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航运史与东北经济一体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有文献可考的辽河航运码头

辽河航运兴盛与衰落完全取决于海运的兴盛与衰落,洪武、永乐年间,辽东海运频繁,辽河各港口一片繁忙,明朝中期,辽东海运衰落,辽河沿岸各港口陆续关闭。在政府层面,讨论辽东海运的时候多,故文献中对其发展变化记载得也较详细,河运则不同,更多地被当作海运的一部分,很少单独讨论,故文献记载较少,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对港口的研究,大略勾勒其线索。

明朝初年的辽河航运码头主要有牛庄、沙岭和老米湾,其他像海州、辽阳、铁岭、开原等地都应该设有码头,但文献中没有提及,故不在这里叙述。

牛庄,今海城西40里的牛庄镇。牛庄位于三岔河以东,太子河与海城河交汇处,是辽东海运的目的港,也是辽河下游的重要码头。明朝初年,辽河与太子河在三岔河以上汇合,太子河河道即为辽河河道,故所有运往上游各卫的船只都要在牛庄卸载或停泊。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1372)十一月,元朝残余势力纳哈出长途奔袭,劫掠牛家庄码头,烧毁仓粮十万石,杀掠军士五千人。朱元璋追究责任,“都督佥事仇成失备御,降为永平卫指挥使”。[64]据《高丽史》记载,洪武六年(1373)七月,朱元璋在与朝鲜使臣的谈话中曾提及此事:“恁将著千余匹马来贩卖,又夹带着纳哈出的伴当,来看我军营里事。恁透与他消息,抢了我牛家庄马头十万粮,更折了三千军马。”[65]屯驻五千军士,贮粮十万石,可见是个十分重要的码头。洪武八年(1375),纳哈出经牛庄南下偷袭盖州、金州等地,事后明朝加强辽东防御,开始在牛庄设治。据《高丽史》记载,洪武九年(1376),朝鲜人得到情报:“总兵官靖海侯、余都督、李平章三个大官人到牛家庄下岸,总统大军转运粮至辽阳、海州、沈阳、开原等处。”[66]数年后,明朝政府在牛庄设置辽海卫。据《辽东志》记载:“辽海卫,洪武十一年置,初治牛家庄。二十六年徙至开原城,领九千户所。”从此卫的名称上分析,“辽海”二字,与辽阳和海州有关系,与辽东和海运也有关系,而牛庄处辽阳之南,海城之西,渤海之北,是辽河岸边重要的海运码头,与“辽海卫”三字完全吻合,故《辽东志》所说的牛家庄,就是今天的牛庄镇。金山战役结束后的洪武二十三年(1390),辽东防御体系向北延伸,牛家庄成为防御的腹里,没有必要再屯驻大批军马,所以才把卫治移置到开原以北。据民国程道元《昌图县志》(1916年)记载:辽海卫城“方圆约一里,即前明辽海卫故址,城有榆树数株,因取名榆树城,昔年掘地得铭,刻‘辽海卫’三字径尺,傍镌永乐七年指挥陶煜立石”。这里所说的榆树城,在今昌图县老城镇,位于开原老城镇西北40里。

