.患者在透析中突然发生上述病情变化,应严格按照治疗原则,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挽救患者的生命。
3.一旦发生医疗争议,应立即通知透析中心主任。完整封存现场并留取影像资料和文书记录,包括透析器、血路管、穿刺针、透析液、消毒液、血液、透析机等,封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所规定的病历内容,文书记录应有医患双方签字。
4.由透析中心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接待患者家属,并解释病情。
5.当事人及透析中心主任应在48小时内将事情的经过写成书面材料,上报上一级组织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二)患者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立即停止透析,在透析中心内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球囊通气和心脏除颤术等,在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同时,联系急救车转院至签订协作医疗服务协议的二级或三级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2.同时立即报告透析中心主任,通知患者家属。
3.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
4.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5.向上一级组织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抢救情况及抢救结果。
6.如有医疗纠纷的可能,要注意保留并封存好透析管路和病历资料。
7.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其他透析患者进行保护。
三、急救演练
(一)心肺复苏术
1.识别心脏骤停
(1)检查患者有无反应:
轻轻摇动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
(2)快速评估呼吸和脉搏:
10秒内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如患者无呼吸或仅有喘息(即呼吸不正常),且不能明确感觉到脉搏,则应开始胸外按压。以观察胸廓有无呼吸起伏来快速评估患者呼吸状态,同时通过触摸颈动脉判断循环状态。操作者用示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2.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一旦发现患者无意识,立即通过床旁对讲系统、手机或身旁人员呼唤其他医务人员前来协助抢救。多名训练有素的施救者组成的综合小组可以采用一套精心设计的方案,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例如:由第一名施救者启动急救反应系统,第2名施救者开始胸外心脏按压,第三名施救者进行通气或者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第四名施救者取回并设置好除颤器。如现场只有1名施救者,且没有办法呼叫到其他人员,则果断离开患者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取得除颤器,然后迅速返回开始心肺复苏。
3.胸外按压(C)
只要判断心脏骤停,启动应急反应系统,须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患者仰卧位于硬质平面上,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交汇处,按压时上半身前倾,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一只手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下部,另一只手掌根重叠放于手背上,手指离开胸壁,双肩绷直,以髋关节为轴,借助上半身的重力垂直向下按压;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按压幅度为5~6cm,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压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
4.开放气道(A)
应先去除气道异物,然后用一只手按压患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另一只手的示指及中指置于下颌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颌,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5.球囊面罩人工呼吸(B)
单人操作:
操作者位于患者头端,一只手将面罩置于患者的面部,拇指和示指形成“C”形放在面罩上将面罩固定,其余手指形成“E”形放在患者下颌的骨性部分,将下颌抬起以开放气道。另一手挤压球囊持续1秒,使患者胸廓抬起。通气频率为每6秒1次(10次/分钟)。
双人操作:
一位操作者位于患者的头端,将面罩置于患者面部,双手拇指和示指形成“C”形置于面罩上将其固定,其余手指形成“E”形放在患者的下颌骨性部分,将下颌抬起以开放气道。另一位操作者位于患者一侧,双手挤压球囊,每次挤压持续1秒,使患者胸廓抬起。通气频率每6秒1次(10次/分钟)。
6.心脏除颤
医疗机构内的透析中心应定期检查除颤器,建议独立透析中心应至少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只要判断心脏骤停,立即取出除颤器,应用示波功能显示心律,若为室颤或无脉室速应立即进行电除颤,若为心室停搏或电机械分离则无法除颤。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应持续进行心外按压;除颤一旦完成应立即恢复胸外按压。
(二)心脏除颤术
1.评估患者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的病因,根据心电图波形准确判断为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无脉室速。
2.将患者摆放为仰卧位,暴露胸部,清洁皮肤,贴电极片,接导联线。
3.开启除颤器,使之处于监护状态。
4.充电时请旁人离开,确定周围无人与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
5.将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选择能量。将两电极板分别放置于患者心底和心尖部。心底: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心尖:患者左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使用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一般单相波除颤用200~360J,双相指数截断波用150~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6.双手拇指同时按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除颤完毕应将旋钮转至“OFF”键。
7.除颤结束后立即恢复胸外按压,直至2分钟后确定自主循环恢复或患者有明显循环恢复迹象(咳嗽、讲话、肢体明显自主运动等)。
8.整理用物,用75%酒精擦拭电极板和导联线,保证电极板和导联线清洁无污垢。除颤器推回原位,及时充电,保证电量充足。
9.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