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细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没有中心点的城市尽显平民化

在成都问路,不会有人给你指东南西北,你听到的都是“抵拢左拐再右拐”之类的呓语。

尤其是对从北京过来的人来说,一到成都会有一点蒙。北京那里的街道,大部分都是南北、东西垂直分布,站在任何一个路口,你都不会迷失方向;而在成都,你几乎找不到一条街道是正向南北或者东西的。

尽管成都有一环、二环和三环路,但是和北京那种方正的环形路比有很大不同。成都的环形路是极其不规则的,前两年政府准备把三环和二环中间的一些路串联起来,打造“中环路”(成都人不愿意这样模仿香港的中环,而是戏称其为二点五环),但遇到了很大困难。因为二环和三环之间,大部分区域已经是成熟社区,不太可能拆迁修路,所以只有按照原来走向大致串联。这样总觉得不伦不类,在东面,就怎么也“环”不起来。

这不是今天的城市建设导致的困惑,它根源于2000多年的城市传统。战国时期,张若修筑城池时,就没有“搞清楚方向”。那个年代,在这里修建城市只能依照河流走向,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办法,最终他主导建造的成都,最外面(大城)的线条歪歪斜斜的,就像乌龟一样,所以成都又有一个龟城的外号。成都古代的“城门”,也不在正方向,比如老东门在城市的东南角,而老西门则在西北角——今天当成都人说“西门”的时候,指的其实是城市西北角的西门车站附近。

此后的成都,每逢朝代更替或者乱世,也会受到毁坏,明末张献忠对成都的毁坏尤其严重,但是在“重建”的时候,仍然尊重原来的“脉络”。这个脉络,可以理解为成都的“道”。传统社会,城市发展似乎总是在循环往复,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就有可能超出承载量,或者“由盛转衰”,然后再慢慢恢复。

古代的城市规划,大多只能局限于核心区域。以清代修建的满城(少城)为例,它是以今天的长顺街为中轴线,两侧分布了十几条胡同。整体上看,这种规划当然是整齐的,但是长顺街并不是笔直的南北走向,而是略呈弯曲状——人们常说满城像“蜈蚣”,就是因为它的躯干有些许弯曲——这最核心的一条街,仍然是“遵照前例”。同样是“胡同”,成都的满城胡同没有北京的那么整齐。

“市中心”的形成也一样。在成都,似乎找不到一个绝对意义的中心点,那种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的交汇,在成都并不明显。比如,东大街和西大街,根本没有汇合(差了很远);北大街和南大街,也不对接。因为满城和皇城(清代的贡院)都是封闭区域,路不得不绕着修。

老成都的“市中心”,一般人会认为是盐市口,因为它是老成都东西通道和南北通道的交汇点,四川人称之为“十字口”。但是,东面的东大街和西面的东御街,没有相连。东大街走到尽头,要往北走一截,才能拐到东御街。盐市口,也并不是规划意义上的路口,而是一种对自然发育的街区的描述。

picture

在老一辈成都人的口中,盐市口是真正意义上的市中心,人民商场承载了几代成都人的购物记忆。

对外来者来说,盐市口一带,是最容易迷路的地方。五条路连接到一起,手机导航普及之前,对路痴来说简直是灾难;即便向本地人问路,也很难描述清楚。

盐市口的得名,是因为清代政府在这里设置了出售官盐的商店——那时盐几乎是最重要的商品,是政府垄断的。和北京一样,成都老城区的很多街名,一听就能知道,在历史上是市场所在地。比如牛市口,在今天的东二环,以前是买卖耕牛的地方,在农业社会当然是重要的市场。

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所主张的那种笔直的大道,最近二三十年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成都也一样,天府新区有几条街道,都是和天府大道垂直的,名字也从“天府一街”到“天府五街”按顺序排列。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肯定不会迷路。因为走在天府一街,你就会知道下一条路就是天府二街。这种“规划主义”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不过在这里也并没有多少人步行或者迷失在街头。这样的街道缺乏故事,也缺乏魅力,或许要到很多年后,才能拥有它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