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调查与发掘
安徽寿县西北部先秦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
关键词:安徽寿县 考古调查 先秦时期
内容提要:2011年,对寿县西北部进行考古调查,新发现18处遗址,其中10处采集遗物较为丰富,能大致反映该地区先秦时期的文化特征。刘家岗头遗址采集陶器以夹蚌陶为主,器形有鼎、罐、盆、钵、器盖和豆等,时代和文化性质基本可归入双墩文化系统,另有少量龙山时代晚期和周代遗存。龙王庙台、点将台、丁家孤堆、青莲寺、斗鸡台、刘备城、张飞台、禹临城和古城遗址均为包含龙山时代晚期和周代遗存的复合型遗址。其中龙山时代晚期陶器均以侧装扁三角形足鼎为突出特点,也有部分正装扁凿形足鼎,陶器显示的主体文化特征兼具王油坊类型和煤山文化的因素,而鬼脸式鼎足和黑陶高柄杯则说明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周代陶器以较为典型的“淮式鬲”为主,还有甗、盆、罐等,时代主要为西周中晚期。这次调查的成果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江淮地区先秦遗址的分布和堆积特征的认识,也为进一步探讨安徽江淮西部地区先秦考古学文化的面貌和文化序列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的八公山南麓,现隶属淮南市辖区,东邻长丰县、淮南市,西与霍邱县依淠水为畔,南与肥西县、六安市相接,北与凤台、颍上二县隔淮相望,面积2986平方公里,人口约140万。据寿县志载: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西周为州来地,后吴略州来,蔡迁都州来后称下蔡;楚灭蔡后春申君经营寿春,考烈王迁都寿春后为楚都,曰寿郢;秦时属九江郡,置寿春县,为郡治;西汉时为淮南国都府,国除后为九江郡治所;此后又有名曰寿阳、睢阳、寿州等。受秦岭纬向构造控制,县境地处江淮分水岭中段、徐淮坳陷南侧及大别山断褶区不同单元的复合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呈现岗地、平原、山地三种地貌。县内及流经县内的河湖均系淮河水系,淠河、陡涧河、东肥河、瓦埠湖皆自南向北流入淮河,安丰塘、淠东、瓦东、瓦西干渠等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寿州古时有“水陆辐辏,漕运四通”之称。
对寿县地区开展的考古工作开始较早,20世纪30年代,李景聃、王湘等史语所考古组人员在勘查李三孤堆大墓之余,首次对寿县瓦埠湖及其周边地区展开了考古调查工作,发现了斗鸡台、刘备城、张飞台等12处古代遗址[1]。20世纪50年代,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安徽省博物馆等单位在该地区做过零星的考古调查[2]。至80年代,北京大学和当时的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对六安、霍邱和寿县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与试掘工作,尤其是对斗鸡台和青莲寺遗址的试掘[3],取得了丰富的考古材料和研究成果[4],并提出了“斗鸡台文化”的命名。为进一步了解寿县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的面貌和文化序列,尤其是寻找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存和探索“斗鸡台文化”相关遗址的分布状况等,2011年11~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对寿县西北部地区进行了重点考古调查。
图1 寿县位置及调查区域示意图
根据此次调查的学术目的,我们将调查范围划定为:北以淮河干流为至,东及瓦埠湖西岸,南至安丰塘、迎河一线,西以淠河为界,行政区划包括双桥、堰口、丰庄、正阳关等十个乡镇(图1)。调查对象限定的时代范围与类型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遗址,由于双桥地区是战国晚期楚国中等贵族墓葬的集中分布区,故不在考虑范畴。在调查方法上,仍以传统调查方法为主,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近年来流行的区域系统调查方法的部分内容,即开展半地毯式的地面踏查。在查阅近年“三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扩点成面、连面成片”的调查思路,即以已知遗址点为中心点,考古队员一字排开呈放射状向外沿扩展,直至基本覆盖整个调查区域。
在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地表遗物后期的人工搬运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我们曾多次在地垄、沟渠旁边发现了成堆出现陶片等遗物的情况,我们认为仅依据地表陶片的分布范围来判定遗址的面积是存在风险的。有鉴于此,我们安排了1至2名钻探技工参与全程调查,对遗址分布面积的判定,采用的标准为钻探得出的文化层分布范围。经过约50天的野外调查,共计复查和新发现遗址18处,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中期、龙山时代晚期、二里头文化时期、周代及汉代(图2)。本文择要对其中属先秦时期的10处遗址按时代顺序简报如下。
图2 遗址分布示意图
1~18.斗鸡台、团城子、刘备城、张飞台、南岗头、冯家圩、禹临城、刘家岗头、常山台、点将台、戈台、青莲寺、丁家孤堆、门朝西、古城遗址、龙王庙台、安城子、安丰塘县城遗址
一、刘家岗头遗址
遗址位于窑口镇真武村刘家岗头村民组西部,属陡涧河上游东岸的高岗台地,西北距陡涧河河道约300米。地表呈南高北低的不规则漫坡状,最高处高出地面约1米。地表植被以杨树林为主,夹杂部分耕种植物,如小麦等。在遗址主体部分未发现理想的剖面,仅在地头田埂水渠处隐约可见有较大块的红烧土堆积,在地表采集到大量遗物,以陶片为主,约有248片(件),另有少许动物骨骼。根据地表陶片的分布范围再结合钻探可知,该遗址现存面积约20000平方米。通过对采集陶片的整理,我们认为该遗址的主体内涵为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存,另外也包含部分龙山时代晚期和少量周代遗存。
(一)新石器时代遗存陶器
质地以夹蚌陶为主,所占比例约60.6%,泥质陶次之,约占31.9%,还有极少量的夹砂陶。陶器以红褐陶最多,约占56.9%,红陶次之,约占38.8%,灰陶较少。器表多以素面为主,纹饰以弦纹和附加堆纹居多,另有少量戳刺纹和篦划纹。器形有鼎、罐、盆、钵、器盖、瓮和豆等,绝大部分为手制,少量为轮制,多数陶器经磨光处理。在泥质陶中,部分器物口部和颈部装饰有红色或红褐色陶衣,并经过磨光处理。
鼎足 数量最多。根据器物形制的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圆锥柱形,呈羊角状,横截面呈圆形,足、身尺寸相差较大。多数磨光,素面,部分足根部饰横条状附加堆纹,堆纹上饰摁窝。LJGT∶44,夹蚌红褐陶。形制较粗大,足尖部残。残高8.9厘米(图3,7)。LJGT∶46,夹蚌红褐陶。形制较规整粗大,足尖部残。残高8.2厘米(图3,5)。LJGT∶3,夹蚌红褐陶。足尖部残。足根外侧饰横条状附加堆纹,堆纹上饰摁窝。残高9.5厘米(图3,8)。LJGT∶5,夹蚌红褐陶。足尖部残。足根外侧饰横条状附加堆纹。残高9.4厘米(图3,4)。LJGT∶45,夹蚌红褐陶。足尖部残。足根外侧饰横条状附加堆纹。残高9.6厘米(图3,9)。LJGT∶4,夹蚌红陶。器表磨光。据足根接器腹形态可知其为底装,平足尖微残。高7.2厘米(图3,1)。LJGT∶57,夹蚌红褐陶。形制较细长,微弧,足根部残,平足尖。残高8.6厘米(图3,3)。LJGT∶10,夹蚌红褐陶。形制较小,足根部残,足尖较锐。残高5.2厘米(图3,2)。
B型:扁锥柱形,横截面呈椭圆形,足尖捏制成铲状。足、身尺寸相差较大。多数抹光为素面,也有部分足根外侧饰横条状附加堆纹,堆纹上饰摁窝。LJGT∶7,夹蚌红褐陶。形制较规整粗大,足根部残,足尖捏痕明显。残高10.7厘米(图3,10)。LJGT∶55,夹蚌红褐陶。足根部残,尖部捏痕明显、微残。残高7.3厘米(图3,11)。LJGT∶62,夹蚌红褐陶。足根部残。残高7.3厘米(图3,12)。LJGT∶2,夹蚌红陶。足身较细长。足根外侧饰横条状附加堆纹,堆纹上饰摁窝,足尖捏痕明显、微残。残高8.9厘米(图3,6)。
C型:足身较矮小,足尖捏制凸起,外撇。夹细砂红陶。表面磨光。据足根接器腹形态可知均为底装。LJGT∶12,残高4.5厘米(图3,13)。LJGT∶72,足尖部残,足身外撇。残高4.2厘米(图3,14)。
罐 陶器质地的不同关系到其功能性的划分,需要区别对待,但由于没有完整器物作比照,鼎、罐口沿无法准确区分,为行文方便,暂以罐概之。该期陶罐依据质地不同,可分为夹蚌陶和泥质陶两种,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夹蚌陶罐 均为红褐陶。依据口沿形态的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侈口罐。根据形态差异,又可分为三个亚型。
Aa型:折沿罐。圆唇。LJGT∶19,折沿较宽,鼓腹,肩部附鸡冠状鋬。肩部有一道凸棱。口径26.4厘米(图4,1)。LJGT∶84,折沿较窄。内外壁饰弦纹。口径25厘米(图4,3)。
Ab型:卷沿罐。圆唇,斜肩,垂鼓腹,肩部有较宽鸡冠状鋬。饰篦划纹。LJGT∶22,口径31厘米(图4,7)。
图3 刘家岗头遗址采集陶鼎足
1~5、7~9.A型(LJGT∶4、LJGT∶10、LJGT∶57、LJGT∶5、LJGT∶46、LJGT∶44、LJGT∶3、LJGT∶45)6、10~12.B型(LJGT∶2、LJGT∶7、LJGT∶55、LJGT∶62)13、14.C型(LJGT∶12、LJGT∶72)
