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审问判刑
卓青一案,甄沐将其弹劾之后,刑部就开始审理,但尉迟大人似乎对此案颇有关怀之意,丞相大人也三番两次来刑部探问。
这尉迟大人,现在似乎是皇帝陛下眼前的大红人,是当朝早朝被赐座的第一人,可谓殊荣。此人似与丞相大人不睦,新官上任,就废除了丞相大人对兵部所提议十项制度中的三项,只怕政见与丞相大人大不相同。
谢临和尉迟正都对这卓青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思,反正刑部自认不会猜,也不想当夹缝中生存的墙头草,就干脆把卓青这烫手山芋丢给甄沐,意思是你弹劾的人,你自己去审。
审得好,审得符合两位大人心意,那么自然皆大欢喜。
审得不好,两位大人不都满意,那你甄沐,就收拾细软,随时准备滚蛋吧。
想来甄沐大人自己也知道,一听说刑部的人要甩手不干了,便赶紧为自己争取权益:我甄沐不是刑部的人,没权力审讯犯人!
没权利?
刑部有对策:大人没权利,我们就为大人争取权利。
于是御书房里,就多了一封折子,折子上大肆赞扬甄沐审讯犯人的能力,可媲美刑部各位大人,审问卓青这么一个小人物,毫无问题。
丞相大人翻看此奏折后,则用朱砂替陛下批注:刑讯非常人所能,甄沐非常人。
明重谋翻看了此奏折,把谢临的批注也看了之后,想起甄沐平日作为,是几乎毫无作为,不禁痛心疾首,与丞相言道:“竟未体察甄沐之能,致使人不能尽其才,无所作为,是朕之过。”
谢临面无表情地说:“陛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便为陛下下了一道圣旨:左迁甄沐为刑部主事,主刑讯。
还没审卓青呢,甄沐的官职就从正三品降了级,郎中变成了主事。刑部的人一场虚惊,卓青果然是个烫手山芋,谁摸谁死。
就算甄沐不想在刑部干活,也不行了。每日只得起早贪黑,到牢狱看望那烫手山芋,不知上面两位大人的心思,这卓青也打不得,骂不得。甄沐干脆把两位大人一起叫来,一起来审。我甄沐就在旁边干瞪眼听着就好。
这时只听丞相大人向尉迟大人询问:“不知尉迟大人对此事,有何看法?”那似笑非笑的表情,甄沐只觉怪不得丞相大人能够把持朝政,就这表情,下官便学不来。
尉迟正似也对那表情有些抵触,不禁皱了皱眉,冷淡道:“丞相大人决定就好。”
谢临似乎对尉迟正的回答早有预料,立刻便道:“谢某也不知怎么审,不如——”谢临看了看旁边的甄沐,“既然是审讯,那便先打了再说吧。”
甄沐立即领会,大声道:“拉卓青,打二十大板!”
狱卒们登时拆了锁着卓青的绳子,棍子架好,地上放块木板,把卓青往上面一扔,就打算往卓青屁股上打上二十下板子。
尉迟正吃了一惊,再不能一本正经,立时就站了起来,大喝道:“慢着!”他武人出身,这一喝,几乎把房梁的灰尘震下些许来。狱卒们也吓了一跳,手中的板子没拿稳,直接掉在卓青屁股上,卓青重重地挨了一下,饶是他本打算宠辱不惊,在奸相面前,也毫不示弱,也忍不住惊喘了一声。
谢临抽了抽嘴角,皱眉道:“尉迟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尉迟正一甩长袖,面对谢临,怒声道:“私刑朝廷命官,我朝律法向来禁止,丞相大人,你这是死罪!”
谢临听了,站起身来,他本比尉迟正矮上一些,斜睨着尉迟正的眼神,却仿佛居高临下。谢临嘴角一勾,淡淡道:“不想尉迟大人,竟是出尔反尔之辈。”
“污蔑!”尉迟正怒极反笑,“不知下官何时出尔反尔了?”
谢临道:“尉迟大人方才还说,让谢某决定就好,怎地一盏茶时间未过,竟出尔反尔?”他叹息道:“我大楚有这等臣子,是我大楚的不幸,是陛下的不幸,倒不知尉迟大人,是如何被陛下看中的,好好的武官不当,却来当文官。”说完,谢临频频摇头,言下之意,似对陛下决断十分可惜。
尉迟正长袖下的拳头,松了又握,握了又松,浑身怒意几乎不能按捺。
一旁甄沐看尉迟正脸色铁青,心下同情,不禁小心翼翼地插口道:“尉迟大人本就在军中,对军中之事亦十分了解,兵部的事,也并非文官就能管辖得了的,陛下决断也有其道理……”
“哦?”谢临笑了,“看甄大人对陛下决断如此推崇,想必甄大人对自己如今的官职,也没什么不满了。”
甄沐刚从吏部正三品降到刑部XX品,怎么可能没有不满?一听此话,甄沐登时闭口不言。
尉迟正沉声道:“卓青未有大错,下官深怕这三十大板下去,反而屈打成招,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甄大人不是说,这卓青作的诗,嘲讽当世当时,罪如谋逆,谢某觉得,若就此放了他,不杀一儆百,当世人都有胆子做那等歪诗供人传诵,岂非对我朝不利?”
