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足三里
足三里,因能治理(古“里”与“理”通)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又名下陵、鬼邪、中俞髎;是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的合土穴,土经中之土穴;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强壮要穴和肚腹疾病的常用穴。
“合治内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经合穴足三里,是主治胃之腑病、经病、气化病和同胃有关的脏腑器官病变的常用穴,对改善胃腑功能,消除胃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病理证候,具有一定的功效。本穴具有补中气、健脾胃的作用,因此,还治疗与脾虚有关的肚腹病。
【治疗范围】
1.肚腹病
胃与心、脾、肺、肝、胆、大肠、小肠、膈之间,有着经络上的密切联系,它们之间常互相影响,如胃病能影响肠、脾;脾病能影响胃、肠、肝、胆;肠病能影响脾、胃;肝病能影响脾、胃、胆;胆病能影响肝、胃。治胃有益于肠、脾;治脾有益于胃、肠、肝、胆;治肝可以安胃、益脾、利胆;治胆有益于肝、胃等。胃经之合土穴足三里,既有和胃、健胃和通肠导滞的作用,又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因此,凡脾与胃、肝、胆、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病证和同胃有关的脾、肝、胆、大小肠的肚腹病,都可取施本穴。所谓“肚腹三里留”之意就在于此。
与胃有关的心、肺、膈病证,伤寒病中的阳明腑证、太阴证和厥阴证的寒热错杂型,温病中气分证的热结肠道型和肠伤寒的湿热蕴阻型,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2.同脾胃有关的虚证
(1)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脾胃纳运功能失常,生化气血之源不足,气血亏虚出现的脏腑、器官、肢体病证,取本穴调理脾胃以治其本。病后体虚,调养脾胃,亦常取本穴。
脾主统血,脾气虚弱,统摄无权所出现的一些出血性疾病,可取补本穴益脾摄血。
(2)“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灵枢·五味》)。金·李东垣也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病机学说,并指出:“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之由生也。”因此,临床应重视调理和健壮脾胃,凡使用调理和健壮脾胃之法者,均可配取本穴,脾胃健壮,诸病则不由脾胃虚衰而复生。
3.虚脱证
本穴有补中气的作用,补气能回阳固脱,因此,前人把它列为回阳九针穴之一。凡久病元气衰亡,急病阳气暴脱和中气不足引起的病证,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4.痰湿证
“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行针指要歌》)。水、饮、痰三者的产生,与脾、肺、肾三脏关系密切,痰湿生于脾者,取补本穴健脾祛湿以止痰;痰湿聚于胃者,取泻本穴和胃行湿而降痰。“土旺能制湿,土气坚凝,则水湿亦自澄清。”足三里有健脾祛湿和祛湿益脾的作用,有益于控制湿和痰的产生,因痰或痰湿引起的病证,如痰饮、痫证、狂证、癫证、哮证等,都可配取本穴。
5.经脉通路上的病证
本穴还治疗本经循行处之足跗、膝胫、股、腹疾患和所在处之经筋病。
