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姑娘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其实皇帝爱听,真没嫌啰嗦。
这些臣子是他的眼睛、耳朵,通过他们,皇帝才能了解他的江山和百姓。
通过宋廷山的汇报,皇帝听到的不只是吉州的政策和现状,更听到了官府与商家如何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宋廷山的情商和智商。
当然,前提是他的臣子当真有颗认真做事的心。
“楚爱卿,”皇上把目光转向楚清:“你可是凭一己之力带动了一个州城的发展哪!”
楚清赶紧收回到处游荡的心思:“皇上,怎是一己之力?朝廷和州府的好政策、大宣广袤的土地和淳朴的百姓、宋大人的鼎力扶持、各个县的齐心共建,这才共同致富呀!”
“哈哈哈哈!”皇帝乐了,这个时不时犯二的楚清也有不迷糊的时候!
楚清是真吓出一身冷汗:一己之力?这人随便一句话就是一顶大帽子!
还是皇上亲自给扣的,这要是传出去,就得变成锅,锅和祸,差点啥呀!
真能传出去,御书房门外已经站了几名其他地方的官员等着。
皇帝与宋廷山这拨人谈话超时了,李公公已经安排了下一拨人等候。
“好,很好,宋爱卿、楚爱卿,你们的配合很好!可为各州府效仿!”皇帝给了评语。
门外的李公公眼珠子转了转:不是要整治楚清啊?差点领会错了。
几位地方官员也偷偷互相递眼色:“什么配合?皇上听起来很满意……”
楚清进宫面圣述职,小宝带人去给洪亮送年礼,今年时间仓促,准备得不够充分,年礼直接随着楚清一起进京的。
洪夫人把自己的孙男娣女都张罗来招待小宝。
小宝暗自撇嘴:不来吧,不好,都是娘亲的老熟人;来吧,整一帮七八岁的小孩子作陪,叽叽喳喳的,给个毽球都能玩半天。
又不是来给人带孩子的。
洪夫人也瞧出小宝跟他们玩得很勉强,干脆叫小宝过来跟自己聊天,洪亮看见小宝就喜欢,一个劲拿烤豆饼给人家吃。
小宝现在对烤豆饼不感兴趣了,啥玩意儿吃多了都腻味。腰包里翻出花生粕饼分给洪亮:“吃这个!”
洪亮尝了尝就来抢小宝的腰包:“还有多少?”
洪夫人一把打掉洪亮的大手:“有没有个长辈样了!”
这三人就着茶水吃花生粕饼聊楚清,聊着聊着就变味——
洪亮:“你娘这是啥都不放过,啥都要榨出油啊!”
洪夫人:“别说,这东西真香!香味比豆饼还重呢!”
小宝:“娘亲说,等啥时候百姓都富裕得不愁吃穿了,这些东西也能拿去沤肥,庄稼也爱吃呢。”
洪亮:“沤肥?听说你娘把马达他们军营里的大粪都挖空了?”
小宝:“那点儿大粪哪够,娘亲派人把新伦州各处的大粪都买了!”
洪亮:“都买了?你娘这是干啥?大粪还能当饭吃啊买那么多!够沤肥就行了呗!”
洪夫人一个大白眼:“你才吃大粪!怎么说话呢!”
洪亮把手里剩下的渣子倒进口中,又伸手:“再给我一块大粪、不是、花生粕。我是说,也没看农人沤肥要那么多大粪哪!”
小宝干脆把腰包里的花生粕饼全倒在桌子上:“怎么不要?荒田!荒田知道不?不多上粪怎么养得熟!”
洪夫人:“那不怕把棉苗都烧死?”
小宝:“不会!娘亲专门教的沤肥的办法,再说,都在高处,下场雨肥水就冲淡了、流跑了,要不怎么到处收大粪。”
三人边聊边吃,津津有味。
大丫鬟在旁边伺候着茶水,就想赶紧离开。
她可不觉得那花生粕饼好吃,那玩意儿准保吃一口就是一口大粪味儿!
洪亮:“哎呀你娘是个神人哪!干巴巴豆子也给榨出油来,臭烘烘大粪也当做宝贝!”
小宝正好瞥到大丫鬟皱着鼻子的样子,好像她闻到大粪了似的,就说:“那当然,娘亲说了,姑娘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洪亮夫妇顺着小宝的眼光瞧见大丫鬟的表情,噗嗤噗嗤笑得喷了一地的花生渣子。
洪亮对楚清是相当赞赏。
外甥马达来信说,棉花试验田就设在他的军营附近,种出来了,这业绩可是算马达的。
收完棉花结账也痛快,都没用他们翻晒之后再过称,直接摘完了打包就给银票,这可是多给不少水分钱呢。
第二天是千秋节,这是楚清第二次参加宫宴。
楚清还是先被太后招去聊天。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
这次楚清不拿自己当外人,直夸太后的点心好吃,茶好喝,还露出意犹未尽的表情。
于是太后一个眼神,玉嬷嬷就出去吩咐人给打包。
“哎呀,多谢太后,”楚清厚皮老脸地表示感谢:“您瞧我这做娘的,为口吃食都讨到太后面前了。”
太后很体贴:“你也是不容易,带着孩子还要干着干那,什么事都得亲力亲为。”
太后眼睛逡巡了下,问:“含香呢?这丫头又躲懒去了?”
含香是玉嬷嬷专门培养的副手,怕自己出宫替太后办事时,太后身边没个称心的使唤人。
玉嬷嬷回道:“奴婢差她去把茶点送到楚大人的马车上。”
楚清赶紧致歉:“臣一个人来的,麻烦玉嬷嬷和含香姑娘了。”
太后关怀:“怎不带个丫鬟、婆子的?这些小事总得有人替你操心才好。”
楚清眼珠子转了转,觉得哪儿的丫鬟婆子都没有宫里的好用,干脆就打打太后的秋风:“太后说的是。以前臣是没有让人照顾的习惯,您也知道,臣就是个村妇,哪有那般金贵。
不过现在倒也真需要个人手帮忙了,不瞒您说,臣每天睡觉前还得先把小宝的衣服洗了才能睡。
孩子小,臣也不放心随便买个人来照顾……太后,臣厚着脸皮跟您讨个人用吧?”
太后脸上都笑出花来:“好!你看上哪个了?”
楚清说:“臣怎敢要太后面前的人!臣就是说,宫里要是有年岁到了,准备出宫的,只要她们愿意,太后给几个就行。”
宫女好啊,懂规矩。到年岁都没被皇帝收纳、也没被赏赐给臣子的,那都是没什么背景、容貌也一般的。麻烦少。
“好,哀家给你过问,皇后,你也留意着些。”太后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