Ac型:束颈罐。LJGT∶88,尖圆唇,卷沿较窄,斜肩。肩部饰戳刺纹。口径26厘米(图4,2)。LJGT∶93,圆唇,折沿较宽,内沿下凹。素面。口径21厘米(图4,4)。
B型:敛口罐。LJGT∶20,圆方唇,卷沿近折较窄,垂腹。颈部有两道凸棱。素面。口径26厘米(图4,6)。LJGT∶34,圆唇,厚卷沿较窄,垂腹。肩部有一道凸棱,饰篦划纹。口径17.2厘米(图4,9)。
C型:直口罐。LJGT∶25,圆唇,沿微卷,直腹。近口部有一道横向附加堆纹,堆纹上饰摁窝(图4,5)。LJGT∶114,圆唇,直腹,近口部附鸟首形耳。口径27厘米(图4,8)。
泥质陶罐 均为红陶。依据口沿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卷沿罐。口部有大小之分。LJGT∶18,尖圆唇,小口,束颈,斜肩。肩部有三道凸棱,内沿和肩部饰红彩。口径10.6厘米(图4,11)。LJGT∶86,尖圆唇,沿较窄,斜肩。磨光。口径11.6厘米(图4,13)。LJGT∶94,圆方唇,窄沿,斜肩。肩部有两道凸棱。磨光。口径14.2厘米(图4,12)。LJGT∶102,尖唇,窄沿,斜肩。饰红彩。磨光。口径15.6厘米(图4,14)。
图4 刘家岗头遗址采集陶罐
1、3.Aa型夹蚌陶(LJGT∶19、LJGT∶84)2、4.Ac型夹蚌陶(LJGT∶88、LJGT∶93)5、8.C型夹蚌陶(LJGT∶25、LJGT∶114)6、9.B型夹蚌陶(LJGT∶20、LJGT∶34)7.Ab型夹蚌陶(LJGT∶22)10、15.B型泥质陶(LJGT∶23、LJGT∶43)11~14.A型泥质陶(LJGT∶18、LJGT∶94、LJGT∶86、LJGT∶102)
B型:直口罐。LJGT∶23,尖唇,直口微敞,斜肩较宽。高领外有一道凸棱,内外领及肩部饰红彩。磨光。口径18厘米(图4,10)。LJGT∶43,尖圆唇,矮直领,斜广肩。肩部有三道凸棱。磨光。口径11.6厘米(图4,15)。
盆 分为夹蚌、夹砂和泥质陶三种。
夹蚌陶盆 均为红褐陶。折沿。LJGT∶21,圆唇,斜折沿,垂腹。口径20.6厘米(图5,9)。LJGT∶24,方唇,平折沿内凸,直腹。饰凹弦纹(图5,11)。LJGT∶91,尖圆唇,斜折沿,垂腹。口径20.4厘米(图5,10)。
夹砂陶盆 均为红陶。LJGT∶95,圆唇,窄平折沿,垂腹。口径23.8厘米(图5,8)。LJGT∶37,器底,斜直腹。底径16厘米(图5,7)。
泥质陶盆 均为红陶。LJGT∶87,方唇,斜折沿外垂,直腹。口径28厘米(图5,12)。
钵 均为泥质陶。依据口部形态差异,可分为两型。
A型:直口钵。圆唇。LJGT∶14,近直腹,近口部有一周红彩,可称“红顶钵”。残高4.1厘米(图5,3)。LJGT∶78,弧鼓腹。通体磨光。口径23厘米(图5,6)。
B型:敛口钵。LJGT∶15,红褐陶。方唇,弧鼓腹。近口部有一周红彩。通体磨光。口径15厘米(图5,5)。LJGT∶26,红陶。圆唇,内唇加厚,弧腹。残高4厘米(图5,2)。LJGT∶27,灰陶。尖圆唇,弧鼓腹。素面。残高4.7厘米(图5,1)。LJGT∶80,红褐陶。圆唇,弧腹较浅。近口部有一周红彩。口径17.4厘米(图5,4)。
瓮 泥质红陶。均为敛口,斜肩。LJGT∶35,尖唇,内沿下凹。饰凹弦纹。口径10.8厘米(图6,4)。LJGT∶96,圆唇,矮直领。口径14厘米(图6,3)。
豆 均为泥质陶。红陶。圆唇,直口微敞,折腹,上腹微弧,下腹斜内收。上腹饰红彩。通体磨光。LJGT∶17,口径19.6厘米(图6,5)。
图5 刘家岗头遗址采集陶器
1、2、4、5.B型钵(LJGT∶27、LJGT∶26、LJGT∶80、LJGT∶15)3、6.A型钵(LJGT∶14、LJGT∶78)7、8.夹砂陶盆(LJGT∶37、LJGT∶95)9~11.夹蚌陶盆(LJGT∶21、LJGT∶91、LJGT∶24)12.泥质陶盆(LJGT∶87)
图6 刘家岗头遗址采集陶器
1、2.圈足器(LJGT∶110、LJGT∶108)3、4.瓮(LJGT∶96、LJGT∶35)5.豆(LJGT∶17)
圈足器 LJGT∶108,泥质红陶。圈足较高。足部饰红彩。磨光。依据器腹判断,应为盘。底径9.2厘米(图6,2)。LJGT∶110,夹蚌红陶。足部及内底饰红彩。磨光。底径10.6厘米(图6,1)。
器盖 泥质红褐陶。环形捉手较高,斜腹。LJGT∶38,捉手直径3厘米(图7,12)。
器鋬 LJGT∶41,泥质红陶。半圆状,横截面呈扁圆形。宽2.5、残高6.8厘米(图7,3)。LJGT∶42,夹蚌红褐陶。半圆形,横截面呈圆形,一端有凸棱。直径2.1、残高9.5厘米(图7,10)。
图7 刘家岗头遗址采集陶器
1、4.鸟首形耳(LJGT∶28、LJGT∶29)2.器腹残片(LJGT∶31)3、10.器鋬(LJGT∶41、LJGT∶42)5.陶球(LJGT∶32)6、7、14.Ab型鼎足(LJGT∶6、LJGT∶1、LJCT∶8)8.Aa型鼎足(LJGT∶11)9.C型鼎足(LJGT∶9)11.B型鼎足(LJGT∶47)12.器盖(LJGT∶38)13.鬲足(LJGT∶13)
鸟首形耳 泥质红陶。表面磨光。LJGT∶28,残长3.8厘米(图7,1)。LJGT∶29,残长4.5厘米(图7,4)。
陶球 泥质灰陶。表面磨光。LJGT∶32,直径3.2厘米(图7,5)。
器腹残片 夹蚌红褐陶。弧鼓腹。表面饰多条附加堆纹,堆纹上饰摁窝纹。LJGT∶31,残高5.4厘米(图7,2)。
(二)龙山时代晚期遗存
较少,主要发现一些鼎足。依据形态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正装扁凿形足。依据外侧有无凹槽,又可分为两亚型。
Aa型:素面足。夹细砂红陶。足根部残,足尖捏制成铲状。表面磨光。LJGT∶11,残高7.6厘米(图7,8)。
Ab型:足根外侧饰凹槽或摁窝。LJGT∶1,夹砂红陶。较完整。残高8.5厘米(图7,7)。LJGT∶8,夹蚌红陶。形制较肥大,足尖部残。足根接器腹部饰摁窝,外侧饰较深凹槽。残高7.5厘米(图7,14)。LJGT∶6,夹砂红陶。足尖部残。足根外侧饰摁窝和凹槽。残高3.8厘米(图7,6)。
B型:圆柱形足。夹粗砂红褐陶。足、身较肥大,足尖部残。LJGT∶47,残高8.3厘米(图7,11)。
C型:侧装扁三角形足。夹细砂红褐陶。足尖部残。足根外侧饰竖行摁窝。通体磨光。LJGT∶9,残高6.3厘米(图7,9)。
(三)周代遗存
仅发现少量夹砂绳纹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等。
鬲足 夹砂红褐陶。尖锥状,足尖部残,裆较低矮。饰绳纹。LJGT∶13,残高4.9厘米(图7,13)。
二、龙王庙台遗址
遗址在陶店回族乡湖滨回族村陶家老圩东约500米处的瓦埠湖西岸,是一处典型的台地遗址。现存最高处高出周围地面约4~5米,远小于“三普”资料所记载的15米高,破坏较严重。台地面积仅剩约900平方米,根据地面陶片分布并结合钻探可知,遗址现存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遗址旁的田头地垄有成堆放置的陶片,明显是人工所为。面向瓦埠湖的一侧为断崖,我们试选取一段作剖面观察。
第1层:浅灰色,质地疏松,为耕土层,厚约20厘米。
第2层:红褐色,内含密集的红烧土块堆积,向左右水平延伸,应为房址类遗迹。厚约30厘米。采集红烧土块一件,表面平整光滑,木骨泥墙痕迹明显。残长20、宽11、厚4.5厘米(图8,14)。
第3层:浅灰色,夹杂青灰色斑土和少量红烧土颗粒,厚约32厘米。出土器类有陶鼎足、罐等和部分动物下颌骨。
第4层:灰褐色,夹杂青灰色斑土和少量红烧土颗粒,厚约28~30厘米。出土器类有陶罐、钵等。
第5层:深灰色,夹杂少量红烧土颗粒,厚约25厘米。出土器类有陶高柄杯、罐等。
第6层:深灰色,夹杂少量红烧土颗粒和黑色炭屑,厚约18~30厘米。出土器类有陶钵、杯等。
第7层:浅灰色,较纯净,质地较硬,厚约30厘米。距湖面较近,水位线较高,不便钻探,该层以下堆积情况尚不清楚。
通过整理采集到的126件陶片可知,该遗址主要包含龙山时代晚期和周代两期遗存。
(一)龙山时代晚期遗存
该类遗存是遗址内涵的主体,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红陶较多,灰陶次之。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弦纹和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鼎足、罐、盆、高柄杯、钵、鬶和器盖等。
鼎足 数量最多。均为夹砂陶质。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四型。
A型:侧装扁三角形足。依据足根外侧装饰不同,又可分为三亚型。
Aa型:足根外侧无装饰。LWMT∶34,灰陶。横截面呈扁圆形。残高8.5厘米(图8,13)。LJGT∶47,红陶。横截面呈扁方形。残高7.7厘米(图8,11)。
Ab型:足根或足尖外侧有摁窝。LWMT∶5,红陶。足根部有一摁窝,足尖残。残高7.2厘米(图8,6)。LWMT∶43,红陶。足根部有一摁窝。残高5.6厘米(图8,7)。LWMT∶6,红陶。足根部竖向有两个摁窝。残高7.6厘米(图8,5)。LWMT∶35,红陶。足根部竖向有两个摁窝。残高6.5厘米(图8,1)。LWMT∶7,红陶。形制较宽大,足根部残,足尖有一摁窝。残高6.5厘米(图8,2)。LWMT∶61,红褐陶。足尖捏痕明显,外侧有一摁窝。残高6.6厘米(图8,10)。
Ac型:外侧饰一道竖行凹槽。红陶。LWMT∶1,形制较宽大,足尖部残。残高8.6厘米(图8,9)。LWMT∶36,凹槽较深。残高5厘米(图8,3)。
B型:正装扁凿形足。依据外侧有无装饰,又可分为两个亚型。
Ba型:足外无装饰。LWMT∶8,红褐陶。足尖残。残高6.8厘米(图8,16)。
Bb型:足外侧饰数量不等的竖行凹槽。LWMT∶9,红陶。饰一道凹槽。残高6.2厘米(图8,19)。LWMT∶21,灰黑陶。饰一道凹槽。残高5.6厘米(图8,4)。LWMT∶12,红陶。足尖捏制成铲状。饰一道弧形凹槽。残高4.5厘米(图8,18)。LWMT∶55,灰褐陶。饰一道凹槽,足尖捏痕明显。残高6.5厘米(图8,12)。LWMT∶2,红陶。足根饰摁窝和宽凹槽,器腹饰宽篮纹。残高8.7厘米(图8,15)。LWMT∶14,红陶。饰三道凹槽。残高7.1厘米(图8,8)。LWMT∶49,红陶。饰四道凹槽。残高4.1厘米(图8,17)。
