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急性中毒全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概述】

氮(nitrogen,N2)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约占78.12%(体积分数)。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工业上用于反应塔釜、贮藏、钢瓶等容器和管道的气相冲洗,以排除氧和其他易燃易爆气体。化工生产用作合成氨的原料。食品和其他工业用氮气充入密闭包装中以防物品变质。医学上用于气相色谱载气,浓缩氮气用作生物实验干燥和固体吸收剂,在动物实验中,用氮气制造缺氧性损伤观察血液酶谱变化。激光技术用氮气放电达到激光输出。液氮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如冷却金属以改变物理特性,速冻及低温保存器官组织和微生物种系等。压缩氮气、氧气和氦气的混合气体用于深海作业。

氮气本身无毒,常压下当作业环境空气中氮浓度增高氧气的浓度相对降低,可引起机体缺氧性损害,甚至窒息死亡。氮气是中性气体,脂溶性大,容易进入富于类脂质的神经细胞及神经膜,造成神经细胞膜的兴奋障碍,因而产生麻醉作用,主要影响神经系统,产生精神活动障碍和神经-肌肉协调障碍。

【临床表现】

1.吸入高浓度氮气(>90%),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胸部紧迫感,胸痛、四肢麻木、肌张力增高、发绀等表现,部分患者可有阵发性痉挛、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严重者窒息、昏迷,甚至闪电样死亡。

2.高压作业环境空气中氮浓度增高,会引起氮麻醉和减压病。

3.液态氮可引起皮肤严重冻伤。

【诊断要点】

根据高浓度氮气吸入史,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诊断多不困难。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氧分压降低。应与甲烷、乙烷、乙烯、CO2等毒物引起的环境缺氧和急性H2S中毒、CO中毒、氰化物中毒等相鉴别。

【处理原则】

1.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给予呼吸新鲜空气和吸氧,有条件者给予高压氧治疗。

2.病人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及时进行心肺脑复苏。

3.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及时控制抽搐,可用地西泮等镇静止痉药物;防治脑水肿、肺水肿,适当控制液体出入量,早期、足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防治继发感染,纠正酸碱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补充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等。

4.液态氮引起的皮肤冻伤,按皮肤冻伤处理。

氨及氢氧化氨

【概述】

氨(ammonia,NH3)具有强烈辛辣刺激性的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又称氢氧化铵(ammonium hydroxide)。急性氨中毒常因生产设备或管道破裂,运输途中储氨钢瓶或储槽爆裂,或在检修过程中吸入氨所致,也常常使周围居民和行人受伤。农用氨水的中毒和灼伤近年已少见。

人体吸入氨气后,约80%溶解于上呼吸道黏膜,之后大部分随呼气排出体内,只有少量的氨被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经呼吸道进入肺泡或皮肤灼伤以及经消化道吸收的氨,小部分被吸收入血,使血氨增高,并使三羧酸循环受到障碍。氨在体内主要由肝脏经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经肾脏排出,少量经肠道和肾脏形成NH4+直接排出体外。氨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低浓度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使组织蛋白变性,脂肪组织皂化,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及皮肤化学性炎症及灼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高浓度的氨还可以刺激迷走神经和主动脉弓,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引起反射性心跳、呼吸骤停而发生猝死。误服氨水者,可经胃肠道吸收中毒并导致黏膜灼伤乃至胃穿孔。一次咽下10ml浓氨水可致死。小鼠吸入10分钟的LC50为10150ppm,大鼠经口LD50为350mg/kg。

【临床表现】

1.接触低浓度氨气时,一般仅有一过性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出现流泪、咳嗽、咽痛、胸闷、气急、流涕,口部有辛辣感及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肺部多无明显阳性体征。

2.接触较高浓度氨气或接触时间较长时,可发生急性气管、支气管损害,表现为咳嗽,咳少量痰,胸闷、胸痛、声音嘶哑,两肺可闻及散在干啰音及哮鸣音。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不清,一般以下肺野较多。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至二度喉水肿。