“这……”尉迟正一听,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是好。
“倒不如这样,”谢临说,“其实谢某本也无意惩处卓青,那三十大板,就当是个惩处了,告诫他以后作诗小心些,官降三级,回家反省三个月,也就是了。”
尉迟正一时之间,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卓青一案,也就这样结了。
卓青身为当朝命官,不知为朝廷效力,反而吟无用之诗句,无病呻吟,判其作为不力之罪,打三十大板,官降三级,以儆效尤。
就这样,卓青不只被打了二十大板,还被多打了十次。当天刑毕,卓青便因后腰疼痛,卧病在家,持续反省了三个月之后,卓青却再也没回来接着做官。
当夜,尉迟正府上,来了一个人,看到尉迟正,当即就跪,一把鼻涕一把泪,全抹在尉迟正下摆上,“请大人为民请命,草民愿做尉迟大人府上客卿,为尉迟大人出谋划策,效犬马之劳,诛奸佞,斩谋逆,清君侧,恳请尉迟大人收留!”说着,直接一个磕头,卓青的脑袋挨到尉迟正脚背上,重重地落了下去。
尉迟正脚趾一疼,偷偷看了看自己下摆上的污渍,沉着脸,故作和蔼,抓起卓青两臂一捞,让卓青整个人站得直直的,这才道:“卓大人请起,你愿为尉迟某出谋划策,某不胜感激,然而卓大人你好不容易才中进士,入朝为官,某实在不愿意,卓大人牺牲自己,抛却前程,做这尚书府客卿。”
卓青叹了口气,“‘大人’称呼再也休提,尉迟大人尽管叫我卓青即可。”他恨恨道,“如今朝政为这奸佞把持,陛下为这奸佞蒙蔽,这奸佞乱我朝纲,毫无上下尊卑之念,卓青知道,尉迟大人必已决心,铲除此奸佞之臣,否则尉迟大人必不会弃武从文,做那等心不愿之事,卓青只愿为尉迟大人,分忧解劳!”
尉迟正不禁动容,向卓青一揖到地道:“卓青如此,可谓我朝肱骨之臣,尉迟正定不负阁下忠心之意,来日诛谋逆之功,必不忘卓青一份!”
最近,明重谋总是遇事懒洋洋的,先前还总想着要亲政,要头悬梁、锥刺股,偶尔雨露均分,宠幸一下后宫什么的。
但是最近总是经常提不起劲。
谢临这香包不错,又香又漂亮,绣着两个秀水鸳鸯,里面还藏着张纸,美其名曰:锦囊妙计。
这比诸葛孔明的锦囊妙计有诗情画意多了。明重谋把香包翻过来调过去,爱不释手,偶尔再抽出一张纸来,只见上面写着:事必躬亲,真相自现。
就是这八个字,让自己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
昨儿个锦绣宫霜妃的宫女,被晋阳宫洛妃的嬷嬷给打了,宫女不忿,又还了嬷嬷一巴掌,两个妃子见自己家的仆人被欺负了,也均给对方仆人上了一顿打,仆人被打了回家哭诉,就最后演变成两个妃子掐架,你掐我来我掐你,好不快意。
掐完了,火气升级,又要找皇帝陛下评理。
皇帝陛下当时正好见到这个锦囊妙计,忍不住想试试看,便要也做做决断,询问了这边,又询问了那边,两边似乎都占了理,谁都在争,也争不过谁。皇帝陛下头都大了,心说事必躬亲,事必躬亲也躬不过来啊,朕只有一个脑袋,没有三个脑袋!
明重谋赶紧叫停,冷冷道:“你们要评理,去找朕的肱骨之臣,谢丞相说去!”
丞相谢临,如雷贯耳,连皇帝的账都不买,昨儿个刚把朝廷重臣卓青给罚了,三十大板下去,卓青一个文弱书生,当时就晕了过去。若是这三十大板也落在自己身上……
两个妃子打了个寒噤,自此再也不拿后宫之事烦陛下。
这倒让明重谋忧愁了。
朕的后宫让朝臣来震慑,朕这个皇帝的威严,到底摆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