《海州卫山川地理图》中,共有三处天妃庙,它们分别在太子河南牛庄城北、三岔河东和三岔河北,其中牛庄北的天妃庙,可能在今天西小姐庙村附近。天妃也称海神娘娘,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是航海保护神,此地有三处天妃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海运的发达。洪武年间,朝鲜文人郑梦周经过牛庄附近,看到码头上无数运粮海船,感慨作《辽河漕运》诗:“年年辽水上,粳稻自东吴。万里连烽燧,千帆接舳舻。主忧因远略,师饱只相娱。安得增屯种,于焉足所需。”[67]在他的笔下,因为辽东海运,辽东边疆充满生机。明代中期以后,海运衰落,由于辽东边疆危机,成化十二年(1476),兵部侍郎马文升奏请:“辽东地方三面受敌,故分兵三路以备外侮……切见辽阳以西一百六十里,广宁以东二百里有辽河一道分界辽之东西。冰结,则人马可以通行,易于应援,或遇冰开,贼先据之,我兵虽有渡船,不能猝济,彼此势孤,误事非小,正统十四年,虏犯广宁,遣兵据此,已有明验。今请造大船十数,横列河中,下连铁索,上加木板以为浮桥,两岸竖大木为柱,总系其缆,遣兵护守,以便往来,设或有警,则东西声势相连,不至误事。”得到皇帝批准。[68]三岔河浮桥把辽河拦腰截断,十二年后的弘治元年(1488)五月二十二日,朝鲜漂流人崔溥过三岔河时,看到了这座浮桥,他在《漂海录》中记载:“作浮桥横截河流,又挽舟而渡,号为辽河渡。有一官人坐于河岸小厅,以讥查往来行人,其南有圣母娘娘庙。”[69]明朝政府在三岔河上修建浮桥,人为截断了河运的航道,牛庄港只好迁移到三岔河南18里的新码头,因此各种版本的《辽东志》中,海州卫附图上都有“新马头”的明确标志,这个新码头附近就是从山东海运布匹和棉花的集散地——布花堡。

沙岭,指原盘山县沙岭镇附近数处高大的沙山,现在已经夷为平地。沙岭位于三岔河以北,直线距离三岔河32里的外辽河西岸。外辽河在明代为柳河河道和羊肠河河道,因为其处于三岔河与辽东重镇广宁之间的交通要道上,洪武二十一年(1388),明朝在辽东建立驿站系统,沙岭成为广宁通往辽阳的驿站。洪武后期,此地又成为重要的河港。特别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辽王就国广宁城,朱元璋为建设辽王府大兴土木,所需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转运,沙岭地位更显突出。洪武二十八年(1395)四月,朱元璋命令暂时停造辽王宫室,命令武定侯郭英说:“近者高丽表奏言多不实,朕已命右司究之……今辽东乏粮,军士饥困,倘不即发沙岭仓粮赈之,必启高丽招诱逋逃之心。”[70]洪武三十年(1397)十月,朱元璋再次告诫大臣们:“辽东海运连岁不绝,近闻彼处军饷,颇有盈余,今后不须转运……仍令左军都督府移文辽东都司知之,其沙岭粮储发军护守,次第运至辽东城中、海州卫仓储之。”[71]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洪武末年,沙岭已经成为辽河岸边相当重要的河运码头。

嘉靖十五年(1536),龚用卿奉命出使朝鲜,路经辽东,返回京师后与副使吴希孟共同上奏朝廷,对辽东诸事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增筑边墙,以备虏患”一款中,龚用卿等提到:“访得辽东地方,自广宁至开原,旧有陆路,不远三百余里,洪武、永乐年间,海运边储船只直抵开原,今开原城西有老米湾地名是也。”晚些时候,辽东苑马寺卿陈天资奏请朝廷重开海运,也提到老米湾:“切惟辽东之于山东,原为一省。辽海自金州抵登州,仅二宿程,国初布花由海运抵旅顺,粮米由海运经登州趋旅顺直抵开原,开原城西有老米湾,即其卸泊处也。”[72]老米湾今在何处?修于万历末年的《开原图说》“庆云堡”所辖墩台中就有“老米湾台”。[73]看来老米湾这个地名万历末年还在使用,其具体位置应该在明代庆云堡(今庆云堡镇)以西的辽河左岸。《奉天通志》认定今庆云堡镇西辽河岸边的丈沟子村就是其故址:“(辽河)东南迳丈沟子村西,古为商船停泊之所,明龚用卿使朝鲜回,奏称洪武永乐间,海运边储船只直抵开原城西老米湾者是也。”[74]20世纪30年代,丈沟子村在辽河东岸,而如今丈沟子村却在辽河西岸,很简单,那是辽河改道的结果。进入明代中期以后,辽东边疆危机严重,为防御来自北方各部落的侵扰,辽东都司开始在辽东北部修筑边墙,这样做,不但把辽河套大片的土地弃置边外,而且把辽河本身及沿岸码头也暴露在外边,人为地切断了辽河航道,使牛庄、沙岭、老米湾等码头沉寂了200多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