C型:锥柱形足。根据足根外有无摁窝,又可分为两个亚型。
Ca型:无摁窝。红陶。LWMT∶10,残高6厘米(图9,5)。LWMT∶62,横截面呈圆形。残高5厘米(图9,6)。
Cb型:有摁窝。LWMT∶3,红褐陶。饰一个摁窝。残高7.7厘米(图9,7)。LWMT∶17,红陶。足根饰对称两个摁窝。残高4.7厘米(图9,1)。
图8 龙王庙台遗址采集陶器及红烧土块
1、2、5~7、10.Ab型鼎足(LWMT∶35、LWMT∶7、LWMT∶6、LWMT∶5、LWMT∶43、LWMT∶61)3、9.Ac型鼎足(LWMT∶36、LWMT∶1)4、8、12、15、17~19.Bb型鼎足(LWMT∶21、LWMT∶14、LWMT∶55、LWMT∶2、LWMT∶49、LWMT∶12、LWMT∶9)11、13.Aa型鼎足(LWMT∶47、LWMT∶34)14.第2层红烧土块 16.Ba型鼎足(LWMT∶8)
图9 龙王庙台遗址采集陶器
1、7.Cb型鼎足(LWMT∶17、LWMT∶3)2、4.器鋬(LWMT∶77、LWMT∶75)3.D型鼎足(LWMT∶52)5、6.Ca型鼎足(LWMT∶10、LWMT∶62)
D型:鬼脸式足。红褐陶,盆形鼎。双眼之间饰竖行附加堆纹,堆纹上饰摁窝。LWMT∶52,残高3.7厘米(图9,3)。
器鋬 LWMT∶75,夹砂灰陶。弧条状。残高5厘米(图9,4)。LWMT∶77,夹砂红陶。正面呈桃心形。上饰平行刻划纹。残高4厘米(图9,2)。
罐 依据口沿形态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折沿罐。LWMT∶13,夹砂灰陶。尖唇,窄平折沿,斜肩,垂腹,腹部有桥形横贯耳。口径10、残高7.4厘米(图10,3)。LWMT∶66,泥质灰陶。厚圆唇,内沿下凹,斜肩。口径32.4厘米(图10,2)。LWMT∶71,夹砂灰黑陶。厚方唇,唇外有凸棱,内沿下凹,斜肩。口径30.4厘米(图10,1)。
B型:敞口罐。泥质灰陶。LWMT∶70,方唇,束颈。颈部饰弦纹。口径15.6厘米(图10,6)。LWMT∶117,圆方唇,高束颈。颈部饰弦纹。口径14.8厘米(图10,7)。
C型:直口罐。夹砂红陶。尖唇,子母口微残,直腹。口部下有几道凸棱,腹部饰斜篮纹。LWMT∶29,口径9厘米(图10,8)。
鬶 仅发现鬶足和鋬。夹砂红陶。LWMT∶73,空足壁较薄,足尖残。残高3.6厘米(图10,5)。LWMT∶74,半圆形,外侧有凸棱。宽3.1厘米(图10,4)。
高柄杯 依据柄部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空心柄。LWMT∶23,夹砂红褐陶。呈倒梯状,通体有凸棱。残高9.8厘米(图10,13)。LWMT∶16,泥质灰黑陶。形制较小,柱状。柄径1、残高3.9厘米(图10,11)。
B型:实心柄。夹砂灰黑陶。LWMT∶18,柱状。柄径2.2、残高7.4厘米(图10,14)。LWMT⑤∶1,形制较小。柱形柄中间有一道凸棱,圈足外撇。柄径0.9、残高4.2厘米(图10,12)。
图10 龙王庙台遗址采集陶器
1~3.A型罐(LWMT∶71、LWMT∶66、LWMT∶13)4.鬶鋬(LWMT∶74)5.鬶足(LWMT∶73)6、7.B型罐(LWMT∶70、LWMT∶117)8、C型罐(LWMT∶29)9、10.盆(LWMT∶11、LWMT∶69)11、13.A型高柄杯(LWMT∶16、LWMT∶23)12、14.B型高柄杯(LWMT⑤∶1、LWMT∶18)
盆 夹砂灰黑陶。LWMT∶11,直口微敛,卷沿,内沿下凹,垂腹。外沿有一道凸棱。口径30厘米(图10,9)。LWMT∶69,直口微敞,唇部加厚内凸,斜腹。口径42.8厘米(图10,10)。
钵 LWMT④∶2,泥质黑陶。圆唇,斜弧腹。残高3.7厘米(图11,8)。LWMT⑥∶1,泥质红陶。圆唇,直口微敛,弧腹斜内收。饰弦纹。口径27.4厘米(图11,3)。
器盖 LWMT∶25,夹砂灰黑陶。圆饼形盖钮,斜直腹。钮径5、残高2厘米(图11,11)。LWMT∶65,夹砂黑陶。圆饼形盖钮,斜直腹残。钮径2.5厘米(图11,6)。LWMT∶114,夹砂红陶。尖圆唇加厚内凸,斜直腹。残高1.5厘米(图11,9)。
缸 仅发现底部残片。LWMT∶26,夹砂红褐陶,胎壁较厚。斜腹,平底,近底部有手抹凹槽痕。残高5.3厘米(图11,7)。
(二)周代遗存
发现较少,可辨器类有鬲足、甗腰、盆和罐底等。
鬲足 依据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锥柱状。LWMT∶4,夹砂红陶。鬲裆较矮,足尖微残,着地面较大。饰绳纹。残高5.5厘米(图11,12)。LWMT∶19,夹砂灰陶。实足较矮,着地面较大。通体饰绳纹。残高5厘米(图11,15)。
B型:鼎式鬲足。夹砂红陶。实心柱足,横截面呈扁圆形。饰绳纹。LWMT∶20,残高5.5厘米(图11,13)。
空足器 夹砂红陶。实足尖较矮,着地面较大。上部饰斜行戳刺纹,近底部捏痕明显。LWMT∶22,残高4.7厘米(图11,14)。
甗腰 夹砂红陶。腰隔部有一周摁窝,甗身饰细绳纹。LWMT∶28,残高3.6厘米(图11,10)。
图11 龙王庙台遗址采集陶器
1、2.盆(LWMT∶119、LWMT∶80)3、8.钵(LWMT⑥∶1、LWMT④∶2)4.器腹残片(LWMT∶27)5.罐底(LWMT∶115)6、9、11.器盖(LWMT∶65、LWMT∶114、LWMT∶25)7.缸(LWMT∶26)10.甗腰(LWMT∶28)12、15.A型鬲足(LWMT∶4、LWMT∶19)13.B型鬲足(LWMT∶20)14.空足器(LWMT∶22)
盆 LWMT∶80,夹砂灰陶。圆唇加厚,截面呈伞状,敛口,弧腹内收。饰弦纹。口径24.2厘米(图11,2)。LWMT∶119,泥质灰陶。唇部加厚外凸,直口,折腹内收。口径29厘米(图11,1)。
罐底 泥质灰陶。斜腹,平底内凹。LWMT∶115,底径7.6厘米(图11,5)。
器腹残片 夹砂灰陶,胎壁较厚。饰隔断绳纹加附加堆纹,堆纹上饰斜行压纹。LWMT∶27,残高6.1厘米(图11,4)。
三、点将台遗址
遗址位于安丰塘镇申桥村戈家台村西约200米处的东西向椭圆形台地上,西侧紧邻注入瓦埠湖的陡涧河上游古河道。台地高出地面约5米,基本呈馒头状,面积约12000平方米。从高台中心的钻探推断,整个台地均有文化层堆积,其周围也有零星的浅薄文化层堆积。由于没有合适的断崖剖面,其文化层堆积的具体情况尚不清楚。通过对采集的152件陶片的整理可知,该遗址为一处包含龙山时代晚期和周代两类文化遗存的重要复合型遗址。
(一)龙山时代晚期陶器
夹砂陶为主体,约占61%,泥质陶次之,约占39%;红褐陶和灰陶较多,分别占33%和31.4%。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绳纹和刻划纹等。器形有鼎足、罐、盆、鬶、瓮、器盖和豆等。
鼎足 均为夹砂质。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侧装扁三角形足。依据足根外侧有无摁窝,又可分为两亚型。
Aa型:无摁窝。DJT∶5,灰陶。足尖残。器腹饰绳纹。残高8厘米(图12,10)。DJT∶6,红陶。足身显瘦窄,足尖捏痕明显。残高10.5厘米(图12,6)。DJT∶62,红褐陶。足尖捏痕明显。残高9.8厘米(图12,3)。DJT∶73,红陶。足尖部残。残高6.3厘米(图12,4)。
Ab型:有摁窝。DJT∶2,灰陶。竖行有两个摁窝,器腹饰绳纹。残高8.9厘米(图12,8)。DJT∶3,红褐陶。足身显肥大,足根有一个摁窝,足尖捏痕明显。残高12厘米(图12,1)。DJT∶4,红陶。有一个摁窝。残高7.5厘米(图12,7)。DJT∶59,灰陶。竖行有两个摁窝,器腹饰篮纹。残高8.4厘米(图12,11)。DJT∶61,灰陶。竖行有两个摁窝。残高9.1厘米(图12,2)。
图12 点将台遗址采集陶器
1、2、7、8、11.Ab型鼎足(DJT∶3、DJT∶61、DJT∶4、DJT∶2、DJT∶59)3、4、6、10.Aa型鼎足(DJT∶62、DJT∶73、DJT∶6、DJT∶5)5、9、13.鬶足(DJT∶7、DJT∶13、DJT∶10)12、14、16.B型鼎足(DJT∶1、DJT∶70、DJT∶72)15.C型鼎足(DJT∶49)
B型:正装扁凿形足。DJT∶1,红褐陶。足身宽扁,正面饰三道竖向深凹槽。残高7.3厘米(图12,12)。DJT∶70,红褐陶。饰一道竖向凹槽。残高5.3厘米(图12,14)。DJT∶72,红褐陶。足根部残,足尖捏制成铲状。残高5厘米(图12,16)。
C型:鬼脸式足。红褐陶。盆形鼎。双眼之间饰竖行附加堆纹,堆纹上饰指窝纹。DJT∶49,残高5.2厘米(图12,15)。
鬶足 锥形。夹砂红褐陶。DJT∶7,实足部分较高,足尖平且微外撇。残高6.5厘米(图12,5)。DJT∶10,实足部分较高。残高6.4厘米(图12,13)。DJT∶13,实足部分稍矮,足尖残。残高6.7厘米(图12,9)。
罐 部分罐与鼎依据口沿不易区分,于此且统以罐名之。依据口部形态不同,可分三型。
A型:折沿罐。DJT∶23,夹砂灰陶。方唇,内沿下凹,微束颈,斜肩。饰斜篮纹。口径16.4厘米(图13,2)。DJT∶43,夹砂灰陶。方唇,内沿下凹,束颈,垂肩。饰弦纹。口径17.6厘米(图13,9)。DJT∶29,夹砂灰陶。尖圆唇,内沿微凹且有凸棱,斜肩。饰弦纹。口径19.2厘米(图13,10)。DJT∶94,夹砂灰黑陶。尖圆唇,口沿内伸上翘,内沿一道凸棱明显,斜肩。口径20厘米(图13,1)。DJT∶100,泥质灰陶。圆唇,斜折沿较宽,口沿内伸且有凹槽,斜肩。口径30厘米(图13,3)。
B型:卷沿罐。夹砂红褐陶。方唇,内沿下凹,斜肩。素面。DJT∶99,口径20.4厘米(图13,4)。
C型:直敞口罐。DJT∶31,夹砂灰陶。圆唇外凸,垂腹微鼓。饰弦纹。口径13.8厘米(图13,8)。DJT∶42,泥质灰陶。尖圆唇外凸。素面。口径19.6厘米(图13,11)。
瓮 依据领部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高领瓮。DJT∶45,夹砂红褐陶,胎壁较厚。圆唇外翻,广肩。领部饰弦纹。残高6厘米(图13,20)。DJT∶126,夹砂灰陶。高竖领,广肩。饰篮纹。口径17.4厘米(图13,15)。
B型:矮领瓮。夹砂灰陶。DJT∶21,敛口,斜肩。外领有三道凸棱,中间凸棱上饰摁窝,肩以下饰斜篮纹。口径20厘米(图13,5)。DJT∶39,厚方唇,广弧肩。饰弦纹(图13,17)。
