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海上寻觅猎物
想要当海盗,首先得有一艘船。对于新成立的“创业”海盗团伙来说,这个问题通常是这么解决的:要么依靠某一艘商船或者战船上的哗变,要么偷窃一艘停在港口的、合适的、无人看管的船只。很多海盗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起步的。可惜的是,中世纪的文献里找不到任何关于海盗团伙起步阶段的详细记载:史料大多描述的是那些已经扬名立万的海盗,比如来自粮食兄弟会和均分者的克劳斯·斯托尔特贝克(Klaus Störtebeker)和戈德克·米歇尔斯(Godeke Michels);以及著名的私掠者,比如“修士”厄斯塔斯和唐·佩罗·尼尼奥,他们的船是从各自的领主那里得来的。我们会在后面看到一些成功海盗的例子,他们通过煽动叛乱或者偷窃无人看管的船只开启海盗生涯。但是这种情况在早期肯定也发生过。
成熟的海盗团伙会根据他们喜欢的狩猎水域来选择某种船只类型。如果是在离据点不远的近海水域,他们会选择轻快的船只,因为它们非常适合伏击。乌斯科克人(Uskok)——16世纪活跃于亚德里亚海的海盗——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喜欢一种名叫“brazzere”的小型桨帆船。与此相对,那些在远海狩猎的海盗则会选择远洋大船——通常来说,那些诚实的远洋商人也会选择这样的船只。例如,粮食兄弟会跟汉萨同盟使用的船只就是一样的——随处可见的“柯克船”(cog)——只不过他们的船员更多,船首和船尾还有船楼,这些海盗船和同盟的战船,即“维和船”(Friedeschiffe)非常相似。同时期活跃在东亚海域的中国和日本海盗们也喜欢改装商船,他们选择的是中国帆船[40],因为当时这种船只比较常见,外观看起来也毫无攻击性。【54】在近海快速突袭中,小型桨船也会被用到,海盗们通常会在船首和船尾加置一两座战斗塔,搭载比平常更多的船员,以将其改造成战船。
一旦有了一艘合适的船,海盗就可以出海了,接下来他们还需要找到目标。在雷达发明之前,能否发现船只依赖于观察者站立的位置。根据数学公式,一个身高5英尺8英寸(1.73米)的人站在海平面上,可观察范围约为5公里;而同样身高的人站在100米高的悬崖上,他的观察范围可以达到40公里。由于远海通常找不到悬崖,替代方案就是主桅杆上的瞭望台。依照桅杆高度的不同,视野范围可以人为扩大约15—20公里。即使如此,错过目标的概率非常高。
当然,海盗会选择有可能遇到大量船只的便利之地,从而使自己处于优势局面——可以在主要航线积极搜寻,也可以在合适的藏身之处慢慢等着,以待伏击毫无防备的船只。有时候,之前安全的港口及其停靠点也可能成为伏击地点。15世纪的热那亚贵族安塞尔梅·阿多尔诺(Anselme Adorno)在他的游记里讲述了在曾经安全的著名港口外发生的一场伏击。时值1470年5月,他乘坐一艘重达700吨的大型热那亚船前往圣地[41],船上“配备了大炮、十字弓和标枪……备有110名全副武装的船员以应对海盗和土耳其人”【55】。途中,这艘热那亚船原计划要停靠在撒丁岛的阿尔盖罗港(Alghero),但它的体积太大,不得不在港外下锚。阿多尔诺以及与他同行的朝圣者们乘着船上的长艇进入港口。在港内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但是当他们划船回来时,海盗突然杀了出来,试图乘船插进热那亚长艇和他们“漂浮的堡垒”之间。热那亚船的船长果断采取反击措施,扭转了乾坤:他命令船员向海盗开火,阻止他们靠近,并派出两艘长艇,交由全副武装的水手护送朝圣者们安全返回大船。【56】在其他的情形中,船员和乘客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会被抓住,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抢走,然后被囚禁起来,直到支付了赎金。【57】
