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名
病名的发展,早期由于对病机了解欠缺,故病名多以症状表现命名。如先秦时的“偏风”“身偏不用”等,反映了当时对疾病认识尚未深入。随着历代对病机认知的发展,病名也相应改变,如首次在宋代《圣济总录》提到的“卒中风”:“卒中风之人,由阴阳不调,腑脏久虚……”再如元代《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提到“真中风”和“类中风”,言:“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总之,病名的历代沿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代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变化。
一、先秦
中风,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饮酒中风……入房汗出中风……新沐中风……”这里的“新沐中风”“饮酒中风”,虽叫中风,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风。而《黄帝内经》中真正名副其实的“中风”实则是风痱、仆击、偏枯等。其中,中风昏迷期的病名如仆击、薄厥、厥逆、大厥等;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病名如风痱、偏风、身偏不用、偏枯等。《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仆击、偏枯……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灵枢·五乱》云:“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灵枢·热病》言:“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素问·风论》提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二、两汉
张仲景《伤寒论》提到中风,但此中风为太阳表虚证,属于外感病范畴。《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首次将中风病名与半身不遂联系在一起,做到了“形神合一”。
三、隋唐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论述了“风痱”“卒中候”“半身不遂”。《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上》云:“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诸风》有云:“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其论述的四种中风,与现今中风有相似之处。
四、两宋
宋代陈无择第一次以独立病名来论述中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中风论》言:“人或中邪风……故入脏则难愈,如其经络空虚而中伤者,为半身不遂,手脚瘫痪……所以首论中风也。”“卒中风”一词,首次在宋代《圣济总录》中提到。《圣济总录·卒中风》云:“卒中风之人,由阴阳不调,腑脏久虚,气血衰弱,荣卫气竭,故风之毒邪,尤易乘间而入。卒致仆倒闷乱,语言謇涩,痰涎壅塞,肢体痿躄,不识人事者。”
五、金元
元代王履在著作《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提到“真中风”和“类中风”的病名,“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六、明清
明代楼英在著作《医学纲目·中风》中,首次提出“卒中”病名,“中风,世俗之称也。其症卒然仆倒,口眼斜,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言,唇吻不收是也……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明代张景岳提出“非风”一词。《景岳全书·非风》曰:“非风一证,即实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竟以非风名之。庶乎使人易晓,而知其本非风证矣。”缪希雍提出“内虚暗风”一名。清代叶天士则将用“内风”一词来阐述“中风”。王清任在其著作中,用“半身不遂”代替中风名称。
七、清末
张锡纯首先提出“脑充血”“脑贫血”名称。
八、现代
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第一次正式提出中风病的名称。其后朱文锋教授提出了“出血中风”和“缺血中风”之名。
综上,中风的病名,虽历经朝代变迁,经过梳理,我们仍然可以窥见其衍变过程,希冀此能为中风的研究发展提供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