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肩
肩髃,因位于肩上髃骨端而命名;又名中肩井、扁骨、肩头、偏骨、颙骨、肩尖、尚骨、肩骨;是手阳明经的肩部腧穴,也是手阳明经、阳跷脉的交会穴;为主治肩关节及肩臂病变的常用穴。
关节部位是气血聚会之处,阴阳气血内外出入之要道,邪气易于侵袭,外邪侵袭,阴阳失调,经络失畅,气血壅滞,则关节闭合,要道阻塞;阳郁则热,阴郁则寒,血瘀则痹,故关节部位易于发生痹阻。机体虚弱,气血亏虚或精血不足,则关节失养;劳动过度,损伤关节,则易于发生损伤性病变。取本穴虚补实泻,热配透天凉,寒配艾灸或烧山火或拔罐。肩关节病多实证和虚中夹实证,故取本穴多用泻法和先泻后补之法。非真正虚证,不可施用补法,补之易使要道阻塞,影响祛邪和经络气血的通畅。
肩髃、肩髎的功能、治疗范围、针刺注意事项和艾灸问题基本相同,因此,仅撰肩髃作为代表穴。
【治疗范围】
位于肩端两骨间陷中的肩髃穴,其针感能扩散至整个肩关节周围,或循手阳明经下走前臂。依其穴位所在、针感的走向、手阳明经的循行和经筋的分布,肩髃主治手阳明经循行处之肩、肩臂疾患。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人有大谷十二分……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十二大谷之一的肩关节为邪气所客发生的肩关节疾患,针刺本穴直达病所,祛邪愈病,是不可少的腧穴。
《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属于营卫功能衰减,真气离去,邪气独留的偏枯和邪留浅表,血脉不和的偏痛,施用局部疗法。肩髃是治疗上肢偏枯、偏痛的常用腧穴。
【功能】
局部取穴
用补法,有壮筋补虚、强健关节之效;用泻法,舒筋活络、祛邪散滞。配透天凉,消散郁热;配艾灸或烧山火,有温散寒湿之功。
【主治】
上肢痿软、肩关节痛、肩臂痛、痹证、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肌腱炎、半身不遂。
【临床应用】
1.上肢痿软
凡肺燥津伤、湿热浸淫、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脾虚湿盛为因,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闭塞性脑动脉炎、病毒性脑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而见上肢痿软者,均可配取本穴。并多与患肢腧穴肩髎、曲池、合谷、外关、手三里选配,或与臂丛处(强刺激不留针)相配,同以下辨证取穴处方,同时或交替施治,标本兼顾。
(1)肺燥津伤型:
与配补肺经原穴太渊和肾经的母穴复溜,补肺润燥,金水相生之法,交替施治,或与配泻尺泽、内庭,补复溜,清热养阴之法,交替施治。
(2)湿热浸淫型:
与配泻脾经的合水穴阴陵泉和胃经的合土穴足三里清利湿热之法,交替施治。
(3)气血亏虚型:
与配补具有补气的合谷和养血益阴的三阴交(或血海)补益气血之法,交替施治。
(4)肝肾不足型:
与配补肝经的原穴太冲和肾经的母穴复溜,或与配补肝经的母穴曲泉和肾经的原穴太溪,补益肝肾以益筋骨之法,交替施治。
(5)脾虚湿盛型:
与配泻具有利水行湿的阴陵泉和补益脾土的足三里(或太白穴)健脾祛湿之法,交替施治。
2.肩关节痛、肩臂痛
取本穴,虚补实泻,寒配艾灸或拔罐或烧山火,分别可收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祛邪散滞、宣通气血、壮筋补虚、补益虚损等功效。患野取穴可与肩髎、臂臑或以痛为腧的阿是穴配治。
(1)属于气血郁滞型者,上方可与泻间使、三阴交行气活血之法,同时或交替施治。
(2)属于气血双亏型者,患野腧穴改用补法,或再与补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之法,同时或交替施治;若恐局部施补滞塞,患野腧穴可改用泻法或先泻后补之法;若属本虚标实者,患野腧穴施用泻法,以治其标实,配补合谷、三阴交以补其本虚。
(3)属于风湿型者,患野腧穴施用泻法,配艾灸或配烧山火,或再与泻灸曲池、阴陵泉祛风除湿散邪之法,同时或交替施治。