3.病情较重者,出现支气管肺炎表现,出现咳嗽、咳痰、痰血,胸闷、发热、发绀,常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可见呼吸频速,两肺闻及干湿性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两肺纹理模糊,呈现片状,网状阴影或散在细粒状阴影。部分患者可出现三度喉水肿。

4.重度中毒患者,在吸入高浓度氨气后可以很快发生肺水肿,最早接触后15分钟,一般在1~6小时内。表现为频繁的剧烈咳嗽,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明显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胸闷、胸痛、气急、胸部紧缩感,两肺满部湿啰音。胸部X线可见大片均匀密度增高阴影或大小密度不一和边缘模糊的片状、云絮状阴影,广泛分布于两肺野,少数呈蝶翼状阴影。血气分析:PaO2<8kPa(60mmHg),PaO2/FiO2<40kPa(300mmHg)。严重者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少数患者可因坏死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呈块状,条状,树枝状脱落后咳出,或从气道吸引出来,而阻塞气道出现严重窒息。部分患者可出现四度喉水肿,或并发休克,昏迷,气胸及纵隔气肿、继发感染及肺脓肿等,并可累及心、肝、肾等器官损害。

5.眼部损害 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体混浊、角膜穿孔,易继发感染。

6.皮肤灼伤 氨能溶解蛋白质和胶原,并能皂化脂肪,使组织细胞脱水。皂化时产生的热量可使深层组织继续坏死。所以伤势常较严重,疼痛剧烈,通常在深Ⅱ度以上,甚至达全层皮肤。溶解性坏死使创面继续加深,焦痂软,创面易感染。

7.口服浓氨水中毒 可致口腔、食管、胃烧灼痛及坏死性溃疡形成,吞咽困难,腹部绞痛,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腹泻带血,消化道穿孔。吸收后可发生碱中毒。

【诊断要点】

根据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的接触史,出现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胸部影像学及血气分析检查,诊断多不困难。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氨增高,肝功能异常等。应注意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肺水肿等鉴别。

【处理原则】

1.呼吸道吸入和皮肤黏膜接触

应迅速移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物,立即用2%硼酸或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眼和皮肤。眼灼伤者用硼酸溶液反复冲洗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时间不少于30分钟,然后用氯霉素眼药水、可的松眼药水交替点眼,防止粘连。皮肤灼伤者彻底冲洗时,要求冲洗至创面无滑腻感或pH试纸测试pH<7.45,然后再以3%硼酸溶液湿敷或采用暴露疗法,大面积深度灼伤需及早切痂植皮和专科治疗。所有直接接触者应密切观察24~48小时。

2.口服中毒

如果氨水浓度不高,可谨慎进行洗胃,应注意每次洗胃液量和压力宜小;高浓度氨水一般禁忌催吐和洗胃,可立即口服1000~1500ml清水,稀释其浓度,然后口服蛋清、牛奶等保护胃肠道黏膜。有条件可口服2%硼酸溶液、食用醋、3%~5%醋酸或橘汁、柠檬汁以中和碱性。

3.肺水肿治疗

合理氧疗,早期、足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严格限制补液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地塞米松5mg、氨茶碱125mg、庆大霉素4万单位、氨溴索30mg加生理盐水10ml配制成雾化吸入液,每天4~6次。

4.气管切开

气管、支气管灼伤坏死的黏膜,一般易在中毒3~7天后脱落,因此对有气道阻塞患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

5.纠正低氧血症

在病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给氧方法。由于氨的强烈腐蚀性,常易引起气胸、纵隔气肿等,故在使用正压给氧时应十分慎重。

6.对症支持治疗

加强护理,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氮氧化物

【概述】

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有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在生产过程中引起急性中毒的常是几种气体混合物,其中主要是二氧化氮,亦称硝气(烟)。氮氧化物接触机会主要有:制造硝酸或使用硝酸浸洗金属时密闭不严;制造硝基炸药、硝化纤维、苦味酸等硝基化合物;苯胺燃料的重氮化过程;硝基炸药爆炸时,含氮物质燃烧;电焊及电弧焊发光时,产生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氧和氮结合成氮氧化物;汽车内燃机排放的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青饲料和谷物储存在通风不良、缺氧的仓内,遇高温时分解成氮氧化物和水。

