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回眸两千多年的楚辞研究史,不得不惊叹《楚辞》作为文学经典“名垂罔极、永不刊灭”的艺术魅力。历代楚辞研究者薪火相传,在对前代学者的继承和超越中不断探索和前进。清代《楚辞》研究异彩纷呈、蔚为大观,是公认的《楚辞》研究集大成的时代,对于楚辞学各个领域的开拓不遗余力,无论是在《楚辞》研究的深度、广度,还是在研究方法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丰厚成果。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张隆溪先生说:“经典固然受人尊崇,但它们必须通过注疏、评论和阐释,才得以对社会发生影响,而在这当中评注所起的作用,往往不仅止于字句的训诂,而且包含义理的阐发,以各种方式使经典符合评注者当时所要求于经典的意义。”(1)在中国古代“述而不作”观念的影响之下,注释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主要著作形式。在楚辞学领域,历代注本不仅仅是解读《楚辞》的工具,同时还是建构《楚辞》成为经典的必由之路。鉴于清代楚辞文献的浩瀚,本书研究对象的主体是清代楚辞学著作,并以注本为主。
清代楚辞学是二千余年古代楚辞学的最后结穴。清代楚辞学文献卷帙浩繁,数量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就文献资料而言,清代产生的楚辞学著作,与之前各朝代所产生的楚辞学著作之总和不相上下,为历代楚辞学著述数量之最。如果再加上清代诗话、评点和诗文集中的楚辞资料,汇聚起来可谓洋洋大观、汗牛充栋。如此丰富的文献为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我们本可充分利用这些文献资源,对清代楚辞学做一番较前代更为深入的研究。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与人们对待文献的态度有关。很多人感叹清代楚辞学文献卷帙浩繁,难以穷尽,且庋藏星散,阅读不便,因而望而却步、望洋兴叹。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待楚辞研究的态度和视角。现有的楚辞研究有相当一部分不重视文献依据和实证研究,被触及的文献材料实际上只是现有文献资源的一小部分,因而丰富的楚辞学文献并没有被很好地阅读和使用。
目前,对清代楚辞文献资料的考证等基础性研究还较为薄弱,对一些孤本、善本、手批本以及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的发掘亦嫌不足,使得清代楚辞学的相关研究难有持续、深入的挖掘。而且,对清代楚辞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不仅要重视传世楚辞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对于已经亡佚的楚辞文献亦要努力考索。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发现并重建文献彼此之间已经失落的某种联系。据笔者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已佚或未见的清代楚辞著作有一百三十余种,比现存的一百二十余种清代楚辞著作还要多一些。而且,历代地方志、笔记、别集和族谱中,记载着相当数量的楚辞学文献与楚辞学者的生平资料,可据此补充现有研究成果的缺失,甚至改正现有书目类文献中记载的错误。
“《楚辞》研究不仅是一种学问的钻研,并且是文人思想感情的表现与发泄,众多的研究者,无论考其文字,订其音韵,或阐发思想,揭其微义,皆非单纯的兴趣所致,实有着审美情趣或思想情感共振的因素”。(2)因此,从“人”的角度考虑,大多楚辞学者的阐释取向和动因包含有多种因素。除地域情感的催发之外,还有身处明清鼎革的遗民兴怀故国、抉隐阐幽,借此来抒发他们的遗民情怀和民族气节。进入清代,统治者大力推尊以程朱理学为主的儒学,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一些楚辞学者的研究以强调忠正廉洁、人伦教化为主,出现了明显的儒学倾向。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楚辞学者运用直觉感悟法,悟屈子之情,会屈子之心,抒发对屈原的旷世同情。针对现有研究成果重视著作而忽视作者的研究倾向,本课题在传统文献学基础上拓宽思路,侧重阐释学视野下的主体性介入,从楚辞学者的生平家世、出产地域、学术渊源和交游情况等方面出发,以专论的形式探寻清代楚辞学者的研究动因,研究他们的个性际遇和著书心态在楚辞研究上的映照,及在不同时代学术思潮影响下的多元化的阐释倾向,以此对清代楚辞学进行历史还原和逻辑建构,呈现清代楚辞学的特征与成就。
