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了?不用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快速、全面了解“慢性乙型肝炎”

什么是慢性乙型肝炎

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超过6个月,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乙型肝炎病毒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如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明有肝炎病变时,即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又可分为两大类。

1.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2.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根据生物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程度还可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临床上还有一种少见的“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容易被误诊,即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除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外,患者可有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体和(或)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还有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

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有哪些

乙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和流行。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人口剧增,城市人口密集,社会人际交往频繁,生活节奏加快,使病毒传染机会增多。抗生素的发展和使用,使细菌的感染和传播得到有效的控制,而病毒感染机会则相对增多。这些都导致了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大约20亿,其中3亿为慢性携带者。这些患者中25%病情严重,可最终死于肝硬化和肝癌。亚洲是乙型肝炎地方性高流行区。在中国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占人口的7.18%以上,即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每年还有50万~100万的新发病例,数量相当惊人。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约25%的人最终将转化为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余万例,他们有不同程度的胁痛、乏力、黄疸、厌油等临床症状。我国每年约有近40万的肝癌患者,而这些患者90%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由此可见肝炎对人类健康危害之大,难怪有人要称:“肝炎是威胁全民健康的杀手”呢!

一个人如果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干扰正常生活,还会影响升学、就业、入伍、婚嫁等诸多问题。而且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满意的消除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更不用说特效药物了。我国每年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的直接费用超过1000亿元,因此,大量乙型肝炎患者的存在,也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乙型肝炎仍是当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传染病。无论是肝病发病者还是病毒携带者,都应该积极、主动、彻底地争取治疗,绝不能对肝病掉以轻心,绝不能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无关紧要。

肝炎病毒就像体内的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引爆,给身体造成损害,甚则致命,定期检查、定期看医生是非常必要的。

慢性乙型肝炎的罪魁祸首是谁

1963年,Baruch Blumberg和Harvey Alter两位学者首次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了一种抗原性物质Aa,当时称澳大利亚抗原,后改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标志着人类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真正发现。

1970年Dane氏发现了乙型肝炎的病毒颗粒,称Dane(丹氏)颗粒,为DNA病毒。

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丹氏颗粒)是由双层外壳和一个核心组成的,核心直径为27纳米,内含DNA双链和DNA多聚酶。核心外面被覆核衣壳,厚约7纳米,最外面是由病毒蛋白组成的外壳。肝炎病毒和细菌不同,不能用破裂的方法进行繁殖。乙型肝炎病毒进入沾染的肝细胞后立即开始裂解,它先按照自己的遗传基因复制成许多病毒“零件”:在细胞核内复制病毒的含有DNA和多聚酶的核心,在胞浆内复制病毒的外壳,然后再将二者组装成新的病毒。在复制进程中,外壳的数量总比核心多,过剩的病毒外壳就会释放入血液中,以小球形或管形颗粒的形式存在于血液循环中,此即在血清中查到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较强,65℃下10小时、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气才可有效灭活掉乙型肝炎病毒。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对乙型肝炎病毒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过去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乙型肝炎病毒确是乙型肝炎的罪魁祸首,是导致乙型肝炎发生、发展、加重及恶变的根本原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如果身体免疫功能正常,那么乙型肝炎病毒会很快被清除,乙型肝炎在急性期就能治愈。但一旦乙型肝炎病毒没能及时清除,转为慢性,就会长期潜伏在肝内,对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损害,只是在肝细胞内吸收营养,赖以生存,并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其复制病毒的“零部件”(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释放到肝细胞膜上,引起人体免疫系统对这些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反应造成肝细胞的损伤、坏死。免疫反应的强弱决定肝受损程度及临床症状轻重。这场由病毒引发的免疫系统对肝细胞的战争,使大约25%的患者的肝成为“战火连绵的战场”,肝的损伤由此加重。

据观察,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65%发生肝纤维化,而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则基本会发生纤维化,进一步则演变成肝硬化。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规范化治疗,每5年就会有12%~25%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有6%~15%的肝硬化患者演变成肝细胞癌(HCC),又有20%~23%的患者会发生肝衰竭。而如果能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抗病毒等治疗,就有可能有效阻止这一进程,减少或推迟肝硬化的发生。