无具体疼痛部位或痛点者,多属虚亏,不可以痛止痛。患野取穴应用补法或先泻后补之法,或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辨证取穴整体治疗。少数病例,局部剧痛(按之痛减或伴有体虚或以实治无效者),实属虚亏性痛,不可单纯地以剧痛属实,患野取穴施用泻法,以免造成虚虚之弊。
3.痹证
(1)风寒湿痹:
属于风寒湿邪,侵袭肩关节,痹阻经络,壅滞血脉,络道不通,血气不行的肩关节痹证,采取患野取穴直达病所的局部疗法,取泻肩髎、肩髃、阿是穴,配艾灸或烧山火、通电,以驱逐肩部的风寒湿邪,疏通经络气血的闭滞,使邪气无所留止而病愈。患野取穴亦可与不同类型的风痹、寒痹、湿痹的辨证取穴配治。其辨证取穴可参膝眼一节。
(2)热痹:
因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或热蕴于内,复感湿邪,壅阻脉络所致的肩关节热痹,取泻肩髃、肩髎、阿是穴,或配透天凉,以收消散郁热,宣导气血,通络止痛之效。患野取穴可与辨证取穴交替施治、标本兼顾。如配泻曲池(或合谷)、内庭(或解溪),清热通络,散邪止痛;配泻曲池(或合谷)、三阴交,清热凉血,行血活络;或配泻曲池、足三里、阴陵泉,清利湿热,畅中通络。如属涉及多个关节热痹者,以上诸方不配患野腧穴,收效亦佳。
(3)痰瘀痹阻: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关节疼痛,遇冷加重,活动不便,或有畸形,强直肿大,舌质紫,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弦涩等,取泻本穴针上灸,配泻丰隆、三阴交,祛痰行瘀,祛邪通络。
风寒湿痹或热痹,若病久气血虚衰,营卫枯涩;或肝肾两亏,筋骨枯槁;或痰瘀内著,经脉闭阻;或热痹又见热甚伤津,津液亏耗;或脾虚生湿,湿蕴化热者,在补益气血、补益肝肾、化痰祛瘀、养阴生津、清热养阴、健脾祛湿和清利湿热的辨证取穴治病求本的基础上,与以上的患野取穴(虚补实泻,或先泻后补,热痹不可施用补法)同时或交替施治。
4.肩关节周围炎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一般称为“漏肩风”“肩凝”“冻结肩”或“肩痹”。以五十岁左右为多见,故有“五十肩”“五十病”之称。多因扭伤、过劳和局部受寒或感受寒湿所引起。本病早期以肩部疼痛为主,呈弥散性,夜间痛重,甚至痛醒,晨起活动后减轻。晚期以功能障碍为主,抬肩、外旋、外展动作受限,随着病情的发展,组织产生粘连,功能障碍加重而形成“冻结肩”“肩凝”。取泻本穴,或配艾灸或通电或拔罐,治疗穴位所在处有明显压痛和外旋、外展、举臂疼痛,活动障碍者,可配泻肩髎、阳陵泉,或配刺臂丛(用强刺激,略向下刺,使针感走达臂部;略向前刺,使针感达于肩前部;略向后刺,使针感走达肩胛部)。外旋、外展疼痛,活动障碍者,配泻列缺或尺泽;举臂疼痛,活动障碍者,配泻臂臑或曲池或合谷,共奏舒筋活络,祛邪散滞之效。针刺本穴,亦可向肩前、肩髎和三角肌方向斜刺,使针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走向臂部。
5.肩峰下滑囊炎
主要表现为上臂旋转及外展疼痛,功能障碍,肩外侧压痛,严重时可见肩轮廓扩大等。取泻本穴沿肩峰下水平面进针,进针后可向前后透刺,与阿是穴相配,或配泻肩髎、阳陵泉,共奏舒筋活络止痛之效。
6.半身不遂
取本穴治疗半身不遂症状中的上肢不遂。
患野取穴治疗上肢不遂,多选取肩髎、曲池、合谷、手三里、外关和臂丛部(位于锁骨内1/3与外2/3交界处,上一寸。强直性瘫痪用中等刺激多留针,弛缓性瘫痪用弱刺激不留针)相配。属于强直性瘫痪,施用泻法,舒筋活络;属于弛缓性瘫痪,施用补法,壮筋补虚。患野取穴亦可与不同病因和病理类型的辨证取穴同时或交替施治,标本兼顾,因果并治。
在针灸治疗期间,因忽视配取肩部腧穴,或因长期卧床不能活动所形成的肩关节僵直、疼痛,可针泻肩髃、肩髎或臂臑,或配艾灸或拔罐或通电,共奏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之效。
针灸治疗半身不遂同药物治疗一样,下肢较上肢易于恢复。病程稍久,肩部肌肉多见萎缩或筋脉弛缓,肩关节形成半脱位,这是因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忽视配取肩髃、肩髎穴之故。已出现肩部肌肉萎缩或半脱位者,应重视针补或补灸肩髃或肩髎穴,壮筋补虚,强健关节。
【病案举例】
