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特载
积极推进国内经济哲学的研究
张雄
积极推进国内经济哲学的研究,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深度发展的内在诉求,无论是回到经典文本,还是关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意识,无论是扎根于当下中国改革开放深层矛盾的问题意识研究,还是积极探索具有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都刻不容缓地呼唤着国内哲学界加快推进经济哲学研究步伐,它既有利于探索哲学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又有利于为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工具,更有利于为当下中国改革开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初到十年“文革”结束,我国经济哲学没有获得独立系统的学科发展,除了少数极个别经济学家在《哲学研究》杂志上发文,呼吁经济学家要自觉学习哲学方法论外,学术界对经济哲学发展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总的来说,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国内经济哲学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过程:现代经济哲学学术发展萌芽时期、范畴和体系讨论时期、重大现实问题深度追问时期。
一 现代经济哲学学术发展萌芽时期
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史无前例的共和国改革开放大幕拉起,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改革实践对哲学的挑战,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积极投身改革哲学的思考。这一时期经济哲学的研究特点主要是从各种体制改革实践层面上来思考经济哲学问题。从而使“形而上”、高不可攀的哲学重新返回到鲜活的、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当中。经济哲学的发展既反映了时代的呼声,又迎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体制改革实践面前,学术界尤其是哲学界走出了一批学者,变大学书本、黑板上的哲学原理为实践的、改革的哲学思考。
二 范畴和体系讨论时期
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哲学研究出现了新的形势和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建构,为学术界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
其次,国内一些重要刊物相继发表经济哲学系列文章,引起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如《中国社会科学》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以经济哲学笔谈的方式就有关问题刊发了系列文章。此前,《哲学动态》《光明日报》《学术月刊》也分别发表了重要访谈或笔谈文章,作者一般都是国内著名的哲学和经济学两大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们从学理层面和分析技术路线角度提出了建立、发展和深化经济哲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标志着国内经济哲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最后,90年代相继出版了一大批经济哲学方面的论著。主要著作有:冯景源主编的《新视野——〈资本论〉哲学新探》(1990)、杜则吉、曹唯源撰写的《经济哲学论纲》(1991)、史仲文撰写的《猛醒的中国——关于中国经济的哲学》(1992)、刘修水撰写的《经济哲学》(1992)、王进主编的《现代经济哲学》(1993)、李晓西撰写的《经济“怪圈”之谜——对经济改革的哲学分析》(1993)、陈湘舸撰写的《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与经济思想》(1993)、张雄撰写的《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1995)、林德宏和步惜渔主编的《经济哲学研究》(1996)、丘挺和张先贤主编的《市场经济的哲学研究》(1996),等等。
三 重大现实问题深度追问时期
2000年至今。以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以经济问题的现实逻辑(货币-资本-金融-财富)解读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哲学学科逐渐形成。
当代国内经济哲学重点关注的三个领域。
1.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该方向注重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资源的发掘及其当代意义的阐释,不仅关涉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本真逻辑与路向,而且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学互渗的原理体系,特别是极具理论与实践批判张力的问题域:如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批判、人的异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规律与历史进化规律、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等。注重运用哲学的思辨方法和批判形式,对当下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是我国市场经济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度反思。如,货币哲学、资本哲学、财富哲学、生态哲学、人的物化、异化和幻化的精神现象学反思等。
这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①社会主义对资本力量如何驾驭与导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伟大创新等;②中国经济改革的哲学在场性: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肇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何整个经济界未能预见?毋庸置疑,经济学家过于依赖理想化、专门化的模型,以至于看不到宏大的图景,无法对正在发展的危机做出预警。
