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料帝王:刘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想当皇帝却总拒绝称帝,告诉你刘秀的“小九九”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虽是汉高祖刘邦的子孙,但与哥哥刘不同,他一开始就没有要当皇帝的心思,反而因年轻时喜欢干庄稼活,被刘嘲笑像刘邦的二哥刘仲。刘秀从什么时候有了当皇帝的野心?想当皇帝的刘秀为何又总是拒绝称帝?他在打什么算盘?咱们来一一分析。

生存是第一位的

新朝末年,李通等人以“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的图谶劝刘秀起义,可刘秀不敢。刘秀不敢的原因除了起义不一定成功外,就是如果刘氏真的复起了,但刘氏子孙众多,皇位不见得轮到他刘秀。后来刘秀起事,也是跟随别人干。昆阳之战后,刘被刘玄所杀,刘秀还专程去向刘玄“请罪”。

一直以来,在刘秀的人生观里,处在险恶复杂的斗争环境下,生存是第一位的,保命是第一位的。他不是一个为了当皇帝可以把身家性命都豁出去的人。但在这种险恶的生存环境下,刘秀也在发生着改变。

邓禹的开导

刘秀持节北渡黄河,镇慰州郡之后,长安游学时的好友邓禹追到邺城,见到了他。

此时,邓禹劝刘秀:

更始帝刘玄虽然定都关西,但关东并不安定,而且刘玄和他手下的将领们能力不行,处理不了目前的复杂局面。

现在四方分崩离析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明公(刘秀)想要辅佐刘玄,建功立业,恐怕行不通。

于今之计,不如招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凭明公的能力,天下是可以平定的。

邓禹在这里谈到的“高祖之业”,明显是让刘秀开创帝业。刘秀听后“大悦”,所以经常与他一起商量事情。

那么,此时的刘秀为什么一反常态,想当皇帝了呢?

刘秀之前一直受制于人,没有单独发展的机会。可到河北之后,单独发展的机会来了。所以邓禹的一番“帝业”宏图把刘秀的心说动了。

长期的寄人篱下让刘秀深感当臣子的生存环境太险恶了。刘有大功,但刘玄一句话,说杀就杀了。因为自己在昆阳之战中打败王莽主力,刘玄才有今日的局面。但刘秀自己在刘玄手下可谓如履薄冰,既不敢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刘服丧,还要假装饮食言笑和平常一样,走错了一步,就可能有性命之忧。

险恶的生存环境和独立的发展机遇,再经过邓禹的一番开导,让刘秀意识到相比辅佐刘玄,自己去开创帝业更有利于生存。

刘秀的“帝业”思维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被生存环境逼出来的。但刘秀很清楚,皇帝可不是想当就能当上的。

经营河北时,刘秀曾对着地图跟邓禹说:“天下郡国这么多,现在我才只得其一。你之前说我可以得天下,根据是什么?”邓禹答道:“方今海内淆乱,人思明君,就像赤子思慕慈母一样。古代能得天下的人,在于德的薄厚,而不在于实力的大小。”刘秀对邓禹的回答很满意。

拒绝朱祜的劝进

更始二年(24),刘秀平定王郎。随着实力的增长,称帝成了重要话题。

护军朱祜进言:“长安政乱,公(刘秀)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意在劝刘秀登基。刘秀说:“召刺奸收护军(朱祜)!”朱祜一看风向不对,不敢继续往下讲。

许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刘秀这样做一定是想减少谤议。也就是说他和陈桥兵变的赵匡胤一样,要装出一副自己不想当皇帝的样子,让世人以为是因众人拥戴,才在“无可奈何”之下黄袍加身的。其实这种因素不能说没有,但并不是最主要的。

当时王郎虽平,但河北未定。一方面,更始帝刘玄在河北势力很强;另一方面,除了刘玄的势力之外,河北还有铜马、大彤等多支军事力量。即使在刘秀阵营内部,将领们对称帝的真实态度还不是很清晰。在刘秀看来,这个时候不适合探讨称帝问题。

再有,朱祜虽曾辅佐过刘,也是刘秀的亲信,但现在毕竟是非常时期,称帝这样敏感的问题,知道刘秀底牌的人还是越少越好。万一走漏了风声或者朱祜投靠了刘玄,那刘秀可就危险了。

尽管朱祜投刘玄的可能性不大,可一旦发生了,那就是非同小可。话又说回来,朱祜毕竟是刘秀的心腹,刘秀还要用这些人。所以,他也没有真处罚朱祜。

拒绝马武的劝进

建武元年(25),不但河北的局势已经相对稳定,而且刘秀的部将冯异、寇恂打败了更始帝刘玄镇守洛阳的部队,“自是洛阳震恐”,城门白天都不敢开。可以说此时刘秀已经具备了称帝的实力。

于是将领们都来祝贺,劝刘秀称帝。将军马武首先进言:“大王您虽然谦虚退让,可要是您不当皇帝,让宗庙社稷将来怎么办啊!您应该登基称帝,然后名正言顺地讨论征伐之事。像现在这样,东打西杀,怎么能名正言顺地讨贼呢?”萧王刘秀故作震惊地说:“将军怎么能这么说话!可斩也!”