盆 DJT∶18,夹砂灰陶。直口微敛,唇部加厚有凸棱,近口部外侧有一道宽凸棱,斜直腹。饰宽斜篮纹。残高6厘米(图13,6)。DJT∶20,夹砂灰陶。直口微敛,方唇内凹,窄斜折沿,垂腹。口径23厘米(图13,16)。DJT∶53,泥质灰陶。盆底,斜直腹,平底。近底部饰弦纹。底径15.2厘米(图13,7)。
图13 点将台遗址采集陶器
1~3、9、10.A型罐(DJT∶94、DJT∶23、DJT∶100、DJT∶43、DJT∶29)4.B型罐(DJT∶99)5、17.B型瓮(DJT∶21、DJT∶39)6、7、16.盆(DJT∶18、DJT∶53、DJT∶20)8、11.C型罐(DJT∶31、DJT∶42)12、13、21.器盖(DJT∶116、DJT∶119、DJT∶46)14、18、19.壶(DJT∶113、DJT∶123、DJT∶124)15、20.A型瓮(DJT∶126、DJT∶45)
器盖 DJT∶46,泥质红陶。方唇,近唇部外壁内凹,斜直腹。素面。残高3.9厘米(图13,21)。DJT∶116,夹砂红陶。圆饼状钮,斜腹。钮径6厘米(图13,12)。DJT∶119,夹砂红褐陶。圈足状钮,斜直腹。钮径6.4厘米(图13,13)。
壶 DJT∶113,夹砂灰黑陶。为瓶身的箍棱部分。箍径10.2厘米(图13,14)。DJT∶123,泥质红褐陶。饰四道凹弦纹。直径10厘米(图13,18)。DJT∶124,夹砂红褐陶。尖唇,直敞口,外壁有三道箍棱。口径8厘米(图13,19)。
甗腰 夹砂灰陶。饰方格纹。DJT∶130,腰径14厘米(图14,1)。
豆盘 夹砂红褐陶。斜腹,圜底。DJT∶161,柄径4.8厘米(图14,21)。
器鋬 泥质红陶。半圆形桥状,外侧有凹槽。DJT∶48,残高5.2厘米(图14,8)。
网坠 泥质红陶。长圆形,有一横两纵三周凹槽。DJT∶47,长3.5、厚1.5厘米(图14,9)。
(二)周代遗存
以夹砂陶为主,占71.4%,泥质陶占28.6%;灰陶最多,占46.8%,红褐陶次之,占28.1%,红陶最少。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几何形纹和摁窝等,可辨器类有鬲、鬲足、罐、盆、钵、甗和豆等。
鬲 均为夹砂质。依据口沿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卷沿。DJT∶28,灰黑陶。方唇,鼓肩。饰中粗绳纹(图14,20)。DJT∶105,灰黑陶。方唇,微束颈,弧鼓腹。颈部饰中粗绳纹。口径26.2厘米(图14,3)。DJT∶107,红褐陶。方唇内凹,斜肩,鼓腹。饰中粗偏细绳纹。口径32厘米(图14,2)。
B型:折沿。DJT∶101,灰陶。方唇,内沿下凹,微束颈,斜肩。饰中粗绳纹。口径22.8厘米(图14,5)。DJT∶131,灰黑陶。颈部饰弦纹,腹部饰中粗偏粗绳纹。颈径9.5厘米(图14,4)。
鬲足 均为夹砂陶。依据形态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锥形。DJT∶8,灰陶。尖锥状,实足部分较高,足尖残。素面。残高5.5厘米(图14,10)。DJT∶9,灰陶。实足部分较矮,着地面稍大。饰中粗绳纹。残高6.5厘米(图14,6)。DJT∶11,灰褐陶。尖锥状,鬲裆较矮。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4.6厘米(图14,16)。
B型:锥柱形。DJT∶14,红褐陶。实足部分较高,着地面呈椭圆形。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5.5厘米(图14,15)。DJT∶37,红褐陶。实足部分较高,足尖部残。饰中粗偏细绳纹。残高6.5厘米(图14,7)。DJT∶83,灰陶。空足较深,实足与空足分界稍显,足尖部残。饰中粗绳纹。残高5.8厘米(图14,12)。
C型:柱形。DJT∶12,红陶。实足部分较瘦高,着地面较大。饰中粗绳纹。残高6.6厘米(图14,17)。DJT∶15,红褐陶。足身显肥大,空足较深,着地面呈圆形。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7厘米(图14,19)。DJT∶17,灰陶。空足较深,着地面较大。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5厘米(图14,11)。DJT∶76,红褐陶。空足较深,着地面呈圆形。通体饰中粗偏粗绳纹。残高6厘米(图14,18)。DJT∶77,红褐陶。实足部分较高,着地面较大。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5.2厘米(图14,14)。DJT∶81,灰陶。空足较深,实足部分较矮,着地面较大。饰中粗偏粗绳纹。残高4.2厘米(图14,13)。
图14 点将台遗址采集陶器
1.甗腰(DJT∶130)2、3、20.A型鬲(DJT∶107、DJT∶105、DJT∶28)4、5.B型鬲(DJT∶131、DJT∶101)6、10、16.A型鬲足(DJT∶9、DJT∶8、DJT∶11)7、12、15.B型鬲足(DJT∶37、DJT∶83、DJT∶14)8.器鋬(DJT∶48)9.网坠(DJT∶47)11、13、14、17~19.C型鬲足(DJT∶17、DJT∶81、DJT∶77、DJT∶12、DJT∶76、DJT∶15)21.豆盘(DJT∶161)22.不明空足器(DJT∶16)
不明空足器 夹砂红陶。空足较深,实足部分较矮,足尖捏痕明显。素面。DJT∶16,残高5.4厘米(图14,22)。
罐 依据口沿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折沿。DJT∶25,夹砂红褐陶。圆唇,内沿近唇部下凹,微束颈,斜肩。饰抹断中粗绳纹。口径26.8厘米(图15,6)。DJT∶54,泥质红陶。斜直腹,平底,通体饰中粗绳纹。底径12.6、残高10.2厘米(图15,10)。DJT∶129,夹砂灰陶。垂鼓腹。饰绳纹,肩部饰一道附加堆纹,堆纹上饰压印绳纹。颈径17.2厘米(图15,5)。
B型:直口广肩。泥质灰陶。DJT∶132,束颈,斜广肩。饰弦断中粗绳纹。颈径14.4厘米(图15,4)。DJT∶133,长束颈,圆广肩,鼓腹。素面。颈径13.2厘米(图15,3)。
盆 泥质灰陶。DJT∶30,大口,圆唇,斜折沿,折腹。饰竖行中粗绳纹。口径36.8厘米(图15,1)。DJT∶52,折沿外翻,直口微敞,斜弧腹。饰弦纹。口径28.8厘米(图15,2)。
钵 依据口部形态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敛口。DJT∶19,夹砂红褐陶。尖唇,外沿内凹,鼓腹内收。饰中粗偏粗绳纹。口径13.6厘米(图15,16)。DJT∶91,夹砂灰陶。方唇,弧鼓腹。上腹饰凹弦纹,下腹饰中粗绳纹。口径16厘米(图15,9)。
B型:直口。夹砂红褐陶。方唇,下腹斜内收。上腹饰弦纹,下腹饰斜行中粗偏粗绳纹。DJT∶90,口径23厘米(图15,7)。
C型:敞口。泥质灰陶。圆唇,斜弧腹。素面。DJT∶92,口径19.4厘米(图15,8)。
甗腰 DJT∶34,夹砂灰陶。饰中粗偏粗绳纹。腰径15厘米(图15,12)。DJT∶35,夹砂红褐陶。上腹饰中粗绳纹,腰隔饰摁窝一周。腰径12厘米(图15,15)。
图15 点将台遗址采集陶器
1、2.盆(DJT∶30、DJT∶52)3、4.B型罐(DJT∶133、DJT∶132)5、6、10.A型罐(DJT∶129、DJT∶25、DJT∶54)7.B型钵(DJT∶90)8.C型钵(DJT∶92)9、16.A型钵(DJT∶91、DJT∶19)11.器盖(DJT∶40)12、15.甗腰(DJT∶34、DJT∶35)13.壶(DJT∶44)14.豆(DJT∶115)
器盖 泥质灰陶。方唇,直口,弧鼓腹。素面。DJT∶40,口径15厘米(图15,11)。
壶 硬陶,灰褐色。尖唇,敞口,束颈。颈部有箍棱。DJT∶44,口径10.8厘米(图15,13)。
豆 豆盘残件。泥质灰陶。斜腹,圜底。柄部有刻划纹。DJT∶115,残高1.8厘米(图15,14)。
四、丁家孤堆遗址
又名“丁家堌堆”,遗址位于堰口镇青莲村丁家孤堆郢子村民组,为一不规则圆形台地,残高约3米,东北距离青莲寺遗址约3.5公里。台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周围地面陶片分布的面积约12000平方米,大都文化层较薄。在地面和断面共采集陶片109件,遗址的主体内涵为商周时期遗存,也包括较多龙山时代晚期遗存。
(一)龙山时代晚期遗存
主要发现有鼎足和盆。
鼎足 均为夹砂陶。依据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侧装扁三角形足。DJGD∶1,红陶。足身较宽扁,根部外侧饰竖行三个摁窝。残高7.7厘米(图16,1)。DJGD∶2,红褐陶。足身较窄厚。残高7.3厘米(图16,11)。DJGD∶31,较厚,足根部残,足尖捏痕明显。残高4.9厘米(图16,8)。DJGD∶33,红褐陶。足身较瘦小。残高4.2厘米(图16,9)。
B型:正装扁凿形足。DJGD∶11,红陶。横截面呈方形,外侧有一道竖向凹槽。残高4.6厘米(图16,3)。DJGD∶12,红陶。上下等宽,较薄,足尖捏痕明显(图16,2)。DJGD∶32,红褐陶。较短小。残高5.5厘米(图16,10)。
盆 泥质黑陶。窄折沿外垂,内沿下凹,内部近口部有凸棱。外壁饰弦纹,磨光。DJGD∶18,口径11、残高4.3厘米(图16,7)。
(二)周代遗存
较为丰富,陶器中夹砂陶居多,占64.3%,泥质陶较少,占35.7%;灰陶最多,占45.6%,红褐陶次之,占30.7%。纹饰有绳纹、弦纹和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鬲、鬲足、罐、甗、钵、豆和器盖等。
鬲 DJGD∶21,夹砂灰黑陶。方唇,卷沿,斜肩,鼓腹。饰中粗偏粗绳纹(图16,17)。
鬲足 均为夹砂陶。依据形态差异,可分为三型。
A型:锥形。DJGD∶13,灰陶。尖锥状,空足较深,实足部分较矮。饰中粗绳纹。残高5.4厘米(图16,16)。DJGD∶42,灰陶。空足较矮,着地面较小。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4.8厘米(图16,4)。DJGD∶41,灰陶。实足部分较矮,着地面较小。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5.5厘米(图16,14)。DJGD∶7,红褐陶。空足较深,着地面较小。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6.2厘米(图16,15)。
