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及其发展
Melitz(2003)提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以来,学者放松其文章中的模型假设,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取得了诸多发展。这里主要结合本章的研究主题,在阐述Melitz(2003)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综述由单产品到多产品、加成率由外生不变到内生可变的两个发展历程。
一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Melitz(2003)基于消费者不变替代弹性需求函数和生产者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构建了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不变替代弹性需求函数决定了该模型假设企业具有外生不变的加成率,此外,该模型还假设企业只生产和出口一种产品,亦即只存在企业的进入和退出,而不存在产品的进入和退出。
在封闭经济情形下,企业需要支付两类成本: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的成本,另一个是企业进入市场需要支付的固定成本f。企业在支付了固定成本后,会随机抽取自身的生产率水平φ,同时企业也会面临外部负面冲击,设定该负面冲击的概率为δ。企业根据总利润是否为0,决定是否进入和退出市场,因此,总利润为0时的生产率水平为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临界水平φ*,当企业支付固定成本后,抽取的生产率小于临界生产率φ*,企业将退出市场。由企业零利润可得企业不再生产的零利润条件曲线,表示为利润对生产率的函数;基于垄断竞争市场可以得到自由进入条件曲线,也表示为利润对生产率的函数,前者是生产率的单调递减函数,后者是生产率的单调递增函数,二者的交点决定了唯一的生产率和利润的均衡解。
在开放经济情形下,企业不仅需要支付进入国内市场的固定成本,还需要支付进入国外市场的固定成本以及出口冰山成本。因此,只有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能克服额外出口成本,此时形成了一个新的企业是否进入出口市场的临界生产率水平φ*x,只有生产率高于φ*x的企业才能进入出口市场,这就说明了出口企业生产率要高于不出口企业。贸易自由化后,企业面临的市场规模扩大,市场竞争水平提高,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出口市场,其生产率临界水平均有所提高,这就会促使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退出市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则继续留在市场,甚至进入出口市场,贸易自由化通过企业之间的选择效应,淘汰了生产率低的企业,提高了行业层面总体生产率水平,优化了资源配置。
二 融入多产品企业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学者尝试修改Melitz(2003)的单产品企业假设,而将多产品多市场引入Melitz(2003)分析框架,构建多产品企业贸易模型。
Baldwin和Gu(2009)首先将单产品企业假设改为多产品企业,拓展了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并研究了市场规模和贸易自由化对多产品企业产品种类、生产链条长度和企业规模的影响,结论发现市场规模越小,企业产品种类越多,生产链条越短,企业规模越小。
Bernard等(2011)基于Melitz(2003)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产品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他们假设企业内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同,企业生产率水平为φ,但是目的地市场的消费者对每种产品的偏好不同,亦即存在产品特有需求属性λ。Melitz(2003)模型中只有一个出口固定成本,即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支付的固定成本,但是在Bernard等(2011)的研究中,企业不仅需要支付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总体固定成本,还需要为每一种出口产品支付出口固定成本。具体地,企业层面,与Melitz(2003)相同,高生产率企业获得更高利润,能够弥补较高的出口固定成本,从而进入出口市场,而低生产率企业则因为无法支付高额的出口固定成本,只能退居国内市场;对于已经出口的企业,消费者偏好高的产品的获利能力更强,能够弥补特定产品出口固定成本,而消费者偏好低的产品获利能力弱,可能无法弥补其出口固定成本,因此,出口企业选择更多地出口消费者偏好高的产品,且倾向于将这些产品出口到更多的目的地市场。Melitz(2003)基于异质性企业,研究发现国际贸易能够通过企业层面的选择效应(亦即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高生产率企业进入市场)提升行业生产率;Bernard等(2011)则进一步结合异质性企业和企业内异质性产品,研究表明国际贸易能够通过企业之间选择效应和企业内产品之间的选择效应,提升企业和行业生产率。
与Bernard等(2011)相同,Feenstra和Ma(2007)也构建了包含多产品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他们指出相对于单产品企业,多产品企业内的产品需求弹性要小于企业之间的替代弹性,且随着企业产品范围的扩大,需求弹性进一步减小,这就导致多产品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亦即企业具有内生可变的加成率,而不再是外生不变,这是与Bernard等(2011)的最大不同。企业内各个产品具有一定的加成率水平,但是当企业引入新的产品时,会减少已有产品的市场需求,亦即发生产品之间的需求自侵蚀效应(Cannibalization effect),因此,企业在平衡产品最优加成率和需求自侵蚀效应的过程中确定企业的最优产品范围。
