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一
和田地区的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以维吾尔族语言为主。梁海涛在门诊部或科室,每天面对的患者都是当地维吾尔族老乡,年轻人还能讲几句普通话,但是上了年纪的老汉和妇女们讲的满口维吾尔语,如同听天书一般。在来和田工作之初,语言成为援友们与维吾尔族患者交流的最大障碍。其他援友都遇到过同样的情况,每次为患者诊断病情,接受过双语教育的科室医护人员就充当翻译的角色。
陈丽虹天生就是乐观派,她笑称:“每天走进科室,如同来到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来这里当援疆医生,还能学到不少知识。”
“我们要学一些当地基本交流语言,不能让语言成为我们与当地维吾尔族同胞交流的拦路虎。”梁海涛在援友微信群里发出学习语言的倡议。
医疗队员跟语言较上了劲,掀起了一股学习维吾尔语的热潮。每个人兜里都装有一个巴掌大小的笔记本,医院成了练习口语最好的地方,白天在单位先是向维吾尔族女医生请教简单的问候语,用拼音或汉字标出来,忘了如何说,就拿出来看两眼。当他们跟维吾尔族患者交流时,身边总有一名本科室的维吾尔族医护在旁边把关,及时纠正他们发音不准的地方。
每天下班回到指挥部,吃完晚饭,他们就来到院子里的葡萄长廊,聚在一起,反复练习白天学的维吾尔语,身边的医生和患者的名字也已经熟记于心。
在指挥部的援疆老师们给医院的精英们出了一个主意,为了尽快学好维吾尔语,让援疆的语文教师从学校借来维吾尔族小朋友的维吾尔语书,让大家如同小学生一般,从字母开始一点点学起,一字一句练习发音。
“艾斯拉姆阿拉依库,乃起步路?阿达西(哥们儿、兄弟),好好讲一讲!”
“艾斯拉姆阿拉依库(你好)!萨拉麦特讷斯亚克西吗(你身体好吗)?”
北京来的汉族医生能用当地语言跟患者交流,自然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让维吾尔族患者对北京大夫有了认同感,这更加激发了医疗队学习维吾尔语的热情。
一位在和田工作两年的北京援疆干部看到白洁学习维吾尔语的热情如此高涨,就教她安装维汉智能翻译软件。让她喜出望外的是,身边没有维吾尔族医生的时候,她能用这款软件与患者对答如流,她把这款“神器”当成了宝贝,关键时刻总能派上用场。
“这款翻译软件太棒了,感谢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力量!”白洁尝到了甜头,热心帮助其他援友都安装了此款软件,援友们都借助手中的“神器”跟患者交流。
白洁每次为产妇接生新生儿后,产妇及家属都高兴得竖起大拇指,说得最多的是:“亚克西,北京医生!”在她看来,产妇们露出开心的笑容,就是她援疆以来收到的最好礼物。
每当有患者就诊时,他们会用简单的语言让患者用肢体语言表达不舒服的部位、症状,遇有表达不清楚的问话,再去请维吾尔族医生或护士帮忙翻译,等到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因、病机、病程后,再开出相应的检查单,指导患者去做相关辅助检查。待结果出来,他们再与管床大夫沟通,确定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
让陈丽虹、白洁和其他援疆医生颇为得意的是,她们去附近大巴扎(集市、农贸市场)购物时,用“神器”与维吾尔族老乡交流顺畅,还能砍价,了解市场价格。能在援疆期间学会维吾尔族语言,这真是一种意外收获。
梁海涛的手机上也安装了白洁推荐的这款翻译“神器”,与当地患者交流的时候确实派上了用场。他想,假如有一天,能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奇迹般地遇到那位江红霞阿姨,而她在南疆生活多年,一定能讲流利的维吾尔族语言,他们就用当地语言交流,会是什么感觉呢?如果妈妈知道自己援疆期间的收获,一定感到很高兴吧。
希望在和田工作生活的日子里,有奇迹出现。
二
天,似乎真的好转了,一连三天都没出现沙尘暴天气,这无疑是一个好兆头!好天气让大家的心情也格外好。有的医生忍不住打开了封闭已久的窗户,终于可以透透气了。
这天,梁海涛吃完晚饭,约几名同事到院子里的葡萄长廊遛弯,欣喜地看到曾经光秃秃的葡萄藤渐渐泛起了绿色,葡萄藤下结出了一串串黄豆般大的绿葡萄。他掏出手机,选准角度,拍下了稚嫩的小葡萄,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可爱,同时也寄托着援疆干部们的期盼,等到葡萄熟透的时候,口感一定不错。
奉献着,快乐着,人生无悔这段经历。早在几天前,梁海涛先后接到指挥部下发的两个通知:一是在“五四”青年节这天,举办一场“我为援疆做奉献”为主题的演讲赛,要求每个医疗队挑选两名选手参赛,大赛设立一、二、三等奖,由指挥部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金;二是端午节时指挥部将举办台球、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让各医疗队及时把参赛人员名单报到宣传部。