清代很长一段时间严谨征实的学术环境并不适合文学研究的发展,然而,依然有部分楚辞学者能够跳出汉宋之束缚,站在前代《楚辞》文学阐释的高度,将《楚辞》的文学研究引向纵深发展的境界,在《楚辞》文学艺术的揭示、审美内涵的发掘、体制风格的辨析、创作技巧的总结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因此,在时代语境和文学场景下考述并分析清代不同时期学术思潮下文学观念的变化,也是很有必要的。周建忠先生在《楚辞与楚辞学》一文中说:“古代楚辞学史揭示了、同时也被后来的研究实践不断证明的一个研究规律:每一种学术派别、研究方法的出现,总是与当时的文化学术思潮相联系。任何摆脱时代制约的努力,往往正是时代思潮的反映。”(3)诚然,乾嘉时期以严谨朴实的学者态度从事学术研究成为主流,重视训诂考据的朴学之风亦强势蔓延开来。毛奇龄、蒋骥、胡文英、朱骏声、戴震、江有诰、王念孙、俞樾、孙诒让、武延绪等一大批学者运用朴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楚辞》,在训释字词、校勘辑佚、审定音韵、考证名物地理、考释典章制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蒋寅先生指出,“清代的文坛基本是以星罗棋布的地域文学集团为单位构成的”,(4)比如桐城派古文、常州派骈文、吴江派戏曲、浙西词派和虞山诗派等。与此相应,清代的学术派别亦大多以地域冠名,如吴派、皖派、扬州学派、浙东学派、常州学派、岭南学派、湖湘学派等。这些地域性流派显示了地域对文学及学术发展的作用。与《楚辞》在传统目录学中的独特位置相应,楚辞学在传统学术中的地位亦比较特殊。与上述大多是经史学派不同,楚辞学是具有自身特定的作品范围、研习传统和研究格局的专门之学,主要以个体研究为主,兼及小范围内的群体批评,因此很难形成地域性派别。然而,楚辞学与地域学术文化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清代楚辞学的地域性特征至为凸显。地缘关系与亲缘关系是地域人文学术形成的重要链条,而这两种关系又是相互涵摄的。陈寅恪先生指出:“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汉族之学术文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故论学术,只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5)诚如斯言,同一地域的世家大族往往成为一方学术、学派之滥觞,家族、家学与学术、学派相辅相成,密切交融。比如清代桐城世家大族以师友、姻亲关系链接起深密的关系网,相对于其间的文人学者来说,又因地域风气相互激发形成家族链、师承链。而清代桐城楚辞研究正是因地域之机缘,家族之纽带,师承之熏染而相互推引,形成了文学经典研读与地域文化传统相资相生的范例。
本书在对清代楚辞学文献和学者资料全面系统考论的基础上,在阐释学和地域文化的视野下,运用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历时演变与共时差异并行考察的方法,再现清代楚辞学的特征和成就,以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研究视角的缺失,并促发新的议题的产生。笔者在研究中侧重阐释学视野下的主体性介入,积极对待作者、楚辞学者和读者之间的多层面、互动交融关系,这一尝试将有利于《楚辞》研究在视角和方法上的深入思考与创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第一,有助于再现楚辞学发展过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矛盾运动,由此探寻楚辞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有助于更清晰地、立体地把握清代楚辞学的研究理路、内在联系和整体风貌,为构建中国楚辞学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第三,借助新的学术时空观,为当下楚辞学研究提供新的观念、视角和方法。
二、相关研究动态
清代是我国古代学术的集大成时期,而楚辞学发展至清代亦呈现出集传统楚辞研究之大成的发展态势,在楚辞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有清一代的楚辞学著作有一百二十余种之多,与之前各朝代所产生的楚辞学著作之总和不相上下,可见清代楚辞学在中国楚辞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然而,清代楚辞学的研究现状整体显现寥落之势,与清代楚辞学的特点、成就和贡献相比,研究现状显得极不相称。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呈现出三大趋势:
第一,从楚辞学史角度的纵向探究。易重廉的《中国楚辞学史》(1991)(6)一书中的“清代——楚辞学的大盛期”部分,是较早对清代楚辞学作专门研究的著述,分十五章论及三十余位清代楚辞学家的楚辞研究。李中华、朱炳祥《楚辞学史》(1996)(7)分作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代、清代、近代等若干时代,并择取各时代楚辞学的代表性著作加以论述,在“清代的《楚辞》研究”部分,分作十节论及近二十位清代楚辞学者及著作。这两种楚辞学史的可取之处在于注意从史的角度,对相似研究方法和特点的楚辞学者进行归纳和比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北京大学1997年度博士学位论文林润宣的《清代楚辞学史论》分四编十章,以楚辞学者为纲,意在从楚辞学史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勾勒出清代楚辞学的概貌。然虽题为“史论”,实际上是以楚辞学者为纲的楚辞学著作的个案研究。全文篇幅不足十万字,论及近二十位楚辞学者,许多章节的讨论不免简略,而且缺乏个案之间的比较和纵向研究的关联性。台湾学者廖栋梁《伦理·历史·艺术:古代〈楚辞〉学的建构》(2008)(8)一书力图从伦理、历史和艺术三个不同的维度建构起古代《楚辞》学,作者指出:“本书特别关注明清,尤其指晚明清初这一段研究高峰期的注本”。全书分为七章,前两章从伦理的角度探讨儒家文化视野中屈原研究的诠释策略,以及关于屈辞之“怨”的解读;第三、四章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楚辞》的历史学,以及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的地理论述;第五、六章从艺术的角度探讨《楚辞》的艺术性和王逸《楚辞章句》的韵体释文;第七章“结论:反照自身”从楚辞研究者的角度指出注释《楚辞》不仅是探求屈原本意,还以之反照自身揭明自己的情志。全书论述全面,资料详实,引入了很多西方文艺理论和阐释学的内容。孙巧云《元明清楚辞学史》(2013)(9)一书以元明清三代的楚辞学史作为研究对象。正文分五章,后三章从“史”的角度把清代楚辞学分作三个阶段,即“明末清初之际”、“清代前期至中期”和“清末民初之际”,把楚辞学者分布于不同的阵营,如经世学者、理学者、考据者、章句者等,以不同时期的学术思潮背景中的楚辞研究为侧重点分类论述,共论及二十多部清代楚辞学著作。吴慧鋆《近代楚辞学论纲》(2020)(10)一书以道光至五四前后的楚辞学为研究对象,以近代楚辞著述为纲,以学者、论点为纬,将近代楚辞著述分为七类,包括名物训诂史实考证类、审定音韵考释方言类、体现理学特色类、诗话词话中的楚辞评论、公羊学派影响下的楚辞著述、融合汉宋的楚辞著述、“新学”背景下的楚辞著述,其中具体论及十余部清代楚辞学著作。以上研究成果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论述已经深入较为细致的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启迪的思路和视野。
第二,清代楚辞学著作的个案研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清代楚辞学著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王夫之《楚辞通释》、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和戴震《屈原赋注》这三部注本。例如2009年以前以清代楚辞注本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学位论文,全都把目光聚焦到了这三部注本上:北京大学199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林兆明《王、蒋、戴三家注〈楚辞〉之比较及其在楚辞学史上的地位》、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林珊《王船山〈楚辞通释〉研究》、贵州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肖治强《〈山带阁注楚辞〉探析》、南昌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赵明玉《宋清楚辞学的连续与转型——〈楚辞集注〉〈楚辞通释〉比较研究》、贵州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任庆馨《王夫之〈楚辞通释〉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廖淑玲《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刘芮康《戴震〈屈原赋注〉研究》。