B型:锥柱形。DJGD∶6,红陶。空足较深,实足部分较矮,着地面稍大。通体饰粗绳纹。残高8厘米(图16,13)。DJGD∶5,红褐陶。实足部分较高,着地面较小。通体饰中粗偏细绳纹。残高5.6厘米(图16,19)。DJGD∶9,灰陶。着地面较大。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6.1厘米(图16,12)。DJGD∶38,灰陶。空足较深,着地面较小。饰中粗绳纹。残高5.5厘米(图16,6)。
图16 丁家孤堆遗址采集陶器
1、8、9、11.A型鼎足(DJGD∶1、DJGD∶31、DJGD∶33、DJGD∶2)2、3、10.B型鼎足(DJGD∶12、DJGD∶11、DJGD∶32)4、14~16.A型鬲足(DJGD∶42、DJGD∶41、DJGD∶7、DJGD∶13)5、18、20、21.C型鬲足(DJGD∶37、DJGD∶4、DJGD∶3、DJGD③∶2)6、12、13、19.B型鬲足(DJGD∶38、DJGD∶9、DJGD∶6、DJGD∶5)7.盆(DJGD∶18)17.鬲(DJGD∶21)
C型:柱形。DJGD∶3,红陶。实足部分较高。饰中粗绳纹。残高7.2厘米(图16,20)。DJGD∶4,红褐陶。实足部分较高,足尖部残。素面。残高5.9厘米(图16,18)。DJGD③∶2,灰陶。实足部分较高,着地面较大。饰中粗绳纹,内侧纹饰被抹平。残高6.4厘米(图16,21)。DJGD∶37,红褐陶。断面显示系采用包制法制成。空足较深。素面。残高6.1厘米(图16,5)。
罐 依据口部形态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折沿。DJGD∶23,夹砂灰陶。圆唇,微束颈,斜肩。内沿有一道凸棱。口径17.2厘米(图17,11)。DJGD∶45,泥质灰黑陶。圆方唇,内沿微凹,斜肩。口径12.6厘米(图17,1)。
B型:敞口。DJGD∶19,夹砂红褐陶。圆唇有凹槽,束颈。饰抹平中粗绳纹。口径24厘米(图17,6)。DJGD∶20,泥质红褐陶。圆方唇,束颈。近唇部饰抹平中粗绳纹。口径27厘米(图17,10)。
C型:高领。DJGD∶8,夹砂红褐陶。方唇,卷沿,束颈,斜广肩。颈部饰抹平中粗绳纹,肩部饰凹弦纹。口径13.2厘米(图17,2)。DJGD∶25,夹砂灰黑陶。圆唇,内沿有一道凹槽,卷沿,束颈,斜肩。肩部有一道凸棱。口径19.6厘米(图17,3)。
图17 丁家孤堆遗址采集陶器
1、11.A型罐(DJGD∶45、DJGD∶23)2、3.C型罐(DJGD∶8、DJGD∶25)4、8.钵(DJGD∶56、DJGD∶69)5、9.豆(DJGD∶53、DJGD∶55)6、10.B型罐(DJGD∶19、DJGD∶20)7.器盖(DJGD∶54)12、13.盆(DJGD∶49、DJGD∶44)14.甗腰(DJGD∶10)
甗腰 夹砂灰陶。饰中粗绳纹,腰隔一周指窝纹。DJGD∶10,残高9.3厘米(图17,14)。
盆 DJGD∶44,夹砂灰陶。厚方唇,斜直腹内收。口径28厘米(图17,13)。DJGD∶49,泥质灰陶。圆唇,上有一道凸棱,斜折沿,内沿下凹,垂腹。口径33厘米(图17,12)。
钵 DJGD∶56,泥质灰陶。圆唇上有一道凹槽,敛口,弧鼓腹。素面。残高6.4厘米(图17,4)。DJGD∶69,夹砂灰陶。方唇,直口,弧腹内收。饰中粗绳纹。口径22.4厘米(图17,8)。
豆 均为圈足底座。DJGD∶53,泥质红陶。圆唇,斜弧腹。圈足径14.4厘米(图17,5)。DJGD∶55,泥质红陶。方唇,内沿平伸,斜直腹。圈足径9厘米(图17,9)。
器盖 泥质灰陶。尖唇,近唇部有一道宽凸棱,似子母口,斜直壁。DJGD∶54,口径21.4厘米(图17,7)。
五、青莲寺遗址
遗址位于堰口镇青莲村,紧邻寿县六公路,东距瓦埠湖约12公里,地势较周围高约2~3米。根据对遗址的简单钻探可知,其南北长约300米,面积约90000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等单位对其进行过调查和试掘,已发表过相当丰富的材料[5]。本文仅对其作简单介绍,我们选择性采集陶片86件,包含龙山时代晚期和周代两个时期遗存。
(一)龙山时代遗存
较少,主要是部分鼎足和罐类器。
鼎足 均为夹砂陶。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侧装扁三角形足。QLS∶1,红陶。足根外侧饰竖行三个摁窝。残高7.5厘米(图18,1)。QLS∶2,红褐陶。较厚,横截面呈长方形。残高8.3厘米(图18,2)。QLS∶4,灰陶。较宽扁。残高5.6厘米(图18,8)。QLS∶5,红陶。较薄,根部饰一摁窝。残高5.1厘米(图18,4)。QLS∶24,灰陶。较窄。根部饰一个摁窝。残高6.5厘米(图18,7)。
B型:正装扁凿形足。QLS∶3,红陶。上下等宽,外侧有一道竖向凹槽。残高5.3厘米(图18,6)。QLS∶30,红褐陶。上宽下窄,外侧有一道凹槽。残高5.4厘米(图18,5)。
C型:正装柱形足。红陶。横截面呈圆形。QLS∶31,残高4.1厘米(图18,3)。
罐 QLS∶15,夹砂红褐陶,胎壁较厚。方唇下凹,斜窄折沿,垂腹。饰弦纹。口径12厘米(图19,2)。QLS∶41,夹砂红褐陶。折沿,垂腹。饰宽篮纹(图19,1)。QLS∶50,夹砂灰陶。方唇内凸,折沿,斜肩。口径8.3厘米(图19,6)。
(二)周代遗存
发现较多,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其中灰陶居多,占55.9%;红褐陶次之,占22.3%。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鬲、鬲足、罐、盆和甗等。
鬲 均为夹砂陶。依据口沿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卷沿。QLS∶17,灰陶。方唇,束颈。饰中粗绳纹(图19,3)。QLS∶40,灰陶。方唇有凹槽,微束颈,斜肩。饰中粗偏粗绳纹。口径32厘米(图19,4)。QLS∶45,灰陶。方唇有凹槽,内沿下凹,束颈。饰中粗绳纹。口径28厘米(图19,7)。
图18 青莲寺遗址采集鼎足
1、2、4、7、8.A型(QLS∶1、QLS∶2、QLS∶5、QLS∶24、QLS∶4)3.C型(QLS∶31)5、6.B型(QLS∶30、QLS∶3)
图19 青莲寺遗址采集陶器
1、2、6.罐(QLS∶41、QLS∶15、QLS∶50)3、4、7.A型鬲(QLS∶17、QLS∶40、QLS∶45)5.B型鬲(QLS∶52)
B型:折沿。红陶。圆方唇,斜折沿,束颈。饰中粗绳纹。QLS∶52,口径23.6厘米(图19,5)。
鬲足 均为夹砂陶。部分断面显示包制痕迹明显。依据形态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锥形。红陶。实足根较高,足尖残。素面。QLS∶7,残高7.4厘米(图20,2)。
B型:锥柱形。红褐陶。空足较深,实足根较矮,着地面较小。通体饰中粗绳纹。QLS∶9,残高4.2厘米(图20,6)。
C型:柱形。QLS∶6,灰陶。空足较深,着地面较大。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6.1厘米(图20,4)。QLS∶8,红褐陶。实足根较高,着地面较大。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6.5厘米(图20,3)。
甗 夹砂灰陶。QLS∶13,饰中粗绳纹,腰隔饰一周摁窝。腰径14.8厘米(图20,5)。QLS∶38,束腰。饰中粗绳纹,腰隔饰一周摁窝。腰径18.4厘米(图20,1)。
盆 泥质灰陶。方唇有凹槽,斜折沿,弧腹斜内收。素面。QLS∶10,口径22厘米(图21,1)。
罐 泥质灰黑陶。圆唇,敞口,高领,广肩。QLS∶12,残高4厘米(图21,4)。
钵 夹砂红陶。圆唇加厚内凸,敛口,弧鼓腹。QLS∶49,口径11厘米(图21,5)。
器盖 泥质灰陶,胎壁较厚。方唇,折腹。QLS∶19,口径16厘米(图21,3)。
圈足 泥质灰陶。QLS∶48,陶色泛白。较矮小。圈足径8.6厘米(图21,6)。QLS∶51,圈足较高。有两道箍棱。圈足径11.6厘米(图21,2)。
图20 青莲寺遗址采集陶器
1、5.甗(QLS∶38、QLS∶13)2.A型鬲足(QLS∶7)3、4.C型鬲足(QLS∶8、QLS∶6)6.B型鬲足(QLS∶9)
图21 青莲寺遗址采集陶器
1.盆(QLS∶10)2、6.圈足(QLS∶51、QLS∶48)3.器盖(QLS∶19)4.罐(QLS∶12)5.钵(QLS∶49)
六、斗鸡台遗址
遗址位于双桥镇大郢村邸家小郢自然村以东约400米,南距寿县至霍邱公路约200米,为一高出地面约3米的土墩,现存面积约9000平方米。与青莲寺遗址一样,北京大学等单位曾在遗址做过调查与试掘[6],获得了一批丰富的文化遗物,并发表过详细资料。本文仅就此次调查所采集到的新材料报道如下。
本次调查新采集到5件可辨器形的标本,包括石器1件、陶器4件。
石锛 青灰色。梯形,有段。通体磨光。DJiT∶2,残长5.8、宽3~3.4厘米(图22,2)。
图22 斗鸡台遗址采集遗物
1.B型陶罐(DJiT∶4)2.石锛(DJiT∶2)3.陶豆柄(DJiT∶1)4.A型陶罐(DJiT∶3)5.陶盆(DJiT∶5)
豆柄 泥质灰陶。盘底平。柄部饰凸棱。DJiT∶1,柄径6.6厘米(图22,3)。
陶罐 均为夹砂陶。依据口部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高领。红褐陶,胎壁较厚。方唇,直敞口,斜广肩。颈部饰弦纹。DJiT∶3,口径32厘米(图22,4)。
B型:折沿。灰陶。口部变形,方唇,内沿下凹,微束颈,斜肩。DJiT∶4,口径13.4厘米(图22,1)。
盆 泥质红陶。圆唇,宽斜沿,斜腹内收。饰中粗绳纹。DJiT∶5,口径21.2厘米(图22,5)。
七、刘备城遗址
