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
1.1.2.1 建筑产品的特点
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单件性和多样性、体积庞大和使用寿命长、产权不完整等特点。
一、固定性
建筑安装工程的生产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必须在建设单位指定的地点进行施工,并与土地连成一体,位置一经确定一般不能移动。
二、单件性和多样性
建筑施工企业建造的建筑产品都有不同的功能、结构和用途,只能按照建设单位和单个图纸的要求组织单件生产,一般不能像工业企业产品那样批量生产。单件性的特点使得建筑产品在用途、性质、结构和标准上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不仅满足社会生产和使用功能的需要,还满足人们对建筑产品的审美要求。
三、体积庞大和使用寿命长
建筑产品一般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消耗的资源和社会劳动量大,施工产值高,一般作为建设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寿命长。
四、产权不完整
建筑工程不是一般的商品,其体积庞大,价值高昂,其价值中含业主或用户直接投入的部分,所以承包企业不能对整个工程拥有所有权,而只对其承包投入的部分拥有债权,以及为使业主或用户支付工程价款而暂时占有的留置权和解决债务纠纷而在该建筑产品上的优先受偿权。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不像工业企业对库存产品那样拥有所有权。
1.1.2.2 建筑生产的特点
受建筑产品特点的直接影响,建筑生产具有流动性、长期性、综合协作性的特点。
一、流动性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决定了建筑生产的流动性。建筑施工企业在不同地区承包工程,工程结束后,施工机械、设备、材料、人员都要随施工对象坐落位置的变化而迁徙流动,由此发生临时设施、迁移搬运等建筑业独有的费用。流动性的特点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跨区域经济的特点非常明显,注册地往往和施工所在地不一致,不少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每年有几十个乃至几百个项目分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不少公路、铁路、管线、水利施工项目由于施工距离长,一个项目经常跨越多个省市。另外,随着建筑施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外工程承包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势头,2006年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达到660亿美元,工程施工地点涉及世界各大洲,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二、长期性
建筑产品生产过程是一个规模大、消耗多、周期长的生产性消耗过程。一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往往要花费几千万元、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元资金,从招投标到组织施工、项目验收、审计决算、维修回访,一个周期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三、综合协作性
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很多工程并不是由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单独完成的,而是由总承包公司和多个专业分包公司和劳务分包公司的综合体协作完成的。所以很多工程在施工中存在多种协作关系,有业主和总承包公司之间的关系,有总承包公司和各分包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分包公司之间的关系。
随着国家对建设工程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建筑施工企业与设计、监理、审计等单位存在着协作关系,与建设主管、安全生产、环保、银行、税务、工商、劳动、保险等众多部门存在着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同时税费、基金、保证金众多也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特点。
1.1.2.3 建筑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建筑产品和生产的特点,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具有管理环境复杂多样、劳动用工关系复杂、工程发包形式多样、资金占用量大等特点。
一、管理环境复杂多样
建筑物的固定性及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管理环境不可预见的因素特别多,如地质、气候、市场竞争、劳动力来源、物资供应、语言沟通、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等。任何对管理环境复杂性理解的偏差和疏忽都可能造成建筑施工企业重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国际市场。
二、劳动用工关系复杂
建筑施工企业既有固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主要技术工人,又有大量的劳动雇佣工人;既有劳务公司整建制派遣的劳务工人,又有在劳动力市场临时招聘的人员;既有规范的劳务公司,又有不规范的劳务班组和个人。同时由于施工定额中人工单日取费严重偏低,所以以时间换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工程发包形式多样
发包方发包工程目前主要有以下方式: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交钥匙的总承包方式、包工包料的施工总承包方式、约定材料甲供的发包方式、纯粹清包劳务的承包方式。
四、资金占用量大
建筑产品价值高、生产周期长、监管部门多,如果建设单位没有充足的资金就开工建设,往往会导致一个项目周期占用建筑施工企业大量的资金,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逐年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建筑施工企业除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垫付大量的建设资金外,还需要缴纳数量众多的保证金和费用,如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安全保证金、民工工资保障金、强制缴纳的众多保险以及名目繁多的基金费用。
1.1.2.4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总体上讲,由于建筑产品单件性的特点,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没有工业企业分步、分批、分品种核算特点,但建筑生产的流动性、长期性特点又使建筑施工企业的核算有着鲜明的特点,即分级管理和核算、收入确认难、成本归集难、资产管理难等。
一、分级管理和核算
为适应建筑生产流动性等特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需要采用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办法,将核算工作和建筑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直接反映建筑生产的经济效果。目前我国较小的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采用“公司—项目部”的两级核算模式;较大的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采用“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或“母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的三级核算模式;更大的建筑施工企业也有收入成本四级汇总的核算模式。
二、收入确认难
一是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合同管理很不规范,部分备案与实际执行的合同不一致。由于招标法对降标幅度的限制,就有了招投标之前实际降标的承诺函;还由于施工过程中业主的不断变更、指定分包和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大,实际造价和合同造价相差很大,再加上不少业主对变更部分不及时签证,使收入确认的难度加大。二是建设工程跨年度施工非常普遍,使得施工收入在各年度之间的划分比较困难。目前普通采用的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的方法,不论是收入百分比法还是成本百分比法还是专业测量法,都采用的是估计的方法,收入确认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三是项目竣工决算久拖不决,重复审计情况比较突出,导致收入确认时间很长。四是业主拖欠决算款、不支付决算款、以房抵款、以物抵款等现象比较普通,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坏账风险。
三、成本归集难
一是建筑材料发票管理不够规范,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完全取得合规的发票;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紧张,往往先收料后付款,难以及时取得发票,所以不易及时确认成本。二是材料价格波动大,同一材料在不同时间、不同品牌、不同质量、不同地区、不同付款条件下价格差异较大,加大了核实材料真实性的难度,容易形成漏洞。三是建筑业人员流动性大,工资标准差距大,人工成本容易被操纵;同时,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发放工资采取平时预付、年底清算分配的方法,这种方法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但同时也影响了人工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四是由于项目周期长,所以后续成本较多,比如预决算费用、应收账款清收费用、回访保修费用(一般此项费用预留的标准是5%)等,难以及时进行成本归集,容易造成项目的虚盈实亏。另外,由于建筑产品差异大,可比性差,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实际成本难以直接比较,所以建筑产品较难进行成本的事后分析和监控。
四、资产管理难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生产大都是露天作业,环境恶劣,资产长期处于振动、腐蚀的环境中,并且经常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如果不加强管理或不及时更新,会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气候影响及施工人员的返乡,在项目结束后的搬运迁移,都会给资产的管理和维护带来很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