近十年以来,清代楚辞学个案研究的面有所拓宽,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到清代其他楚辞研究著作。例如林云铭《楚辞灯》,近十年来已经有四篇硕士学位论文以之作为研究对象;关于陈本礼《屈辞精义》,目前已经有三篇硕士学位论文。另外,钱澄之《楚辞屈诂》、胡文英《屈骚指掌》、屈复《楚辞新注》、刘梦鹏《屈子章句》、王闿运《楚辞释》和马其昶《屈赋微》等著作也逐渐得到学人的关注,陆续出现了硕士学位论文、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等研究成果。
第三,清代楚辞书目及著作的文献研究。楚辞研究属于世代累积型的研究,尤其在楚辞目录之学方面,前人已经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成果。仅就清代楚辞著作考录而言,建国以来有几种书目解题类著作著录的数量已颇为可观。饶宗颐《楚辞书录》(1956)对六十余部清代楚辞学文献进行简明著录,主要内容包括作者信息、著作版本馆藏和文献著录情况,在清代楚辞文献考录方面可谓开山之作。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1961)在饶宗颐《楚辞书录》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并增补,录列包括传世和已佚清代楚辞学文献近百部。崔富章《楚辞书目五种续编》(1993)在此基础上又重点补录传世善本。洪湛侯《楚辞要籍解题》(1984)收录清代楚辞要籍二十七部,对作者生平、成书经过、主要观点、版刻馆藏等作了解题和初步研究,然版本著录存在一些问题。(11)潘啸龙、毛庆主编《楚辞著作提要》(2003)对四十四部清代楚辞学著作进行了大篇幅的评述,虽然在数量上不算多,但对每一部入选的著作都进行了大篇幅的评论,对研究者了解清代楚辞研究的全景和文献状况颇有裨益。周建忠《五百种楚辞著作提要》(2011)为大约七十种清代楚辞学著作撰写了提要,其内容包括作者生平资料,主要观点和倾向,以及著作的体例、篇目选择、版本馆藏情况,而且部分著作还著录了对其做过评述的论文,为研究者提供了按图索骥之便利。黄灵庚《楚辞文献丛考》(2017)(12)是对2014年《楚辞文献丛刊》(共80册)中收录的大部分楚辞文献的考述,共计二百余种,在规模和容涵上均超过了前人。黄灵庚先生自述《楚辞文献丛考》的重点在于“核勘源流,明其版本传承,详审文献价值”(13)。其实,此著作的成就远不止如此。就现存清代楚辞学著作而言,《楚辞文献丛刊》和《楚辞文献丛考》均收录甚广,有近百部之多,几乎涵盖了现如今所能搜罗到的绝大部分的楚辞文献,很多都是首次公之于世。而且,有一些一直以来并未被关注的文献,借助此著得以进入学人的视野,比如历代《文选》学著作中的楚辞部分。黄灵庚《楚辞文献丛考》对于著录的楚辞文献中的重点内容、创获之所在,以及楚辞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特点进行了大篇幅的评述,对于楚辞学的纵深研究,尤其是进一步构建楚辞学史功莫大焉。近两年来,古代《楚辞》文献的点校、整理和出版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目前为止,黄灵庚先生主编的《楚辞要籍丛刊》已陆续点校出版了二十余种楚辞研究著作,其中清代楚辞学著作有十二种(包括合刊);周建忠先生主编的《东亚楚辞整理与研究丛书》已点校出版了近十部明清楚辞学著作,还有周建忠先生主编的“紫琅楚辞学研究丛书”,均为推进楚辞文献学的纵深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