遗址位于丰庄镇湖沿村刘备城村民组,属高岗型台地遗址,现大部分已被民居房屋所覆盖,只保留了西北部的一部分。当地传说三国时期刘备曾率兵驻扎于此,故而得名“刘备城”。方形台地的四边均有类似于城门的缺口,其具体时代尚不清楚。根据地表采集遗物范围再结合钻探可知,城址的范围约160000平方米,未被村庄所占的部分仅剩约5000平方米。在遗址中采集陶片117件,包括龙山时代晚期和周代两个时期遗存。
(一)龙山时代晚期陶器
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红褐陶居多,红陶次之,还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纹饰以篮纹为主,有一定数量的绳纹。可辨器形有鼎、鼎足、鬶、罐等。
鼎 夹砂红褐陶。方唇,宽斜折沿,束颈,斜肩,鼓腹。饰横篮纹。LBC∶11,口径12.8厘米(图23,5)。
鼎足 均为夹砂红褐陶。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侧装扁三角形足。LBC∶1,足身较宽大,足尖捏痕明显。器腹饰绳纹。残高12.6厘米(图23,11)。LBC∶2,足根饰一摁窝,足尖捏制成凿形。残高8厘米(图23,8)。LBC∶3,足身较宽大,足根部饰一摁窝,足尖捏痕明显。残高16.2厘米(图23,4)。
图23 刘备城遗址采集陶器
1.罐(LBC∶7)2.钵(LBC∶43)3.器腹残片(LBC∶40)4、8、11.A型鼎足(LBC∶3、LBC∶2、LBC∶1)5.鼎(LBC∶11)6.鬶足(LBC∶5)7、12.B型鼎足(LBC∶4、LBC∶9)9.器盖(LBCL∶1)10.C型鼎足(LBC∶12)
B型:正装扁凿形足。LBC∶4,上下等宽,正面有一道竖向深凹槽。残高6.8厘米(图23,7)。LBC∶9,足身较宽扁,足尖稍大。外侧饰平行五道竖向凹槽。残高5.1厘米(图23,12)。
C型:锥柱形足。LBC∶12,横截面呈圆形。残高4.8厘米(图23,10)。
鬶 仅发现鬶足。夹砂红褐陶。尖锥状实足部分较矮。素面。LBC∶5,残高4.9厘米(图23,6)。
罐 夹砂黑陶。圆唇有凹槽,敞口,束颈,斜肩。LBC∶7,口径14厘米(图23,1)。
钵 泥质红褐陶。方唇内凸,敛口,鼓腹。下腹饰绳纹。LBC∶43,口径14.6厘米(图23,2)。
器盖 泥质红褐陶。圆唇,敞口,折腹。LBCL∶1,口径19厘米(图23,9)。
器腹残片 LBC∶40,夹砂红陶。宽篮纹上饰附加堆纹,堆纹上饰压印纹(图23,3)。
(二)周代遗存
发现较少,仍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灰陶较多,红褐陶次之。纹饰主要是绳纹。可辨器形有鬲足、甗、盆和器盖等。
鬲足 依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锥柱形。LBC∶8,夹砂灰陶。空足较深,实足部分较矮,着地面较大。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4.1厘米(图24,6)。
图24 刘备城遗址采集陶器
1、2.盆(LBC∶35、LBC∶38)3.器盖(LBC∶10)4.甗腰(LBC∶28)5、7.B型鬲足(LBC∶26、LBC∶6)6.A型鬲足(LBC∶8)
B型:柱形。LBC∶6,夹砂灰陶。空足较深,足根较粗大。饰中粗绳纹。残高6.2厘米(图24,7)。LBC∶26,夹砂红褐陶。空足较深,足根较粗。饰中粗绳纹。残高3.7厘米(图24,5)。
甗腰 夹砂灰陶。饰中粗偏粗绳纹。LBC∶28,残高6厘米(图24,4)。
盆 LBC∶35,泥质灰陶。圆唇,窄折沿,斜弧腹。素面。口径19.2厘米(图24,1)。LBC∶38,夹砂红褐陶。折沿,弧鼓腹。饰中粗偏粗绳纹(图24,2)。
器盖 泥质灰陶。方唇,直口,弧鼓腹,圜底。LBC∶10,口径12、高3厘米(图24,3)。
八、张飞台遗址
遗址位于丰庄镇湖沿村刘备城村民组,即刘备城遗址西约600米处的漫坡上。当地群众传说其原名“葬妃台”,取刘备葬妃于此之意,并介绍说该遗址原有5~6米的高台,后在农业建设中被推平,现今漫坡高度只有约0.5米。根据地表陶片的分布并结合一定钻探得知,现有约5000平方米的范围。在东部有一条南北向横穿遗址的水渠,渠内发现成片堆积的陶片等遗物,显系人工所为。根据采集到的165件陶片遗物可知,遗址主体为周代遗存,另有少量龙山时代晚期遗存。
(一)龙山时代晚期遗存
较少,主要发现部分鼎足和篮纹、方格纹陶片。器形以鼎足为主。
鼎足 侧装扁三角形足,均为夹砂陶。ZFT∶1,红褐陶。足根外侧有一摁窝。残高5.8厘米(图25,3)。ZFT∶3,红褐陶。足身较瘦窄。残高4.8厘米(图25,2)。ZFT∶10,灰陶。足根外侧有竖行两个摁窝。残高5.2厘米(图25,6)。ZFT∶23,红褐陶。足根外侧有一摁窝。残高5.5厘米(图25,4)。ZFT∶25,红褐陶。残高5.5厘米(图25,5)。
图25 张飞台遗址采集遗物
1.石器(ZFT∶38)2~6.陶鼎足(ZFT∶3、ZFT∶1、ZFT∶23、ZFT∶25、ZFT∶10)
图26 张飞台遗址采集陶鬲
1.B型(ZFT∶39)2~4.A型(ZFT∶33、ZFT∶35、ZFT∶7)
(二)周代遗存
较丰富,除少量石器外,陶器较多,其中以夹砂陶为主,占77.6%,泥质陶较少,占22.4%;灰陶居多,占50.7%,红褐陶次之,占26%。纹饰除绳纹外,还有附加堆纹、乳钉纹、戳刺纹和印纹硬陶。可辨器形有鬲、鬲足、罐、甗和豆等。
石器 浅灰色。梯形,多面形。一面磨光,疑为研磨器。ZFT∶38,长6.5厘米(图25,1)。
鬲 均为夹砂陶。依据口沿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卷沿。灰陶。ZFT∶7,圆唇,束颈,鼓肩近折。肩部有一道凹槽,饰中粗绳纹。口径23.2厘米(图26,4)。ZFT∶33,方唇,斜肩,微鼓腹。饰中粗绳纹。口径12厘米(图26,2)。ZFT∶35,方唇,束颈,鼓肩。饰中粗绳纹。口径20厘米(图26,3)。
图27 张飞台遗址采集陶鬲足
1、5、8.C型(ZFT⑤∶2、ZFT∶13、ZFT∶21)2、3.A型(ZFT∶18、ZFT∶20)4、6、7、9、10.B型(ZFT∶9、ZFT∶2、ZFT∶4、ZFT∶29、ZFT∶28)
B型:折沿。灰陶。方唇,内唇有一道凹槽,弧鼓腹。饰中粗绳纹。ZFT∶39,口径23.6厘米(图26,1)。
鬲足 均为夹砂陶。依据形态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锥形。ZFT∶18,红褐陶。空足较深,着地面较小。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6.3厘米(图27,2)。ZFT∶20,灰陶。实足部分较矮,着地面较小。饰中粗偏细绳纹。残高5.2厘米(图27,3)。
B型:锥柱形。ZFT∶2,灰陶。空足较深,显肥大,着地面稍大。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11.1厘米(图27,6)。ZFT∶29,灰陶。实足部分稍矮。饰中粗绳纹。残高6厘米(图27,9)。ZFT∶4,红褐陶。空足较深,着地面稍大。饰中粗绳纹。残高10.6厘米(图27,7)。ZFT∶9,红褐陶。饰中粗绳纹。残高5.2厘米(图27,4)。ZFT∶28,红褐陶。空足较深。饰中粗绳纹。残高6厘米(图27,10)。
C型:柱形。ZFT⑤∶2,灰陶。空足较深,实足部分较矮,着地面稍小。通体饰中粗偏粗绳纹。残高9.4厘米(图27,1)。ZFT∶21,灰陶。实足部分较矮,着地面稍大,捏痕明显。饰中粗绳纹。残高4.4厘米(图27,8)。ZFT∶13,红褐陶。实足根部分粗矮,足尖部残。饰粗绳纹。残高7厘米(图27,5)。
图28 张飞台遗址采集陶器
1.圈足(ZFT∶16)2、8、9.罐(ZFT∶11、ZFT∶5、ZFT∶14)3、5.甗腰(ZFT∶8、ZFT∶36)4.缸(ZFT∶15)6、7.豆(ZFT∶17、ZFT∶58)10.盉流(ZFT∶19)
罐 夹砂灰陶。ZFT∶5,方唇,斜窄折沿,斜肩,鼓腹。饰弦纹。口径13.2厘米(图28,8)。ZFT∶14,半环形罐耳。饰绳纹。残长6.9厘米(图28,9)。ZFT∶11,腹部残片。饰两周附加堆纹,堆纹上饰压印绳纹(图28,2)。
甗腰 ZFT∶8,夹砂灰陶。饰中粗绳纹,腰隔饰一周附加堆纹,堆纹上饰摁窝(图28,3)。ZFT∶36,夹砂灰陶。饰抹断中粗绳纹。腰径15厘米(图28,5)。
缸 夹砂红陶。方唇,直口,直腹。饰中粗偏粗绳纹,近口部饰一周附加堆纹,堆纹上饰压印绳纹。ZFT∶15,残高7厘米(图28,4)。
豆 ZFT∶17,夹砂灰陶。豆柄较短。柄部一周有三个镂孔。残高4.1厘米(图28,6)。ZFT∶58,泥质灰陶。豆柄较粗,上腹圜底近平。残高5.5厘米(图28,7)。
圈足 夹砂红褐陶。斜腹,圜底近平,圈足微内凹。ZFT∶16,圈足径12厘米(图28,1)。
盉流 泥质灰陶。直流。腹部饰中粗绳纹。ZFT∶19,流径3.6、残长12厘米(图28,10)。
九、禹临城遗址
遗址位于迎河镇禹临村民组西北部的一处高台上,西距淠河约2公里,现存部分最高约3.5米。遗址上仍有民居,且多处有明显的取土破坏现象。根据地表陶片分布和局部钻探可知,遗址现存面积仅约3000平方米。遗址东北部有一人工开挖的土坑,其内陶片遗落丰富,还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剖面。经过对剖面的初步清理,可知遗址的文化堆积如下。
第1层:灰黄色,沙性土,表土层。厚约30厘米。
第2层:深灰色,夹杂较多青灰色斑土和少量炭屑,呈细沙性层累堆积层,内包含丰富的螺壳、蚌壳等。厚约65~90厘米。
第3层:深灰色,夹杂青灰色和灰白色斑土,包含少量螺壳。该层内可划分出若干平行的小层,各小层间以依细沙土隔开,显系河水浸满而成。厚约25厘米。
第4层:浅灰色,夹杂较多青灰泛黄色斑土和少量红烧土颗粒,沙性较硬。厚约25厘米。
第5层:灰褐色,夹杂青灰色斑土、少量红烧土颗粒和较多炭屑,沙性较硬,包含少量螺壳。厚约35厘米。
第6层:深灰褐色,夹杂少量青灰色斑土、红烧土颗粒和炭屑,沙性较硬。厚约15厘米。
第7层:浅灰褐色,夹杂较多青灰色斑土和红烧土颗粒,含沙量较小,较硬。厚约0~20厘米。
第8层:深灰色,夹杂大量炭屑和红烧土颗粒,较硬。厚约20厘米。
第9层:浅灰色,夹杂少量红烧土颗粒和炭屑,较硬。剖面暴露厚度18厘米,向下深度约1米,可能为灰坑类遗迹。
第10层:浅灰色较淡,夹杂灰白色斑土和红烧土颗粒,较硬。厚约60厘米,或可再细分小层。