因此,慢性乙型肝炎的罪魁祸首就是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的四个阶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自然史取决于病毒、宿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期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生期和婴幼儿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为慢性感染,而5岁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多为围生期或婴幼儿期感染。

婴幼儿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人为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和再活动期,相对应的临床诊断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态以及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1.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高(敏感检测方法检测常>2×108U/ml),ALT水平持续正常,肝组织无明显异常或轻度炎性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进展。

2.免疫清除期(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2000 U/ml,ALT水平持续或反复升高,肝组织中度或严重炎性坏死,肝纤维化可快速进展,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3.低(非)复制期(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态)

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抗-HBe阳性,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低(常<200 U/ml)或检测不到,ALT水平持续正常,肝组织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

4.再活动期(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抗-HBe阳性,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常>2000U/ml,ALT水平持续或反复异常也可再次出现乙型肝炎e抗原阳转。

并非所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均经历上述四个阶段,青少年和成年时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多无免疫耐受期而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

乙型肝炎病毒为什么那么难以清除

尽管人类在征服乙型肝炎病毒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然而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乙型肝炎病毒之所以难以清除,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相关。

1.乙型肝炎病毒生命力顽强

在病毒之中,乙型肝炎病毒的生命力是很强大的。实验研究证明,乙型肝炎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在37℃能稳定60分钟;一般的化学消毒剂或加热到60℃ 4小时均不能将其灭活;只有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121℃消毒10分钟,或加热65℃ 10小时,才有可能将其杀灭。20℃储存20年以上,仍具有抗原性及传染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在酸碱度(pH)2.4的条件下,能保持6小时的稳定性,但病毒的感染性消失。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血清涂抹于塑料贴面、铅片、布片或纸片上,在25℃的条件下可维持1周,6℃条件下可维持40天。

2.缺乏自发性病毒清除机制

人体对许多病原微生物具有自发性清除机制,可借助于免疫系统的强大功能将其清除出体外。但对于乙型肝炎病毒,却缺乏自发性清除机制,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免疫耐受来影响宿主的免疫应答,使人体与病毒长期“和平共处”。尤其是婴儿感染后极容易产生免疫耐受性,这也是婴幼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极难治愈,容易慢性化的原因所在。

3.乙型肝炎病毒只能抑制,难以杀灭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为共价闭合环状DNA(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目前用于抗病毒的各种药物如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等只能在cccDNA以下的复制环节起作用,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乙型肝炎病毒-cccDNA,表面上看乙型肝炎病毒已经被清除,但乙型肝炎病毒-cccDNA仍然留在肝细胞内,一旦条件许可,病毒就以此为模板,重新大量复制。所以要彻底控制、消除乙型肝炎病毒的关键在于彻底清除肝细胞内的乙型肝炎病毒cccDNA,但目前的所有研究还没能取得突破。

为什么说克制乙型肝炎病毒是防止乙型肝炎发展加重的有效手段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作主要与两种因素相关,即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和机体免疫反应能力高低。

长期病毒活跃复制是激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诱因。没有病毒复制,就没有乙型肝炎相关的免疫反应,也就不会发生肝炎,因此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是防止乙型肝炎发展、加重、恶变的有效手段。许多患者注重肝功能异常,关注ALT的升高,希望通过短时间的降酶保肝的方法使肝功能恢复正常,但这很困难,而且即使治疗后有短时间的ALT复常,也不可能会长久,而且会反复发作,可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只有“釜底抽薪”,有效地清除或抑制病毒复制,肝功能才会自然恢复正常。

机体免疫反应能力是一把“双刃剑”,过高过低可能都不利。机体免疫功能不全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容易形成慢性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者,则病毒复制不受控制,很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表现;肝炎发作时,如果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有时对病情也不利,容易出现“反应过度”的结果,也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中医药虽没有直接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也没有直接提高或降低免疫功能的药物,但经研究证明,加大清热解毒类和益气养阴扶正类的药物使用,可以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目的。一些疏肝健脾、化湿活血药物,虽然从药理成分上分析可能没有直接抗病毒作用,但通过调理患者的体质,改变了病毒赖以生存的“土壤”,提高了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也可达到异曲同工、“无为而治”的效果。

治疗乙型肝炎的方法有哪些

自从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以来,人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与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争。国外防治乙型肝炎主要运用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而在我国则还有中医中药等多种措施,我们称之为“八大手段”。