此外,还有一些论文从整体观照的视角研究清代楚辞学,如王延海《清代屈原研究散论》(1994)(14),对清代屈原研究中的几个代表性观点,如“忠孝为宗论”、“庄屈比较论”、“《离骚》梼杌说”和“屈赋情真说”予以综述和评价。毛庆《由历史看未来——近三百年楚辞研究史的启示》(1998)(15)论述明末清初至新中国建立这三百多年的楚辞研究史,在分类总结此期产生的楚辞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心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思路实滥觞于清初,并由此展望21世纪楚辞学研究的走向。毛庆《略论明清之际屈学研究思想之嬗变与发展——兼及对楚辞学史的贡献》(1999)(16)认为楚辞学发展到明清之际,研究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具体可概括为“寄托”、“感悟”、“创新”、“订误”四个方面,由此确定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研究思想体系。毛庆《论清代楚辞研究中的“直觉感悟法”》(2007)(17)一文对清代楚辞研究中较系统且成型的“直觉感悟法”做进一步探究。毛庆先生这两篇论文颇有理论深度,对我们继续探讨清代楚辞学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有着重要的启示性意义。沈云《谈明遗民对屈原及〈楚辞〉的接受》(2008)(18)一文选择了四位具有代表性的明遗民,即钱澄之、陆时雍、周拱辰、王夫之,从他们的生平遭遇、著述立说等方面来反映对他们对屈原和《楚辞》作品的接受。黄建荣、李蕊芹《论清代的〈楚辞〉研究传播与接受》(2011)(19)对清代《楚辞》文本传播的大致情况作了简要论述,以李陈玉、钱澄之、王夫之、蒋骥、戴震五家《楚辞》研究为重点考察对象,分析清代楚辞学者在屈原人格精神、楚辞音义主旨及楚辞艺术美学等方面的接受情况,归纳总结清代文人对楚辞接受表现出的新特点:在研究重点上,从汉代对屈原人格精神的推崇转向楚辞的艺术研究,尤其是结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前代的训诂考据转向训诂考据与义理阐释并重;在研究态度上,从成一家之言到多说并存、兼容并收。及至当下,在时间维度上的楚辞学史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综合楚辞学史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经出了几种研究专著,断代楚辞学史如汉、宋、明,以及现、当代楚辞学都有了研究专著或硕博论文,而且部分研究者已经开始注意到楚辞学与传统学术同轨并进的变化与转型的问题。
在空间维度上的地域楚辞学研究,相关的学术成果可谓少之又少,目前仅见几篇期刊论文。崔富章《浙江四十年楚辞研究概况》(1990)(20)一文主要以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这四十年浙江的楚辞研究为对象,总结归纳出浙江省楚辞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楚辞校注、楚辞书目研究、楚辞综合研究、屈原生平和思想研究。崔富章先生在论文开头先进行溯源,他指出:“战国中后期,浙江曾为楚地。浙人研习楚辞,渊源有自”,然后梳理自南宋高似孙、明代来钦之、陈洪绶、屠本畯、冯梦祯、冯绍祖、陆时雍、蒋之翘、周拱辰,到清代毛奇龄、方楘如、祝德麟、陈银,直至近代的浙江学者的楚辞研究,包括书法和绘画作品等,指出浙江的楚辞研究成绩斐然。汤漳平、许晶《闽学视野下的楚辞研究与骚体文学创作》(2008)(21)一文从闽学的视野放眼古代楚辞学史,指出朱熹作为闽学的开山之祖,其思想及楚辞研究对后代闽地学者影响深远。文中指出朱熹之后闽地楚辞学者有谢翱、陈第、郭维贤、林兆珂、黄文焕、何乔远、林云铭、李光地、许清奇、龚景瀚等,他们的楚辞研究的特征主要有:研究目的显然与一般学者有别;继承朱熹所开创的楚辞义理的研究;在传承中求新变,从而展示出各自的特色。刘树胜《由古代楚辞研究著述者的籍里看楚辞研究的失衡》(2013)一文通过对古代楚辞研究著述者籍里分布情况的统计、整理和分析,指出古代楚辞研究存在着地域失衡和时代失衡的问题。作者通过列表统计分析出楚辞研究著述者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递减趋势。作者认为,“文化中心、特定的经济背景和独特的文化传承等因素造成了楚辞著述者籍里即楚辞研究的地域失衡状态;社会鼎革前后的特定事实、封建朝廷的统治政策、文化政策的鼓煽和学风裹挟是造成楚辞研究时代失衡的重要因素”。(22)
上述研究成果对清代楚辞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现有研究成果还不足以体现清代楚辞学的特点、成就和地位。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第一,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现有的几种综合楚辞学史均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距今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限于当时文献的罕见,大都缺乏对文本系统周详的考察,仍属于初始阶段的研究。