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原战伤检伤分类方法
检伤分类时,主要是通过望、触、叩、听等简单的方法和根据已有的简单的记录(如伤标、伤票、IC卡)获得相关资料,来决定救治的优先权。一些简单的辅助检查有时要作为补充手段。
(一)分类标志
经过检伤分类的伤员应使用分类标志显示分类结果,传递分类信息,避免重复和遗漏。分类标志通常包括伤标和分类牌两种。
1.伤标
是表示几种特殊伤病分类情况的标志,用于在医疗后送线上各救治机构间传递特殊伤员的分类信息。军用伤标的使用中红色表示大出血(扎止血带需注明时间),白色为骨折,黑色为传染病,蓝色代表放射沾染,黄色示军用毒剂沾染(图4-1)。伤标从战(现)场急救开始使用,随伤员带到最终救治机构。其间,各级救治机构可根据伤病情变化,取掉、更换或补充伤标。伤标一般挂在伤员军装上衣左胸前醒目的位置,随伤员后送。
图4-1 伤标示例
2.分类牌
分类牌是救治机构内部使用的分类标志,表示伤员分类结果的标志物,救治机构可自行设计制作。通常依不同颜色、形状、孔洞和文字注记表示收容伤员的组室、处置顺序、救治措施、后送次序等(图4-2)。便于工作人员迅速识别和及时处置各类伤员,避免分类的重复遗漏,减少不必要的询问,提高工作效率。分类牌的种类、样式通常由救治机构根据本级救治范围,科、室、组的编设和实际需要确定,自行制作。分类牌要求醒目实用、容易辨认,能在夜间黑暗中触知,佩挂方便。
图4-2 常用伤员分类牌
国际通用的标示颜色与我军不同,按救治优先顺序为红、黄、绿、黑四种。其中红色表示需立即处置(第一优先),黄色表示优先处置(第二优先),绿色表示常规处置(第三优先),黑色表示期待处置。在分类时由分类组人员在伤员醒目位置挂上分类牌(图4-3)。
图4-3 北约医疗急诊分类卡
(1)立即处置(红色标牌,第一优先):
此类伤员需立即救命措施干预和/或手术,否则可能死亡。检伤分类成功关键是尽快找到这些伤员!而他们也不可能长时间被归于立即类中,要么尽快找到,立即救治,稳定伤情;要么已不能挽救。经过救治的多可改用黄色标牌,无法挽救的则改挂黑色标牌。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伤员并有气道梗阻、胸腹部损伤,大量外出血或休克。
(2)优先处置(黄色标牌,第二优先):
延迟类伤员不必立即实施抢救措施,可能需手术,但可暂时推迟而不会危及生命或肢体安全。如没有休克征象的大范围软组织伤、大的骨折、胸腹部浅表伤口,面积小于20%的烧伤等。
(3)常规处置(绿色标牌,第三优先):
又称行走伤员。战场上此类伤员可能外观可怕,紧张,脏,血污明显,但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真实伤情并不重。如小范围烧伤、裂伤、挫伤和单纯骨折等。该类伤员可自救互救,并可承担一定的任务,如警戒等。
(4)期待处置 (黑色标牌):
此类伤员即使在最佳医疗条件下存活的可能性也很小。但不应忽视,应给予止痛等安慰措施,在必要时反复评估。如颅脑穿透伤或钝器所致开放伤,以及无桡动脉搏动的伤员。
检伤分类卡也是一种分类标志,使用目的是传达分类类别、提供的治疗方法和其他医疗信息。卡上的信息必须简短。分类卡通常由分类人员放置在伤员身上,团队的其他成员可能会在卡上输入和添加信息。
(二)分类类别
迅速将步行伤员、担架伤员分开。
1.步行伤员分类
(1)可步行者:
相对集中到轻伤员区,专人进一步分类和处理。
(2)普通病员:
直接进入相应科室。
(3)传染伤员:
进入隔离区或传染科。
(4)沾染伤员:
送入洗消处,洗消后再行分类或直接送往相应组室或科室。
2.担架伤员分类
(1)需紧急处置者:
伤员有危及生命的损伤,不能等待,须立即进行复苏和手术。这类伤员包括:①继发于开放性战伤或挫伤后的盆腔、腹部、大腿或胸部出血。处理方法主要是液体复苏,及时补充血容量。②继发于面部骨折或喉、气管损伤及异物进入后的呼吸道梗阻。处理方法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③继发于大量血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后的呼吸困难。方法是胸腔穿刺排气、抽血或放置胸管和补充血容量。④心脏压塞。方法是心包穿刺减压或心包引流术。⑤有吸吮声的胸壁创口。方法是立即封闭创口,并放置胸腔管以防治张力性气胸。
(2)需优先处置者:
伤员伤情虽不立即危及生命,但延迟处理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需在数小时内给予手术,同时需要复苏。这类伤员包括:①疑有胸腹部或盆腔内脏大出血的伤员;②无呼吸道梗阻但需气管切开者;③有脑疝形成危险,有颅内出血和有脑脊液漏,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加重,需行颅骨切开减压术者;④心脏穿通伤出血,心脏压塞;⑤出现轻度偏瘫症状的颈动脉损伤。
(3)需常规处置者:
伤员伤情比较稳定,不需复苏,延迟手术也不会影响生命和转归。这类伤员包括:①单纯性擦伤、小的骨折或撕裂伤;②面积小于10%的Ⅰ度和Ⅱ度烧伤,以及面积小于2%的Ⅲ度烧伤,烧伤部位不涉及面、手、眼、会阴以及臀部;③感染性疾病;④关节扭伤;⑤性质温和的化学物质爆炸伤;⑥虚脱;⑦指或趾骨折;⑧全身体表小于200rad的放射性损伤。
(4)期待处理者:
主要指到达时已死亡或濒死状态,伤情极重,即使全力救治,存活可能性也极小者。这类伤员包括:①严重脑干伤、脑穿透伤及昏迷;②颅脑及胸、胸腔脏器广泛毁损;③躯干大血管破裂出血伴重度休克;④呼吸循环功能严重障碍伴呼吸变弱或逐渐停止或脉搏消失;⑤Ⅱ度烧伤面积超过50%;⑥生命指征完全或几乎消失,并且对输液和输血已无反应;⑦心肌钝挫伤后出现的难治性休克;⑧放射性损伤致全身体表辐射超过800rad;⑨多处穿透伤、严重休克伴有40%以上面积的烧伤;⑩气性坏疽伴有躯干部捻发感和休克。这类伤员应与其他伤员分开安置,由专人进行对症及安慰治疗,但不能完全放弃,要保证经常观察,并随时重新分类,尤其是当他们的情况能改善时。
(三)分类步骤
检伤分类主要分为两大步,第一步是评估受伤情况,第二步是确定伤员处置顺序。
1.初次评估
是指依照ABCDE的顺序,依次对气道、呼吸、循环、神经功能与残疾、暴露与环境控制进行的快速评估,具体包括:A气道评估和保护(必要时保持颈椎稳定);B呼吸和通气评估(保持充足的氧合);C循环评估(控制出血和保持足够的终末器官灌注);D伤残评估(进行基本的神经系统评估);E暴露、环境控制(脱掉患者的衣服,寻找所有可能存在损伤的部位,同时防止低体温)。如发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应立即给予紧急处置与复苏,复苏与评估同时进行。
检查伤员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出血、损伤部位和类型等情况,对判别伤情轻重及生存希望具有很大的意义。重伤员中最常见的是休克,只通过简单的检查做出判断有可能会出现救治顺序不当,因此,在可疑的情况下宁可把伤情估计得严重些。
在初次评估时,注意以下几点:①气道阻塞是导致战伤后立即死亡的主要原因。舌头、异物、误吸物、组织水肿或扩展性血肿可能阻塞气道;②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面部或颈部严重战伤(可能导致气道肿胀变形)的伤员,如有所怀疑,通常最好尽早插管;③一旦建立人工气道,应将其固定好,并确保在伤员移动的任何时间都不会脱落;④战伤所致死亡的可预防原因中,出血最为常见,应警惕失血性休克的细微征象,伤员的血容量在至少丢失30%之前,一般都不会有低血压的表现;⑤在初步评估中,要确保伤员处于完全裸露状态,并确保其整个身体都进行了损伤征象的检查,损伤漏诊将对生命构成重大的威胁,经常被忽视的区域包括头皮、腋窝皱襞、会阴和肥胖伤员的腹部皱褶,在采取固定颈椎预防措施的同时,检查伤员的背部,不要忽视检查臀部皱襞和头枕后部头皮;⑥高原温度一般较低,应尽可能地预防低体温,一旦出现就应立即处理,包括快速移除湿衣物以及大量利用保温毯或热毛毯。
2.决定处置方法
初步判断伤情后,要决定以下问题:①在现有情况下,需什么时间内实施治疗;②伤后已过了多少时间,再后送需要多少时间;③有无后送的必要性,包括伤员只需要非手术治疗还是需要接受其他专科治疗和特殊的手术治疗,如眼科和神经外科治疗等;④有无后送的可能性,包括伤情能否经受一定时间的后送,有无合适的运输工具,以及环境及卫生情况是否允许转送等。
3.动态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要反复进行,一是因为伤情是动态变化的,例如,需紧急处置的伤员在复苏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恶化,或经短时间复苏治疗无效,特别是在伤员人数量较大时,就不得不将其归入期待医疗级。二是因为在救治的各个环节,只要有批量伤员等待处置,就必须分出救治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