梁海涛把两个通知发到微信群里,立刻调动了援友们的积极性,首先是要尽快确定“五四”青年节演讲人选,年纪大点儿的主动推让,希望把机会留给年轻人。经大家推荐决定,让白洁和陆浩两人代表和田市人民医院援疆医疗队参赛。当然,陈丽虹极力推荐他俩也有着她的用意,她还特意给梁海涛发微信说:这样的安排,能促使他俩走得更近一些。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打心眼儿里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晚饭后和周末时间,梁海涛时常召集同事们到台球室和乒乓球室一显身手,经过几轮的初赛后,很快就确定了参赛选手。参赛队员摩拳擦掌,吃罢晚饭,就到台球室、乒乓球室训练,希望能在正式比赛的时候取得好成绩。
在坐班车上下班的途中、在一日三餐的时间、在微信群里聊天的话题,梁海涛和同事们大多都在讨论比赛的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分配到各医院的八个医疗队的五十九名援友,别看他们平时在医院身穿白大褂,是温文儒雅的专家学者,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人在原单位比赛中就曾摘金夺银,是医院文娱战线的活跃分子。
吃早饭的时候,梁海涛特意提醒着白洁和陆浩:“你俩可是咱们医疗队最年轻有为的博士,演讲赛是给咱们医疗队争脸的时候。”
陆浩腼腆地笑着说:“我会尽力的!这几天把演讲稿再好好修改一下。”
白洁很爽快地说:“放心吧,梁队,我上大学和读研期间参加学校演讲大赛都获过第一名,这次我是志在必得。”
“好,你俩有这般的拼搏精神就好,重在参与,只要你们努力了就行!”梁海涛用这句话同样也鼓励着球类的参赛选手。
没过几天,梁海涛发现到健身房锻炼身体的援友逐渐多了起来。在人们看来,荣誉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奖励,像大海中闪亮的灯塔,照耀着人们前进的方向,也让人们心有目标。
据当地人讲,每年三月至六月是沙尘暴最狂暴的季节,偶尔有几个大晴天,那也是上天很少见的恩赐,等过了六月份之后,沙尘天仍会光临一段时间。
一周后,梁海涛和同事们再次领教了沙尘天气,但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了。每次遇到这种天气,即便在能看到天空的地方,也依然戴着N95口罩,都有很强的防范意识。
援疆医生,不仅用先进的医术为当地患者解除病痛,而且在科室的医生中起着传帮带的作用。梁海涛每天来到办公室,都召集身边的几名维吾尔族医生分析手中的片子,当天发现的问题都会及时指出来,绝不过夜。最近,他发现有医生对手术后的患者监护不力,他就再三强调:“手术成功不等于完全成功,因为病人还没有度过围手术期,并没有完全脱离危险,需要持续监护,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梁海涛在手术室和监护室发现有的医生在术中和术后,对最基本的血气生化检查很不及时,严重影响手术质量和手术患者的安全。手术室、监护室没有血气分析仪,护士抽血后,样本要送到另一个楼去检验,中间环节太多,有时结果要等一个多小时,不是血样已失效就是结果早已失去时效价值。而在北京做此类手术,足不出室,几分钟内就能知道检测结果,在和田却很难办到。为了病人的康复,梁海涛跟重症监护室主任提建议,及时联系院医务部、设备科和相关科室,逐级向上反映。
医院党委对梁海涛提出的建议非常重视,很快就为手术室和监护室各配备了一台新的血气分析仪。尽管这只是手术中一个很小的环节,但及时排除了隐患,让危重病人手术后很受益,也为病人增添了一份安全砝码。
近一段时间,梁海涛发现肝胆外科主任医师边振平情绪不高,参加集体活动次数比较少,还多次请假不去医院,原因是身体不适。吃饭的时候也很少和大家聚在一起,即使打个照面儿,也只是礼貌性地微微一笑而过。
梁海涛知道,五十三岁的边振平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刚来的时候,他还去医院做手术,工作比较积极,但最近一段时间不知怎么了,变得更加不爱说话了。几次找他聊天,他一直回避着,闭口不谈自己的事,看上去他似乎有什么心事,始终打不起精神。
也不知这个老边在琢磨什么呢?梁海涛决定主动找他聊聊天,他早已下定决心,所有援疆医生都不能掉队,不能辜负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下一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千头万绪,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做。
这天吃完晚饭后,梁海涛敲响了边振平的520号房间门。
看到老边疑惑的眼神,梁海涛笑着说:“老哥,您在忙什么?怎么没见您去吃晚饭呢?”
