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结构
本书处理的主题是兰克与中国近代史学两者的关系,以示意图略加说明:
我们认为兰克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是次要的(用虚线表示),主要端赖间接发生作用,包括两方面:其一,从方法学层面,借助各种史学方法论著作在中国的流传,落实在中国史家的日常治史活动,从而影响于中国近代史学;其二,从史学史层面,透过西方史学史、史学理论著作以及日本西洋史教科书,提升兰克在中国史学界的认知度,传递兰克史学的某些特质。
第一章通过研究兰克存世的文字,从中呈现兰克史学的本相。十九世纪以来历史学专业化过程中,兰克开启的历史考证学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他不是史料学家。兰克是建构历史的叙事大师,不断且一贯地在巨幅的历史著作中,借着叙事赋予历史意义。他强调史家要有观点,要了解自我的局限性并提升自我,他也不隐诲自己的历史看法。兰克把历史叙述成许多趋势,每个趋势里都有它充满价值的个体性,所有趋势的交错汇集构成时代,或甚至是世界史。由于兰克基督教的信仰,让他把欧洲族群的冲突乐观地视为共同成长与融合的过程,同时也让他把这过程等同为世界史。他对非基督教世界的偏见,源自他的宗教精神,造成他历史理论本身的矛盾。这矛盾呈现在他无法以他核心的思想——个体性原则——对待异文化,在历史思考中他使用双重价值标准。
第二章全面梳理中文世界的兰克论述,通过勾联各种零散的史料,还原兰克史学在华百年传播的具体实况。通常认为兰克史学直到“五四”前后才对中国史学界发生作用,但我们辨析晚清各种思想资源,从中鉴定哪些思想观点与兰克存在学缘关系。这些观念虽很流行,但早已脱离兰克之名,化为普遍的常识。本章将溯源这些观念,重新归位于兰克名下。既存研究经常取中国史家偶尔论及兰克的只言片语,便推断受兰克影响,本章采用史源学方法,溯源中文世界的兰克论述,以及中国学者相互引述的锁链关系,从而对兰克的接受作出准确的判断。本章分析了中共史家之所以批判兰克,与苏联学者有关,后者之所以批判兰克又与马克思对兰克的评价相关。对于1960年代初兰克知识在中国大量出现的时代语境作出了说明。
兰克并没有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他的理论尤其是方法学,被后人辗转写进总结性的方法论著作,最著名的是伯伦汉《史学方法论》、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合著《史学原论》,而坪井九马三《史学研究法》则是伯伦汉《史学方法论》的衍生品。这三种方法论著作是中国史家建构史学方法论的域外资源,对二十世纪中国史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是兰克方法学进入中国的媒介。本书第三、四、五章分别专论这三本著作,彰显兰克遗产尤其是方法学如何落实在中国近代史学。
本书不是人物研究的丛集,它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前后左右皆有呼应,构成了一部有机作品。各章所论,略有交集,如讨论傅斯年同时出现在第二、三、四章,姚从吾出现在第二、三章,梁启超出现在第四、五章,所论侧重不同,并无重复,可见中国史家思想的多元性。
本书各章节写作分工如下:胡昌智:第一章、第三章第一至三节、第四章第一至二节;李孝迁:导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节、第四章第三节、第五章第二至三节;贾菁菁:第五章第一节。
本书的框架虽由我设定,但如果没有胡昌智老师加盟,全力以赴,深度合作,这本书无法以现在的面貌呈现给读者。这是我们集体研究的成果,不敢自夸已达到预设的目标,但向读者郑重承诺它不是一本低水平整合性的著作,而是一项原创研究。
最后,我们真诚欢迎海内外同行给予批评和指正。
李孝迁
2021年春华东师大历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