氧化亚氮常用作吸入麻醉剂,吸入80%氧化亚氮和氧气的混合物,可致深麻醉。当一氧化氮大量存在时,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但临床上很少见到。一氧化氮很容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生物活性大,毒性为一氧化氮的4~5倍。由于氮氧化物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对上呼吸道和眼黏膜作用小,但到达深呼吸道后,缓慢地溶解于肺泡表面的液体及含水蒸气的肺泡气中,逐渐与水起作用,形式硝酸及亚硝酸,对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产生剧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水肿。大鼠吸入30分钟二氧化氮的LC50为174ppm,吸入4小时LC50为88ppm。

【临床表现】

1.中毒症状轻者,仅出现一过性胸闷、咳嗽,肺部无阳性体征,X线检查无异常,一般在24小时内症状消失。

2.急性化学性支气管炎 出现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可伴有头晕、头痛、无力、心悸等症状,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可有散在干湿啰音,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气分析一般无低氧血症。

3.急性化学性肺炎 出现胸闷加重,咳嗽加剧,呼吸困难,咳痰或咳血丝痰,轻度发绀,两肺呼吸音降低闻及干湿性啰音。X线胸片示肺野透亮度降低,肺纹理增多紊乱,呈网状阴影或两肺有散在斑片状或点状性实变阴影,多见于中下肺野。

4.急性肺水肿 常伴有化学性肺炎,其发病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期。

(1)刺激期和症状缓解期:如吸入较高浓度的氮氧化物时,当时即可出现咽部不适伴有刺激性咳嗽,甚至痉挛性阵咳而引起呕吐。部分病人刺激期后病情继续发展,经过几小时到几十小时的症状缓解期后出现肺水肿。症状缓解期间,可有头昏、无力、食欲减退、烦躁、失眠等,也有完全无症状的,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症状缓解期的长短与吸入毒物的量有关。

(2)肺水肿期:有胸闷、胸痛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咳嗽,咳柠檬色或粉红色痰。呼吸急促,脉搏加快,体温升高,两肺听诊早期呼吸音降低而粗糙,以后可在胸部有湿啰音,可伴有脉搏缓慢,出现期外收缩,出汗、皮肤潮红等,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T波平坦,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X线胸片表现早期有肺野透亮度降低和纹理紊乱,晚期X线胸片可出现大小不等,边缘模糊、密度不等的结节状或云絮状阴影,广泛散在于两肺野内,与肺野分界不很清晰。血气分析常呈重度低氧血症。

(3)恢复期:在积极有效的治疗后,绝大多数病例的病情可以好转,一般在5天左右可以基本痊愈。X线胸片表现在一周左右好转,全身症状约1~2个月才能完全恢复。

5.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表现在肺水肿基本恢复后两周左右,突然又出现咳嗽、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明显发绀,两肺可闻及干啰音或细湿啰音。X线胸片示两肺满布粟粒阴影。

6.并发症 早期可有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与皮下气肿;晚期可出现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等,少数患者可发生支气管哮喘。

【诊断要点】

根据呼吸道吸入氮氧化物的接触史,经过数小时至72小时的潜伏期,出现以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等为特征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特点符合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的表现,可进行诊断。血气分析提示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需与粟粒性肺结核、矽肺(硅沉着病)、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疾病相鉴别。

【处理原则】

1.迅速将患者救离中毒现场,保持安静、更换污染衣物,保暖。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凡吸入一定量的氮氧化物气体者,都应该密切观察24~72小时,观察期间,应静卧休息,限制液体进入量。

2.积极控制肺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3.对症支持治疗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者,应尽早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硝酸

【概述】

硝酸(nitric acid,HNO3)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在醇中可分解,为强氧化剂能使有机物氧化或消化。主要用于有机合成、生产肥料、火箭燃料、染料、炸药、农药、硝酸纤维及硝酸盐等。还常用作分析试剂、电镀、酸洗等作业。浓硝酸见光或暴露置空气中产生五氧化二氮,遇水或加热产生二氧化氮,有刺鼻的窒息气味。皮肤接触硝酸液后可产生腐蚀作用,严重者形成灼伤、腐蚀、坏死、溃疡。吸入硝酸气雾产生呼吸道刺激作用,可引起急性肺水肿,主要是硝酸气雾中的二氧化氮所致。大鼠吸入30分钟LC50为244ppm,小鼠吸入4小时LC50为67ppm。

