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回师成都
“长文,这并不影响,我走了以后,陛下为了制衡曹真等人,肯定会重用你的,新政,是大魏的根基,陛下不会坐视不管的,”
司马懿摇摇头,曹睿的手段,相比于曹丕是不遑多让。
“唉,只是想到,以后就我一个人了。”
陈群叹息一声,他也明白司马懿被革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可能改变了。
“所以,长文,你以后身上的胆子更加重了,我啊,也到年龄了,就先回家养老了。”
司马懿有些释怀的笑道,远离官场的是非,确实能让人轻松不少。
“只是有一件事,若是有可能,我还是希望你能替我给师儿报仇。”
正在收拾被褥的司马懿愣了一下,背对着陈群,叹息道。
“嗯,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为他报仇雪恨的。”
陈群点点头,看着司马懿落寞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
“好了,你快回去吧,陛下应该不久之后就回离开长安,准备一下吧。”
司马懿开口道。
“嗯,那仲达,我就先走了。”
陈群点点头,对着司马懿拱手行礼拜别道。
“嗯,长文,以后,新政就靠你了。”
司马懿转身回礼道,新政中的九品中正制只要是维护世家的利益。
“嗯!”
陈群叹息了一下,转过身去,一挥袖袍,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
“仲达,一路走好!”
第二日,司马懿向曹睿告退以后,带着儿子司马昭乘着马车离开。
军营之上,曹真还假惺惺的前去送别,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如果不是他那嘴角抑制不住的微笑,旁观的官员都以为他们两是要好的朋友。
“大将军,有缘再见!”
司马懿微笑着回礼道。
“罢了,我们俩还是不要再见的比较好,这样对你好,对我也好。”
曹真打趣道,见司马懿的马车离开,他脸上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了,越发的灿烂。
一旁的陈群则是沉着个脸,手撑在墙墩上,默默的不作言语。
马车上,司马昭显得有些愤愤不平,
“父亲大人,这件事情不能完全怪您啊,”
“我知道,可是这有什么用?他是君,我是臣。”
司马懿面色一改之前的微笑,一脸阴沉,眼神中充满了杀意。
“可……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机会在为大哥报仇了。”
司马昭叹息了一声,他们游离在官场之外,说为司马师报仇自然就是天方夜谭了。
“肯定会有的,三年之内,诸葛亮肯定会再次进犯边境。”
司马懿冷哼一声,摇头道。
“曹真此番击破赵云,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不出意外,下次他肯定会中诸葛亮的计谋,战败,对于他来说,必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镇守长安的夏侯楙,不过是一个膏粱子弟,到时候,便是我们的机会。”
见司马懿才离开,就思考了以后的事情,司马昭心中一惊,自己与父亲的差距,还是很大。
“回去以后,你切记,不要出去,就在家内闭门读书,好生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不希望下次出来的时候,你还是这个样子。”
司马懿看了一眼司马昭,对他吩咐道。
“孩儿明白,回去之后,我肯定会熟读兵书。”
司马昭点点头,回复道。
“嗯!”
说罢,司马懿就闭上了眼睛,开始修养起来,在心中对街亭之战进行复盘。
一周以后,诸葛亮率领军队回到了成都。
得知消息的刘禅,特意带着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城内的百姓听闻丞相大胜而归,自发的在两旁迎接诸葛亮的到来。
“相父,你辛苦了。”
刘禅见诸葛亮到来,上前行礼道。
“拜见陛下,陛下出城十里相迎,臣感激不尽。”
诸葛亮拱手回礼道,身后的将士都清一色的下马,对着刘禅行礼。
诸位将士,你们都起来吧,此番辛苦你们了。”
刘禅伸手示意诸位将士起身,双手将诸葛亮给扶起来。
“相父此番大胜魏国,收复了陇西五郡,大振我大汉军威,我在城内设下了宴席,就等着为相父接风洗尘。”
刘禅拉着诸葛亮,与他并排而走,身后的文武百官与将士都跟在他们的身后。
“对了,陛下这些时间的学习情况如何?”
诸葛亮对于刘禅的马屁只是微微一笑,话锋一转,就开始询问刘禅的学习情况。
“每日我都有专心的学习,相父可以问侍中,每日休昭(董允的字)都在监督我,不信的话,我现在就可以给相父背。”
刘禅拉着诸葛亮,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一样,回复道。
“那就不用了,我相信陛下是一个圣明的贤君,大汉的复兴,就依靠陛下了。”
诸葛亮笑道,看着单纯的刘禅,摇摇头。
“有相父在,我只需要在皇宫里面好好学习,你就会为我消灭那些反贼。”
刘禅点点头道,他是完全相信诸葛亮的。
后面的李严看着与刘禅并排而走的诸葛亮,而他只能跟在后面,眼睛里面充满了妒忌。
进城以后,城内的百姓都在欢呼诸葛亮的到来,第一次作战,就收复了五个郡的地盘,相当于大半个益州。
皇宫之中,诸葛亮、赵云、郭侃等有功之臣都依次进入了宴席。
“相父此番出征,收复了陇西五郡,我决定,赏千金,增户五百。”
刘禅坐在上位,首先就嘉奖了诸葛亮。
“多谢陛下,臣现在的封土已经够了家里的开支,多了臣也用不上这些东西,可以将这些奖励都分发给出征的将士,施恩于将士,以表陛下的恩德。”
诸葛亮起身道,委婉的拒绝了刘禅的封赏。
“那相父怎么说,就怎么做吧,全听相父的。”
刘禅点点头道。
“你们都是我大汉的勇士,此番能够收复陇西五郡,离不开你们的努力拼杀,今日,就是为了你们接风洗尘。”
刘禅举起酒杯,对着场下的一帮将领开口道。
对于他们的封赏,还需要与尚书台的核实,在经过诸葛亮的过目,才能最终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