根据对采集到的104件陶片等遗物的整理分析可知,遗址的主体内涵为周代遗存,另有少量龙山时代晚期和战国至汉代遗存。
(一)龙山时代晚期遗存
仅发现有鼎足、鬶残片、石器和部分篮纹、方格纹陶片。
鼎足 夹砂红陶。侧装扁三角形足,仅剩足根部分。YLC∶1,残高5.4厘米(图29,3)。
鬶 夹砂红陶。为空袋足部分残片,胎壁较薄直。素面。YLC∶21,残高5厘米(图29,1)。
石器 灰黄色。磨制。扁方形。YLC∶5,残长8.3、厚0.6厘米(图29,2)。
(二)周代遗存
较丰富,以陶器为主,另出土较多螺壳、蚌器和兽骨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以灰陶居多,占51.3%,红褐陶次之,占13.9%。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少量弦纹和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鬲足、罐、钵和豆等。
鬲足 均为夹砂陶。依据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锥形。灰陶。YLC∶14,空足较深,实足部分较矮,足尖残。饰中粗绳纹。残高3.3厘米(图29,7)。YLC∶2,实足部分较矮,着地面较小。饰中粗绳纹。残高5.6厘米(图29,5)。YLC⑧∶1,空足较深,着地面稍大。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5.5厘米(图29,4)。
B型:锥柱形。灰陶。YLC∶3,实足部分较高,着地面稍大。素面。残高5.6厘米(图29,6)。YLC③∶1,空足较深,实足部分较矮,着地面稍大。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5.5厘米(图29,8)。
图29 禹临城遗址采集遗物
1.陶鬶(YLC∶21)2.石器(YLC∶5)3.陶鼎足(YLC∶1)4、5、7.A型陶鬲足(YLC⑧∶1、YLC∶2、YLC∶14)6、8.B型陶鬲足(YLC∶3、YLC③∶1)
罐 均为夹砂陶。依据口沿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卷沿。灰陶。YLC∶4,圆唇,束颈,斜肩。素面。口径22.5厘米(图30,3)。YLC②∶1,圆唇加厚,沿较宽,束颈,斜肩。饰中粗绳纹。口径18.8厘米(图30,1)。
B型:折沿。YLC∶15,灰黑陶。方唇,斜折沿,微束颈,斜肩。饰中粗绳纹。口径18.4厘米(图30,5)。YLC③∶2,红褐陶。垂鼓腹。饰凹弦纹和中粗绳纹(图30,7)。YLC∶7,灰陶。斜腹内收,平底。饰中粗绳纹。底径7厘米(图30,8)。
钵 泥质红褐陶。方唇,敛口,鼓腹内收。饰凹弦纹。YLC⑤∶1,口径19.8厘米(图30,6)。
豆 泥质灰陶。豆盘平底。柄部饰箍棱和镂孔。YLC∶19,柄径7.4、残高2.3厘米(图30,4)。
圈足器 泥质灰褐陶。圈足较矮,器腹底平。YLC∶20,圈足径9.6厘米(图30,2)。
蚌壳 灰白色。YLC∶8,扁长形,质地坚硬,器体较大,边刃锋利。长14.5、宽4.9厘米(图31,1)。YLC∶9,宽扁形,质地坚硬,器体稍小。长6.7、宽5.3厘米(图31,5)。YLC②∶2,宽扁形,表面有较多小乳突。长7.5、宽6.8厘米(图31,2)。
螺壳 灰白色,质地晶莹坚硬,形体较大。旋锥形。YLC③∶4,长4.9厘米(图31,6)。
兽骨 有下颌骨,残剩6颗牙齿,骨及牙质地均坚硬。YLC∶10,残长11.9厘米(图31,3)。YLC∶11,肩胛骨,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残长12.5厘米(图31,4)。
图30 禹临城遗址采集陶器
1、3.A型罐(YLC②∶1、YLC∶4)2.圈足器(YLC∶20)4.豆(YLC∶19)5、7、8.B型罐(YLC∶15、YLC③∶2、YLC∶7)6.钵(YLC⑤∶1)
图31 禹临城遗址采集遗物
1、2、5.蚌壳(YLC∶8、YLC②∶2、YLC∶9)3、4.兽骨(YLC∶10、YLC∶11)6.螺壳(YLC③∶4)7.板瓦(YLC∶13)8.筒瓦(YLC∶12)
(三)战国至汉代遗物
主要为板瓦和筒瓦残片等。
筒瓦 夹砂灰陶。饰粗绳纹。YLC∶12,残长10.1厘米(图31,8)。
板瓦 夹砂灰陶。饰粗绳纹。YLC∶13,残长9.5厘米(图31,7)。
一〇、古城遗址
遗址位于堰口镇江黄村古城村民组北约200米处的不规则阶梯形台地上,东距瓦埠湖约5~6公里,现存高度约5米。遗址西北部被挖出一个大水塘,水塘深约3米,西南壁有明显被破坏的文化层堆积。台地现存面积约6000平方米,周围地表陶片分布面积合计约16000平方米。第一级台地高约2米,第二级台地西侧有可供利用的断面,其文化堆积如下。
第1层:浅灰色,质地疏松,为耕土层。厚约30厘米。
第2层:灰褐色,夹杂灰白色斑土,质地疏松。厚约40厘米。
第3层:深灰色,夹杂少量红烧土颗粒,较疏松。厚约16厘米。
第4层:深灰色,夹杂较多红烧土颗粒,质地稍硬。厚约50厘米。
第5层:深红色,为密集的红烧土块和颗粒堆积,推测为房址类遗迹。厚约12厘米。H1开口于第5层下,打破第6层。填土为灰褐色,夹杂少量红烧土颗粒,质地疏松。深约22厘米。
第6层:浅灰色,夹杂灰白色斑土,质地较硬。厚约18厘米。以下为生土。
通过对采集到的87件陶片等遗物的整理可知,遗址主要包含龙山时代晚期和周代两个时期的遗存。
(一)龙山时代遗存
较少,主要发现有侧装扁三角形鼎足和部分篮纹、方格纹陶片。
鼎足 均为夹砂陶。GC∶3,夹粗砂红陶。足身宽大。残高8.8厘米(图32,6)。GC∶7,红陶。足身瘦窄。残高3.2厘米(图32,7)。
图32 古城遗址采集陶器
1、4.钵(GC∶14、GC∶15)2、5.盆(GC∶21、GC∶6)3、11、12.A型鬲足(GC∶8、GC∶4、GC∶2)6、7.鼎足(GC∶3、GC∶7)8.B型鬲足(GC∶1)9、10.鬲(GC∶23、GC∶5)
(二)周代遗存
较丰富,应为该遗址的主体遗存,陶器以夹砂陶为主,灰陶较多。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少量几何印纹和弦纹等。可辨器形有鬲、鬲足、盆和钵等。
鬲 均为夹砂陶。卷沿。GC∶5,红陶。方唇下凹,束颈,斜肩。饰中粗绳纹(图32,10)。GC∶23,灰陶。方唇外凸,束颈,斜肩。饰中粗绳纹(图32,9)。
鬲足 均为夹砂陶。依据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锥柱形。GC∶2,灰陶。实足部分稍高,着地面较小。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4.5厘米(图32,12)。GC∶4,空足较深,着地面较小。通体饰中粗绳纹。残高4.4厘米(图32,11)。GC∶8,红陶。足尖残。饰中粗绳纹。残高3.5厘米(图32,3)。
B型:1件(GC∶1)。柱形。灰陶。实足部分较高,足尖部残。饰中粗绳纹。残高5.9厘米(图32,8)。
盆 夹砂灰陶。GC∶6,敞口,卷沿,直腹微鼓。近口部饰中绳纹,腹部饰中粗绳纹和交叉压印附加堆纹(图32,5)。GC∶21,斜腹,平底内凹。饰中粗绳纹。底径16.4厘米(图32,2)。
钵 敛口。GC∶14,泥质灰陶。方唇,斜腹。素面。口径19厘米(图32,1)。GC∶15,泥质红陶。圆唇,弧鼓腹。近口部饰凹弦纹。口径10.2厘米(图32,4)。
一一、结语
从调查采集的材料来看,该区域内以刘家岗头遗址为代表的遗存时代最早,其主体遗存与蚌埠双墩遗址[7]时代相近或稍晚,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周边与之文化面貌相近的遗址还有霍邱扁担岗[8]、凤台峡山口[9]、淮南小孙岗[10]和翻咀顶[11]等,遗存面貌主体均属双墩文化系统,似为淮河中游地区特有之因素。而以“红顶钵”为代表的彩陶因素应是受到中原地区尤其是后岗一期文化的影响。
以点将台、龙王庙台和刘备城等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时代遗存代表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第二阶段,除刘备城发现有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外,主要以龙山时代晚期遗存为主体。侧装扁三角形鼎足是王油坊类型的典型特征,而主要分布于嵩山以南汝颍地区的煤山文化也属鼎系文化系统,除了极具特色的矮乳足鼎外,高扁足鼎也有相当数量;王油坊类型主要分布于豫东、皖北和鲁西南地区,虽然学界对该文化的研究尚存在争议,但主体文化面貌可辨无疑,至于本区域所出该形制足鼎性质究竟如何,尚需进一步讨论。固镇孟诚[12]、宿州芦城孜[13]和王楼[14]等遗址的情况反映出正装扁宽扁凿形饰凹槽的鼎足在皖北地区较为流行,而在禹州瓦店[15]和郾城郝家台[16]等遗址也出土有较多此类鼎足,孰为主次的问题也有待探讨。而鬼脸式鼎足和黑陶高柄杯等则当为山东地区龙山文化因素。
王迅认为以斗鸡台遗址为代表的“斗鸡台文化”形成的主体是本地区龙山时代晚期遗存,而箍状堆纹鼎、花边口沿罐、鸡冠耳盆和觚形杯等则源自中原二里头文化,另有岳石文化和长江下游文化系统的影响。但就本次调查的材料来看,我们没有发现较为典型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在丁家孤堆遗址则发现了类似先商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存的因素,其具体文化内涵和时代有待下一步的发掘工作来揭示。
此次调查新发现商代遗存较少,以周代遗存最为丰富。鉴于冯家圩遗址(苍陵城)[17]的独特地理位置——恰好位于颍河、淮河及淠河的交汇处附近,结合含山大城墩遗址文化面貌中突显出较强的商文化因素,可以推知中原商王朝对江淮地区的经略与对江汉地区类似,均为以军事驻扎为特征的强势楔入。霍邱堰台、六安堰墩[18]、庙台[19]等遗址的材料说明,该地区周代遗存除了逐渐形成的地域风格之外,主体仍受到了中原周文化的强烈影响。