有些海盗的组织性更强,他们会试图提前了解满载货物的船只会在何时何地出现,以便进行埋伏。例如,乌斯科克海盗便以探子和眼线遍布亚得里亚海的各大港口而为人熟知,甚至在威尼斯也有。1586年9月,威尼斯政府曾经“发现一名来自莱西纳[42]的文书官员弗朗切斯科·达布鲁扎(Francesco da Bruzza)其实是间谍——他不仅会向乌斯科克人报告每一艘船只的离港情况,还会指明在哪里能找到属于土耳其人的货物”【58】。
对于那些在开阔水面上行动的海盗来说,他们的船只远离海岸,视野受限,一定程度的相互合作是必须的。13世纪晚期,活跃在阿拉伯海的海盗们在离开印度西部海岸后,会搜寻、拦截并击溃那些商船的防御。出于安全考虑,大部分商船仍旧会沿着海岸航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如此回忆道:
你一定知道,在马拉巴尔[43]和邻近的省份古吉拉特,每年有超过100艘船只出海。它们是私掠海盗船,专事劫持其他船只、抢劫商人……这些凶恶的私掠海盗船大部分都散落在各处……但是有的时候……它们会排队巡航,航行间距5英里(8公里)……他们只要看到一艘商船,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向其他私掠船发信号,这样就不会有任何船只能够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通过这片海域。【59】
马可·波罗还描述了这些早期海员所采取的对策:“商人们非常熟悉这些凶恶私掠海盗的习惯……武器和装备齐全,而且他们……坚决防守,对袭击者造成巨大打击。”【60】饶是如此,还是有很多船只沦为海盗的猎物。【61】
对于更积极的海盗和私掠者,或者不想在等待中颗粒无收的人来说,面对着密集的海上交通和单薄的防御,沿着海岸来回巡航就是一种制胜手段。如果海盗或者私掠者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强大了,或者手里有一支小型舰队,那么袭击沿海的村落和城镇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同样,这种方式不是没有风险的,但优势是可以提前知道目标位置。对于驰骋地中海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私掠海盗来说,袭掠海岸是一种常规策略:俘获当地人并在奴隶市场贩卖,是他们的一种典型商业模式。
有时候,海盗要是运气不佳,撞上正在执行反海盗任务的战船,那么猎人就变成了猎物。对于捕猎中的海盗来说,另一项风险就是在远离友好海岸的时候耗尽淡水和口粮。长期航行的大型桨帆船特别易受影响,因为船员数量庞大,通常包括大量水手和士兵,此外还有一百多名桨手,需要大量饮食补给。例如,一艘轻型桨帆船,配备两百人左右的船员,包括桨手、水手、士兵和高级船员,这些人每天要消耗大约90加仑(340升)水,而船上通常会装载800—1500加仑(3000—5600升)水。【62】这就意味着,最大巡航时间只有两星期,否则饮用水就会耗尽。由于私掠海盗船的船长们在任何时候都依赖天气条件,所以他们并不是总能赶到安全的港口来为自己的桨帆船补足饮食。比如说,在1404年,卡斯蒂利亚私掠海盗唐·佩罗·尼尼奥的舰队——包括数艘装备精良、人员齐全的桨帆船——因为遭遇暴风雨被困在巴巴里海岸附近的一处荒岛上,无法返回西班牙。他们的饮用水惊人地支撑了20天之久,随后他说服了已经绝望的、渴到不行的船员们,冒着被伏击和歼灭的危险,设法从敌对的巴巴里海岸汲取淡水。尼尼奥和他的船员们在那一天可谓非常幸运:就在他们装满水桶后,一队穆斯林士兵便向他们杀了过来。【63】尼尼奥的舰队成功逃脱,没有一名船员被俘或受伤,但整个过程还是非常惊险。这次事件凸显了海盗和私掠海盗的职业生涯的危险性——甚至还没到寻找猎物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