“最近胃口不好,有些感冒。”边振平说完咳嗽了两声。
梁海涛一眼看到书桌上的电脑还闪着蓝色的屏幕,电脑旁边有一大摞厚厚的书籍,像是正在查资料。他径直走过去,夸奖说:“老哥真是用功啊!每天在忙着写论文吗?”
“是啊,我这个年龄了,还想多做点儿事。那些年,我积累了许多资料,我手头有部关于如何预防肝胆疾病的书稿已经写了近五年,在北京的时候每天忙工作,也没时间写,打算在援疆期间把书稿全部写完,再找一家比较权威的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也算圆我一个梦想。”
噢,原来是这样,梁海涛明白了。他点点头,立刻转了话题问:“老哥,不管如何忙,也要注意身体啊,别太累着,咱们去健身房打球吧?”
边振平摇了摇头无奈地说:“如果是集体活动,我不会缺席,但我不是参赛选手,没必要去凑那个热闹,再说也没那心情。”
“怎么,老哥遇到烦心事啦?说来听听,看我能帮上什么忙吗?”
边振平沉吟片刻,鼓足勇气说:“不瞒你说,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工作很不顺心,九月中旬,我给一名危重病人做胆囊手术,因病人是八十五岁高龄的老太太,本身手术就很有风险。其实,我建议让老人保守治疗,但老人的亲属一再坚持手术。原本六个小时的手术很顺利,意想不到的是,老人手术后引发其他病症发作,术后三天没能抢救过来,人走了。老人的亲属执意说是我手术不成功导致了老人死亡,是我的责任,并让我承担一百万的治疗费、丧葬费及精神损失费,因为老人生前是一位很有名气的画家,她的一张画能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说这话的时候,边振平眉头紧皱,情绪显得很激动,脸涨得通红,他大声地接着说:“我这个年纪的人,上有老人多病需要照顾,下有小孩儿需要交学费,我爱人是超市收银员,每月工资仅有三千元,我的工资都补贴家用上了,哪有那么多钱去赔偿,你看我全身上下没有一件名牌。”
梁海涛知道医院这类医患纠纷不在少数,谁遇到了都够闹心的,非常影响情绪,这种情况下,医生又怎么能安心为患者做手术呢?
“后来呢?”
“当时找了几名专家分析,结果都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拒绝支付老人亲属提出的巨额赔偿,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他们一万元丧葬费,没想到他们一纸诉状把我告上了区法院,因为证据不足,法院不予受理。但他们又告到市法院,同时还跑到医院闹事,还在肝胆科前拉起了白布黑字的横幅。这种情况让我怎么能安心工作呢?”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后来如何解决的呢?”
“医院想澄清此事,但对方很有实力,还找到报社记者追踪报道,医院领导也感到很有压力,上面还派来调查组核实情况,搞得我焦头烂额。这不,今年初,医院领导从多方面考虑,让我来援疆,后面的事由他们处理,但最近听说对方把此事放到媒体上大肆宣扬,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唉,我在医院工作二十八年了,曾经做过十多万例手术,从没有失过手,这是头一次,算是倒霉透了。来和田工作后,前些天又遇到一位九十多岁老人这样的病例,我真是害怕了,感觉自己患上了恐惧症,所以……实在是不敢做了。”
梁海涛听边振平和盘托出,从内心讲,也为他承受的不白之冤感到愤愤不平,他想了想说:“放心,老哥,对方不占理,打官司也不怕,我曾经给一位京城有名的律师成功做过手术,他当时对我说,以后只要涉及法律或打官司的事,他会全力以赴地帮我,我找他试一试!”
边振平长叹一声,轻轻点了点头。
三
沙尘天逐渐少了,梁海涛感觉飞进宿舍窗台上的沙子也减少了,皮肤不像刚来和田的时候那么干燥了。忙完医院的事情,他躺在床上,暗想:告别了首都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祖国最偏远、天气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为自己医生生涯书写着精彩的一笔。每天生活在浮尘弥漫的空间,如果有人问我:值得吗?我一定果断告诉他:非常值得!人活于世,什么是价值体现?如何活得有意义?在这里都找到了最佳答案!