与Bernard等(2011)与Feenstra和Ma(2007)不同,Eckel和Neary(2010)基于寡头垄断模型建立了全球经济中的多产品企业模型。他们认为企业能够自由选择产品种类从事生产,产品之间生产边际成本不同,且存在边际成本最低的核心产品,随着与核心产品距离的增大,产品的边际成本越高,亦即存在范围不经济。他们的研究基于寡头垄断市场框架,寡头企业占据市场份额较大,因此当企业引入新的产品时,会侵蚀已有产品的需求,也存在需求自侵蚀效应。
Mayer等(2014)把Feenstra和Ma(2007)的内生加成率假设和Eckel和Neary(2010)的核心产品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内生加成率和差异化边际成本的多产品企业垄断竞争模型,在该模型中,企业面临一个产品阶梯,新增的产品生产率呈不断下降趋势,且每个产品具有内生可变加成率。当企业出口的目的地市场竞争程度加剧时,企业出口产品的加成率降低,且企业倾向于更多地出口核心产品而减少非核心产品的出口。
多产品企业核心产品理论认为,核心产品生产效率较高,且能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这激励企业提高核心产品质量。Eckel等(2015)构建包含质量差异的多产品企业模型,指出企业是否提升核心产品质量将形成多产品企业两种完全不同的核心产品竞争策略:一方面,企业不提升核心产品质量,而依靠核心产品的低成本,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价格与销售额呈负向关系,此为成本竞争策略;另一方面,企业提升核心产品质量,高质量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较低,企业能够定价较高,且消费者偏好高质量产品,也能获取更高销售额,价格与销售额呈正向关系,此为质量竞争策略。Manova和Yu(2017)构建了与Eckel等(2015)类似的包含差异化产品质量的多产品企业模型,并研究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核心产品质量较高,且能够获取更高的销售额;在出口产品种类较少的目的地市场,企业舍弃质量较低的产品而集中出口核心产品,且增加质量高的产品的出口额。
此外,还有部分文献从其他视角构建了多产品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例如,Ottaviano和Thisse(2011)构建了一个线性垄断竞争模型:首先是单产品企业弱的策略互动,然后将模型扩展到多产品企业,并考虑多产品企业之间的寡头垄断对产品种类的影响。因此,当产品种类足够分散或范围经济微弱时,单产品企业垄断竞争与多产品企业寡头竞争是一个很好的近似。Qiu和Zhou(2013)构建了一个包含特质产品固定成本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并研究全球化对多产品企业产品范围的影响。Qiu和Yu(2014)在多产品企业模型中引入管理成本,发现管理成本的大小对关税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ocke和Yeaple(2006)构建的多产品企业模型假设企业内的产品是同质的,但是企业之间的组织能力不同,从而决定了企业产品的边际成本随企业产品范围变动的变化速率。组织能力更强的企业能生产更多种类的产品,均衡情形下同质性产品的共同边际成本更高,导致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的负向关系。Arkolakis和Muendler(2010)的理论模型指出,企业出售到某一市场的新增产品生产率呈下降特征,某一市场上的产品数量越多进入该市场的固定成本越高,这就使企业倾向于在该市场出口更多产品的基础上,也增加单个产品的出口量,导致企业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呈正相关关系。Luong和Chen(2016)构建的理论模型表明,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增加会使高生产率企业增加产品种类,而低生产率企业降低产品范围。Timoshenko(2015)发现新出口企业比老出口企业更为频繁地新增和舍弃产品,并构建一个包含需求学习(demand learning)的模型进行解释,该模型中,出口企业的利润由不随时间改变的企业—目的地喜好指数(appeal index)和瞬时的企业—目的地—年份偏好冲击共同决定,新出口企业由于缺乏对客户偏好的了解,不得不通过较为频繁的产品转换了解客户的喜好指数;模型进一步预测,随着贸易成本下降,现有企业新增产品,新的出口商进入,反事实检验发现,新增产品的贡献比新进入企业的贡献更大。Ma等(2014)分析企业出口影响要素密集度和生产率之后,企业如何专业化生产核心产品。他们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发现企业出口之后,资本密集度下降但是生产率水平更高(与那些具有类似特征的非出口企业比较),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他们基于Bernard等(2010,2011)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模型来考察具有可变的资本密集度的多产品企业。模型预测,当一个劳动密集型国家的企业开始出口时,会倾向于生产劳动密集型的核心产品,事前的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后的资本密集度下降有关联,事后的更大的资本密集度的下降伴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更大水平的上升。最后Ma等(2014)使用2000~2006年的海关数据也验证了这些发现,中国新的出口企业新增的产品资本密集度较低,并且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放弃资本密集型产品。