例一:
李某,女,7岁,住南阳县新店公社便庄村。1965年4月1日初诊。
主诉(代述):
半身不遂三个月(因脑外伤而得)。
现病史:
三个月前因脑外伤住本院外科抢救,12月16日、28日先后作两次颅部缝合术。1965年1月7日又作扩创修补术。出院后遗留左侧上肢不能举臂,肘及手指不会伸屈,左下肢不会行走等症。外科诊断:颅脑外伤后遗症。
辨证:
此系髓海损伤,筋脉失用之证。
治则:
强壮筋脉。
取穴:
一、二诊,针补左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环跳;三、四诊,针补左肩髃、曲池、手三里、魄户、环跳、足三里、阴陵泉;五至九诊,针补左肩髃、膏肓俞、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十至十三诊,针补左膏肓俞、魄户、肩髃,十三次治愈。
随访:
1965年秋告知治愈未发。
例二:
范某,男,45岁,住新野县王集公社背笼庄村。1966年7月2日初诊。
主诉:
右肩关节痛年余。
刻下症:
右侧肩关节困重酸痛,举臂、外展痛甚,活动受限,上举35°即痛。
辨证:
气血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
治则:
宣通气血,通经活络。
取穴:
针泻右肩髃、阿是穴,隔日针治一次,四次治愈。
随访:
治愈未发。
例三:
杨某,男,13岁,住邓县穰东公社邹庄大队邹庄村。1971年2月27日初诊。
主诉:
右上肢不会活动八天(因外伤而得)。
现病史:
因马车撞伤右侧肩关节及肱骨部,其肱骨上1/3处肌肉损伤,伤口愈合后,发现右上肢不能活动,痿软无力,手指及前臂麻木。右肩肱部拍片:无骨折征象。外科诊断:神经撕裂,建议针灸治疗。
辨证:
外伤筋脉,功能失调。
治则:
补益筋脉。
取穴:
一诊,针补右肩髃、曲池、合谷;二诊至四诊,上方去合谷加臂丛;五至九诊,针补右肩髃、臂丛;十至十二诊,上方加补右少海。
效果:
三诊后右上肢能活动,麻木减轻;九诊后右上肢活动灵活,但伸肘时少海穴处稍有不舒;十二诊治愈。
随访:
治愈未发。
例四:
穆罕默德·艾哈麦德,男,22岁,埃塞俄比亚人。1979年6月12日初诊。
主诉:
左上肢不能持物已年余(因被绳捆绑拷打而得)。
刻下症:
左侧上肢疼痛,持物无力,肘不能伸,若持重物则腕、肘关节疼痛,肌肉轻度萎缩。
辨证:
外伤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调。
治则:
舒筋活络止痛。
取穴:
针泻左肩髃、曲池、阳池、手三里,均用电针机通电。
效果:
六诊后左上肢持物有力,关节疼痛减轻;十二诊后基本治愈;十三至十六诊巩固疗效。
【讨论】
1.本穴针刺方向与针感
肩关节疾患,平举上肢,针宜直刺,针体直达关节腔内,使针感走达关节腔内;肩臂疾患,宜向下方斜刺或横刺,使针感走至上臂或前臂部;肩关节周围炎,宜向肩内、肩髎、三角肌方向斜刺,使针感达于肩关节周围或至肩臂部;冈上肌肌腱炎,宜向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水平方向刺入,使针感透于患野。
2.临床见闻
取本穴,针体直接刺入关节腔内,移动上肢易于弯针,甚至折针,应告诫患者注意。前人指出的“已针不可摇,恐伤针”的告诫,也正是为了防止弯针和折针。
1932年著者祖父针治一肩关节风湿患者,用钢丝自制的25号毫针,举臂(肘尖置于桌子上)直刺本穴二寸深,因针感过强,加之患者怕针,猛动上肢角度过大,将针折断(断入体内一寸)。1941年著者外表舅爷,针治一肩痛患者,用自制的24号钢针,举臂直刺该穴二寸深,因病人晕针跌倒在地,将针折断,断入体内一寸二分。这两例折针均未做任何处理,开始局部不能活动,此后,仅局部胀痛、酸痛,压按局部刺痛,活动上肢时局部刺痛、胀痛,时而剧痛,半年之后,仅每遇阴雨时局部微痛,剧烈运动如上肢上举、外展、内收活动较猛时,肩关节突然酸痛或剧痛一下即刻消失,余无异常。
3.历代医家经验
