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甲状腺癌
一、从肾论治甲状腺癌术后医案
患者,周某,女,53岁,已婚,干部,2008年4月7日初诊。
主诉:
甲状腺癌术后2年半余,乏力1周。
现病史:
患者于2005年6月,无意间发现右颈部一花生粒大小肿块,无吞咽困难,无红肿热痛,无发热畏寒,无恶心呕吐,宁波市某院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实质性占位。2005年6月18日行“右侧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甲状腺(右侧)乳头状癌。术后未行放化疗,平素自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故要求出院转用中医药治疗,于2008年4月7日来我院门诊就治。
刻下症:
疲乏易倦,活动后或午后加重,纳欠佳,腰酸,夜尿多,舌淡胖,苔少,脉细弱。
病机分析: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气血亏虚,气血生化无源,故疲乏易倦,纳欠佳;日久肾气损伤,故出现腰酸不适、夜尿频的症状,舌淡胖,苔少,脉细弱,为脾肾阳虚之象。
诊断:
中医诊断:石瘿,证属脾肾阳虚。
西医诊断:甲状腺癌术后。
治则:
温补脾肾。
治疗与效果:
一诊:
拟以四君子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
处方:生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菟丝子20g,枸杞子30g,覆盆子15g,车前子10g,五味子10g,夏枯草20g,陈皮9g,炙甘草6g,补骨脂20g。14剂。
煎服法:添水500ml,浸泡30分钟,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滤出药液约150ml,如此煎2次,饭前半小时温服,早晚各服1次。
二诊:
2008年6月9日,服用上方已2月,患者疲劳、腰酸感基本消失,夜尿明显减少,但近日来比较烦躁,咽喉有异物感,偶有咽痛不适,纳便调,夜寐欠佳,舌淡,苔薄黄,脉细数。拟以益气养阴,清热宁心之法,予生脉散、六味地黄丸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处方:生黄芪30g,北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生地黄20g,怀山药15g,山茱萸15g,牡丹皮12g,茯苓12g,泽泻10g,菟丝子15g,浮小麦30g,生甘草15g,大枣12枚,玄参20g,夏枯草20g,浙贝母20g。煎服法同前。
三诊:
2008年9月10日,几个月来一直服用上方,药后效果良好,诸症明显改善。复查无明显复发转移,按其脉证,守方续服,以资稳固。
患者服用中药5年,病情稳定,电话回访,生活质量良好,家庭和睦,每年复查1次,无任何复发转移迹象。
甲状腺癌属中医学“瘿瘤”中“石瘿”范畴。本案患者术后呈现一派脾肾两虚之象。山广志教授治疗从其根源出发,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故健脾补肾可以大补先后天之本,生命之源也。方子选用最经典且实用的四君子汤和五子衍宗丸。四君子汤加黄芪大补元气,健脾和胃,以补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子衍宗丸出自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全方补肾益精。方中菟丝子用于温肾壮阳力强,枸杞子填精补血,两君药均入肝肾经,既能补肾阳,又能益阴精,不燥不滞,平补中又有收敛之性,为平补肝、肾、脾三经之良药;五味子是五味皆备,而酸味最浓,功效为补中寓涩,敛肺补肾;而覆盆子甘酸微温,可固精益肾,两药为此方之臣药也;该方妙在佐以车前子一味,泻而通之,泻有形之邪浊,涩中兼通,补而不滞,可起清热渗湿利尿之功,把体内多余之邪气排出体外。全方药味温和,为种子药的最佳组合,亦为补肾固精之要方,特在方中加补骨脂一味,因本患舌象示,肾阳虚弱,补骨脂为补肾温阳之要药,提高人体机能之效。
山广志教授同时认为,甲状腺在中医学中也应视为奇恒之腑,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的生理功能上对于维系阴阳平衡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今人不要以为甲状腺不重要,并且认为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可以代替甲状腺的功能,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如果发现甲状腺肿块最好先服用中药治疗,很多患者通过一段时间中药治疗可以使甲状腺肿块消失。
山广志教授四十多年的实践体会,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肾阳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源泉,这一点清代名医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论述最详。与肾阴相对而言,肾阳也是肾阴功能活动的体现,对人体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有温煦与推动作用。现代甲状腺的功能与肾脏的功能有密切关系。此外,足少阴肾经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从其循行部位来说亦与甲状腺相关。故山广志教授认为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病证可以从肾入手。
(整理:张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