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艾滋病知多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说出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了解艾滋病的危害。
2.技能方法目标
能够围绕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同学分享。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预防艾滋病核心知识的了解,能够正确看待艾滋病,减少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艾滋病,减少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
三、教学内容
四、课前准备
PPT课件、调查问卷、游戏活动用卡片、教学视频、彩色卡片纸、透明胶带、大白纸、记号笔或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课程导入(2分钟)
活动目的:引出本节课内容——艾滋病基本知识。
活动形式:互动提问。
教师:同学们,现在有一种在全球流行、给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威胁,目前还无法治愈的传染性疾病,受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所在的地区深受其害,谁知道这种疾病是什么?
(有同学说是“艾滋病”)
教师:是的,就是“艾滋病”。人们之所以感到艾滋病的威胁、害怕它,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它,总觉得它有一层揭不开的恐怖面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艾滋病,揭开这层面纱,来真切地认识什么是艾滋病,了解一下艾滋病到底可不可怕。
教学活动二:艾滋病的联想(5分钟)
活动目的: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学生以往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并引起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关注。
活动形式:头脑风暴。
教师提问:启迪学生自由联想并勇于表达:通过填写《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问卷》,同学们对于艾滋病可能还想到了更多东西,谁来说说你想到什么呢?
教师邀请5~6位同学回答,不做任何评价,只是在黑板上简单记录学生回答的关键词。
教学活动三:艾滋病基本知识(25分钟)
教学提示
特别注意一些同学联想到的错误认识,比如“应该隔离”“死定了”之类,但此时不做评判,等课程结束时,启发同学们自己做出理性判断。
活动目的:讲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消除错误认知。
活动形式:教学视频和专题讲座。
教学提示
有多媒体的学校可用多媒体展示课件,没有多媒体的学校由教师用图片讲解并板书出艾滋病的定义。
教师:关于艾滋病,同学们谈到了很多,到底什么是艾滋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艾滋病的定义
艾滋病是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字头缩写“AIDS”的音译,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破坏,因此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内部癌细胞和外部细菌病毒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能将其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有效的预防疫苗。
●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字头缩写是AIDS。
●“获得性”指该病是后天得到的,不是遗传性疾病。
●“免疫缺陷”指该病是由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防御功能降低直至丧失。
●“综合征”指艾滋病不是单一的症状,而是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表现。
(二)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形态呈球形,直径只有90~130nm(1nm=0.001mm),比细菌小得多。
艾滋病病毒有如下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传播途径:
●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体液和组织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淋巴细胞等。
● 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病毒浓度最高;其他体液,包括唾液、眼泪等病毒含量极低,不会构成传染。
● 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低于乙肝病毒),在干燥环境中很快死亡,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三)播放视频
【视频1】《艾滋病导致人体死亡的原因》
教师:同学们想知道艾滋病病毒是怎么导致人体死亡的吗?现在老师就播放一部短片,答案就在短片里,请大家认真观看。
教学提示
短片时长约1分7秒,注意安排好时间。教师还可以参考教学参考资料“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进行讲解。
互动交流式进行小结:师生共同归纳艾滋病导致人死亡的原因。
● 当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免疫细胞——CD4细胞。
● 艾滋病病毒通过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丧失抵抗力。一些对健康人来说很容易抵抗,不会致病的细菌、病毒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内部癌细胞不能被清除,成为肿瘤,直至死亡。
【视频2】《艾滋病传播途径》
教师:同学们已经看完视频,我们通过视频了解到: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及伤口渗出液中。所以,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体液交换,就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教师:请同学们看完视频后做总结。
总结要点如下:
艾滋病传播途径有三条: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 性传播:艾滋病病毒在性活动中从一个人体内进入另外一个人体内,就会造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 血液传播: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过的血液或使用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很大。此外,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使用消毒不严格的针头、牙钻、纹眉器具和注射器、手术器具等,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 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哺乳时会将病毒传播给她们的孩子。感染的可能性约占1/3,婴儿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发病急,病死率高。
教师:以上是我们了解到的可以传播艾滋病的途径,那么生活中哪些行为是不传播艾滋病的呢?