新世纪以来的研究也往往侧重《楚辞》注本或者关注楚辞文献的某一方面,呈现零碎分散的状态,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第二,个案研究的集中化。很长一段时期,一提到清代楚辞研究,总是集中在王夫之、蒋骥、戴震等少数几位楚辞学者身上。近十年以来,清代楚辞学个案研究的面有所拓宽,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到陈本礼《屈辞精义》、胡文英《屈骚指掌》、屈复《楚辞新注》、刘梦鹏《屈子章句》等清代其他楚辞研究著作。很显然,相较于浩瀚的清代《楚辞》文献总量而言,目前的研究面向还很不够。
第三,文献资料考证等基础研究较为薄弱。现有关清代楚辞学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书目类、提要类的著作中,而现有的楚辞研究论文和论著也大多直接引用其中的研究成果和论述。由于此类著作的概要性质,不可避免地使研究无法深入。而且,对一些孤本、善本、手批本以及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的发掘亦嫌不足,使得清代楚辞学的相关研究难有持续、深入的挖掘。
第四,地域研究视角的缺失。现有研究成果对楚辞与楚文化的双向互动已讨论得较为深入,而历代楚辞研究亦与地域学术文化,及来自不同地域的楚辞学者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空间维度上的地域楚辞学研究学界讨论甚少,学术成果严重不足。可见,对于清代楚辞学而言,现有研究成果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周建忠先生曾经客观地指出:“至今,‘楚辞学史’著作已有4种,但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说,写作‘楚辞学史’的条件并不具备,因为学术史的基础工作还没有落实,这样写出来的学术史,往往空泛、粗疏。”(23)确实,笔者在十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专力搜集研读清代楚辞学相关文献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古代楚辞学史尤其是清代楚辞学史的撰写,现在还不是时机,就像周先生所说的“条件并不具备”,“基础工作还没有落实”。因此,从楚辞研究的历程和现状来看,应采用小步前进、补缺释难的方法,从基础工作开始做起。
本书前两章即从基础工作做起,即文献资料的考录入手,对清代楚辞学文献和学者资料作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爬梳。因为现有研究成果对清代楚辞学文献并未搜罗殆尽,笔者利用如今便利的文献检索资源,力图搜集更多的清代楚辞学著作,并进行综录,包括详细著录版本和馆藏情况,旨在为今后的楚辞学史的研究和构建奠定较好的文献基础。基于“楚辞学”这一范畴内涵的丰富性,笔者在论述过程中尽可能地拓宽视野,搜罗材料,以现存清代学者的楚辞学专门著作为核心,兼及《文选》学著作、图绘,以及零散留存于历代诗话、笔记和别集中的《楚辞》评论。
刘梦溪先生说:“能够以一书名学,归根结底还是由作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就是说,书里面必须有可以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素材、资料和问题,这是最主要的,舍此则其他理由便无以立足。”(24)刘梦溪此语旨在探讨“红学”形成的关键因素问题,笔者认为此见解同样适用于楚辞学的研究。含有特定的学术论题,而此特定论题又往往包含有争议性的重大问题,是其成为一门学问最重要的因素。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虽以清代为时间限定,但笔者并没有采取传统的以时间分期或楚辞学者为论述坐标。而是以笔者清代楚辞文献整理和爬梳中发现的特定学术论题为结构线索,尤其是现如今楚辞学界还未曾涉及或未曾展开充分研究的一些论题。采用专论式的结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以特定论题的方式呈现,最能凸显清代楚辞研究的主要焦点,可藉此窥见清代楚辞学者的学术关怀;二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够清楚地看到在同一个主题下,清代楚辞学者是如何回应前代学者,并如何与同时代学者进行对话的。