近段时间,边振平躲在宿舍里写书稿,尽管他有自己的难处和不妥,但不能以此为理由而不去医院工作。想想当初,自己面对去美国进修和援疆的双向痛苦选择,也曾经历了内心的折磨与挣扎。毕竟,当今世界医疗科技将逐渐发展成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信息学、微电子学、计算机学、分子生物学,甚至大数据、数据采集、自动控制等现代科技手段,将更多实现无缝连接、双相连接,因而发展迅猛。对处于世界级医疗卫生水平的北京医生们来讲,到医疗理念与水平先进的国家和地区进修,无疑是一个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加储备的大好机会。如今在远离发达医术的偏远地区工作,自己原有的医疗水平也会有所退步。而且,如今医学太发达了,要经常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不会落伍。等回北京后,要想超过其他同事,需要付出成倍的时间与努力。但梁海涛认为,自己选择来援疆,无怨无悔,自己选择的路,就要执着地走下去。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指挥部的领导想方设法组织援疆医生搞好文化活动。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梁海涛经常调动同事们的积极性,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活跃气氛,慢慢驱散着大家内心的寂寞。
让大家感到幸运的是,如今通信发达,虽然与家人远隔千山万水,不能见面,但仍能用手机、微信或QQ与家人保持联系,看看视频里的人也会心满意足了。如果在过去,别说是打电话了,就连通信也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联系上。
陈丽虹对白洁和陆浩的事很上心,有意无意间,总是把他俩往一块凑,她得意地对梁海涛说:“我在医院曾促成过三对姻缘,我天生就有当红娘的命,如今他俩进展顺利,两人常常在一起切磋演讲稿的事。”用她的话讲:有戏!
四
五月份的节日真是多!大大小小就有近二十个,最重要的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1948年)、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五四”青年节这天刚好是周五,北京援疆医疗队选派的十六名演讲参赛选手,提前一天到指挥部报到。
第二天上午吃罢早餐,10点整,大家来到布置好的会议室,根据抽签排名参赛顺序,白洁是第三个上台演讲,陆浩是第九个上台演讲。
前两个都是县人民医院选派的援疆青年男医生,内容引经据典,谈古今中外,激励青年人如何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在医疗援疆的广阔舞台上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白洁走上讲台后,淡定自若,语言朴实,她讲述初来和田,如何面对沙尘暴,如何用积极乐观的大无畏精神坚守岗位;讲她到医院工作的第一天成功为一名高龄产妇实施大手术,最终母子平安,赢得医护人员和产妇家属的高度称赞;讲她如何带领妇产科医生学习新知识,帮她们提高医术……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她的普通话很标准,抑扬顿挫,讲得非常投入,讲到动容之处,她眼含热泪。她所演讲的内容都是她亲身经历的事,很接地气,演讲结束后,会议室立刻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演讲赛中,十六名北京援疆医生都讲述了发生在自己和援友身上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比赛结束后,白洁当之无愧地荣获了第一名,陆浩荣获第三名。在他们登台领奖的那一刻,梁海涛为两人拼命鼓掌。
事后,陆浩面露愧色地对梁海涛说:“我最近正在写博士论文,过几天要回北京答辩,所以准备得不太充分。”
梁海涛笑着说:“已经很好啦,我还是那句话!重在参与!”
几天后,又一场沙尘暴光临和田地区,不过,这次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强势了。刮了一天一夜的风,沙尘碎石子“噼里啪啦”拼命地敲着玻璃窗,直到第三天才算结束。可即使再恶劣的天气,也无法阻挡援友们去医院上班的脚步。
大家都盼望着,这可恨的鬼天气尽快滚得远远的,因为他们还盼望着天气好转后去欣赏一下南疆的美景,品尝一番南疆的各种美食,还想着应新疆医生的多次邀请,去感受一下到新疆维吾尔族同胞家里做客的风俗习惯。更主要的是,想去几家和田玉石店看看,毕竟大老远来到和田,总要给自己或家人买块玉,表示一下心意。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早在几天前,各科室就开展了评选“十佳护士”的活动,评选的标准是,要在护理技能比赛中取得名次,再结合平时的工作情况,优中选优。医院里大多都是年轻的维吾尔族女护士。梁海涛所在的神经外科护士长名叫阿孜古丽,她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遇事沉稳、冷静,待人热情、宽容,性格开朗,很有管理才能,她手下的护士都很佩服她。