【功能】
1.辨证取穴
用补法,健脾养胃、补中益气;配艾灸或烧山火,则可温补脾胃,类似党参、白术、山药、茯苓、黄精、扁豆、炙甘草、薏苡仁、伏龙肝、白豆蔻、肉蔻仁、红枣、益智仁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和胃通肠,祛痰导滞,类似枳实、枳壳、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厚朴、大黄、槟榔、木香、陈皮等药的功效。用泻法配艾灸或烧山火,温胃导滞、温化寒湿,类似干姜、生姜、吴茱萸、白蔻仁、草蔻仁、丁香等药的功效。艾条灸,隔日或五、七日艾灸一次,每次十至三十分钟。长期艾灸,能温运中焦、养益后天、防病抗疫、健体益寿。
2.局部取穴
用泻法配艾灸,温经通络,祛邪散滞;用补法,强壮筋脉。
【主治】
泄泻、痢疾、便秘、急性肠梗阻、反胃、呕吐、胃痛、呃逆、噎膈、霍乱、急性胰腺炎、伤寒阳明腑证、阑尾炎、黄疸、传染性肝炎、单纯性肠道蛔虫症、腹痛、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疝气、疳积、痫证、狂证、癫证、厥证、脱证、虚劳、失眠、慢惊风、慢脾风、崩漏、产后血晕、经闭、月经不调、妊娠恶阻、暴盲、青盲、软腭麻痹、脑外伤后遗症、哮证、喘证、痰饮、肠伤寒、水肿、遗尿、阳痿、中风、外伤性截瘫、痿证、鹤膝风、下肢湿疹、臁疮、荨麻疹、疥疮、疟疾、久疮、多寐、脚气、乳汁缺乏。
亦治初期肝硬化、急性胆囊炎及胆石症、带下、产后恶露不止、头痛、眩晕、肺痨、面神经麻痹、夜盲症、眼睑下垂、癃闭、痹证。
【临床应用】
1.泄泻
(1)脾胃虚弱型:
取足三里、阴陵泉先少泻后多补,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类似参苓白术散之效。
(2)肝木乘脾型:
补足三里,泻太冲,抑肝扶脾。
(3)寒湿型:
泻灸足三里(或泻配烧山火)、阴陵泉、天枢;或泻足三里、天枢,灸水分、神阙,温化寒湿,畅中止泻;若湿困较重,兼见胸闷纳呆,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象濡缓者,泻灸足三里、阴陵泉,温中分利,类似胃苓汤之效。
(4)饮食所伤型:
取泻足三里、中脘,点刺四缝穴,有保和丸之效;或泻足三里、天枢、阴陵泉,消积导滞,利湿止泻,类似枳实导滞丸之效。
(5)湿热型:
取泻足三里、阴陵泉(配透天凉)、天枢,清利湿热。
(6)脾肾阳虚型:
取补足三里、关元、太溪,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7)脾胃虚寒型:
艾灸足三里、关元、神阙、天枢,温运脾阳,逐寒止泻;或补足三里、阴陵泉,泻灸天枢,温中散寒,健运脾胃。
泄泻日久,气虚下陷,脱肛不收者,取补足三里、合谷、天枢或大肠俞,补中益气,涩肠固脱;或补足三里、合谷、百会,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类似补中益气汤之效。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中说:“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和“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此三下利证,针灸治疗均可针泻天枢、中脘、足三里,通腑泄满,攻下食滞。
2.便秘、急性肠梗阻
参见天枢一节【临床应用】。
3.胃痛
其病位在胃。“合治内府”,胃经的合穴足三里为治疗胃痛的常用穴。
(1)肝气犯胃型:
取泻足三里、中脘、内关,行气和胃,或泻足三里、太冲、间使(或期门),疏肝理气,和胃畅中。
(2)脾胃虚寒型:
泻足三里、中脘(加灸),灸神阙、关元,温阳益脾,暖胃止痛;或补灸脾俞、胃俞,温脾健胃之法与泻灸足三里、中脘,暖胃散寒止痛之法,交替施治。
(3)饮食所伤型:
取泻足三里、中脘,点刺四缝穴,消食和胃,类似保和丸之效;或泻足三里、中脘(或上脘)、公孙,消食导滞,和胃畅中。
胃痛日久,或久服破气散滞药物,正气已衰,胃痛不已,饥饿即痛,食后痛减,气短懒言,神疲倦怠,面色苍白,脉象沉细或虚软,胃肠钡餐透视无器质性病变。针补足三里、合谷,益气健中,效果甚良。恐峻补滞塞或属虚中夹实者,上方加泻间使,或足三里改用先泻后补之法,亦可先补足三里、合谷,拔针后再针泻中脘。
4.呃逆
取本穴,用以和胃降逆、益气健中。
(1)寒凉伤胃,胃阳被遏,失其通降所致者,泻灸足三里、中脘或上脘,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或加泻公孙以增强和胃降逆之力。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中说:“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属于胃寒之呃逆,其取穴治法同上。
(2)宿食积滞,痰浊中阻,郁久化热,胃火上冲所致者,取泻足三里(配透天凉)、上脘、公孙,消导积滞,清胃降逆。
(3)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肝火犯胃,肝胃之火上冲所致者,取泻足三里、太冲,均配透天凉,泻公孙,平肝和胃降逆。
(4)脾肾阳虚,气虚不固,虚气上逆所致者,针泻足三里,补命门、肾俞,温补脾肾,和胃降逆;或补足三里、太溪、关元,温补脾肾。若恐峻补不足以降逆,上方可加泻公孙,佐以和胃降逆。属于年老体衰,或病久体衰,脾肾阳虚,元气大伤,气不摄固所致者,取补足三里、关元、气海、太溪,温补脾肾,固摄元气。
(5)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虚气上逆所致者,取泻足三里,补脾俞,或补足三里、阴陵泉,泻公孙,补益脾胃,和胃降逆。
(6)《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中说:“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属大便不利,胃肠实热所致者,取泻足三里、天枢、中脘或上脘,通便泄满,和胃降逆。
5.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疝气
以上诸病凡使用补中益气之法者,均可取补足三里、合谷,或加补百会,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类似补中益气汤之效。上方亦可根据病位不同配加腧穴。如脱肛加补长强,使肛门有收缩或提升感,以增强提约直肠之功。胃下垂,亦可与沈阳陆军总医院治疗胃下垂的方法(其操作方法见气海一节)同时或交替施治。胃下垂而见消化不良者,补合谷,泻足三里,而夹湿者,补足三里、合谷,泻阴陵泉,上方均与沈阳陆军总医院治疗胃下垂的方法交替施治。子宫脱垂可与针刺子宫穴(其操作方法见气海一节),或与取刺维胞(针向下横刺三至四寸,反复行针,使前阴有向上收缩感,再捻转一、二分钟出针)同时或交替施治;胞脉系于肾,亦可加补肾俞或太溪施治。属于气虚之气疝、狐疝,加泻太冲或大敦(灸),佐以疏肝理气。
6.疳积
即疳证和积滞,为脾胃运化失常的证候。多由饮食失常,脾胃受伤,食滞中焦所致,故有“无积不成疳”之说。“内伤食积针三里”。二者均可取刺本穴。
(1)积滞:
因乳食停滞,脾胃失调所致者,取泻足三里、中脘,点刺四缝穴,化食消积,调中和胃;积滞不除,滞生内热者,中脘易内庭,清热化滞。因脾胃虚弱,宿食内停所致者,取刺足三里(泻)、阴陵泉(补)、四缝穴(点刺),或取足三里(先泻后补)、阴陵泉(补),健运脾胃,消导积滞。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中说:“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以上三节,均是宿食在下而用大承气汤的脉证。针灸可取泻足三里、天枢、中脘,通腑泄满,消导积滞,类似大承气汤之效。