【临床表现】

1.呼吸道吸入

急性吸入硝酸气雾后可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呛咳、流泪、咽喉刺激感、喉头水肿、胸闷、气急、发绀、头痛、头晕等,严重者经一定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后出现急性肺水肿表现。

2.消化道摄入

误服硝酸后可出现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剧烈灼热性疼痛。严重者可发生食管、胃穿孔,腹膜炎,甚至休克。部分患者发生喉头痉挛、水肿。

3.皮肤接触

可导致局部皮肤发黄、坏死、溃疡。

【处理原则】

1.皮肤接触者

应立即除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以防酸进一步渗入。Ⅰ度、Ⅱ度灼伤可采用暴露疗法,Ⅲ度灼伤应行切痂植皮手术。

2.呼吸道吸入者

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以减轻硝酸进一步渗入损伤。

3.消化道摄入者

一般不主张催吐、洗胃,应立即口服蛋清、牛奶等保护胃肠道黏膜,有条件可口服氢氧化铝凝胶中和酸液。口服量大者,可留置洗胃管吸取胃内硝酸溶液,并保留洗胃管一段时间。

4.对症支持治疗

积极防治肺水肿,早期、足量、短程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等。

亚硝酸钠

【概述】

亚硝酸钠(sodium nitrite,NaNO2)为白色或微黄色晶体,味咸而稍带苦味,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水溶液呈碱性反应。主要用于某些有机物如染料等合成的原料,并用作食物防腐剂。医疗上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及血管扩张剂。中毒原因多因误将工业用亚硝酸钠作为食盐食用,或食用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蔬菜和饮用苦井水,在肠道经大肠杆菌还原成为亚硝酸盐引起中毒。

亚硝酸盐属剧毒类,进入机体后使血红蛋白中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无携氧能力的高铁血红蛋白,造成机体缺氧,当血红蛋白转化率超过70%则可能致命。大剂量亚硝酸盐还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麻痹,并可直接作用于周围血管平滑肌,产生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甚至可致循环衰竭。人口服0.3~0.5g可引起急性中毒,1~5g可致死。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症状多出现在食后30分钟至3小时,最迟可在20小时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乏力、恶心、呕吐、手指麻木、耳鸣、视力模糊,有时腹痛、腹胀、腹泻、胸部紧迫感、呼吸困难、心悸、明显发绀,尤其口唇和指甲最为显著。严重者精神萎靡、嗜睡、抽搐、血压下降、室性心动过速、意识不清、心率缓慢或心律不齐,血压降低,出现肺水肿,以至昏迷、死亡。

【诊断要点】

根据消化道口服亚硝酸盐的接触史,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系列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见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高,静脉血呈紫黑色,抽取数毫升于玻璃管内加入抗凝剂,在空气中振摇15分钟,仍不转为鲜红色。

需与芳香族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M病、心肺疾病所致发绀等鉴别。

【处理原则】

1.口服中毒者,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

2.解毒药物 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30%者,应立即给予亚甲蓝(美蓝)1~2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如注射后0.5~1小时发绀不见消退,或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仍>20%者,可重复用药一次全量或半量。使用亚甲蓝后,可高渗葡萄糖液加3~5g维生素C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中毒病情轻者,也可仅使用还原剂维生素C治疗。

3.其他对症与支持治疗措施。

氯化氮

三氯化氮(nitrogen trichloride)又称氯化氮,为黄色油状液体,有特异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氯仿、四氯化碳、苯和二硫化碳。在热水中分解。工业上主要用于漂白面粉,也用于柠檬等水果的熏蒸处理。氯化氮主要经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对皮肤、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动物实验可出现运动失调和抽搐,大脑皮质坏死等。呼吸道吸入后可出现明显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为咳嗽、咽痛、咽部充血、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可伴有流泪、结膜充血,部分患者出现抽搐、角弓反张、意识障碍。氯化氮中毒无特效解毒剂,以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为主。

