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名医名方录(第一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医方

(一)自拟方

1.疏调消核汤

(1)组成:

柴胡10g,香附10g,郁金10g,丹参10g,川芎10g,枳实10g,杭芍12g,白术10g,茯苓15g,山药20g,淫羊藿15g,夏枯草10g,橘核8g,昆布10g,刺蒺藜10g,浙贝母12g,漏芦10g,薄荷6g,生甘草6g。

(2)功效:

补肾健脾调冲任,理气散结消乳癖。

(3)主治:

乳癖(乳腺良性增生)。

(4)方解:

按本草药理与方剂组成之原则,柴胡苦平,气味俱薄,入肝胆经,具有轻清升发、宣透疏达之功,兼有苦寒清泄之力,可升举清阳、疏解肝郁、调畅气机,在方中属于领衔地位,是为疏调消核汤之“君药”。

香附甘平微辛,气芳香,亦入肝经,无寒热偏性,能解肝郁、降肝逆、缓肝急,走而不守,可通行三焦,是理气之要药,能使气行血畅,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其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郁金辛开苦降,芳香宣透,行气解郁,为治郁证之要药,性寒又能清热,且善入气分行气导滞,活跃气机;又可入血分凉血破瘀,为血中之气药,且可利胆。香附与郁金互相配伍,能协同增效。淫羊藿辛甘温,入肝肾经,药性和缓,温而不燥,是温补肾阳、益精填髓之妙品,汪昂《本草备要》谓其能“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利小便”,且可壮腰膝、祛风湿。白术甘苦温,入脾胃经,为健脾之要药,补而不滞,功能补脾燥湿利水,又可固表安胎。山药性味甘平,既能补脾养肝,又可益肾固精,与淫羊藿同用,可强化先后天之本而顾护脾肾。因此,香附、郁金、白术、山药、淫羊藿共为方中之“臣药”。

丹参味苦微寒,主入肝经血分,有活血祛瘀、通络调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川芎性味辛温,可活血祛瘀,行气解郁,张介宾谓“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故能……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枳实味苦、性微寒,长于破滞气,除积滞,能理气宽中、除胀消满。枳实与柴胡配伍,一降一升,调畅气机,清升浊降,各得其位。白芍苦酸微寒,有敛阴柔肝、补血、平抑肝阳之作用,与甘草相配则“甘酸化阴”,更能发挥白芍柔肝养血缓急之功效。茯苓甘淡性平,甘能补脾,淡可渗湿,其性和平,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夏枯草味辛苦性寒,能清肝泻火,散郁消结,对于肝气郁积所致之癥瘕结节均可消散。橘核气味芳香而温,入足厥阴肝经,功能理气散结止痛。昆布为食药两用之品,有消痰软坚散结作用。刺蒺藜能疏肝解郁,治乳闭不通,缓解胸胁胀痛不舒。浙贝母可清热化痰,开郁散结消核;漏芦苦寒,能清热解毒,行血消肿,与浙贝母配伍,能增强消散妇女乳房痰瘀互结之包块的效用。

(5)用法用量:

温水浸泡1小时,文火煎沸40分钟,饭后温服,每日3次,每次200ml,每剂2天。

(6)注意事项:

本方治疗乳癖疗效较好,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临床使用时应饭后30分钟服药,忌食油腻生冷食物。

(7)临床运用:

治疗法则宜以补肾健脾、调冲任扶其本,行气活血、消痰化瘀、软坚散结治其标,而疏调气机应贯穿始终。疏调消核汤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上述治则。

若欲加强软坚散结、破瘀消癥之作用,则可选加三棱、莪术、海藻(去甘草)、甲珠、皂角刺等。利用三棱之长于破血,莪术之善于破气,二者相配则可增强行气活血、化积消结止痛之效。昆布与海藻为伍能加强清热化痰、散结软坚之作用,对于肝郁化火,炼液成痰,痰凝为患之包块消散尤为相宜。穿山甲活血消癥,配以善于攻散之皂角刺,则可通行经络,直达病所,消散结节。

夹瘀血轻证者,泽兰祛瘀化积,且可调畅月经,其性和缓,行气不峻、活血不猛,为首选之品。瘀血较重者,酌加桃仁、红花,使活血通经、消肿散结之作用更强。红花可祛全身之血滞,桃仁可逐局部之瘀血。乳房属于足阳明胃经循行区域,若再加白芷作为引经导向之药,以乳房为靶点,则效果更佳。