1.乙肝疫苗

是用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药物,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在被接种者体内产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目的。事实已经证明,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我国原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付;自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但需支付接种费;自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自我国逐渐对新生儿实行接种乙肝疫苗管理以来,已取得明显成效,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已从以前的10%下降到7.18%,因此,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数量将越来越少。但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成年人尚未接种乙肝疫苗,他们或不知道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的方式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不知道目前接种1个疗程乙肝疫苗仅需100元左右,或者误认为乙型肝炎病毒不会轻易传染给自己等。

2.干扰素(interferon,IFN)

是人体细胞受某些刺激而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抗肿瘤增殖以及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干扰素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聚乙二醇干扰素(派罗欣)治疗乙型肝炎48周,有3%的患者可达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转阴,停药随访至3年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增加至8%。因此,称干扰素为增强免疫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治愈乙型肝炎希望的药物。

3.核苷(酸)类似物(NA)

核苷类抗病毒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抗病毒药,已进入和即将进入临床的药物有数十种之多。拉米夫定作为第一个获批准的口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其问世推动了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进程,标志着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入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代。拉米夫定是核苷(酸)类似物,而核苷酸则是合成人体遗传物质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原料(DNA和RNA实际上就是许多核苷酸手拉手排成一长串构成的)。核苷(酸)类似物在结构上模拟核苷酸的结构,但却不具有核苷酸的功能。因此在DNA合成过程中,核苷(酸)类似物可以掺入进去,但却不能合成有正常功能的核酸链,从而使病毒的复制终止。由于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细胞后形成了cccDNA,核苷(酸)类似物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却不能彻底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因此,核苷(酸)类似物被称为干扰合成、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高效药物,需要长期应用,甚则终身服用。

4.免疫调节剂

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两大类主要药物—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只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而不能在人体内彻底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因此,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免疫调节剂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可以识别和破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大量研究证明,慢性乙型肝炎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和免疫耐受,以及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使人体内不能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应用有效的免疫调节剂,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打破免疫耐受,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称免疫调节剂为主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

5.保肝降酶药物

无论是急性乙型肝炎,还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时均会出现不同程度肝细胞炎症、损伤,如果不控制病情的发展,则肝功能进一步损伤,症状进一步加重,随时有向重症肝炎发展的趋势,一旦重症肝炎形成,则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在乙型肝炎发病初期,势必要遏制肝功能进一步损伤,这一阶段保肝降酶药物的应用可以达到以守为攻、事半功倍的效果。既阻止了肝细胞的进一步损伤,又使肝细胞的损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从而配合抗病毒、免疫调节治疗,使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情得到好转,甚至完全康复。临床实践还发现,运用保肝降酶药后,如患者肝功能能得到长期稳定,则依靠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有一定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因此,可以称保肝降酶药物,是以守为攻,控制肝脏炎症反应的药物。

6.中医中药

中医学中虽无“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名,但早在2000多年前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就有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记载,说明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肝病”可表现出“消化系统症状”。中医学中的“胁痛”“黄疸”“癥积”“臌胀”“血证”“疫毒”“肝瘟”等病证中,其实已包括了“病毒性肝炎”的辨证论治方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可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肝降酶、退黄抗炎及一定的抗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作用,还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因此,称中医中药是中国人发明的对付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

7.饮食疗法

“药食同源”,食物和药物一样也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的不同,如能遵循中医辨证择食原则,则一样可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达到防治疾病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等多种目的,这就是中医的食养疗法。饮食营养在肝病防治中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如能巧妙运用中医的食养疗法,根据食物的不同调养作用,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具体病症进行“辨证择食”,不但可以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而且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肝功能酶学指标的好转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长期有意识地辨证择食清热解毒食物还有一定的拮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因此,饮食疗法堪称是乙型肝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克制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

8.治疗性乙肝疫苗

慢性乙型肝炎之所以难治,原因之一是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耐受。由于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无免疫应答反应,使得病原微生物持续在人体内存在。治疗性乙肝疫苗研发的设想,就是希望通过调动机体的免疫应答来对抗体内的病毒。所谓治疗性乙肝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治疗性乙肝疫苗的长处是“教会”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正确认识乙型肝炎病毒是潜伏在体内的敌人,动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能力,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但这种治疗方法目前仍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尚未在临床正式使用,业界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前景看好的乙型肝炎病毒克星。