亚硝酰氯

亚硝酰氯(nitrosyl chloride,NOCl)为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易溶于水,遇水或潮气分解。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或储存于通风不良的仓库,易发生泄漏或爆炸。本品是强氧化剂,可助燃,在制造和使用王水时可产生亚硝酰氯。亚硝酰氯可经呼吸道及皮肤吸收,中毒靶器官是呼吸系统,对上呼吸道、眼、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和出血。轻度中毒表现为眼痛、流泪、咳嗽、恶心,重度中毒出现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化学性灼伤。亚硝酰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概述】

肼(hydrazine)别名联氨(diamide,NH2-NH2),为无色油状液体,空气中可冒烟,强碱性,具鱼腥样气味,易挥发、易爆,可与酸形成稳定的盐,能混溶于水、乙醇、醚、液氨等。肼与水结合称水合肼,受热分解,放出氮氧化物气体。肼可用作喷气式发动机燃料、火箭燃料、显影剂、抗氧剂、还原剂等,也用于制发泡剂等。肼还能使锅炉内壁的铁锈变成磁性氧化铁层,可减缓锅炉锈蚀,还可用作异烟肼等药物合成。肼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迅速进入人体,与体内的吡哆醛及5-磷酸吡哆醛发生成腙反应,使之含量降低,就会影响体内γ-氨基丁酸酶和γ-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使中枢神经系统内特有的抑制因子γ-氨基丁酸的含量降低。其含量降低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肼急性毒性属中等毒类,大鼠经口LD50为60mg/kg,大鼠吸入4小时LC50为570ppm。肼对皮肤有局部刺激和致敏作用,并可引起溶血、肝、肾损害。

【临床表现】

1.吸入中毒 经数小时潜伏期后出现眼及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结膜充血、咽干、咳嗽、呼吸困难,可出现化学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严重者出现化学性肺水肿。

2.口服中毒 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发生癫痫样抽搐。病情严重者出现嗜睡、运动障碍、共济失调以及中枢性呼吸障碍,并发生心、肝和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

3.皮肤及眼直接接触其液体,可致严重化学性灼伤。

【诊断要点】

根据肼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史,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可确诊。

【处理原则】

1.立即脱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物,安静休息。有皮肤及眼睛污染者,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

2.单氨基脂肪酸(如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有一定疗效。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亦有疗效,使用维生素B6可根据病情轻重,先静脉注射1.0~5.0g维生素B6,若痉挛不止,再重复静脉注射0.5~1.0g,然后改为静脉滴注,每30分钟至1小时给予0.5g,一般用量10g/d,最高可至35g/d。在痉挛发作过程中,可同时使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止痉药。

3.中毒性肺炎及肺水肿给予氧疗,并早期、足量、短程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4.其他对症支持处理。

甲基肼

甲基肼(methylhydrazine)别名一甲基肼(monomethylhydrzine,MMH),碱性液体,具氨样气味,易燃、易爆,能混溶于水、醇、醚。“三肼”主要用作火箭燃料,其毒性大小顺序为一甲基肼>肼>偏二甲基肼。本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是一种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动物实验具有强烈的致痉挛作用,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全身兴奋、运动失调、强直性和阵发性痉挛,还可见流涎、恶心、呕吐和呼吸困难;大剂量可引起肾脏损害和脂肪变性。人接触甲基肼后,主要表现为皮肤、眼、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有报道1例男性患者,接触169mg/m3(90ppm),历时10分钟,发生流泪和支气管痉挛,继之眼充血,鼻有轻度刺激感,第7天见3%~5%血红细胞有赫恩滋小体,隔周即下降。甲基肼中毒处理原则参阅肼章节。