三 融入内生可变加成率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Melitz(2003)基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不变替代弹性(CES)需求模型,假设加成率是外生不变的,这样的假设能够简化模型,且能更方便地分析贸易自由化对生产率、企业规模和消费产品种类的影响效应。但是加成率外生不变的假设明显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外生不变的加成率不能反映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福利效应;另一方面,外生不变的加成率不符合加成率动态可变的事实。
现有文献主要通过改变市场竞争结构和改变需求函数这两种方式内生化加成率。
改变市场竞争结构内生化加成率的文献。Bernard等(2003)将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引入Eaton和Kortum(2002)的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完全竞争),在Eaton和Kortum(2002)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下,每个市场的产品由生产成本最低的企业所供应,价格和边际成本相等,加成率为零;而在不完全市场竞争假设下,企业能够获取一定的市场垄断权力,于是产生加成率,且企业之间的加成率不同。Atkeson和Burstein(2008)基于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设立了一个可变加成率的贸易理论模型,解释国际商品相对价格波动与企业定价之间的关系。De Blas和Russ(2010)将伯川德竞争结构引入李嘉图模型,内生化企业加成率。
改变市场需求函数内生化加成率的文献。Melitz和Ottaviano(2008)改变Melitz(2003)的不变替代弹性需求函数,而使用拟线性二次需求函数,产品之间具有水平差异的消费偏好,进而内生化加成率,并证明贸易降低一国的绝对加成率水平。Feenstra(2010)在垄断竞争模型中引入超越对数支出函数,内生化加成率,并且估计贸易对加成率的影响及福利效应;该模型表明,需求弹性与市场份额负相关,而加成率与市场需求负相关;贸易自由化引致市场竞争,降低企业市场份额,从而提升需求弹性,进而降低加成率和提高消费者福利效应,体现为“促进竞争效应”。Feenstra和Weinstein(2010)仍然基于垄断竞争模型,设定对称的超越对数需求偏好,内生化企业加成率,并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美国国内加成率的影响效应。
以上文献通过改变市场竞争结构或者需求函数,内生化企业层面的加成率,且企业之间索取不同的加成率。企业索取不同的加成率,根据加成率等于价格与边际成本之比的定义,这就意味着企业之间的价格边际成本比不相等,因而存在资源错配(Robinson,1934;Lipsey和Lancaster,1956)。近些年的文献研究了加成率分布与资源配置的关系,且量化评估了贸易自由化影响加成率分布隐含的贸易利得(Epifani和Gancia,2011;Holmes等,2014;Edmond等,2015;Arkolakis等,2018;Hsu等,2020;徐蕾和尹翔硕,2012)。
生产方面,多产品企业内产品之间的生产边际成本存在差异(Eckel和Neary,2010);消费方面,产品之间的消费者偏好存在差异,这将导致产品之间的价格也存在差异(Bernard等,2011),这就可能导致企业内不同产品之间的加成率也存在差异。Mayer等(2014)构建的多产品企业理论模型引入了产品层面的加成率,且指出市场竞争会降低企业所有产品的加成率。已有文献测算了企业—产品层面加成率。De Loecker等(2016)将De Loecker和Warzynski(2012)的方法拓展到多产品企业,解决企业产品层面不可观测投入要素问题,估计了多产品企业产品加成率。Fan等(2017)和祝树金等(2018)借鉴这一方法,利用中国的数据估算了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加成率。
此外,Antoniades(2015)在Melitz和Ottaviano(2008)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内生选择产品质量的假设,内生化企业加成率,并且从产品质量渠道考察了市场竞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体而言,全球化加剧市场竞争,同时会扩大市场规模,企业有更高的概率收回产品质量升级的成本,从而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Hottman等(2016)将多产品企业发展分解为四个来源——成本、质量(喜好)、加成率和产品范围,使用尼尔森公司收集的条形码数据(价格与销售额),研究发现企业吸引力(质量)和产品范围能解释企业销售额的4/5以上,且大部分企业的加成率接近于垄断竞争结构下的基准不变加成率,但是大型企业相对要高得多。Hu等(2015)主要研究了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和需求,并且测算了企业、产品、市场和年份层面具体的生产率和需求。得到以下发现:①将总的出口增长分解成两个部分,需求或者生产率差异部分解释出口增长;②强调了三类促进需求的机制:存活企业的发展(拥有很小初始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向那些拥有增长需求的产品转移、低需求产品的高退出率;③新出口企业往往生产率较低、需求较少、平均价格较高;④新的和现存出口企业之间的需求差异是生产率或者价格差异的3倍以上;⑤基于产额和基于产量的生产率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