前些年,阿孜古丽在医院举办的护理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接到通知后,她对神经外科的护士们说,自己档案里已经有“优秀护士”荣誉称号了,这次,她主动放弃参评,并推荐了三名业务能力强的护士参加护理技能比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六年的年轻女护士阿依夏姆不负重望,经历初赛、复赛和决赛,获得全院第二名的好成绩。这让护士长阿孜古丽打心眼儿里为阿依夏姆取得的好成绩而高兴,尤其让她倍加欣赏的是,多年来,阿依夏姆多次配合主刀医生出色完成重大疾病手术,深得主刀医生的认可。阿依夏姆不仅得到同事和患者的好评,还在国家医学期刊发表过一篇论文,这在全院护士中是非常少见的,深得院领导的赏识。凭着阿依夏姆的热情与勤奋,无疑,她将成为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
颁奖那天,医院评选出的二十五名“十佳护士”依次站在颁奖台上,正如阿孜古丽所想,阿依夏姆是其中一员,这是公平、公正的评选,让所有护士都很信服。她们身披红色绶带,由医院院长热吾力提和挂职副院长梁海涛亲自为她们颁发证书和奖金,评选出的“十佳护士”们都露出喜悦的眼神,她们非常珍惜这份荣誉。
五
近段时间,陈丽虹发现白洁精神状态很好,走起路来,如脚下生风。援友们也很明白梁海涛想促成两名年轻医生的姻缘,所以不管是用餐时间,还是坐班车上下班的时间,大家都很配合,明里暗里把话题往白洁和陆浩身上引。
陆浩每次见到比自己年长的医生,总是尊称一声“哥”或“姐”,表现得彬彬有礼,在援疆医生中口碑很好,他给大家留下了阳光、帅气、热情、开朗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印象。如果不知道他已是工作了十年、正读在职博士的眼科医生,乍然看见他那年轻的脸庞,一定都会误认为他是一名刚走出大学校园的男生。自从来到和田后,他为当地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成功做了八十例手术,大多数是七十岁以上高龄患者。平时,陆浩总面带微笑,但只要走进手术室,表情就会立刻变得严肃镇定,全身心投入到清除白内障的手术中,让患者们重见光明。因为,他曾收到过患者寄来的十多封感谢信和送来的五面锦旗。
五月下旬,陆浩请假一周回北京进行论文答辩。援友们每天坐在班车上聊天的时候,白洁明显话语少了,原因可能就是那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没在车上。他才离开几天,大家就挺想念他的,不由自主地把目光瞄向了白洁。
陈丽虹曾对梁海涛不客气地说:“陆浩这小伙子真不错,如果没遇到白洁,我一定把他介绍给我表妹。我表妹比陆浩小三岁,还是海归,研究生毕业,年轻漂亮,如今在外企当白领,年薪三十多万,有车有房,也不会在乎陆浩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只在乎他是优秀医生。”
“你呀,就别凑热闹了,我看白洁和陆浩两人挺般配的,等陆浩回来,你可别撩他,他可是我们心目中阳光帅气的好小伙儿,我们要让陆浩非白洁不娶!”其他几名援友提醒着陈丽虹。
陈丽虹知趣地笑着说:“哈哈,我就那么一说,你们还当真啦?”
这天,梁海涛吃完晚饭,召集同事去健身房打台球、乒乓球,眼看距离援疆医生球类比赛时间很近了,争强好胜之心,人皆有之,大家吃罢晚饭,就去台球室训练,提高球艺,摩拳擦掌,等待比赛的那一天。
刚打了一会儿球,梁海涛就接到陆浩打来的电话,语气中带着歉意:“梁队,我今晚到和田,因天气原因,飞机在乌鲁木齐转机的时候晚点了,大约凌晨1点多才能到和田机场,那时估计没出租车了,您看……”
“噢,你不是要休一周的假吗?怎么刚走四天就回来呢?”
“反正待家里也没什么事,还不如早点儿回和田,还能静心写两篇论文。”
“哈哈,我明白啦,放心,我现在就协调车队,晚上派车去机场接你!”
“太好了,梁队,非常感谢!”
梁海涛马上给车队打了接站的电话,安排妥当后,继续陪参赛的医生打台球。
第二天早餐时间,陆浩穿着干净整洁的休闲衣,脚穿一双耐克鞋,面带喜色、精神气十足地出现在餐厅。梁海涛和几名同事看到他的这种状态,不用问,就知道,他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
这时,陈丽虹快言快语地说:“我前天看到有你一封来自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机构的挂号信,是不是有论文在上面发表啦?”
陆浩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还是陈姐厉害,了解得真清楚,是在美国的SCI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梁海涛接过话茬高兴地说:“可以啊,你近日喜事不断啊!哪天请我们吃喜糖呢?”
坐在旁边的医生们纷纷打趣笑着附和着,目光不约而同看向白洁,白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脸颊泛起了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