深入体会与思考:克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困难性、长期性与艰巨性

尽管医学家们已经知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乙型肝炎发生、发展、加重及恶变的根本原因,但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克制乙型肝炎病毒不但存在困难性,而且需要长期进行,任务十分艰巨。

第一,谈谈克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困难性。之所以如此困难,与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感染方式、免疫特异性等诸多因素有关。

1.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很小的病毒,它不仅属于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家族中的一个成员,而且还是泛嗜性病毒,其他脏器内也存在,当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有坚硬的蛋白外壳,因此,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很难直接对乙型肝炎病毒产生作用。

2.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能不断复制,而这种复制是在肝细胞内进行的,而治疗药物必须是小分子物质才能进入肝细胞内发挥抗病毒作用。

3.乙型肝炎病毒在某些药物作用下,病毒基因会发生变异,产生耐药或免疫逃避,导致治疗更加困难。

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后,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毒可能与肝细胞的基因发生整合。一旦发生这种现象,治疗难度会明显增大。

5.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模式不同于一般病毒,它会形成复制的cccDNA。乙型肝炎病毒-cccDNA一旦在肝细胞内形成,它就长期稳定地贮存在肝细胞内,像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的“野草根”一样,正如俗话说的那样:“除草容易除根难”。因此,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很难被完全清除。

第二,说说克服乙型肝炎病毒的长期性。乙型肝炎病毒-cccDNA半衰期10~100天,与肝细胞的寿命相仿。目前所有抗病毒药都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cccDNA无效,一旦停药,乙型肝炎病毒就会很快以cccDNA为模板继续复制,结果大量新生乙型肝炎病毒又猖獗起来,造成肝病复发。因此,乙型肝炎患者只有坚持长期用药,最大限度地压制体内病毒的复制,再加上自身免疫功能的参与,等待cccDNA的自然耗竭,方可最终将病毒清除,患者才有可能康复。而一般认为这一自然耗竭的时间需要14.5年。

第三,再说说克服乙型肝炎病毒的艰巨性。慢性乙型肝炎是个非常复杂的疾病,即使按现有方案,正规地使用了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还是可能失败,还是会出现变异,因此,人类离征服乙型肝炎病毒的路还很长、很艰巨。造成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下。

1.没有选择好最佳治疗时机和适应证

不管干扰素还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都有严格的适应证,不是所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都适合。这两种药共同的适应证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升高达正常值上限的2~10倍,肝炎症反应明显者。这时患者正处于“免疫清除期”,即体内的免疫功能启动,对乙型肝炎病毒发起围剿和清除,此时应用抗病毒药助一臂之力,效果显著。在“免疫耐受期”,转氨酶正常或少许超过正常值,肝炎症状极轻或基本没有,体内免疫功能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熟视无睹”,这时应用任何抗病毒药可能也是枉然。

2.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的疗效有限,“应答率”不是100%(应答指患者用药后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抗-HBe转阳,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ALT正常),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答率”在40%左右,而远期应答率仅为30%左右。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用药1年,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率不到20%,发生抗-HBe转阳者仅15%左右,尽管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率高达96%~100%,但乙型肝炎e抗原不转阴或抗-HBe不转阳,停药就易于复发。因此,既要看到抗病毒药的有效性,也要了解其局限性,正确认识这些药物,不能因其“局限性”而弃之不用,也不能因其“有效”而盲目乐观。

3.药物的不良反应

“是药三分毒”,抗乙型肝炎病毒药也有不良反应,这又往往因人而异。应用干扰素除可引起流感样症候群之外,还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也有脱发、抑郁等情况发生,有时因为不良反应使治疗受挫。拉米夫定有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替比夫定会导致一部分患者肌酸激酶增高,阿德福韦酯则有一定肾损害等,有时治疗不得不因这些不良反应而停止。

4.乙型肝炎病毒变异

慢性乙型肝炎是个复杂多变的疾病,在抗病毒药物作用下和人体免疫功能低下、病毒常常发生变异等情况下,均可导致治疗失败。

5.发生混合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失调,在治疗中可发生“混合感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或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有时又因滥用药、饮酒等,使病情复杂,治疗更困难。

