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儿童绘人测验
第一节 儿童绘画及绘人能力发展
一、儿童绘画能力发展
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V.Lowenfeld)在1962年出版的《创造性与心理成长》(Creative and Mental Grouch)一书中对儿童美术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完整的描绘,他认为,儿童艺术能力的成长可以与儿童组织思维的过程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相对应,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6个阶段:涂鸦期(2~4岁),前图式期(4~7岁),图式期(7~9岁),写实萌芽期(9~11岁),拟写实期(11~13岁),决定期(13~17岁,青少年期)。
(一)涂鸦期(scribbling stage)(2~4岁)
涂鸦是基于肌肉运动最早的“画作”,儿童从不断自发涂抹、模仿纵向或横向乱涂,到能够画圈的过程中获得经验,之后可控制重复性画线,并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在这个阶段的后期,儿童可以给自己的涂鸦命名。命名涂鸦是儿童心理活动向高级水平发展的表现。
(二)前图式期(preschematic stage)(4~7岁)
这一阶段儿童手运动功能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形象认知积累增加,能够利用事物的整体轮廓和突出特征对事物进行象征性的描绘,绘人表现出人物的基本造型,如用圆圈代表人的头,但图式常发生变化。这个时期儿童的图画没有明确的空间概念,画面形象没有远近、不分前后、没有清晰的比例关系,且任意排列。
(三)图式期(schematic stage)(7~9岁)
随着活动空间扩大,儿童认识和理解力有所发展,他们能根据自己的认识画出熟悉事物的基本形状,但常以想象代替观察,会用一些固定的绘画符号来代表儿童看到一些事物。因视知觉功能进一步的发展,出现初步的立体空间感,表现出要画得更“像”的心理及实践活动。
(四)写实萌芽期(stage of drawing realism or gang age)(9~11岁)
这一阶段儿童对绘画的空间知觉有了较大进步,开始由平面空间思维向立体空间思维过渡,故也称为写实倾向期。绘画开始脱离图式,图画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可表现出一定的透视关系。对环境与视觉对象有较多的知觉,图画的形状内容不再那么呆板,能够注意描述细节。
(五)拟写实期(pseudorealistic stage)(11~13岁)
少年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从自发活动过渡到理性活动,由写实描绘思维向高级形象思维发展,脱离图式,更注重细节描绘,在绘画时表现事物力图逼真。
(六)决定期(period of decision)(13~17岁)
绘画表现更为复杂和细致。儿童的绘画水平是否能达到这一水平,关键取决于本人的兴趣或他人的鼓励,不是所有人的绘画能力都能够发展到这一个阶段和水平。
二、儿童绘人能力发展特点
儿童神经肌肉运动能力、手眼协调和控制能力逐渐增强,视觉-运动功能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抽象概念。绘人智能测验在较小的儿童中能够反映出其手眼的协调能力;较大儿童则能够反映其空间知觉和定向能力,可充分体现儿童智能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儿童握笔、控制自己绘图作画过程以及完成作品的水平均可反映儿童心理发展的成熟程度。儿童绘人能力是基于他们对人体各部位的认识水平,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断得以提高,绘人测验可以辅助临床医师分析儿童智能发育,进一步提示可能存在的神经、精神发育异常。绘人测验无需任何测查工具,只要求儿童画一个全身的人像,指导语极其简单,基本不受主试者的语言、行为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且绝大多数儿童喜欢画画,以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来实施测验,儿童不会感到紧张和疲劳,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所得到的测查智力结果,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内在的实际智能水平。从儿童绘人测验作品的角度观察、归纳其绘人的发展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儿童对人体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
儿童认识人体部位通常由较大、易于辨认的部位,或结构显著的五官开始,一般儿童会从最熟悉且容易画的部位,如头、躯干、下肢和上肢开始。除此之外,与感知相关的部位也容易被儿童画出,如眼睛、口、鼻等,人体结构细小隐秘的部位,如鼻孔、口唇、拇指轮廓对儿童来讲是比较难画出的。