(2)疳证:
因久积食滞,内蕴湿热所致者,取泻足三里、阴陵泉,点刺四缝穴,消积和胃,清利湿热。因积滞日久,耗伤正气,脾胃虚弱所致者,取足三里(先少泻后多补),点刺四缝穴,补脾俞或阴陵泉,健脾益胃,消食化滞。
7.失眠
足阳明经别“上通于心”,足阳明经脉亦与心有直接联系。取胃经的足三里治疗,《素问·逆调论》篇所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和《张氏医通》具体指出的“脉滑数有力不眠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失眠症。属于食滞胃腑者,针泻足三里、中脘,点刺四缝穴,消食导滞,兼见大便不爽者,减四缝穴加泻天枢,通便导滞。属于宿食痰火者,针泻足三里、丰隆(配透天凉),清热豁痰,和胃畅中,使痰热清化,胃腑安和,则能安卧。如兼心烦者,加泻神门或大陵,清心安神。
8.慢惊风、慢脾风
参见关元一节【临床应用】。
9.崩漏、产后血晕
取补本穴,补脾益气。因肺脾气虚,气不统摄之崩漏,配补合谷、三阴交,益气摄血;因心脾气虚,不能主宰、统摄之崩漏,配补神门、三阴交,补益心脾,益气摄血。因产妇气血素虚,复因产后失血过多,气无所依之产后血晕,急补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捻补时久,方收补气摄血固脱之效。
10.经闭
取本穴调理脾胃,主治脾胃失健,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以致血海空虚引起的血枯经闭。根据具体病情,或取泻足三里、中脘、内关,理气和胃;或取泻足三里,补脾俞、胃俞,健脾养胃,和胃散滞;或取泻足三里、太冲、间使,疏肝理气,和胃畅中;或补足三里、太白(或阴陵泉),泻中脘、上脘,健脾和胃等,使脾胃纳运正常,气血旺盛,则经闭可愈。此类型不可使用破血通经之法。
11.肠伤寒
参见阴陵泉一节【临床应用】。
12.痿证
这里所述之痿证,具体指的是小儿麻痹。
(1)前驱期及瘫痪前期:
因湿邪侵犯肺卫,湿热内蕴肠胃所致者。证见恶寒发热,咳嗽鼻涕,恶心呕吐,胃纳不佳,大便溏薄。瘫痪前期,可见肢体疼痛,项强,舌苔白腻,舌质淡红,脉象滑数或濡数等。取泻足三里、阴陵泉、合谷或曲池,解表和中,清热利湿。
(2)瘫痪早期:
因湿热内著肠胃,外入经络,经脉受阻所致者。证见麻痹不久,肢体痿软无力(以下肢不对称麻痹为多),恶心呕吐,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舌质淡红,脉象细滑。取泻足三里、阴陵泉,清利湿热,通络和中,收效良好。
(3)瘫痪期及后遗症期:
治疗下肢痿软,患野取穴,取补本穴,健筋补虚,多与三阴交、阳陵泉、环跳等患野腧穴配治,或上方与取补太溪、肾俞、曲泉,补益肝肾之处方交替施治。
(4)《素问·痿论》篇说:
“阳明(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的生理功能,主要依靠胃的受纳、化生津液来维持。痿证兼见胃纳不佳者,可配取本穴调胃、养胃,以益宗筋,有助于麻痹早愈。
13.疟疾
取补本穴,主治疟疾日久,脾胃大伤,气血俱虚,遇劳即发的劳疟。配补合谷,泻间使,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或配补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扶正止疟。
14.久疮
参见合谷一节【临床应用】。
15.多寐
参见阴陵泉一节【临床应用】。
16.脚气
(1)湿脚气:
证见足胫肿大重着,软弱麻木无力,行动不便,小溲不利,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因水湿外受,卫气不行,邪袭经络,壅遏气血,不得疏通所致。取泻足三里、阴陵泉,祛湿散滞。寒湿偏胜者加灸,以祛寒邪;湿热偏胜者,配用透天凉,清热利湿。上方可与取泻三阴交、阳陵泉、昆仑、照海,舒筋活络,行血散滞之法,同时或交替施治。
