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2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制定指南的指南

第一节 指南制定的方法学

2013—2015年,我们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WHO指南编写指南»和指南研究与评价(Appraisal of Guidelin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AGREE)协作网的临床指南编写原则[1-7],同时结合肿瘤临床营养具体工作内容,制定并发布了第1版指南。初版发行后,受到肿瘤学、外科学及各相关专业人员的欢迎。鉴于第1版指南发布后的4年中,肿瘤营养支持治疗领域出现了大量新的证据,我们决定组织在循证医学、公共卫生、临床营养领域工作的多名学者以及涵盖肿瘤科、外科、内科、儿科和护理等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对本指南进行更新。

一、文献检索策略

经过支持小组讨论决定,主要的文献策略为以下内容:

1.检索文献为近十年发表文献。

2.二级数据库 Guideline Clearing House、Cochrane Library、Sum Search;一级数据库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1](限定条件详见表 1-1)。

3.统一的推荐分级 以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的指南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详见后述«证据级别与推荐意见分级»)。

表1-1 证据检索——数据库和关键词

二、证据级别与推荐意见分级标准

在2015版,我们参考当时国内和国际已有的临床营养指南,采用了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OCEBM)的分级系统[3]。本指南继续采用OCEBM分级标准(表1-2)。

表1-2 OCEBM分级标准

注:R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随机对照试验;SR,systematic review,系统分析

指南的编撰结构参考中华医学会肠外与肠内营养分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2]。除方法学以外,每一章节均按照“背景-证据-推荐意见”的基本框架进行分别阐述。背景部分包括该章节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研究和临床实践历史简述。

证据部分对检索文献进行描述和评价。

推荐意见部分,总结纳入证据,列出主要推荐意见,每条意见后标明推荐等级。有条件时对同类型研究进行meta分析。根据证据级别,结合编写组专家的判断形成共识后,最终给出相应推荐意见。

三、编写流程

我们严格按照以上方法学进行编撰工作,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收集支持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质量和推荐意见分级。基于已获得的证据力度,结合研究设计、质量以及临床一致性和实用性的评估,形成我们的推荐意见。最高等级(A)的推荐至少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最低等级(D)的推荐以专家观点为基础,包括无研究证据的共识意见。不同分级的推荐意见将通过编写支持小组与各专业领域的专家们讨论,达成“循证共识”进而解决分歧。

工作流程图如下(图1-1):

图1-1 工作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