(二)对身体各部位形状的认识由模糊到准确
儿童描绘身体组织器官结构也由不正确到正确,开始常把头画成扁圆,躯干常画成三角形、方形或圆形,又如手的形状,开始为树枝状或鸡爪状,逐渐地画有五指、手掌等,而且,各部位的形状以及连接、比例由不协调、不正确渐渐趋于协调、正确。
(三)对人体的各部位的描绘由无轮廓逐步发展到结构、轮廓清晰
在儿童绘人作品中,开始用单线条表示身体某些部位,以后则用双线条表示,线条的比例位置也逐渐趋于合理。学龄前儿童绘人的线条常不连贯,线与线接触困难,有时有交叉、重复,线间留有空隙。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绘人能力和技巧会提高,各部位结构和轮廓能够被正确地勾勒出来。
(四)儿童的方位知觉发育较晚
儿童感知人体各部位的比例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绘人作品可以体现儿童对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方位掌握比较困难,经常是不准确的。如身体部位的比例和位置,包括头、上肢、下肢、足的关系与比例;躯干的长度和宽度;躯干与下肢的比例;上下肢的比例;上额和下颌的比例;眼的比例;耳的位置和比例以及上肢、肩的位置等,均完成得比较晚,但随其年龄的增长逐步发展完善。
(五)画出人体部位多少与其年龄成正比
儿童年龄越大画出人体结构部位就越多,形状、比例就越协调合适,空间位置透视关系就更符合人体结构特征。
三、儿童绘人测验的评价及应用
绘人测验是投射心理测验的一种,绘人测验是提供纸、笔,让儿童绘出完整全身人物形象,通过观察绘图过程和对绘画作业的分析,可以投射出情绪特征、人格特质和智力发展水平,儿童绘人测验多用于测定儿童智能成熟度,不是评价儿童绘人艺术水平的。绘人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集中与概括,通过绘人测验可以了解儿童手眼协调能力,探究空间知觉和具体的形象思维及逻辑思维。绘人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认知加工水平和能力如头发、衣服、服饰等不仅能表现出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还可以看出儿童掌握知识的多少,也反映儿童对人体的认识水平。作品可以展示儿童的注意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空间知觉和方位知觉。儿童作画过程和作品完成水平可以反映儿童视觉-运动功能的发展和心理发展的成熟程度,儿童智力水平高,其绘人的部位多,形状、比例合适。另外,从儿童的绘画作品中,还可以看出儿童的个性特征和嗜好,包括小儿的情绪。如胆小儿童常在一张大纸的一个角落里画一个很小的人像;爱好京剧的儿童画出的人像身穿京剧服装或带有京剧服饰;认真的儿童很注意画线和画面的整洁、美观及线条的清晰度等,其作品使人感到清新。绘人能力取决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程度,并不取决于他们的绘人技巧,大多情况下,绘人测验可反映儿童智力水平。
四、儿童绘人智能测验发展简史
绘人测验可追溯到1885年,英国库克(E.Cooke)首先描述儿童绘人的年龄特点,论述绘图可反映儿童神经精神发育。1926年,美国古迪纳夫(Goodenough)首次提出儿童绘人可作为一种智能测验的方法,通过2 300例4~10 岁儿童的绘人资料建立常模,对该方法加以标准化。她著有一部经典的著作《绘人智能测验方法》(Measurement of Intelligence by Drawings),提出且详细地介绍其评分方法。1963年,美国哈里斯(Harris)对儿童绘人智能测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首次提出绘人测验与智商评分(IQ scores)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Harris指出绘人测验可以测定儿童智能的成熟程度,认为绘人测验并不是测定个性、品质和天分的测验。儿童在绘人作品中能够表现出其注意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空间知觉和方位知觉,绘画作品可以体现儿童智能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进程,亦可以看出儿童绘画技能、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等能力的发展。1968年,科皮茨(Koppitz)研究了1 856名5~12岁儿童的绘人资料,首次提出了绘人测验的30项发育评价指标。在科皮茨所研究的一组儿童绘人测验中,其绘人测验智商与韦氏智力量表及斯坦福比奈量表所得智商的相关系数为0.55~0.80,认为相关性较为密切。1992 年,Jerri L.Gustafson和Charles A.Waehler 研究发现,14 个类别的绘人测验指标能对抽象思维进行评估。还有,日本学者小林重雄对绘人测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也总结出了绘人评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