第三章“清代楚辞学者多元化的阐释取向”。针对现有研究成果重著作而轻作者的研究倾向,侧重阐释学视野下的主体性介入。从“人”的角度考虑,即从清代楚辞学者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渊源等方面出发,大多楚辞学者的阐释取向和动因包含有多种因素:有身处明清鼎革的遗民兴怀故国、抉隐阐幽,借此来抒发他们的遗民情怀和民族气节;有的楚辞学者运用直觉感悟法,悟屈子之情,会屈子之心,抒发对屈原的旷世同情。进入清代,统治者大力推尊以程朱理学为主的儒学,随着儒家知识传统的逐步扩张,一些楚辞学者的研究以强调忠正廉洁、人伦教化为主,出现了明显的儒学倾向。以专论的形式探寻清代楚辞学者的研究动因,研究他们的个性际遇和著书心态在楚辞研究上的映照,及在不同时代学术思潮影响下的多元化的阐释倾向,以此对清代楚辞学进行历史还原和逻辑建构,呈现清代楚辞学的特征和成就。
第四章“清代楚辞文学研究的特点成就”。虽然说清代很长一段时间严谨征实的学术环境并不适合文学研究的发展,然而清代楚辞学者在《楚辞》文学艺术的揭示、审美内涵的发掘,对《楚辞》体制风格的辨析、创作技巧的总结等方面,均比前代更加全面和深入。肇始于晚明的《楚辞》评点,明显有别于传统经学范畴的注疏,其旨归在对《楚辞》文学特质的阐发。到了清代,《楚辞》评点的批评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出现了很多横溢出传统经学模式之外的灵心妙解,而此期《楚辞》文学研究方面的成绩也多归功于评点类著作。因而,笔者在第四章首先从《楚辞》评点的界定和版本入手,对清代《楚辞》评点的评点形态、圈点符号和特点成就作初步的探研。受明代复古文风和评点之学的惯性影响,再加上评点与时文的密切关系,清代一些楚辞学者把时文法引入《楚辞》研究之中,使之朝着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清代楚辞学者已经把《楚辞》作品的结构、脉络作为其艺术成就予以关注,甚至出现了意义探寻让位于结构分析的阐释原则。清代楚辞学者真正从文学艺术角度观照《楚辞》作品虚实艺术的处理,并且把虚实、幻境等作为《楚辞》的重要文学成就来看待,由此上升到了浪漫主义创作论的高度,极大地推动了楚辞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朴学之风与清代楚辞学”,主要着眼于乾嘉朴学对清代楚辞学的影响。《楚辞》的考据之学真正形成一种风气,实是因乾嘉学派的兴起才得以实现,以严谨朴实的学者态度从事楚辞研究成为主流。毛奇龄、蒋骥、胡文英、戴震等重视运用朴学的思维和方法,在典实考证、名物训诂方面取得了足以傲视前人的成就。作为皖派朴学的创立者,戴震的楚辞研究在字义训诂、名物制度考释等方面的朴学成就特出。在楚辞音韵研究方面,江有诰分古韵为二十一部,审音颇精,其所著《楚辞韵读》即是对其古韵分部和阴入相配等理论的实践成果,对后世楚辞音韵研究影响巨大。
第六章“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清代楚辞学”。历来系统综合的楚辞学研究往往表现在对楚辞学史的梳理。一门学问尤其是楚辞学这样的专门之学,是有其特定的时空构造的。历代楚辞学史多是一种以时间为主线的线性(或称一维的)研究,即仅着眼于时间这一维度。我们说楚辞学的演变和发展,不完全是按照时间排序的。楚辞及楚辞学本身即与地域学术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时间维度相比较而言,空间地域是楚辞及楚辞学永难变换的载体,不应该忽视它的存在和意义。本章首先对清代楚辞学者的出产地域进行统计,可以看出清代楚辞学的地域分布比较集中,并以地缘性、亲缘性至为突显的桐城和湖湘两个地域为代表,对清代地域楚辞学展开初步地探究。
本书在对清代楚辞学文献和学者资料全面系统考论的基础上,在地域文化和阐释学的视野下,再现清代楚辞学的发展轨迹、特征和成就,以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研究视角的缺失。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有:一、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首先对现存、已佚的清代楚辞文献,作一次较为全面的统计和整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时代背景下楚辞学者的研究动因,即在传统文献学基础上拓宽思路,侧重阐释学视野下的主体性介入。二、历时演变与共时差异并行考察。楚辞学史多是以时间为主线的历时性研究,而与时间维度相比较,空间地域是楚辞学永难变换的载体,不应忽视它的存在和意义。本书不仅着眼于楚辞学历时性的发展演变,而且对同一地域的楚辞学展开立体的研究,以期全面呈现清代楚辞学的研究风貌和成就。