此问题请学生自由回答。回答完毕后,观看以下视频。
【视频3】《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时长1分27秒)
图1-1-1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自然发展过程
教师:现在同学们对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了解了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要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视频4】《艾滋病感染的阶段》(时长2分30秒)
教师: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人体出现相关症状直至死亡,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图1-1-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阶段:
● 感染期: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4周,体内有较高的病毒载量,但并不会马上出现特殊的症状,通常急性感染期表现为低热,一般很难发现。
● 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阶段,人体产生了抗体,与艾滋病病毒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6~8年。
● 发病期: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病毒载量处于很高水平,艾滋病患者最终会因为并发症而死亡。
此外还有两个不属于艾滋病自然发展过程的分期。
● 窗口期: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出抗体,这段时间体内有艾滋病病毒,但是却检测不出抗体,称为“窗口期”,通常为3~12周。
● 治疗期:随着治疗技术进步,艾滋病由不能治变为可治,经过有效治疗后,病毒载量可以控制在相对较低水平。
教学活动四:加深关键信息印象(6分钟)
活动目的: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巩固艾滋病关键信息,启发学生多了解艾滋病知识,减少艾滋病相关歧视。
活动形式:小组交流,分享学习。
1.材料准备
课前准备适量彩色卡片纸(若没有彩色卡片纸,多种彩色A4纸也可以)和透明胶带,按人数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分发足够的彩色卡片纸。
2.问题引入
各小组用3分钟时间分别讨论以下4个问题:什么是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如何导致人体死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艾滋病自然发展经历哪些阶段?
3.结果展示
每组将讨论结果(彩色卡片纸)张贴在黑板上,并选出1名学生代表本组分享讨论结果。
4.知识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快速小结:
●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字头缩写是AIDS。
● 艾滋病病毒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字头缩写是HIV。
●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 艾滋病感染的阶段:急性感染期、潜伏期、发病期等。
教学活动五:课后作业(2分钟)
活动目的:为了巩固强化本节课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做准备。
活动形式:布置课后作业。
1.想一想你身边是否有与艾滋病相关的故事或事例,请你和同学分享一下。
2.将参考资料(二)中“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制成卡片,分发给同学们,请学生们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六、参考资料
(一)教学评价建议
本学时教学内容以知识为主,建议教学评价可以通过随堂小测试进行。
教学提示
每组讨论一个问题,请学生将关键信息写在彩色卡片纸上。此外,强调注意时间。
事先准备好用于随堂小测试的《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问卷》,按照班级人数印制足够数量的调查问卷。
(二)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问卷
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问卷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
得分:_______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英文缩写分别是:
A.免疫缺陷病,AIDS;
B.人类免疫缺陷,ADIS;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艾滋病病毒的中文名称、英文缩写分别是:
A.免疫缺陷病毒,HVI;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C.猴免疫缺陷病毒,MIV
3.艾滋病病毒侵犯人体的什么系统?
A.循环系统;
B.呼吸系统;
C.免疫系统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
A.血液传播,空气传播;
B.性传播,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5.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
A.能;
B.不能;
C.不知道
6.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A.会;
B.不会;
C.不确定
7.与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
A.会;
B.不会;
C.不确定
8.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
A.会;
B.不会;
C.不确定
9.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可能得艾滋病吗?
A.可能;
B.不可能;
C.不知道
10.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A.可能;
B.不可能;
C.不知道
11.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12.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参考答案
(三)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1.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2.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外表上看不出来,但具有传染性。
3.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4.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传播。
5.艾滋病病毒经性途径感染的危险是可以降低和避免的。
6.拒绝毒品,预防经注射毒品传播艾滋病。
7.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预防艾滋病经血传播。
8.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可以及时了解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9.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理解和关心。
10.青少年要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将掌握的知识告诉家人和朋友。
具体内容见: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moe_943/moe_946/tnull_26843.html)
(四)视频来源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