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精准扶贫的提出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意义。我国是人口大国,新中国成立伊始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多数人口尚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民生角度出发,将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1949年至今,我国政府一直努力解决农村贫困这个难题。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发展经济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但是在某些特殊时期这些方针政策并没有持续发挥作用,所以在那个阶段我国的减贫成效并不明显。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入改革、经济发展迅速。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贫困治理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政府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逐渐采取规模比较大的、更强有力的、效果更显著的扶贫政策和措施。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项扶贫措施也在积极发挥作用,贫困地区以及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的扶贫标准也在顺应经济发展不断提升,21世纪之前我国的扶贫重点主要是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现阶段扶贫工作更注重贫困地区的持续发展能力,在保证良好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十三五”时期扶贫工作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该时期也是决胜小康的重要历史阶段,但返贫情况的频发致使现阶段脱贫攻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这一新时期扶贫工作主要面临五大难题。第一个难题是贫困人口数目庞大。直至2015年底,以当时的国家扶贫标准来衡量,我国贫困人口仍然有5575万,在“十三五”期间要达成5575万贫困人口脱贫和832个贫困县摘帽这一目标,每年需要有1000万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第二个难题是减贫的难度逐渐增加。我国的减贫效益从2010年的26.1%下降至2014年的14.9%,这表明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减贫效益递减的问题凸显,减贫幅度有所收窄,减贫的难度越来越大。第三个难题是特困地区的脱贫任务最为艰巨。特困地区大多是生态型贫困、社会发育型贫困的地区,也包括边境地区、地方病频发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大多受地理条件限制,生存条件较为恶劣、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社会治理较为滞后,脱贫任务最为艰巨。第四个难题是贫困人口自身内生动力不足。一方面,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总体文化水平比较低,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人口占比92%左右,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70.8%的贫困村缺少集体经济,而且现在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农村的经济发展欠缺活力,扶贫项目很难开展。第五个难题是返贫压力比较大。贫困人口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很弱,经常会发生因病、因学、因房等返贫的情况。通过对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全国贫困总人口中有42.2%的贫困人口是生病导致贫困、有35.4%的贫困人口是没有钱导致贫困、有22.3%是没有技术和自身发展能力导致贫困,其中因缺乏劳动力而致贫的占16.8%、因缺乏教育而致贫的占9%、因残疾而致贫的占5.8%、其他原因导致贫困的占9.6%,在扶贫过程中一扶就脱贫、不扶就返贫的现象很突出。

在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背景下,党中央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和责任,立足于落实中国梦,深入实际、掌握大局、深谋远虑,不断深入实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精准脱贫的战略性思想,走上了一条精准脱贫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