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美化
其实,刘秀没有大红大紫,不仅有朝代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千百年来只要一提到刘秀,人们往往都是一边倒地赞扬,很少听到对刘秀的批评声音,以至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刘秀几乎成了一个没有缺点的开国帝王。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提到汉高祖刘邦时,曾用了“好酒及色”四个字;而《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写刘秀时,却并不吝啬“灵庆既启,人谋咸赞”“于赫有命,系隆我汉”这样的溢美之词。
说来也奇怪,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人,范晔是南朝刘宋时期的人。在中国古代,本朝人要是写本朝史,一般对开国皇帝会多有维护。可司马迁作为本朝人,对刘邦尚且有些不留情面,但范晔作为后世之人,对四百年前的刘秀的缺点却多有隐晦。这是为什么呢?
要了解一件事情的原因,一定要了解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惨受宫刑,对西汉或有不满,在创作《史记》中难免有所发泄(笔者于此只是做猜测,其写作内容也许恰为实情)。范晔是南朝时期的士族,在仕途上沾了士族政治的光。而刘秀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对士族政治的发展多有推动。所以,范晔在写《后汉书》时,对刘秀自然是多有维护;又通过维护刘秀的形象,来强化士族政治的“合理性”,以维护南朝士族的利益。
但司马迁的发泄与范晔的维护却产生了令两人意想不到的影响。那就是随着《史记》的流传,刘邦在人们心中是一个缺点很突出但才华很隐晦的人。所以,在对刘邦的争议中,许多人喜欢深挖他成功背后的门道。这促成了刘邦的大红大紫。
而刘秀则刚好相反,因为有了范晔这样史家的维护,加上后世文学戏曲的褒扬,在众人心中刘秀几乎成了一个没有缺点的人。这导致了一直以来许多人心中的刘秀严重失真。没有缺点,也就很难有争议;没有了众多的争议,那么人们心中那个“假刘秀”也就很难火起来。
真实的刘秀是个什么样子?他的真爱到底是谁?作为西汉皇室的远亲,他凭借什么当上东汉的皇帝?作为开国皇帝,刘秀如何处理“创革”与“中兴”的关系?又是如何施展政治手腕构建权力体系的……
让我们一起阅读本书,共同还原一个真实的刘秀,一起窥视东汉权力场中真正的叱咤风云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