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中信出版社于2020年1月出版了我主编的《说谎心理学》。当年,参与该书写作的部分老师就开始在大学里给本科生或研究生讲授“说谎心理学”课程或开设专题讲座。我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夏季第三学期给研究生讲授了20学时、1学分的“说谎心理学”公共选修课。2020年,因疫情影响,改为线上授课,只有39人选修;2021年,则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美丽的雁栖湖校区授课,有214人选修,还有不少学生因教室人数限制未能选上这门课。众多学生之所以选修这门课程,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识别谎言在人际交往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自己有志于在未来开展与谎言识别相关的研究。
谎言的本质和识别谎言的有效线索,始终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写作《说谎心理学》这本书,以及开设“说谎心理学”课程,就是要介绍心理学家如何定义说谎,如何识别谎言。《说谎心理学》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的前沿研究发现,系统全面地为读者呈现了说谎和谎言识别研究领域的完整图景。《说谎心理学》兼顾科学与科普,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适合于广泛的读者群体,既面向高等院校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犯罪学等学科方向的学生及科研工作人员,也面向从事司法、公安、刑侦、安检、海关等实际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希望对大众读者有所裨益。在研究相关问题的团队中,人手一册《说谎心理学》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但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说谎心理学》篇幅长、内容多,且有些章节像综述,而有些章节又偏科普,作为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科书并不理想。因此,十分有必要再出一本符合教科书标准的教材。我们的计划得到中信出版社的支持,《说谎心理学教程》的写作随即提上日程。该教程依然包含21章,分别从说谎行为的概述与研究历史、说谎的心理过程与特点、谎言识别的线索、自动谎言识别技术,以及谎言识别能力差异与训练这5个方面展开,全面梳理了说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脉络,既有助于说谎心理学初学者入门,也为其未来提升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基础。该教程的写作团队,除有个别调整外,基本上还是《说谎心理学》的原班人马,具体信息如下:
第1章 说谎与识谎(梁静,崔倩)
第2章 谎言识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曲方炳,庄昀)
第3章 谎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宋胜尊,曲方炳)
第4章 说谎的认知(赵科,伍海燕)
第5章 说谎的情绪反应及生理变化(刘烨,伍海燕)
第6章 说谎的意志过程(范伟)
第7章 说谎的个体和群体差异(赵敏芳,李开云,莫凡)
第8章 情境与个体偏好(唐红红)
第9章 说谎得逞的影响因素(励奇添)
第10章 生理反应(刘烨)
第11章 基于面部线索的谎言识别(张明,申寻兵)
第12章 基于身体姿态的谎言识别(李贺,陈宥辛)
第13章 基于言语内容的谎言识别(李贺)
第14章 生理信号的自动识别(陈通)
第15章 微表情(王甦菁,李婧婷)
第16章 姿态线索的自动识别(陈宥辛,于业达)
第17章 语音线索(李雅,陶建华)
第18章 多模态信息(周雅洁,陈文锋)
第19章 谎言识别的个体和群体差异(赵敏芳,莫凡,李开云)
第20章 谎言识别能力的提升(开治中)
第21章 走向应用的谎言识别(申寻兵,崔占玲,陈蕾)
《说谎心理学教程》基于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系统地剖析了谎言识别的内在机理和外在规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基础性、学术性和前沿性,有助于学习者系统地了解说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谎言识别的相关测试技术,把握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夯实专业知识,是一本非常适合高等学校心理学及相关专业、国家安全、公安刑侦、司法审讯等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
最后,我要感谢全体作者,并再次感谢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先生、财经事业部总经理朱虹女士、本书项目负责人张飚先生、魏辰翔女士、王金强编辑,以及所有对出版本书给予支持、帮助和付出努力的人。虽说我们目前还无法实现完美的谎言识别,但我们相信借助对人类说谎心理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谎言识别准确率定能大幅提升。
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学以致用,深入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追求更卓越的谎言识别技术与方法。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1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