近几年金融危机爆发带来各种经济学解释的难题,这证明了一点:经济学的发展,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互动。因此,金融危机的发生,也鞭策着经济学迈入更为广阔的领域。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独树一帜的价值贡献。《资本论》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它原本不是一个单纯对当代经济生活范畴的批判,而是一个与人类的生存进化,与国民财富相关联的经济解放运动,承载着对经济现代性的诊断和批判。“追求经济的政治与哲学的实现”,这是经济哲学学术团队最重要的目标。今天的中国更加要求我们追求经济的政治与哲学的实现,要重新确立《资本论》所唤醒的新政治经济学价值和追求。“新”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科学的发展和重新定位。当前为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三大学科联合起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利益多元化,诉求多样化,引起诸多深层次矛盾,经济社会发展各种不确定性超常规地涌现,用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来导入如此重大的历史变革实践;用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来支撑如此重大的市场制度创新;用什么样的中国学术、中国文化精神,来提升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这些都需要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联合与互动,需要中国特色的新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精神。未来15~20年,全球经济竞争的格局中,中国经济实力、企业精神、国际影响力的实质性提升,任重道远,未来的市场竞争伴随着信息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深度推进,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史无前例,配置精神资源,比配置物质资源更为紧要,尤其决策思维、战略思维、思辨政治和理性的判断水平、文化创新和精神资源开发的自由度,等等,都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伦理道德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探讨经济价值论问题。如,经济过程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耦合问题,对经济过程及其后果进行社会评价研究,对经济行为的目的与手段进行矛盾关系的透视。二是深入市场经济实践活动领域,重点探讨经济价值取向与伦理失范、制度伦理与政府行为、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企业诚信与社会责任、个人的经济自由与道德自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社会转型期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重建等问题。三是互联网金融的伦理探究。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界定不尽一致。从伦理角度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伦理意义。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对传统金融业态的渗透,对金融模式的变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问题。由于网上交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且由于监督机制和担保机制不健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第二,互联网金融的信任危机问题。互联网金融由于以网络为交易平台,容易产生欺骗行为,加之有的人利用平台交易机制设计的漏洞,人为进行骗贷活动。此外,由于交易数据、信用审核的权限都放在平台手里,出资人不能有效审核这些信息,也无从判断真假,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容易使P2P走入歧途。第三,互联网金融的监督问题。目前互联网金融中的监管问题十分突出。例如:市场上讨论最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即P2P模式和阿里模式。由于曾经进入门槛较低,监管缺失,P2P发展一段时间后,处于无序和乱象之中,目前国家已在出手整治。可见严格监管的重要性。
3.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哲学研究
本研究从唯物史观和经济哲学相结合的角度,揭示出大数据时代给货币化生存世界中人的生存状态带来的新的巨大变革。
一是数字化对生活世界的渗透以及控制如何体现工具理性与人本主义的内在一致性。人的行为信息的数据化与社会化,形成了现实社会与现实的人之外的一个“数据镜像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张每个人充分利用网络以扩张自身影响的可能性。在扩大某些人与机构对社会的影响作用的同时,也使广大民众被这种数据网络力量所支配,全社会的个人成为“透明与半透明”的个体。由此带来双重的社会功能:一方面能满足政府相关部门案件侦办、社会调查等合法使用的特殊需要,满足代表人民利益的积极力量整合社会力量、治理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正向需要;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对人们隐私的侵犯,产生威胁和支配相关现实的人的行为。因此,重建生活世界工具理性与人本理性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数字中心主义的逻各斯与资本中心主义的逻各斯的关联性思考,大数据神话的哲学解构。大数据衍生出来的镜像世界会把那些具有某一方面的共同的价值观念的人们无形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无形的“影子组织”,该组织具有临时性、松散性、自愿性,形成一个专题性的社会舆论汇聚空间。数字逻辑与资本逻辑一旦被某些企业、组织和个人贯通,就会以“影子组织”的形式支配与利用社会。斯诺登事件凸显出应对这种局势的迫切性。
三是数字化抽象的世界观,深层次地显示了当下人类生存境域的焦虑及恐惧。对大数据时代人类数字化与形式化生存方式缺憾的批判尤为重要。基础性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系统)通过镜像化而纵向地扩张为“数据镜像世界”之后,又通过全球性通信体系而将实现社会存在的更加深入的社会化与全球化。全球的社会存在决定全球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与各个个体的社会意识,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全球性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各个国家内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紧密相关。由此带来对个人处于全面被监控状态的焦虑和恐惧。
原载《社会科学报》总第1671期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