通过上述小结可知,此次调查收获在一定程度上可大体反映出江淮西北部地区的整体文化面貌和基本文化序列,而从文化因素分析的角度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内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分布态势,说明本地区与邻近地区存在着比较活跃的文化互动,尤其是中原地区。而若从聚落考古研究的层面来考察,一是可从遗址的地理分布情况大体反映出当时的居住环境和人地关系等问题,如这些遗址以陡涧河、淮河、淠河及瓦埠湖沿岸为集中分布区,张飞台遗址地层剖面所示的较厚淤沙土层和禹临城遗址较厚的泥沙土层似可说明水患的存在,而龙王庙台遗址出土的较大红烧土墙体残块和禹临城遗址出土大量的水生物残壳为探讨居址形态和生计模式提供了新线索。二是聚落群组的聚类形式问题。此次调查的遗址中大体有三组聚落群,这三组的中心聚落址分别为刘备城、点将台和青莲寺遗址。从遗址的文化内涵来看,聚落群内似乎存在着历时性转移和演变的情况,即这三个中心遗址的时代上限均早于组内其他遗址。
附记:此次调查领队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钟云,调查工作得到中山大学许永杰教授的全程指导。参与调查的人员有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蒙长旺、蔡波涛和寿县文物局马国伟、陶良礼、李瑞,以及寿县工作站技工李阳等,资料整理由蔡波涛完成。本文插图由蔡波涛、高凡、蔡丁丁绘制。
执笔者 蔡波涛 张钟云 许永杰
The Survey of Pre-Qin Period Sites in Northwest of Shou County,Anhui
Anhui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Archae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South China Sea,Zhongshan University
KEYWORDS:Shou County,Anhui Archaeological Survey Pre-Qin Period
ABSTRACT:In 2011,Anhui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and other institution conducted archaeological survey in northwestern Shou county,and found 18 sites,in which 10 sites yielded rich collecting relics. The collection reflected pre-Qin cultural features in this area. In Liujiagangtou site,collecting pottery is mainly made of shell-tempered pottery,in shape of tripod,jar,basin,bowl,lid and dou. It belongs to Shuangdun culture system. In this site,there are remains of late Longshan period and Zhou dynasty. The sites Longwangmiaotai,Dianjiangtai,Dingjiagudui,Qinglian temple,Doujitai,Liubei city,Zhangfeitai,Yulin city are compound. Among them,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late Longshan period pottery is flat triangular tripod on the side,and some of the tripod is flat and in front. The mai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ttery show both Wangyoufang type and Meishan culture,while tripod with ghost face decoration and black pottery cup with high handle indicate the influence of Longshan Culture in Shandong. The pottery of Zhou Dynasty is mainly composed of Huai style,as well as yan,basin,jar,etc,. The date of the pottery is mainly in mid and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survey further deep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Qin sites in the Jianghuai area and also provid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discussion on the features and cultural sequence of the pre-Qin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the Western Jianghuai region of Anhui.
(特约编辑 新华)
[1] 王湘:《安徽寿县史前遗址的调查》,见《田野考古报告》第二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安徽寿县史前遗址调查报告》,《中国考古学报》1947年第2期。
[2] a.尹焕章:《从发现的文物中谈华东区古文化概况》,《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4期。
b.殷涤非:《安徽地区四年来发现的考古材料》,《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4期。
[3]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省霍邱、六安、寿县考古调查试掘报告》,见《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
[4] 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5]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省霍邱、六安、寿县考古调查试掘报告》,见《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
[6]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省霍邱、六安、寿县考古调查试掘报告》,见《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
[7]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8年。
[8]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省霍邱、六安、寿县考古调查试掘报告》,见《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
[9] 何长风:《淮南市古文化遗址调查》,见《文物研究》第7辑,黄山书社,1991年。
[10]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皖北小孙岗、南城孜、杨堡史前遗址试掘简报》,《考古》2015年第2期。
[11] 淮南市博物馆:《安徽淮南市山南地区先秦遗址调查简报》,见《文物研究》第19辑,科学出版社,2012年。
[12] 朔知:《固镇孟城新石器时代遗址》,见《文物研究》第11辑,黄山书社,1998年。
[13] a.叶润清:《安徽省宿州市芦城孜遗址发掘简报》,见《文物研究》第9辑,黄山书社,1994年。
b.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宿州芦城孜》,文物出版社,2016年。
[14]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宿州王楼遗址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6年第1期。
[1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禹州瓦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年。
[1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郾城郝家台》,大象出版社,2012年。
[17] 朱华东、王建国:《安徽寿县苍陵城出土商代青铜器年代及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19年第1期。
[18]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安市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市堰墩西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2期。
[19] 张钟云:《六安市庙台西周遗址》,见《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文物出版社,2006年。该遗址材料已基本整理完毕,详细资料待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