小链接:人类与乙型肝炎病毒的斗争史

1963年,Baruch Blumberg和Harvey Alter首次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了一种抗原性物质Aa,当时称澳大利亚抗原,后改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即大家现今所熟知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标志着人类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

自从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以来,人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与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争。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几十年来我国有关乙型肝炎防治方案中内容的变迁,就可以深刻体会到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面的巨大进步了。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华医学会多次召开全国传染病、肝病年会,召集全国传染病、肝病领域的资深专家们讨论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先后在1979年、1984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发布了7版指南性质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1979年发布的第一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已经有了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检测方法。治疗部分按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提出:慢性迁延性肝炎主要是西医或中西医结合保肝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和重症肝炎除保肝治疗外,还提到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方案以较多的篇幅论述了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可能与当时尚缺乏治疗慢性肝炎有效的西药有关。

仅仅过了5年,专家们就发现并认识到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肝炎弊多利少,于1984年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提出:慢性迁延性肝炎“可选用西药、中药或中西医结合”的保肝治疗,不提倡对慢性活动性肝炎和重症肝炎患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只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慢性活动性肝炎合并有自身免疫表现者才可使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专家们认识到过去忽视了对病毒性肝炎治疗的随机对照观察,指出“许多药物的长期疗效不能肯定”。

20世纪80年代,是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研究“大丰收”的年代,先后发现了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但是治疗方面并无进展。因此,1990年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治疗部分讲得很少,只提了一些治疗原则,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已经从《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删除。尽管国内外的科学家曾先后试图使用免疫调节剂或阿糖腺苷等第一代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但均因疗效不肯定或不良反应太大等原因而放弃使用。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这一版仍寄希望于我国的传统医学,强调中医中药的治疗。

1986年,基因工程方法实现了干扰素的大批量生产。1991年起,干扰素开始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这使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露出了一线曙光。1995年第4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首次提出抗病毒治疗。由于当时许多治疗没有很好的“随机对照观察”研究,干扰素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时间较短,经验还不充足,因此,在长达7页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有关使用干扰素治疗的论述仅占半页。尽管提到抗病毒治疗,但没有提到具体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的内容也被删除了,可见当时医学界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无奈与失望。

1995年以后,人们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同时又发现了一种新的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此种药物开始是用于艾滋病患者的,结果发现对乙型肝炎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它进行了长达5年的临床研究。因此,2000年第5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首先提出:乙型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对慢性肝炎应重视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①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②改善肝功能;③减轻肝组织病变;④提高生活质量;⑤减少或阻止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附件中详细阐明了干扰素α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肯定了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

拉米夫定是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个里程碑,它具有抗病毒作用强而迅速、不良反应少、可以口服、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随着临床更多患者的服用,新的问题又很快出现了。使用拉米夫定治疗1年以后,一些患者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发生了变异和耐药,乙型肝炎病毒又重新活动起来,使患者的肝病再次加重。当时由于使用经验的不足和没有对付耐药的有效办法,不少人因此而发生肝功能衰竭死亡。于是,人们加紧研究新的治疗药物,希望能像抗菌药物一样,一种药物耐药了,又有更多的药物替换,从而达到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目的。在科学家的努力下,阿德福韦酯等更多的核苷类新药被研究出来,经聚乙二醇修饰的长效干扰素也被研究出来了。在这个基础上,2004年亚太地区肝病专家对乙型肝炎的治疗达成共识。在《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处理共识》中,专家们肯定了乙型肝炎抗病毒的疗效,提出了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目标,制定了干扰素、长效干扰素、拉米夫定的治疗方案。专家们还提到“传统中药,可能有治疗作用,但需要验证。”

2004年以后,更多的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上市或进入临床试验。在我国,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酯分别于2004年、2005年、2007年、2014年上市,还有十余种正在研究的药物。这些进步更加坚定了医生们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决心。因此,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了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型肝炎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这一提法比以往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成为临床医生诊治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依据。

鉴于临床抗乙型肝炎病毒经验的日益丰富和新的核苷类似物的不断研究问世,2010年,专家们又对2005年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了更新,成为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0版。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指出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订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总而言之,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医务工作者正在努力研究更新的药物。但所有药物都有其适应证,尤其是一些新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使用,避免滥用,定期监测,减少不良反应,才能达到其最佳疗效。而且,中医中药在乙型肝炎治疗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中药的治疗作用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