兼有脾虚现象者,可加薏苡仁等,以杜绝痰源,亦是治本之举。

出现腰膝酸软、脱发、耳鸣等肾虚之象者,可加桑寄生、女贞子、墨旱莲等清补之品。

(8)病案举例:

乳癖。

贾某,女,26岁,2010年11月11日初诊。主诉:双乳胀痛加重3天。病史:自诉近2年来,每当月经将至,则感乳房胀痛,时轻时重,轻时隐隐作痛,重时穿衣走路都感疼痛。月经过后乳房胀痛也随之消失,症状随情绪喜怒而消长。最近半年来,双乳胀痛明显加重,曾到多家医院诊治,用过多种药物,未见明显效果,经朋友介绍前来求治。病人一般情况可,平时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的急慢性疾病,无消瘦、反复发热情况。望闻切诊:患者神志清楚,检查合作,面容红润,胸部及两乳房外形如常,左乳内上象限和内下象限各可触及1个结节状硬块,有轻压痛,饮食二便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超声检查报告提示:①双乳乳腺增生;②左乳上实性结节;③左乳内下实性结节。

辨证分析:肝主疏泄,能疏通、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疏泄功能失常,或疏泄不及,则气机郁结,双乳、胸胁气血运行壅塞阻滞,则胀痛乃生,久而成结,并于生气等剧烈情绪波动及月经前后症状加重;气机郁滞日久,生瘀生痰,瘀痰互结阻于乳房,则可触及结节包块。

中医诊断:乳癖(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证)。

西医诊断:乳腺小叶增生。

治则:调理气机,实则泻之。

治法:疏调气机,化瘀祛痰。

方药:疏调消核汤加三棱10g、莪术10g、白花蛇舌草15g。3剂,水煎服。

调护:①调畅情志,合理起居;②忌生冷油腻食物。

2010年11月17日二诊:诉服上方中药3剂后,双乳胀痛减轻,感周身舒畅,心情愉悦,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和有力。予上方加佛手10g,3剂,继服。

2010年11月23日三诊:患者自诉,双乳胀痛已消失,但在左乳部仍可摸及肿块硬结,压之隐痛,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嘱其守上方,服药6剂。

按语 气机失调是乳癖最常见的病机。气机不畅,壅塞阻滞,经络血脉不通,兼夹瘀痰,阻于乳房,发为乳癖。肝主疏泄,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有利于瘀血、痰浊之消散。故在乳癖的治疗中,疏肝解郁、化瘀消痰散结是施治之重点,俾肝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气血调和,结散瘀除,乳癖自消。

2.疏调安胃汤

(1)组成:

柴胡10g,香附10g,郁金10g,丹参10g,川芎10g,枳实10g,杭芍12g,白术10g,茯苓15g,山药20g,薄荷6g,木香6g,乌药10g,厚朴12g,苏梗6g,法半夏10g,白蔻仁10g,生甘草6g。

(2)功效:

理气行血,温中和胃,补益脾肾。

(3)主治:

胃脘痛(慢性胃炎)。

(4)方解:

方中柴胡气味俱薄,入肝胆经,具有轻清升发、宣透疏达之功,兼有苦寒清泄之性,可升发清阳,疏解肝郁,调畅气血,是方中领衔治疗之“君药”。香附气芳香,无寒热偏胜,入肝经,能疏解肝郁,苦降肝逆,甘缓肝急,芳香走窜,是理气之良药,可通行三焦,尤长于除郁滞,使人体气行血畅,因此李时珍称其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郁金辛开苦降,芳香宣透,可行气解郁,为治郁证不可缺少之品,性寒又能清郁热,善入气分行气导滞,能入血分以凉血破瘀,为血中之气药,且有利胆之功。上述香附与郁金均可增强柴胡之疏肝解郁作用,三者共伍能协同增效,故香附、郁金用作方中之“臣药”。丹参味苦,性微寒,苦能降泄,寒可清热,主入肝经血分,有活血祛瘀、通络调经、清心除烦等作用。川芎辛温,可活血祛瘀、行气解郁,张介宾谓“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故能……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枳壳味苦,性微寒,长于破滞气、除积滞,能理气宽中,消除胀满;与柴胡配伍则一升一降,可调畅气机,升清降浊。白芍苦酸微寒,有敛阴、柔肝、补血、平抑肝阳之作用;与甘草配伍,则“酸甘化阴”,更能发挥其柔肝养血缓急之作用。茯苓甘淡而性平,甘能补脾,淡可渗湿,其性和平,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能祛邪,可发挥标本兼顾、一药两效之妙。故苓芍二味同为方中匡扶正气之品。木香辛散温通,可行气且善走脾胃、三焦,能升能降,宣散滞气,健胃消食,除胃脘痞满。乌药辛开温通,能宣畅气机,顺气止痛,可疏理脘腹内邪逆之气,除胀消痞。厚朴能行气除满,降气消胀,燥湿化痰,消积导滞。苏梗芳香降气,可散腹中滞逆之气。法半夏有降逆止呕,健脾和胃,燥湿化痰之功。白蔻仁气味芳香,能行气、开郁、醒脾、化湿、止呕和胃。因此,丹参、川芎、枳壳、白芍、茯苓、木香、乌药、厚朴、白豆蔻仁等均为方中“佐药”。薄荷辛凉,味芬芳,性疏散,能行气开郁,其梗尚有通络作用,有加强疏调气机之功;甘草性味甘平,能补脾益气、通行十二经,可使方中诸药补而不骤,泻而不速,故与薄荷同为方中之“使药”。

以上诸药共同配伍,散中有敛,速中兼缓,权制得宜,配合精当,既可行血中之滞气,又能解气中之瘀积,在消除郁结之邪的同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匡扶正气,具有舒肝解郁、疏调气机、调畅血行的综合作用。药味配伍颇为贴切,临证时正确运用,效如桴鼓。

(5)用法用量:

温水浸泡1小时,文火煎沸30分钟,饭后温服,每日3次,每次200ml,每剂2天。

(6)注意事项:

本方使用时,要嘱病家忌食油腻生冷食物。

(7)临床应用:

胃脘痛既然以中焦气机失常之病变为核心,中医药治疗自当以疏调气机为第一线的治疗方法。气机失常之证通过针对性强的疏调方药的作用,促使其气机运行复常,则体内之滞气、瘀血、痰浊、湿邪、郁热、寒湿、食积等邪气均易消除。疏调人体气机疗法之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疏肝气、和胃气、健脾气、宣肺气、宁心气、益肾气、调畅三焦之气等。通过矫枉纠偏,使异常之气机重归于平衡和谐之有序运行。对于胃脘痛或胃痞之疏调治疗应以疏肝、和胃、健脾为主,气滞宜行,积宜化,逆宜顺,热宜清,寒宜温,痞宜散。旨在调畅中焦气机,恢复其正常之气化入出升降功能,消除各种消化不良症状。同时若能根据患者病情之实际所需,兼以适当之宣肺以强化制节之功,则亦可有助疗效之增强。具体操作,上述之疏调安胃汤可作为应对中焦气机失常之基础通治方。但药物之化裁和用量之轻重,应因人、因病、因证制宜,力求适度,不可太过与不及。具体处治或佐以温中散寒,或清热化湿,或健脾养阴,或活血化瘀,或通络止痛等等,均应对证而设,据证而施。

若患者自觉脘腹冷痛,喜暖喜按,遇冷痛增,呕吐清涎,溺清便溏,舌质淡润,苔白薄等,属于胃寒之证者,可加高良姜、荜茇、吴茱萸等。胃阴不足,症见胃热隐痛,烧心感觉,口干舌燥,口苦纳呆,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可加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若胃脘痛,痛点固定、拒按,夜间痛增,舌色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大便色黑等,则为瘀血之象,此时可予蒲黄、泽兰、三七粉(冲服)等。食滞胃腑者,脘腹饱闷,拒食嗳腐,矢气酸臭,舌苔垢腻而厚等,可加神曲、麦芽、焦山楂、鸡内金等。

(8)病案举例:

胃脘痛。

孙某,女,42岁,2010年12月2日初诊。主诉:反复胃痛5年。病史:胃脘部反复胀痛5年,时轻时重,近2个月来胃脘胀痛明显加重,且以餐后症状更甚,还伴有恶心欲呕,两胁胀痛,遇忧思恼怒则病势更为严重。多次到医院治疗,用过“雷尼替丁”“阿莫西林”“香砂平胃颗粒”“麦滋林”等多种药物,但收效甚微。现每天仍胀痛难忍,食后疼痛加重,神倦乏力,大便不畅。病人一般情况可,既往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的急慢性疾病。望闻切诊:病人神志清楚,检查合作,面色略萎黄,体形瘦弱,腹部外形如常,未见包块肿物,胃脘触及轻度压痛,腹肌柔软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胆囊区无压痛,皮肤黏膜无黄染瘀斑,二便如常,睡眠好,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涩。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无异常。

辨证分析:上腹剑突下胀痛,触之轻度压痛,且进食后加重,病位在胃。遇忧思恼怒而加重,并感两胁胀闷,乃肝气郁滞使然。病已5年,久病入络,并可夹瘀伴痰;加之郁思恼怒,肝气横逆,克脾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现痛,感恶心呕吐。病久夹瘀伴痰,每每缠绵难愈,反复发作。证属肝气犯胃之胃脘痛夹瘀。

中医诊断:胃脘痛(肝气犯胃证)。

西医诊断:浅表性胃炎。

治则:疏理气机,实则泻之。

治法;疏肝解郁,祛瘀化痰,和胃止痛。

处方:柴胡10g,香附10g,郁金10g,丹参10g,川芎10g,杭芍12g,白术10g,茯苓15g,山药20g,薄荷6g,木香6g,乌药10g,厚朴12g,苏梗6g,法半夏10g,白蔻仁10g,生甘草6g。3剂,水煎服。

调护:①舒畅情志,合理起居;②调饮食,戒烟酒,食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品;③慎起居,适劳逸。

2010年12月8日二诊:服上方3剂后,上腹胀痛减轻,但两胁仍感胀闷不适,睡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加佛手10g、枳实10g,续予3剂。

2010年12月14日三诊:服药后,胃脘胀痛消失,两胁已无胀闷感,恶心呕吐症状消失,可正常饮食,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守上方3剂。

按语 郁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疼痛、恶心欲呕。《杂病源流犀烛》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气滞日久或久痛入络,可致胃络血瘀。《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说:“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故本案治疗以疏调气机、和胃止痛为主,兼予祛痰化瘀,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3.扶正理肺汤

(1)组成:

沙参10g,茯苓10g,白术8g,陈皮6g,法半夏5g,杏仁6g,前胡8g,浙贝母8g,百部8g,连翘6g,蝉蜕6g,薄荷5g,甘草5g。

(2)功效:

益气扶正,养阴清热,祛痰止咳。

(3)主治:

小儿咳嗽(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4)方解:

方中沙参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但临床应用有南北之分。南沙参为桔梗科,长于清肺热而略有补益肺气之功,适用于气阴两虚之证;北沙参属伞形科,清养肺胃之阴较强,宜用于肺燥有热、干咳少痰者。白术与茯苓可健脾除湿,以杜绝生痰之源。茯苓药性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能祛邪,脾虚湿恋者用之最宜。白术益气健脾,补土生金,能固表止汗,对于脾肺两虚之证尤为相宜。陈皮能理气化痰、健脾燥湿,李时珍称其为脾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其所配而补泻升降也”。陈皮与法半夏相互配伍,既可祛湿痰、寒痰等壅于肺中之痰浊,又可降逆气。苦杏仁能止咳平喘。百部润肺止咳。前胡可祛痰降气,疏散风热,善治喘咳。浙贝母清热化痰,可治风热犯肺和痰热蕴肺、壅肺之咳嗽。连翘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蝉蜕亦可疏散风热,且有清咽利喉之效。薄荷具有辛散芳化之性,既可疏散风热,又可行气。甘草调和诸药。方中以沙参为“君”,以白术、茯苓为“臣”,其他皆是“佐使”之品。诸药互相配伍,共奏益气扶正、养阴清热、祛痰止咳之功。

(5)用法用量:

温水浸泡1小时,文火煎沸30分钟,饭后温服,每日3次,每次60ml,每剂2天。

(6)注意事项:

本方为治疗小儿体虚反复咳嗽而设,疗效较好,多年应用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临床使用时应饭后30分钟服药,忌食辛辣香燥食物。

(7)临床应用:

气虚显著者,可加黄芪以益气固表;此药补而不滞,能守能走,固表而不恋邪,无论迁延期或间歇期之患者皆可用之,以增强扶正祛邪之效。脾肾两虚者,可加山药、黄精,后者既可补脾润肺,又能滋肾益精;前者健脾、养肺、益肾,补气而不滞,养阴而不腻,为最平和,小儿脾虚纳呆、消化不良等症尤为常用。肺蕴痰热、咳喘较剧者,可加能清肺热、泻肺平喘之黄芩、桑白皮等。

(8)病案举例:

小儿咳嗽。

李某,女,5岁,2006年6月12日初诊。诉:咳嗽、咽疼喉痒,痰黏白,已20多天,声音略嘶哑。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微数、右寸脉浮。中医诊断:小儿咳嗽,证属风热犯肺。西医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治以益气扶正,养阴清热,祛痰止咳。予沙参10g,茯苓10g,白术8g,陈皮6g,法半夏5g,杏仁6g,前胡8g,浙贝母6g,百部6g,连翘6g,蝉蜕6g,薄荷5g,甘草3g。2剂,内服。6月20日随访,称:服药1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再服1剂则喉痒咳嗽完全消失,其他症状亦随之缓解。

按语 小儿咳嗽,予中药复方内治,通过多靶点的综合效应,在减少或控制反复发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然此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发扬。临床辨治:处于急性支气管炎阶段者,一般属于外感咳嗽,通常分为风寒、风热与肺热咳嗽或喘咳。风寒咳嗽,痰液清稀色白,鼻塞涕清,舌质不红,苔白而润,脉浮濡。可予辛温解表、散寒止咳方,如加味杏苏散(杏仁、苏梗、荆芥、前胡、法半夏、生甘草等)。风热咳嗽,痰黄稠,舌红口干,鼻涕黄浊,或伴发热,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宣肺止咳,方如桑菊饮等加味(桑叶、菊花、杏仁、桔梗、连翘、薄荷、甘草等)。肺热喘咳,发热较高,咳喘较剧等,宜清肺止咳平喘,方如加味麻杏甘石汤(麻杏甘石汤加苏子、苇茎、黄芩、大青叶、桑白皮、葶苈子等)。若出现肺炎,因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则应参照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总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其病机之主要矛盾是正虚邪凑,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正虚。正气不足,营卫失调,表气虚羸,因而外感反复,病程缠绵。非感染期之患儿,其证型多为肺脾气虚、营卫不调、肺脾阴虚、脾肾两虚等。病变部位在肺、脾、肾三脏,范围已涉及三焦,故治法应当全面而又有所侧重。

今中医界有从脾论治者,依据为脾虚不运则土不生金,致肺气不足,表卫不固,易为外邪所乘,故有呼吸道之反复感染。因而主张以健脾为主,可增强患儿体内之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等。亦有主张从肾论治者,理由是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内有“元阴元阳”,十分重要,治疗应温补肾阳、滋养肾阴以增强疗效。另有从气血论治者,认为此类患儿多存在血液黏稠等,应采用益气活血等药物参与治疗,等等。均各有所据,亦有所得,但总宜从患者实际证情出发,综合运用,不可偏执。至于中医药方剂之疗效,则加味玉屏风汤较单纯之玉屏风胶囊或玉屏风颗粒有所提高。这印证了古代医家所言“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素问·异法方宜论》)。

(二)成方应用

1.甘露消毒丹

(1)来源:

《医效秘传》。原方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功。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若黄疸明显者,宜加栀子、大黄清泄湿热;咽颐肿甚,可加山豆根、板蓝根等以解毒消肿利咽。

(2)临床应用:

临床常用于治疗肠伤寒、急性胃肠炎、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胆囊炎等证属湿热并重者。

(3)方解:

本方主治湿温、时疫,邪留气分,湿热并重之证。湿热交蒸,则发热、肢酸、倦怠;湿邪中阻,则胸闷腹胀;湿热熏蒸肝胆,则身目发黄;热毒上壅,故口渴、咽颐肿痛;湿热下注,则小便短赤,甚或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为湿热稽留气分之征。治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黄芩。其中,滑石利水渗湿,清热解暑,两擅其功;茵陈善清利湿热而退黄;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相合,正合湿热并重之病机,共为君药。湿热留滞,易阻气机,故臣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行气化湿,悦脾和中,令气畅湿行;木通清热利湿通淋,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以益其清热利湿之力。热毒上攻,颐肿咽痛,故佐以连翘、射干、贝母、薄荷,合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而利咽止痛。

