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这套书叫作《山海经里的博物学》,小朋友们可能最先会提两个问题:什么是《山海经》?什么是博物学?
先来回答“什么是《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本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奇书,最早被人们当作记录上古时期山川、地貌和物产的地理志,但阅读它的人们逐渐发现,这本书所展现的世界是如此奇幻,到处是奇异的植物和动物,和现实世界完全对不上啊!同时,人们还在书中发现了原始版本的神话故事,例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看来《山海经》不仅记录地理,还收录了神话、历史、天文、历法、民俗等。虽然有人认为其中的一些记载是怪诞不经,无法被证实的,然而正是这份荒诞不经,为我们打开了想象之门,让这个书中的世界充满了奇思妙想,显得生动而鲜活。
既然《山海经》的价值那么高,为什么很少有人去阅读呢?这是因为《山海经》写成的年份太久远了,一般认为是在春秋至东汉之间,那时候人们用的语言和文字都与今天有很大差别,加上历经很多年的流传和转抄,存在一些错漏和散佚的地方。以今天小朋友们的知识储备,是很难直接阅读原文的,甚至许多学富五车的老前辈也不敢说自己能完全理解《山海经》。
可我们为什么仍然要推荐小朋友们去认识、阅读《山海经》呢?因为阅读《山海经》时,不同的人可以享受到不同的阅读乐趣。小朋友们不仅可以了解《山海经》里记录的神奇动物,还能以童心童趣与懵懂天真的上古人类进行心灵交流。我们就是想让小朋友们知道,中国历史不仅有严肃的经史子集,还有天马行空的浪漫想象。
接着回答“什么是博物学”。
博物学的“博”是丰富、通晓的意思,人们平时说的“博古通今”“博览群书”都是从这个意思衍生出来的。那么博物学当然可以理解为“通晓万事万物”,其概念涵盖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博物学的基础方法是观察、记录,和我们所说的“格物致知”有相似性。因而博物学的起点,当然是尽可能多地阅读与体验不同事物啦!
这套书要展示什么呢?
我们想展示《山海经》世界中的神奇动物,除此之外,还想介绍虎、狼等现实中的动物,从而构建出一个奇幻的野生动物园。小朋友们在里面畅快地“游览”,既能体验到《山海经》动物的神奇之处,又能获得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
为了贴近现实中的动物园,我们把所有需要介绍的动物做了分类。不同于现代生物学上纲目科属的分类方法,我们借用古代的五虫纲思想,按照《大戴礼记》中的“毛羽昆鳞蠃”来分类,使其分别代表五类动物。毛虫类就是身上被毛的动物,以麒麟为代表;羽虫类就是有翅膀、带羽毛的鸟类,以凤凰为代表;昆虫类是指带甲壳的动物,除了今天我们熟悉的一些节肢动物以外,贝类、螃蟹等水生动物也属于此类,以玄龟为代表;鳞虫类指的是身上带鳞的动物,主要代表为鱼类;而蠃虫类也称为裸虫类,指的是没有毛也没有鳞,裸露着皮肤的动物,包括青蛙、蚯蚓等,人也属于蠃虫类。
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曾说:“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加上孙悟空大闹地府的时候,一口气把猴类的名字都给勾了,也让猴子成了神话中别样的门类,志怪小说和民间传说中都常见它们的身影。因此我们把这些神通广大的猴子也单独分了一类,称为禺。
不过,经过这样的分类,各类动物的数量差距非常悬殊,我们只好再加一条分类标准,那就是动物的栖息环境:森林、冰原、荒漠、溪流、海洋等。让拥有相似习性的动物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形成一个模拟的完整生态系统。这样一来,我们构建的山海经野生动物园,就被分为了蠃门馆、鳞门馆、毛门馆、羽门馆、昆门馆和禺门馆。
了解完以上内容,相信各位小朋友已经准备好了,那就开始我们特殊的“游览”旅程吧!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程超源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