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都是艺术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线条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或许你的第一反应是:“这算是个什么问题?”在这一节,我们一起先来看几张线条的图片,试着换一个视角去重新认识线条。

图1.2-1 ◎线条(1)

你会如何评价图1.2-1?

这些线条,是第一次上中国画课、第一次使用笔墨的二年级小朋友画的。每次我都会给初次接触笔墨材料的大小学员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由地画一些线条,有意思的是,每个人画的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图1.2-2 ◎线条(2)

每个人的线条其实就是每个人性格的体现。通过自由绘画出来的线条,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每个人画画的方式、绘画基础,更可以对他们的性格和行事方式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比如,画的线条短促、粗壮的人,性格大抵略显急躁;而画的线条纤细、柔弱的人,性格基本会内向一点点。

这个线条(见图1.2-2)的作者和第一张的作者性格有什么不同?你来猜一猜!

每个人都是有天生的秉性的,在大家拿起笔画线条的时候,我就已经能看到每个人的不同了。中国画材料中的毛笔和纸墨,和使用的人息息相通,更能够体现出人的个性。

每次在摸底的过程中,我让大家比较自由地去画直线、曲线,观察大家握毛笔的方式,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孩子在用笔的时候,在画线条的时候,都是有着完全不同的行事风格的。

一些艺术老师,尤其是教中国画的老师,常常会带着学生们画现成的作品,虽说中国画的范式学习很重要,但对于低龄的孩子其实并不适合。即便是对成年人,在学习范式和技巧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了人与生俱来的个性。绘画能走多远,其实和个性有非常大的关系。

前面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画的线条,是抽象的线条,在画的时候并没有想要描绘任何具体的事物。这是一种自然的,所谓“无意义”的线条。

线条作为最重要的艺术表达元素,显然可以做得更多。接下来图1.2-3里的线条就承载了不同的诉求。

疫情暴发的时候,我们刚到达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朋友家。航班停运等各种坏消息接踵而至,我们每天都在极度忐忑的心情中度过,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是有了大量的时间,于是我就开始画画,把朋友家里里外外各个角落都画了个遍,一年里画了七八个写生本,住过的房间、吃过饭的餐桌、每次超市采买的成果……

图1.2-3 ◎戴亚楠 日常写生

图1.2-3这幅写生是朋友家的餐厅一角。里面用到了一些什么元素呢?当然就是线条!

现在看到的这幅花卉白描(见图1.2-4)是我初学中国画时的一张练习稿。对线条的把握是中国画初学者的必修课,白描对线条的要求就更高了,花瓣、根茎,每一处都不得草率,要落笔留痕。

图1.2-4 ◎戴亚楠 花卉白描

图1.2-5 ◎悠然 埙写生

图1.2-6 ◎石涛 山水册页局部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线条。线条可以用来画人物,也可以画日常的小物,还可以画孩子脑海中“无意义”的抽象意象。

图1.2-5中的又是什么线条呢?我家弟弟8岁的时候,参加了一个朋友组织的中国文化夏令营。其中有一个课程是跟老师学习做埙和吹埙,然后回家我就发现,他的速写本里画着一个这样的埙。

虽然他画得跟现实中的埙不一样(因为若埙做成这个样子,恐怕就吹不响了),但是又很有意思。大家可以看到,即便如同孩子一样没有什么技巧,用很稚拙的线条也可以画出他想表达的事物。

从以上这些图片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线条,说得高大上一点、理论性强一点,就是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的“一画论”:“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

从石涛的这幅山水册页局部中可以看到线条的无限潜能,它被艺术家赋予了极大的表现力。能够看到遒劲的风吹动树梢,干枯的树枝在风中无力挣扎,向一边歪斜着。与之呼应的是一叶扁舟上这个划船的人,虽然面目细节刻画得并不清楚,但从他的身姿上能够看出,这船划得相当艰难,脑后飘飞的帽带也在告诉我们他顶风逆流的处境。

那么,这位风格广泛多变、难以划分流派、独具一格的大师提到的“一画”,又到底是什么呢?