(2)干脚气:
证见足胫不肿,日渐枯瘦,麻木酸痛,干呕时作,饮食减少,小便热赤,大便秘结,舌红,脉象弦数等。因素体阴虚内热,复受风湿邪毒,邪壅经络气血,湿从燥化,更伤津血,筋脉失养所致。取泻足三里、阴陵泉(配透天凉),清利湿热,和胃畅中,配泻三阴交、阳陵泉,通络散滞。若患病日久,以精血不足,筋脉失养为主证者,取泻足三里、阴陵泉(配透天凉),与取补三阴交、复溜育阴生津,补益精血之法,同时或交替施治。
【病案举例】
例一:
白某,女,28岁,住南阳县瓦店公社邓官营大队朱庄村。1974年3月30日初诊。
主诉:
乳汁缺乏三个多月。
刻下症:
产后乳汁逐渐减少,乳房胀痛。伴有腹胀食少、胃脘隐痛、气短、头晕、心悸、身困乏力等症状,舌苔薄白,脉象沉弦。曾用中药及单方,久治无效。
辨证:
依其脉证,系肝气犯胃,纳运失职,以致气血不足,气机不畅,影响了乳汁的生化和运行。气滞胃脘,阻滞乳络,故出现胃脘隐痛、腹胀食少、乳房胀痛等症状。伴有气短、头晕、心悸、身困乏力等症状,是纳运失职,气血化源不足所致。
治则:
行气和胃,佐以益气。
取穴:
一诊针补合谷、三阴交;二至四诊针泻足三里、间使,补合谷。
效果:
一诊施用气血双补之法效果不佳,二至四诊则改取泻足三里、间使,补合谷,收效甚好。如二诊后,饮食增加,乳汁亦增多;三诊后,腹胀、胃痛治愈,乳汁增多;四诊治愈。
例二:
张某,男,53岁,住新野县沙垠公社李庄大队霞雾溪村。1968年6月1日初诊。
主诉:
患腹痛已八年之久。
现病史:
八年来反复出现脐周隐痛,痛甚时胃部亦痛,呈上顶样痛,呕吐酸水后痛减。每因饥饿时腹痛明显,食后仍痛。平时气短、间或发喘,身困乏力,精神不振,便溏一日两次,遇劳则气喘心跳。身瘦,舌淡,脉象沉弱。
辨证:
此系脾胃虚弱,纳运不佳,兼气机阻滞之证候。
治则:
补气健脾,调胃和中。
取穴:
针足三里(先少泻后多补)、合谷(补)。
随访:
1971年4月告知,针两次治愈后未发。
例三:
杨某,男,8岁,住南阳市北关浴池。1971年5月13日初诊。
主诉(代述):
皮肤红疹发痒已四十多天。
现病史:
开始左侧小腿肿痛,以后两膝关节肿痛,两下肢出现红色小疹,瘙痒难忍,腹痛纳差。注射青霉素后两膝关节肿痛治愈,但两下肢瘾疹严重,又注射青霉素、安乃近后,两下肢及会阴部瘾疹仍不消退。患儿4月9日至4月30日曾被疑为“过敏性紫癜”,收住我院内科治疗。住院期间输液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内科检查:
咽峡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项软,心肺肝脾无异常,腹平软。患儿一月前曾用青霉素过敏。
辨证:
湿热下注,流注关节,则膝关节肿痛;湿热流注下肢肌肤则皮肤出疹;湿热停留中焦则腹痛纳呆。
治则:
清利湿热,和胃畅中。
取穴:
针泻足三里、阴陵泉。隔日针治一次。
效果:
二诊后皮肤红色小疹减少;三诊后下肢红色小疹完全消失;四诊后疹痒已止;五诊治愈。
随访:
1971年6月16日其母特告在此针愈后未发。
例四:
惠某,男,50岁,南阳市搬运公司北关站职工。1970年4月17日初诊。
主诉:
全身强困已十二年之久。
现病史:
1958年冬因拉车涉水而得。1960年患浮肿病后全身强困严重,但与气候无关。四肢、后项及腰部强硬酸困,饥饿时尤甚。近五个月两上肢及手指困强严重,持物无力,伴有气短头晕、食欲不振、食量减少、腹部空竭、多汗、阴雨感寒则下肢跳痛麻木等症状,熬夜则耳鸣,饮服凉水或吃甜瓜后,则下肢强硬更甚,夏天易于伤热。面色萎黄,脉象沉弱。
曾在其他医院以“风湿病”用各种疗法多次治疗未愈。
辨证:
依其脉证,系气血虚亏,不能灌溉四末,荣养筋脉所致。虽因涉水而得,但局部不凉,与气候变化无关。饮服凉水和阴雨感寒下肢强硬木痛,是阳气失布之故。
治则:
补气血,益脾胃。
取穴:
针补足三里、合谷、三阴交。隔日针治一次。
效果:
二诊后症状减轻80%,耳鸣未出现,饮食增加,风雨较大而下肢跳痛发木亦未出现;四诊后仅右侧大腿外廉麻木;五诊后能上班劳动;六诊痊愈。
随访:
1971年10月20日来信告知在此针愈后未发。
例五:
胡某,男,57岁,住南阳县杨官寺。1969年12月1日初诊。
主诉:
胃脘麻凉隐痛已一年。
现病史:
一年来,胃脘麻凉隐痛,感受寒凉或饮食生冷症状加重。口流清涎,喜进热食,肠鸣,有时善饥,饥饿时出汗身抖,大便先干后溏。伴有耳鸣、眼昏、盗汗、气短、头项麻凉等症状。舌苔微黄而腻,脉象濡数。饮鸡汤后大便次数多,而口苦明显。
辨证:
此系寒湿内停,伤于脾胃之证候。寒湿之邪内停胃肠,脾胃运化失职,故而胃凉隐痛,口流涎水,喜进热食,肠鸣便溏;感受寒凉或饮食生冷,伤胃助湿,故而胃凉隐痛加重。患病日久,纳运不佳,生化不足,故出现头晕、气短、眼昏、饥饿之时汗出全身擞抖等症状。本为寒湿之证,卒服温热之品,阳不化阴,阴阳格拒,阳热上浮则口苦、舌苔微黄而腻,脉濡数。
治则:
祛湿和中。
取穴:
针泻足三里、阴陵泉。
效果:
一诊后未拔针即感胃腑麻凉感减轻,留针15分钟后腹部发热;二诊后胃部麻凉减轻,口流清涎减少;五诊后痊愈。
【腧穴功能鉴别】
1.足三里、丰隆、天突功能比较
三穴都有祛痰作用,但各有其特点,详见丰隆一节【腧穴功能鉴别】。
2.足三里与中脘、上脘功能比较
胃中虚寒和寒邪滞胃的病证,泻灸足三里,不如泻灸中脘、上脘直达病所之效良。
3.足三里与内庭功能比较
二穴都是胃经腧穴,其功能比较,详见内庭一节【腧穴功能鉴别】。
【腧穴配伍】
1.足三里与中脘配伍
详见中脘一节【腧穴配伍】。
2.足三里与胃俞配伍
详见胃俞一节【腧穴配伍】。
3.针补足三里、合谷、百会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类似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方)之效。其具体运用,详见合谷一节【腧穴配伍】。
4.针补足三里、合谷
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凡因中气不足或伴有中气不足症状者,均可取此二穴,或配加腧穴。如便秘加泻天枢,益气通便;泄泻加补天枢,补中益气,涩肠止泻;脾虚湿困型泄泻,加泻阴陵泉佐以渗湿益脾;胃痛和呃逆,加泻间使或内关,佐以理气,以免峻补滞塞,或加泻中脘佐以和胃;恶露不止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配补三阴交或灸隐白,益气摄血;阳痿加补三阴交,濡养宗筋;头痛配泻患野腧穴以祛其邪,取其补中有散之功;遗尿加补中极佐以束约膀胱。
5.针泻足三里、天枢、中脘
类似大承气汤(《伤寒论》方)之效。其具体运用,详见天枢一节【腧穴配伍】。
6.针泻足三里、中脘,点刺四缝
类似保和丸(《丹溪心法》方)的功效。其具体运用,详见中脘一节【腧穴配伍】。
7.足三里与阴陵泉配伍
均用先少泻后多补之法,类似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方)之效。其具体运用,详见阴陵泉一节【腧穴配伍】。
8.针泻足三里
配泻阴陵泉、天枢,类似枳实导滞丸(李东垣方)之效;配泻内关或间使,宽胸利气,和胃行滞;配泻内关(或间使),泻灸中脘、上脘,温中和胃,理气散滞;配泻中脘、上脘、公孙,和胃降逆,止呕、止呃;配泻公孙,点刺四缝穴,消食导滞,和胃降逆;配泻阴陵泉,和胃理脾祛湿。
9.针补足三里
配灸天枢(加补)、神阙,类似真人养脏汤(罗谦甫方)之效;配补合谷、神门、关元,益气复脉,回阳固脱;配补关元、气海、合谷,益气回阳固脱;配补阴陵泉,健脾强胃。
10.泻灸足三里
配泻灸中脘,泻内关,类似厚朴温中汤(李东垣方)之效;配泻灸阴陵泉,类似胃苓汤(《证治准绳》方)之效。
【讨论】
1.本穴针灸感应
