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战伤救治实用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高原环境对战伤救治的影响

知识点

● 医学高原是指海拔2 500m以上的地区。

● 高原环境大气压低,氧气稀薄;日照充足,辐射强烈;寒冷干燥多风,昼夜温差大等。虽然高原强辐射、干燥、寒冷等对人身体和心理有显著影响,但主要影响因素是低压、低氧。

● 低氧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缺氧最敏感的是大脑,需氧工作效能逐渐降低,高原病和认知损失比较常见。

● 机体受高原环境影响的程度、持续时间长短不仅与海拔高度有关,而且与个体差异有关。

● 高原战伤伤情普遍较平原重,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早,预后较差。战伤局部外源性感染发生率较低海拔地区轻。

● 高原地区急救半径大及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战术区急救比低海拔地区更加困难,时限性要求更高,要努力做到发现快、止血快、包扎快、转运快。

● 高原地区战伤伤员发生失血性休克时,应将纠正缺氧放在重要地位,严重出血者吸入大流量(4~6L/min)、100%氧气,尽快改善缺氧状态有益于改善伤员预后。

● 高原战伤低温是病情危重的重要信号,应重视伤员体温监测和低温防治。

● 高原地区战伤失血性休克伤员对液体承载量小,必须严格控制补液量,以免诱发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

地理学上,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的地区。医学上,高原是指海拔2 500m以上的地区。3 000~ 4 000m为比较损害健康的海拔,大多数人会有轻中度持续性高原反应,部分有重度反应。4 000m以上为严重损害健康的海拔。5 000m为障碍临界高度,5 000m以上为生命禁区。7 000m为危险临界高度,7 000m以上机体不能代偿,为高山死亡带。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一般海拔在 3 000~5 000m,平均海拔4 000m以上。年平均气温-10.4℃,极端最低气温-44.6℃,大片地区最高月平均温度也不足10℃,具有“年无炎夏、日有四季”的特点。一年四季狂风暴雪,地震、雪崩和冰雹不断,雪融性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且地震多发。

2004年召开的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上确定了海拔2 500m以上为高原,也是本手册所采用的高原概念。我国2 500m以上的高原地域占国土面积的1/5,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等部分地区,地形多以山地为主。这些特殊自然环境对卫勤保障,特别是医疗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