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心理学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 说谎的线索与识别理论

关于说谎的线索及其识别方法,前人提出的有关理论模型主要有非言语线索泄露理论(Ekman & Friesen, 1969)、自我展示理论(DePaulo, 1992)、欺骗四因素理论(Zuckerman et al., 1981)和人际欺骗理论(Buller & Burgoon, 1996)。

3.1.1 非言语线索泄露理论

保罗·埃克曼发展出的非言语线索泄露理论(Nonverbal Leakage Theory),是关于说谎线索的第一个有影响力的理论(Ekman & Friesen, 1969)。该理论描述了两类线索:泄露线索和欺骗(说谎)线索。泄露线索是说谎者试图尽力隐藏其真实感受,但却因隐藏不到位而呈现出来的各种行为表现。例如,当一个人有意抑制或尽力掩饰某种面部表情时,他依然可能会泄露一些细微的表情。虽然这些表情的表达时间很短,但所表达的情绪本身仍然可被检测到并被识别出来。因此这些被泄露的短暂、细微的表情就可能成为谎言的泄露线索。埃克曼提出,观察者甚至有可能通过分析说谎者的情绪状态,断定那些与真实的情绪表达有所不同的说谎线索(Ekman, 2009)。例如,忧虑可能会导致说谎者使用更高的音调、更快的语速和更大的声音,以及伴随更多的语误等;而当说谎者面向信任自己的人撒谎时,则可能产生愧疚情绪,这有可能成为识别谎言的线索(Ekman, 2009)。愧疚会引发哪些说谎线索,尚待继续研究,但其中包括与悲伤有关的一些线索,如更低沉的音调、更缓慢的语速、更柔和的音量等已经被认定与说谎有关。另外,这些说谎线索既可能源自消极情绪,也可能源自积极情绪;既可能源自说谎者真实的情绪体验,也可能源自虚假的情绪表达(DePaulo et al., 2003)。

3.1.2 自我展示理论

如何预测说谎线索?德保罗从自我展示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DePaulo et al., 1992)。他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以向他人传递特定的角色和个人品质的方式进行的。无论是谎言,还是真实的言语交流,都涉及说话人的自我展示,其本质区别在于:谎言的自我展示常含有两种不合理成分。第一种不合理成分是说谎者对其虚假的自我展示的接受程度更低,完全不同于对真实自我展示的接受程度。这是由于说谎者不占有道德制高点,情感投入更少,并且缺乏支持其谎言的知识经验。因此,在别人看来,说谎者更不自在、愉快体验更少、显得更紧张。第二种不合理成分是说谎者更谨慎。说谎者刻意为别人留下好印象,这需要耗费大量的心理资源,同样会导致其言语表达时的自在程度更低、愉快体验更少、更紧张等(DePaulo et al., 2003)。

另外,个体自我展示的风格与其自尊水平有关。高自尊的人,自我展示表现出自我提高的行为动机,更关注如何吸引他人的注意等;而低自尊的人,则往往采用保护性的自我表现,避免他人注意自己的能力,更加关注如何避免给人以消极印象,而不是关注如何给他人留下积极美好的印象(DePaulo et al., 1996)。

3.1.3 欺骗四因素理论

欺骗和真实表达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差异?朱克曼等从欺骗与真实表达在心理状态上的差异出发,研究说谎线索,提出了欺骗四因素理论(Zuckerman et al., 1981)。该理论关注了四种说谎线索,即泛化的生理唤醒、说谎伴随的情感、试图控制外显行为和较高的认知加工负荷。具体来说,说谎者可能体验到更强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皮肤温度增高或降低,并伴有相应的外部可观测到的表现,如瞳孔放大、眨眼频繁、音调增高等。说谎者也可能表现出更多与内疚或恐惧相关的复合情绪表现,如焦躁不安、不愉快等。在朱克曼提出的四因素理论中,后两个因素都强调认知线索的重要性。例如,说谎者总是试图控制其行为动作,以免谎言被识破。但恰恰是这种试图控制行为动作或言语表达的心理,反而容易让谎言不攻自破。例如,回答询问或讯问时显得格外有准备、表情不自然,或因为经过了太多遍的心理彩排而把话说得异常流畅,或者说谎者的行为表现过于夸张,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表现不一致等。另外,说谎者为了隐藏或歪曲真相、偏离事实而编造谎言,往往需要付出额外的认知负荷。这意味着,他此时不仅需要抑制真实信息,还要编造虚假信息(Walczyk et al., 2014)。因此,有可能导致说谎者说话的反应时间更长、言语停顿更多、重复(踌躇不决)更多、解释说明更少、言语错乱增多、内容更空洞匮乏、词语和音调更单调等。在外显行为上,可能会表现出瞳孔放大、手势减少等。

