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风·宛丘 有一种爱叫一见钟情
子之汤(dàng)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dào)。
○今译:
你舞姿优美疏放,旋转在宛丘之上。确实倾心和爱慕,却不敢有大奢望。
你敲腰鼓咚咚响,宛丘之下舞翩然。无论严冬和酷夏,手持鹭羽风中扬。
你击缶坎坎声响,旋舞宛丘大道旁。无论严冬和酷夏,鹭羽头饰真漂亮。
一
读这首《陈风·宛丘》,眼睛在“洵有情兮,而无望兮”一处停留片刻,脑际倏然跳出一句“我的眼里只有你”,感觉此情映照此境,再合适不过。轻轻叹息,终究没让“可惜,你的眼里没有我”滑出口来。
洵,确实的意思。无疑,这首诗书写的是爱而不能的无奈。和《汉广》暗恋对岸的游女不同,主人公爱慕的是一位在宛丘翩翩起舞的巫女舞蹈家。
巫女,并不等同于现今人们脑海里关于巫婆、巫师等装神弄鬼式的人物的概念。巫女,在上古时代又叫巫祝、祩子或祝史,是《周礼》中掌管礼法、祭典的官职之一,能以舞降神,与神沟通,祭祀社稷山川,有驱邪、洁净、祈雨、祝祷风调雨顺等社会职能,类似于主祭、先知,有着非常高贵的地位,亦有不嫁之俗。这也是诗中男子敬慕、仰视,爱而不得、爱而不能的缘由。
宛丘,即现今的平粮台,也叫贮粮台,位于今河南淮阳区东南。宛丘有高大的城墙,城墙外围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如一条盘旋的玉带,默默守护着方圆几百里的沃野良田。
宛丘的地势中央低,四周高,《淮阳县志》里说:“俗呼粮冢,高二丈,大一顷,有四门,林木郁然。在城东八里。”
这方富饶美丽的土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成为一处天然的大舞台。
古时候的陈国,重祭祀,好歌舞。以歌舞降神为职业的巫女,常在宛丘婆娑起舞。
寂静的旷野鼓乐喧天,巫女舞姿曼妙,自然就吸引不少群众围观。
呛然
钹声中飞出一只红蜻蜓
贴着水面而过的
柔柔腹肌
静止住
全部眼睛的狂啸
仿佛现代诗《舞者》呈现的场景,恰若“一只红蜻蜓”的耀目、惊艳,这位巫女的舞姿亦以绝对凌厉的姿态,“静止住,全部眼睛的狂啸”。
和《舞者》一样,在《陈风·宛丘》中,人群中这位男子,看得目瞪口呆,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为巫女优美奔放的舞姿痴迷陶醉,情随舞起,念念不忘。
满腔炽烈,沉吟良久,四目相接,一触即发。男子踏步为歌,将自己对巫女舞蹈者的一腔恋慕之情,吟咏成诗。
无论春秋冬夏,这方舞台上都有巫女舞蹈家旖旎的身影。
身着彩衣的她,如旋风一般,轻舒云手,长袖曼舞在宛丘之上;
在宛丘的原野上,手持鹭羽的她,身上的腰鼓敲得欢天喜地,咚咚咚的鼓乐响彻云天;
在宛丘的大道旁,头戴鹭羽头饰的她,手法娴熟地敲奏瓦缶,一板一眼,坎坎作响;
舞姿婀娜的她,与音乐融为一体,转甩开合,流水行云,如霹雳,如闪电,浩荡如风,奔腾如鹿。
男子惊异于巫女舞者的激情,惊叹于这是怎样一位奇女子,为她玲珑的身材而倾倒,为她飞扬的神采而痴迷,为她曼妙的表情而沉醉,为她奔放的舞步而叫好。
诗中最具动感色彩的,即“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一句中的“汤”字。“汤”同“荡”,并非“放荡”义,而是描写舞者激昂摇摆、尽情尽兴的样子。
词语本有着各自独有的面貌声色,诗人以这个“汤”字,向我们展示了舞者的投入,她的全神贯注,她的热情奔放,正是小伙儿的情之所系。
男子眼中的她,那么热烈,那么孔武有力,有着做她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力量。这般自由和力量,是他由衷的向往。
男子身不由己地沉浸在这种欢快、这种飞扬、这种激切里,在音乐响起,鼓声、缶声奏起的那个瞬间,让自己的肉身以及魂魄,挣脱凡俗的桎梏,随着乐曲飘荡在风中,雀跃在山林,奔走在林泉。他第一次知道,这是一种如此奇妙的感觉。
有些人,看一眼就铭记不忘;有些歌,听到前奏就心绪难平。
怦然心动,这种令人心惊又心悸的感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幸运地触碰得到。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那么幸运地,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遇里,刚好遇到那个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
还好,幸运的他没有错过。
二
“有一种爱叫一见钟情,突如其来,清醒而笃定。”在汉语言文字中,关于感情的话题,恐怕没有比“一见钟情”更打动人心的词了。
自见到巫女舞者的那一刻起,男子便知道,一件无可挽回的事已然发生。他的大脑一片空白,连呼吸都感到了困难。他不能遏制自己的心跳,不能收回自己追随的眼神。