它就是线条吗?为什么要放在这里讲?听到了许多不同版本的解读,应该相信哪一个?

我从中看到的意思大致有几层:

A.一画就是一划,一条线;

B.一画是最原始、最完整的线;

C.一画便是一切。

停下来想想,你认同A、B、C哪种诠释呢?

也许大家选A、B、C的都有,其实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除非石涛他老人家跳出来说他想表达的意思就是A、B或C。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我们可以把这三层意思理解为画线条或者创作线条的不同阶段。这里用线条代表绘画这件事,是因为中国画里线条就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元素。

在初始阶段,大家就把它当作具体的一条线,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它就是最原始、最完整的线,而当你画熟练了,人线合一了,一画便是一切了。

所以,答案A、B、C可以是在不同阶段的理解,全部都是正确的。或许你还可以用一个你的角度的D理论来解释它,为什么不试试呢?

石涛的说法似乎更能够为我们所用,或者说为我们这个阶段所用。东西方对线条有着完全不同的诠释,传统的西洋画更侧重于用阴影、色块来塑造真实感,反倒是在抽象绘画出现之后,线条的表现力和价值才被重视起来。这个基本艺术元素的意义被发现和挖掘了。

大家横过来看图1.2-7,这显然就是另外一种线条。这是康定斯基的作品,他出过一系列比较有影响力的、关于点线面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家的艺术精神方面的书,奠定了抽象艺术的理论基础。

他的理论一时半会儿讲不完。作为法学博士的康定斯基出生于莫斯科,之后去了德国,并转行做艺术创作。在包豪斯设计学院工作了10年,他的整个艺术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基本上都是在这10年当中完成的。

他的点线面的理论,大概意思就是:点是最重要的基础、最基本的元素,线是第二元素,即先有点,点在移动之后留下的轨迹就是线。

他认为线有两种诠释的方式:一种是外在的,即“每一根独立的线条就是一种元素”;另一种是内在的,即“活跃在其中的内在张力、方向决定了线条的简单和复杂”。

在康定斯基的作品中,他诠释了不同点线元素的组合对艺术内在的东西的体现,表达了情感以及艺术家希望表达的内容。

在这本书中,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呢?我觉得它们还是非常基本的,毕竟不希望像很多热门课程一样,大家迅速地一笔一画重复范画,完成一幅看上去还可以的作品,却并不能对艺术素养的提升更有帮助。

在我们创作前和创作中,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我们正在做些什么,而这些关于艺术的基本理念可以支持我们的绘画之路走得更长久,也可以让我们与艺术更紧密和深入地联结。

图1.2-7 ◎瓦西里·康定斯基 《构成第八号》

图1.2-8 ◎瓦西里·康定斯基 《黄·红·蓝》

如果讲线,我们就要看看古今中外不同的艺术家的线条是怎样的,可如果按照通常艺术史的时间线索去讲,还是会离我们太远。而如果把学习动手绘画作为主线,我们在艺术史的学习上就可以更加灵活、更加贴近艺术家,也会有更多的角度可以切入。

我跟很多想学画的成年人交流过,她们经常说“我不会画”,或者在画的时候说“我画得不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好与不好又是怎样来判断的呢?

我觉得,判断的前提是我们一定要多看,因为没有某种艺术形式或者绘画媒介一定高于另一种,看得多了,我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准,不会简单地认定画得具象就一定比抽象表达更高级,或是认为传统的绘画形式就一定是落伍的。

图1.2-9 ◎凡·高 《阿尔勒公园里的灌木丛;诗人的花园2》

我鼓励大家多看。若在这本书或者其他地方发现了入门的线索,一个名字、一幅画或是别的什么,不妨开始随时随地地主动搜索相关艺术信息,形成习惯。

经过这些越来越主动的探寻,你会不知不觉地对艺术了解得越来越多,从而形成自己的视觉储备。在你画画和欣赏艺术的时候,这些储备能够强有力地帮助和支持你。

既然已经从线条开始,我们就来看看这幅作品(见图1.2-9)。大家能看出这个作品是谁的吗?对,是凡·高的。线条急促且极具表现力。如果离开了他的色彩,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出是他的线条呢?