(1)本穴针感的迟敏、针下肌肉的松紧、艾灸热感的迟速,有助于判断机体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转归以及虚实寒热。
1)针感迟缓多虚、寒,灵敏多实、热;针感迟缓甚至全无,多属机体大虚或病情重笃,或属急剧疼痛的证候。针感多随体质、病情的好转而逐渐灵敏。
2)针下肌肉疏松多虚证,涩滞沉紧多实证;针刺或捻针肌肉如插豆腐者,俗称“不抱针”,病属大虚或重笃,随病情的好转而针下肌肉逐渐转入正常。针下肌肉的松紧,多随体质、病情的好转而复常。
3)年老体弱和体力劳动患者,针感多迟缓;年轻体壮和脑力劳动患者,针感多灵敏。
4)阳气亢盛之人,针感较灵敏,收效较快;阴盛阳衰之人,针感较迟缓,收效较慢;针刺如插豆腐,或针感迟缓甚至全无,病多虚衰或重笃,收效多缓慢或不良,使用补益之法,捻针时间较长才能收效。
5)阴盛阳衰,阴寒偏盛之人,艾灸热感多迟缓;阳气亢盛之人,艾灸热感多迅速。
6)留针时,针体自动向穴位深入移动(吸针),多属寒证;针体自动向穴位的外部移动(顶针),多属实热证。
7)《针灸大成》中的候气法:“用针之法,候气为先……以得气为度,如此而终不至者,不可治也。若下针气至,当查其邪正,分其虚实。经言邪气来者紧而疾,谷气来者徐而和,但濡虚者即是虚,但牢实者即是实,此其诀也”,是有其临床价值的。
(2)针直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循胫骨下行走至足腕、足跗和第二、三足趾部。略向上斜刺,在不断地捻转运针的同时,其针感沿足阳明经逐渐循股走至髀关、归来、天枢穴处,少数病例走至胃腑、剑突处。配烧山火手法,其温热感走向同上,少数病例胃腑发热,或口内发热,或咽干发热,个别病例口燥咽干、胃腑发热可持续数天。对于胃腑寒冷、脾胃虚寒的病证,收效良佳。
自髀关至内庭穴之下肢足阳明经线疼痛或麻木的病证,能使针感上下通达者,收效良佳。《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指出:“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和《灵枢集注》所说的:“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都说明了得气的重要性。
2.经旨浅识
(1)临床若不欲艾灸灼伤皮肤,溃烂成疮,就应遵循《标幽赋》指出的:“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皮”的告诫。对热感迟钝的患者,将皮肤灸至紫红甚至起疱而仍无热感者,是屡见不鲜的,临床应特别注意。化脓灸使局部组织烫伤后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脓色淡白。感染细菌而化脓,其脓色转为黄绿色,可作鉴别诊断。
(2)《类经图翼》中说:“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李东垣说:“有人年少气弱,常于三里、气海灸之,节次约五七十壮,至年老热厥头痛,虽大寒犹喜风寒,痛愈恶暖处及烟火,皆灸之过也。”长期艾灸本穴,虽能健壮脾胃,培补元气,但三十岁以下之人,除必需艾灸治病外,一般不主张长期施灸。
(3)《伤寒论》8条指出:“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若不愈,欲作再经,是邪气欲向阳明传变,预先针足阳明经足三里,使正气旺盛,邪气消祛,则邪不再传,病自痊愈。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的合穴,善治足太阴、足阳明诸疾,主疗诸虚百损,尤其当邪气尚未进入阳明时针刺该穴,可防患于未然,扶正祛邪,使经不传则愈。