欺骗四因素理论既关注到说谎与真实表达在情绪上的差异,也关注到两者之间在认知负荷方面的差异。此外,研究者还关注到说谎者比说真话者更在意自身的印象管理。因此,说谎者为了给人留下更真诚、更实在的印象,会努力使言行看起来更可信,减少令人生疑的行为举止(Cutler & Zapf, 2015)。

3.1.4 人际欺骗理论

布勒和伯贡等从人际传播中的关系视角来研究欺骗问题,提出了人际欺骗理论(Buller& Burgoon, 1996)。该理论有三个假设:(1)欺骗和其他传播形式几乎相同,都是为了达到一些重要目的,如劝说成功、人际和谐、交谈顺利等而实施的传播行为;(2)欺骗者借助信息管理,通过选择操控信息的特性,如准确度、完全度、正确性、相关性等进行欺骗;(3)在欺骗这种传播形式中,信息接收者既影响欺骗的时间进程,又是欺骗结果的积极参与者。

从欺骗过程看,信息发送者试图通过精心操控信息、自身行为和形象,使信息接收者相信虚假信息或结论。事实上,欺骗者试图传递假信息,但也担心被对方发现,因此会努力提高信息的可信性。同时,信息接收者试图辨别或察觉信息的真实性,对发送者的信息真实与否,也可能持怀疑态度。布勒和伯贡从人际交互的角度,说明预测说谎线索不仅要考虑信息发出者的情绪、动机、操控技巧等个体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人际的交互影响,如人际知觉、人际影响、人际互动等。他们提出,说谎者撒谎时处于一种多任务状态,需要监控说谎的对象有无可疑迹象并且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由于说谎过程中大脑承载的认知负荷较高,在说谎开始的时候,说谎者处理信息可能面临较大难度,但久而久之,说谎者在交互情景中会表现得更直接、更沉着、更流畅,同时认知卷入度更深等(Buller & Burgoon, 1996)。正所谓“谎言重复一千遍,看起来就像真理”,体现的正是说谎者对说谎技巧在重复多遍后的驾轻就熟。

另外,说谎者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也受其自身的前景期待、行动目标、行为动机、与说谎对象的关系等因素影响(DePaulo et al., 2003)。布勒和伯贡把说谎和识谎看作“你来我往”的人际互动过程。一般来说,如果某人说了谎,那么他所从事的就是一种策略性行为。这种行为因为歪曲了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往往是一种不全面、无关、模糊和间接言语行为。

小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说谎及谎言识别相关的四种理论模型。保罗·埃克曼发展出说谎线索相关的第一个有影响力的理论——非言语线索泄露理论,描述了两类线索:泄露线索和欺骗(说谎)线索。德保罗提出自我展示理论用以预测说谎线索,与真实言语相比,谎言的自我展示常含有两种不合理成分:第一种不合理成分是说谎者对其虚假的自我展示的接受程度更低、自在程度更低、愉快体验更少、显得更紧张;第二种不合理成分是说谎者更谨慎。朱克曼从欺骗与真实表达在心理状态上的差异出发研究说谎线索,提出了欺骗四因素理论,包括泛化的生理唤醒、说谎伴随的情感、试图控制外显行为和较高的认知加工负荷。布勒和伯贡等从人际传播的关系视角提出了人际欺骗理论。从欺骗过程看,信息发送者试图通过精心操控信息、自身行为和形象,使信息接收者相信虚假信息或结论。

思考题

1.相比于言语线索,非言语线索在谎言识别中有哪些优势?

2.试比较国外四种谎言研究理论,哪些有助于谎言机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