就像王实甫《西厢记》中,张生在普济寺看到崔莺莺,瞬间被出身高贵、美貌绝艳的相国千金惊艳到,大呼“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魂不守舍,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就像当年的西泠桥下,那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骑在青骢马上游玩西湖的富家子弟阮郁,行至断桥处,与乘坐油壁车游春的苏小小偶遇。青骢马被油壁车惊吓,不小心将主人颠下马背。端坐在香车之中的苏小小,对摔倒在地的阮郁报以歉意,一颦一笑,令人动容。失魂落魄的阮郁,直勾勾地望着翩翩远去的苏小小,许久回不过神来。于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宛丘》中的男子,一样也遇到了令他惊心动魄的巫女舞者。
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比爱更加艰难的事情了。男子清楚,他和她,并不是同一条路上的同类人。
人们说,与自己的同类人保持一致,是最安全的选择。他悖逆了这样的安全。
然而,爱而不得的五味杂陈,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明了。彼时的男子,犹如独坐寒冬里,等待春的莅临。他和她,那么近,又那么远。
爱情当中最本质、最令人动容的力量,不是她合适,而是他愿意。为这份爱而不能,男子没有放弃,没有退缩。为了她,他捧出自己发烫的实心与真诚。
只要巫女舞蹈家在的地方,男子都如影随形。
他就那样站在台下,望着阳光里、月光下的舞者,不知身在何处,忘记周遭一切。眼中是她,心中是她,阳光是她,花朵是她,明月是她,星辰是她,人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她。
见了她,他真正体会了那句久负盛名的话:爱一个人,她既是你的软肋,也是你的铠甲。
他的爱,是乍见之欢,亦是久处不厌,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任何时刻,他的视线,离不开她的一切。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那么一个人,你看着她,就格外开心;莫过于能天天守着她,望着她。满怀甜蜜,满怀希望,想着她。
纵然,他们之间,隔着身份的距离,隔着年龄的距离,隔着世俗的距离。
人生实苦,爱亦不易,“如果不满怀希望,那么满怀什么呢?”
当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在感慨这位男子为真爱执着的同时,或许有那么一瞬间,会再次邂逅青春的自己,邂逅那些年我们一直藏在心底,没有机会开口的小烦恼、小惆怅、小甜蜜。
忆起某个酷热的夏日,整个午后踟蹰在那条没有绿荫、热浪灼人的马路上,为的只是能看心仪的人一眼的自己。
忆起青葱年华,那个躲在教学楼一角,目送熟悉的背影离去,却没有勇气上前打招呼,痴痴的、傻傻的自己。
忆起为了某人无心的一个问候、一个眼神,而思前想后、患得患失、辗转难眠的自己。
诚然,谁不曾从青春走过,谁不曾有过这么一段“我的眼里只有你”的全心全意,有过一腔爱而不能的遗憾无奈。黄景仁《绮怀·其十五》诗中这样的心思暴露无遗: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昨夜的星辰已然不再,清醒的诗人,非常明白往事不可能重现,但他依然沉醉在这种深沉的迷恋里,无法自拔。
纵然流泪心伤,杯酒不消,我们从不后悔,曾经的倾情付出,为爱的一次次执迷不悟。
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一个地震的夜晚,男主角柯景腾给喜欢了多年的女生沈佳宜打电话,由于信号不好,他举着手机跑了很远。接通电话的那一刻,他表白说:“如果这世界我最喜欢的女孩不在了,以后我找谁回忆过往?”
多么痛彻的心声,令在场的观众不能不心有所触。
从学生时代起,柯景腾就开始喜欢沈佳宜,他等了她整整一个青春,可终究错过。
不是所有的念念不忘都必有回响。像柯景腾一样,很多人的青春里都有这么一段刻骨的恋情,虽然逃不开水流云散的结局,却让人铭记一辈子。
好莱坞的大明星凯瑟琳·赫本如是说:“爱,并不意味着你会从中得到什么,而是仅仅意味着你将奉献,奉献一切。你会因此得到回报。然而这与你的奉献实际毫无关系,你奉献是因为你爱。假如你够幸运,你或许会得到爱的回报,那是令人陶醉的,但那样的事不一定会发生,爱仅仅意味着的是全身心的奉献。”
在俗世的生活中,拥有忠于自己内心的力量,才是多彩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如果遇见爱,那就深深爱,爱过不后悔,努力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