总而言之,笔者希望通过本书的研究和探讨,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一是全面梳理清代《楚辞》文献和学者资料;二是从阐释学、地域和评点等新的视角来揭示清代楚辞学的特点和成就;三是借助清代楚辞学文献考论和阐释研究,为建构清代楚辞学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线索。因本文的专论式结构,部分研究对象会有重复出现的情况,笔者拟采用交映互见、相互涵摄的论述方法,每一专论择取最能体现其特点的清代楚辞学者和著作详论之,同时兼及前代及同时代其他学者、著作,以及相关的楚辞评论进行综合研究。
(1)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95页。
(2)廖栋梁:《伦理·历史·艺术:古代〈楚辞〉学的建构》,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9月第1版,第11页。
(3)周建忠:《楚辞与楚辞学》,《云梦学刊》2004年第1期,第7页。
(4)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167页。
(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1版,第147-148页。
(6)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湖南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7)李中华、朱炳祥:《楚辞学史》,武汉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8)廖栋梁:《伦理·历史·艺术:古代〈楚辞〉学的建构》,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9月第1版。
(9)孙巧云:《元明清楚辞学史》,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10)吴慧鋆:《近代楚辞学论纲》,中华书局2020年11月第1版。
(11)崔富章:《楚辞版本源流考索——兼及〈楚辞要籍解题〉之讹误》,《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第120-125页。
(12)黄灵庚:《楚辞文献丛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
(13)黄灵庚:《楚辞文献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7月第1版,第1册第2页。
(14)王延海:《清代屈原研究散论》,《辽宁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第83-88页。
(15)毛庆:《由历史看未来——近三百年楚辞研究史的启示》,《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74-80页。
(16)毛庆:《略论明清之际屈学研究思想之嬗变与发展——兼及对楚辞学史的贡献》,《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65-70页。
(17)毛庆:《论清代楚辞研究中的“直觉感悟法”》,《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第70-77页。
(18)沈云:《谈明遗民对屈原及〈楚辞〉的接受》,《语文学刊》2008年第5期,第23-25页。
(19)黄建荣、李蕊芹:《论清代的〈楚辞〉文本传播与接受》,《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21-126页。
(20)崔富章:《浙江四十年楚辞研究概况》,《浙江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第20-23页。
(21)汤漳平、许晶:《闽学视野下的楚辞研究与骚体文学创作》,《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鹭江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470-483页。
(22)刘树胜:《由古代楚辞研究著述者的籍里看楚辞研究的失衡》,《职大学报》2013年第6期,第9-18页。
(23)周建忠:《五百种楚辞著作提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25页。
(24)刘梦溪:《红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