苯肼

苯肼(phenylhydrazine),为无色油状液体,弱芳香气味,弱碱性,可溶于水,混溶于乙醇和乙醚。苯肼可用作化学试剂、化学中间体、合成燃料及药物等。苯肼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急性毒性属中等毒类,人口服中毒量约为0.2g,苯肼可引起溶血性贫血以及肝、肾损害,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动物中毒实验可出现进行性发绀,呼吸不规则,呼吸困难加重直至死亡,尸检可见肝、肾损害。苯肼中毒处理原则可参见肼章节,但应注意及早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控制溶血,并注意碱化尿液、保护肝肾功能等。

1,1-二甲基肼

1,1-二甲基肼(1,1-Dimethylhydrazine)又名偏二甲基肼,为无色液体,强碱性,具鱼腥样气味,易燃、易爆、易挥发,混溶于水、醇、醚。用作火箭推进剂、化学合成、照相试剂、燃料稳定剂、添加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1,1-二甲基肼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动物实验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出现运动失调,强直性和阵发性抽搐。人接触偏二甲基肼后出现眼与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兴奋、烦躁不安、肢体抽搐等,严重者出现全身阵发性强直性痉挛。皮肤污染后可有烧灼感、局部红肿等表现。1,1-二甲基肼中毒治疗处理可参见肼章节。

重氮甲烷

重氮甲烷(diazomethane,azimethylene)别名叠氮甲烷,为黄色气体,具氮芥样气味,高度易爆,尤在遇热或受外力撞击时易爆炸,能溶于乙醚、苯和乙醇,遇水分解为甲醇和氮。主要用于有机合成的甲基化、实验试剂。本品为高毒类,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重氮甲烷吸入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可有肺炎、肺水肿表现,有时可出现哮喘样症状。国外有2例实验人员,短暂吸入高浓度气体后,出现剧烈咳嗽,气促,胸痛,随后病情恶化,体温升高,并出现肺炎、肺水肿。1例于第4天死亡,尸检见急性弥漫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食管、胃肠道也有急性炎症改变,心肝肾有继发性病变。另1例2周后痊愈。国内曾有3例吸入中毒报告,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伴发热,其中1例有头痛、面色潮红、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严重者有化学性支气管炎。重氮甲烷中毒无特效解毒剂,以呼吸系统损害治疗为主,合理氧疗,早期、短程、足量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

其他含氮化合物

1,2-二甲基肼、叠氮酸等含氮化合物及其特性等见表2-2-2。

表2-2-2 其他含氮化合物及其特性

β-氯乙胺类

【概述】

β-氯乙胺类别名氮芥类,是一类生物活性很大的化合物,品种数量多,主要品种有2-(β)-氯乙基甲胺、2-氯乙基二乙胺、2-氯乙基二苯甲胺、双(2-氯乙基)胺、双(2-氯乙基)甲胺、双(2-氯乙基)乙胺、4-双(2-氯乙基)胺苯基丙胺酸、4-双(2-氯乙基)胺苯基丁酸、三(2-氯乙基)胺等。其结构可分为两部分:烷基化部分和载体部分。烷基化部分(即通式中的双β-氯乙胺基,也称氮芥基)是抗肿瘤活性的功能基团;载体部分主要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等药代动力学特性。本类物质易溶于有机溶剂,略溶于水,在水中可释出可溶性氯化氢。主要用作抗癌药物,少数用作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杀菌剂和有机合成中间体。本类物质易经皮肤、呼吸道吸收,其许多效应类似乙撑亚胺,原因系β-氯乙基胺类在水溶液中可转化成高活性的乙撑亚胺离子,后者易和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因(羟基、巯基、氨基等)共价结合发生烷化而产生毒作用。

【临床表现】

1.口服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2.气体吸入可引起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甚至出现迟发性肺水肿。

3.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和糜烂作用,皮肤可形成深而愈合慢的溃疡。

4.可发生骨髓、淋巴结损害,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处理原则】

1.经口服中毒者,催吐、洗胃、导泻。

2.气体吸入者,应注意迟发性肺水肿,医学观察24小时以上;如有肺水肿,可早期、足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3.造血障碍可予利血生、鲨肝醇等,有出血倾向或严重血小板减少,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促进造血,必要时可输少量新鲜血或血小板。

4.其他对症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