其实,刘秀现在主要有两点担心。

第一,成为乱世中最终的胜利者是一件概率很低的事。

自古以来,乱世之中起事者很多,但是最终能得天下的只有一位。在刘秀看来,登基称帝是一件高度危险的事情。当初李通劝刘秀造反时,他都不敢干,只是后来想到刘一定会造反;刘一造反,一定会连累自己,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这才同意造反。

所以按刘秀的性格,若是没有一定的把握,他是不会称帝的;如果不称帝,将来要是不行了,还可以去投靠能得天下的人;如果称帝后失败了,一个失败的皇帝能去哪呢?就是想回南阳种地,那也是不可能的。之前王莽、王郎的失败例子就是前车之鉴啊!

第二,称帝必须有“正当”理由。

说到这里,许多人会问,刘秀当皇帝还不是理所当然吗?一来,刘秀打赢了昆阳之战,使王莽的大新朝在短期内迅速崩溃,可以说他有推翻新朝的战功;二来,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统一天下,又对汉朝有中兴之功。由此,不仅在后世看来,刘秀的皇位是当之无愧的,就是时人也很认可刘秀的帝位。一句话,人家的成绩摆在那呢!

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在当时的社会,封建忠君思想居于主导地位,而在昆阳之战时,刘秀是更始帝刘玄的臣子。

虽说要不是刘秀打赢昆阳之战,刘玄就不可能入洛阳、进长安,而且此战给刘秀赢得的声望为他后来称帝带来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可按照封建忠君思想的逻辑,臣子刘秀的战功难以成为其取代皇帝刘玄的“合法”依据;况且,如果刘秀当皇帝,他又需要封建忠君思想为其维护统治秩序。这样一来,在不违背封建忠君思想的前提下,刘秀需要为其称帝寻找“正当”的理由,来确保皇位来源的“合法性”。

正是这两点让刘秀对称帝一事迟疑不决。

耿纯说动刘秀

大军到了南平棘,将领们又一次劝刘秀称帝,刘秀以“寇贼未平,四面受敌”为由再次拒绝。

“诸将且出”,耿纯劝进刘秀道:“天下士大夫舍弃亲属,离开家乡,冒着枪林箭雨跟随大王您,就是指望能够攀龙附凤,成就功名。现在大王您拖延时日,违背众望,不正号位,我担心大家会对您失望,队伍会有散伙的危险。一旦大家散了,再想复合可就难了。”

这番话打动了刘秀,让他意识到再不称帝的结果就是直接败亡,这皇帝是不当也得当了。

接下来,刘秀把冯异召到身边,问四方动静。冯异答:“更始(刘玄)必败已成定势,刘氏复兴的希望在大王您,宜从众议!”

冯异的回答增加了刘秀的信心,但称帝的“合法”依据还没有。既然其他的理论都不行,为了不被扣上一顶“反臣”的帽子,刘秀的方法只剩下一个,那就是像王莽一样,借用谶语。

借助谶语登上帝位

首先,我们简要了解一下图谶和谶语指的是什么。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中李贤的注解:“图,河图也。谶,符命之书。谶,验也。言为王者受命之征验也。”

由此可知,所谓的谶语应该指的是符命之书上的话。

现代人往往很难理解为什么谶语可以成为一个朝代建立的法理依据。其实,要理解一件事情的原委,一定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王莽称帝前,哀章进献了《天帝行玺金匮图》和《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书中言:“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

也就是说,图谶是王莽当皇帝的重要依据。王莽之所以看重图谶,是因为图谶之前就有一定的影响力。尽管后来王莽失败了,但是大新朝存在了十多年。十多年来,新朝又运用行政力量大力宣传图谶,所以在当时图谶的社会影响力非常大,且形成了广泛的共识,特别是在舆论界有很强的说服力。刘秀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刘秀在称帝之前,其早年在长安时的同学强华从关中过来,进奉《赤伏符》。《赤伏符》上讲:“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刘秀称帝时的祝文中提到:“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由此,在当时社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谶语成为刘秀称帝的重要法理依据。

可这里还有个问题,即图谶并不被儒学主流所认可。由此单凭图谶,刘秀的帝位恐怕还是不稳固的,那下一步刘秀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