(4)《灵枢·五乱》篇指出:“乱于肠胃,则为霍乱……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中焦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清浊混淆,吐泻交作之霍乱,取泻足太阴经的阴陵泉或太白和足阳明经天枢无效者,可取泻足阳明经的合土穴,斡旋中焦,通肠和胃。
(5)《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这些论述都明确指出,凡脾胃之病,无问阴阳、寒热、虚实,皆可用足三里调治。
3.临床见闻
(1)中气不足或元气大伤患者,误泻为补,或取易于伤气的腧穴捻泻过多,伤于真气而出现气不接续、喘息不止等,宜急补足三里、合谷,长时间的捻补,可使损伤之气复原,有的经多次针治才能挽回伤气之损。
(2)脾胃大虚,伴有纳呆症状者,针补足三里,补益脾胃,而未配和胃消导的腧穴,其结果是纳呆加重,中满出现。针补足三里、合谷过久,滞塞中焦而致的中满,数天才能自行消失。若同时配泻内关或间使疏利气机,或足三里使用先少泻后多补之法,则不易滞塞中焦。
上法还适用于恐峻补滞塞中焦和伴有气机不畅,或伴有中焦虚中夹实症状者。
(3)误补为泻,误泻为补,可造成虚虚实实之弊。
1)著者叔父,两次酒后针治两例气滞胃痛患者,取刺足三里、中脘等穴,捻针后胃痛加剧,稍时方知误补为泻,纠正捻针方向,剧痛转缓,至痛止起针。
2)1953年著者针治一例中气不足患者,取刺足三里、合谷穴,一学者误泻为补的捻针,两穴各捻约五分钟后,患者气短头痛、心跳,纠正捻转方向后,症状逐渐缓解。
此穴也多用于试探性治疗,以探索胃腑病证的虚实。
(4)腧穴具有适应性,参见三阴交一节【讨论】。
(5)针治血压不稳定的脑血栓形成患者,应每次针前测量血压,防止针治后巧合发生脑出血,其实例参见曲池穴一节【讨论】。
4.晕针救治
《禁针穴歌》说:“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深刺肺尖部的肩井穴,伤于肺气发生晕针,可急补足三里回阳益气以救急。晕针严重的患者,多体质虚弱,取补足三里,较灸百会穴救治晕针效速。因机体气虚或气血亏虚而晕针者,急补足三里、合谷,既可救治晕针,又能补中益气。
5.足三里是强壮要穴之由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胃纳运功能失常,能导致很多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以致未老先衰。“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明人体阳气盛否不仅关乎寿命长短,同时阳气又有保卫机体,抗御病邪的功能。“陷下则灸之”(《灵枢·经脉》),艾灸有回阳、逐冷、益虚、祛邪、行血中之气和气中之滞等作用。长期艾灸本穴,能益后天而养先天之气,可使元气不衰,脾胃不败。所以,它有强身、壮体、防病、增寿的效益。针补或补灸本穴,又有温阳益气、健脾养胃的作用,因此,称它为强壮要穴。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常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故吴蜀多用艾灸。”《江间式心身锻炼法》中说:“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其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日本·文库名家漫笔》中说:“三河之百姓满平,每二百四十余岁,一门长寿,其原为家传灸足三里穴所致也。”日本把单灸足三里叫做长生灸法,又把灸足三里作为健康灸法的主穴,配灸有关腧穴,如体质虚弱配灸膏肓等。可见足三里是防病、健体和增寿的要穴。
【歌括】
三里位于胫外边,膝下三寸两筋间,
阳明合土健脾胃,运化导滞腹病宣,
虚补实泻寸余刺,长灸健身益后天,
效如枳朴香黄枣,四君砂蔻焦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