本穴治证,前人有所阐述。如《玉龙赋》载:“风湿传于两肩,肩髃可疗”;《胜玉歌》载:“两手酸疼难执物,曲池合谷并肩颙”;《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载:“手臂挛痹取肩髃”;《玉龙歌》载:“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狂,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百症赋》载:“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十四经要穴主治歌》载:“肩髃主治瘫痪疾,手挛肩肿效非常”;《针灸甲乙经》载:“肩中热,指臂痛,肩髃主之”;《千金翼方》载:“颜色焦枯,劳气失精,肩臂痛不得上头,灸肩髃百壮”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肩髃疗偏风半身不遂,热风瘾疹,手臂挛急,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臂细无力,筋骨酸疼,可灸七壮至二七壮,以差为度。”又说:“唐库狄钦若,患风痹手臂不得伸引,诸医莫能愈,甄权针肩髃二穴,令将弓箭向垛射之如故”等等,这对指导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
4.艾灸注意事项
(1)肩关节或膝关节风湿,针体进入关节腔内,宜用针上灸,可使热力沿针体直接向内辐射和传导,较隔姜灸、温灸器灸效良。
(2)针上艾炷灸,灸至患者知热即退,艾炷火炭,再换上新艾炷。如果退迟,患者热甚至痛时,术者宜急用拇食指指肚夹捏针体或近针体之针柄处,勿使继续传热,以免受灼痛。艾条针上灸较艾炷针上灸使用方便。
(3)对热感迟钝患者,如将皮肤烧灸成紫红色甚至起疱,仍无热感者,术者宜视灸量为度,不可单依病人知热感度不足,而无限度地施灸或加大艾炷,或近距离施灸。
(4)艾灸本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说:“若灸偏风不遂,七七壮止,不宜多灸,恐手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差,当灸不畏细也。”《类经图翼》说:“此穴若灸偏风不遂,自七壮至七七壮止,不可过多,恐致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差,当多灸不畏细也。”艾灸本穴治疗偏风不遂,不宜多灸,恐致臂细,而治疗风病筋骨无力,不畏臂细。可能前者是属于脑出血或急性传染病引起的偏瘫,因艾灸助邪伤筋而致肩臂肌肉萎缩,后者可能是因外邪侵袭或血虚受风所致的肩臂筋骨无力,因艾灸能祛邪通络,又能补益虚损,故不致肩臂肌肉萎缩。强调了艾灸要选择适应证。
(5)《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和《灵枢·禁服》篇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说明艾灸在血寒运行不畅、停留滞涩的情况下运用,有温经散寒,通利血脉的作用,可加强气血的运行,从而使血脉和利、肌肉解利。适用于寒痹证。
(6)《灵枢·背腧》篇记载的:“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艾灸的补法是燃艾令其自灭,不要用口吹,使火力缓缓透入;艾灸的泻法是,须频频吹火,使其快燃快灭,火力短而急速。其作用与艾条温和灸和雀啄灸法基本相同。
(7)《针灸资生经》指出:“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针灸易学》说:“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可见灸疮对机体治疗是有益的。引发灸疮之法,《针灸甲乙经》载:“欲令灸发者,灸履熨之,三日即发。”履就是鞋底,虽经火灸,但总有感染危险,不可采用。
5.重视辨证
本穴主治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证。局部病证,既有虚实寒热之殊,又与整体功能状态密切关联。那种不辨虚实寒热,不分病理类型,不考虑内在因素,一律患野取穴,一概使用强刺激或中等刺激,机械地配艾灸或拔罐或通电等对症治疗之法,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的。临床应特别注意。
【歌括】
肩髃肩上偏骨端,肩臂疾患本穴担,
舒筋活络祛邪滞,壮筋补虚功能添,
虚补实泻二寸刺,或配艾灸火罐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