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与性能
课前学习要求:
■ 掌握四气、五味所表示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气味配合的原则及规律。
■ 掌握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及所表示的作用,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掌握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以及为何必须与气味、升降浮沉合参。
■ 掌握有毒无毒的确定依据及影响因素,引起中药中毒的原因及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有毒无毒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及中药中毒的解救原则。
■ 熟悉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熟悉升降浮沉的转化条件,熟悉归经的表述方法。
■ 了解中药性能的含义及内容,四气、五味的具体表述及阴阳属性,归经的依据。
课堂中药分类讲授:

续表

续表

续表

课后复习小结:
一、气味配合原则及规律
1.配合原则
一药只能有一气,但可以有数味。
2.配合规律
气味俱同则功效相似,气味不同则功效各异,一药数味者功效相兼。
二、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1.药物的质地
质轻主升浮,质重主沉降(诸花皆升,唯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唯蔓荆子独升)。
2.药物的性味
辛、甘升浮,酸、苦、咸沉降;温热药升浮,寒凉药沉降。
3.药物的气味厚薄
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紫苏叶、金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黄、大黄等。
4.炮制和配伍
(1)炮制而言,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2)配伍而言,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性属沉降的药物与较多的升浮药同用时,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