蒙德里安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艺术家了,他的作品被商业化使用得特别多,好多美术培训机构都愿意用他的作品来做封面,或做课程背书,所谓“向大师致敬”。他的作品好像很简单,人人都可以用其中的色块,其实除了色块,还能看到他对线条的另外一种使用方式:用几条黑色直线切割画面,进行布局(见图1.2-10)。

实际上,画画就是把你所看到的三维世界变成二维的。那么,该如何变成二维的呢?我在这一章节里简化掉所有其他元素,把颜色全部忽略掉,只用最基本的元素:线条。

再来看这幅作品(见图1.2-11),是不是也很熟悉?这就是毕加索的《牛》,其中有很多的变形。

图1.2-10 ◎蒙德里安 《百老汇爵士乐》局部

图1.2-11 ◎毕加索笔下牛的变形过程

图1.2-12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局部

图1.2-13 ◎潘玉良 《月夜琴声》

忽略掉不同的灰度,只保留线条,这也是一个非常简洁和抽象的牛的形状。所以,我们选择线条作为最基本的元素。

从上页这幅作品(见图1.2-12)中,大家能看到画的是什么吗?黑洞洞的山水?这是黄公望的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局部。

在我家里有个很长的册页,我只拍了《无用师卷》指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后半段画幅。——编者注的一个局部。从中可以看到,他的用笔跟很多画家的,比如石涛的有所不同,线条灵动,仔细看会发现有诸多变化。黄公望也是成年之后才开始学画,算是我们成年人开始学画的一个楷模呢!

把绘画和艺术当成一辈子的事,真的就不焦虑了。具备了生活阅历的我们,只要进入了艺术之门,年龄反倒是学艺术最大的优势。

我专门选了这幅作品(见图1.2-13)。它现在应该仍珍藏在上海龙美术馆中,电影《画魂》讲的就是它的作者——女画家潘玉良的故事。这幅作品叫《月夜琴声》。

讲课讲到这部分的时候,我跟一个做艺术推广的平台交流了潘玉良的一些创作、生平等,又一次从头看了很多她的作品。

图1.2-14 ◎大卫·霍克尼 舞台设计稿

虽然潘玉良当年在法国时受到野兽派、印象派的很多影响,但同时她也把很多中国画的线条融合在创作中。在法国做展览的时候,因为这些有力的线条,她被评价为“铁线娘子”,被说成“一笔定局”。

中国风的线条融合用在西洋的画法里面,也毫无违和感。我一直觉得,东西方艺术不是对立的,没有哪个更加优越的说法,只有不断地学习、借鉴、融合,同时不丢失自己所属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性,才能慢慢找到独特的艺术语言。

当然,作为初学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线条开始,大概是符合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个方向吧。

图1.2-14是我在本章刚开始时提到的不断跨界的大卫·霍克尼在1975年的一个画稿,这是一张舞台设计草图,是用彩色墨水绘制并且剪贴而成的舞台效果示意图,仔细看的话,这里面用到的其实都是线条。

在选择以上这些图片的时候,我基本是比较“随机”的状态,不是因为不负责、很随意,而是更希望大家了解,关于线条的这些阐述并不是“特例”。回想一下最近你看到的、想到的,新的旧的平面作品中,无论是杂志插画,还是美术馆的展览,甚至商业视觉里的广告设计、产品包装……都有线条的存在。

如果你只看到了大块的色块,我们在这个阶段暂时不妨把它也理解为线条,只是变形的、加粗的、有颜色的线条而已。这样一来,纷繁的艺术作品分析起来就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