(4)病案举例:

湿热中阻证。

王某,男,40岁。1个月前曾因急性阑尾炎行手术切除术,术后创口感染,局部脓肿形成,又经切开引流等外科治疗。现创口已愈合,但低热(38℃上下)持续,旬月未退。四肢无力,胃纳呆滞,稍食即感恶心,尿黄,便溏不爽,脉濡细而数,苔薄腻色白,舌质暗红夹青。证属湿热中阻,气血郁滞。拟化湿清热,理气活血法。方予杏仁10g,豆蔻仁10g,薏苡仁20g,厚朴10g,法半夏10g,竹茹9g,通草5g,砂仁10g,红花6g,广木通6g,生甘草3g。服1剂后,觉腹中舒适,胃纳增进,恶心减轻,体温降至正常。再服2剂,精神食欲继续改善,但夜间兴奋难眠,苔渐净化。上方加茯神15g、建菖蒲6g,续服3剂,症状消失。

2.附子理中汤

(1)来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组成。原方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主治脾胃虚寒,脾肾阳虚,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下焦虚寒,火不生土,脘腹冷痛,呕逆泄泻。

(2)临床应用:

中寒胃痛,加丁香、小茴香;中寒腹中拘急疼痛,加桂枝、白芍;寒湿腹泻,加苍术、厚朴;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呕吐,加吴茱萸、陈皮。

(3)方解:

方中附子、干姜温运中焦,以散寒邪为君;人参补气健脾,协助干姜以振奋脾阳为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诸药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功能得以恢复,则吐泻腹痛可愈。

(4)病案举例:

胃脘痛。

杨某,男,56岁。诉上腹疼痛2个月余,经治未见好转。现感胃脘持续性隐痛,并向肩背部放射,常发恶心,不思饮食,唾泪俱多,有时自闻腹内振水音,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尿液难禁,一有便意则需迅速登厕。脉沉迟,两尺无力,舌质淡,苔白腻多津。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偏亢。中医辨证:脾肾阳虚,胃失和降。法当温补脾肾,和胃降逆。方予附子理中汤加味。川附片30g,炒白术12g,潞党参12g,上肉桂5g,吴茱萸6g,香附10g,天台乌药10g,砂仁6g,炙甘草6g,法半夏9g。服3剂后,胃脘痛迅速减轻,食欲增加,唾液及泪液明显减少,已无恶心现象,唯小便尚难控制。前方去香附、吴茱萸,加巴戟天10g、桑螵蛸6g,续服4剂,诸症消失,正常工作生活。

3.生脉散

(1)来源:

《医学启源》。本方主“补肺中元气不足”。生脉散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数;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细。

(2)临床应用:

咳嗽、心烦失眠,加百合、酸枣仁;心悸怔忡,脉结代,属气阴两虚者,加黄芪、生地黄。生脉散经剂型改革,制成注射液,用于治疗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肌炎及其后遗症等,获得良效。

(3)方解:

本方所治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温暑之邪袭人,热蒸汗泄,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之证。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4)病案举例:

内伤发热。

邓某,男,45岁。诉长期低热已半年多,久治未愈。曾住某大医院做全面体检,结论仍为发热待查。现觉头晕肢软,两胁隐痛发胀。每当集中精力看书或阅读文件时,则易昏昏入睡。尿短黄,大便干结,饮食睡眠无明显改变,舌质淡红,苔薄白少津。脉濡细,两尺弱。西医诊断为发热待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医辨证:按肢软无力,嗜睡,乃罹病日久,神气不足之候;溺黄便结,舌上津少,显系阴液匮乏,热自内生使然。气液既亏,阴火失其戢敛,故低热持续难已。迭经中西药物长期治疗而不应,情志势难舒展,肝气焉能不郁,因觉两胁不适。证属气阴两虚,肝失疏泄。法当益气育阴,疏肝除热。方用黄芪20g,太子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5g,生地黄15g,地骨皮12g,柴胡9g,淡竹叶3g,山茱萸10g,佛手9g,大枣4枚,生甘草6g。连服6剂后,体温恢复正常,腋温读数已未超过37℃,仅觉胁肋尚隐痛,工作时神气稍差。上方去淡竹叶,加黄精15g、生酸枣仁10g,续服4剂遂愈。

(供稿人:田春洪 王莉 田原 指导: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