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必要的锋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不想再忍孩子的老师——后退一步看结构

Aurora: 我非常看不惯孩子的老师,她总是在群里发一些示威的信息,想“撕”她,又担心孩子被报复。有次做瑜伽就把手机关机了,老师给我打电话没打通,就在班级群里让其他家长通知我赶紧回她电话。老师气急败坏地说孩子撒谎成性,屡教不改。孩子不愿意坐凳子,还斜眼看老师,非蹲着上完一节课。Ting,我心里真的挺难受的,一个8岁的孩子不愿意坐凳子肯定有自己的原因,作为老师怎么一点慈悲心都没有?动不动就给孩子贴标签(就像这次说孩子爱撒谎),不尊重孩子,动不动就惩罚孩子。不愿意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还把气撒在家长身上,说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我也曾努力跟老师搞好关系,所以每次老师说孩子的不是,我都回应一定严格教育孩子。但内心真的不认可这样的老师,一直在想办法跟她“撕”回去,可又担心自己得罪了老师,倒霉的事让孩子承担。孩子每次放学回家都开开心心的,即便在学校受了委屈也不跟父母说。

Ting: 不要把一个年深月久的问题当成急病处理。与老师的冲突,实际上是个结构型的问题,你和孩子的关系、你的个性、孩子的个性、老师的个性、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模式,甚至你和自己父母相处的模式……都有可能是问题的一部分。如果只抓住老师一个人说事儿,怕是就像得了胃溃疡,要拿一包瓜子说事儿。先退后一步看看这个结构。我可以扮演一下孩子,你来和我沟通。

Aurora: 妈妈今天看到老师在群里发了一段话,说你蹲了一节课,是吗?

Ting: 嗯。

Aurora: 蹲在那儿是不是感到很累?

Ting: 还好。

Aurora: 45分钟没有坐凳子。

Ting: 对。

Aurora: 老师批评你了吗?

Ting: 嗯。

Aurora: 老师批评你的时候你内心是什么感受?

Ting: 没什么感受。

Aurora: Ting,我孩子说他很紧张很害怕。

Ting: 你当我是另一个儿子好啦,更难沟通的那个。

Aurora: 妈妈看到老师在群里这么说,很心疼你。

Ting: 我知道。

Aurora: 你愿意蹲在那儿蹲一节课吗,还让老师不停地说你?

Ting: 妈,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烦。

Aurora: 还有,今天中午老师给妈妈打电话了。妈妈跟老师沟通的时候心里也有点紧张。还顶撞了老师。

Ting: 我去做作业。

Aurora: 妈妈只是想跟你探讨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做。

Ting: 你就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儿?!

Aurora: 我第一次做你的妈妈,我也在认真学习。我第一次做一个小学生家长,说实话,我在跟老师沟通方面真的没有经验。

Ting: 你到底有没有听到我说烦?

Aurora: Ting,如果孩子表达了烦,我就就此打住,什么都不说了吗?

Ting: 你现在还是妈妈,我还是孩子。继续。

Aurora: 我知道了。孩子现在不太愿意跟我沟通这件事儿。那我们暂时不说,等孩子愿意跟我沟通的时候,我们再说。

Ting: 谢天谢地。我不想跟你说这些事。这是我自己的事,你又帮不了忙,还给我添乱。

Aurora: 好的,那你就去做作业吧。Ting,我感到好无力啊。我那么心疼我的孩子。可是我什么都做不了。

Ting: 你退后一步,看看自己在对话里的状态。

Aurora: 越着急越不好。我急于跟孩子沟通,急于把这件事给解决了。

Ting: 是啊。

Aurora: 我希望当下就能跟他商量一个方案出来。

Ting: 你的入侵性和目的性都太强,这不是沟通。

Aurora: 那什么是沟通?

Ting: 你急于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孩子甚至成了你实现天下太平的“工具”。在对话中,你忽略了孩子的需求,以为“在学校里不被老师惩罚”也是他唯一的需求,是你们共同的目标。但其实未必。

Aurora: 孩子难道不希望跟老师和谐相处吗?难道不希望妈妈支持他把这个事儿解决吗?

Ting: 这个“难道”,就是问题所在——你的默认值不经探讨。你在“难道”之前,问过孩子的感受吗?你就不能在扑向问题之前,问一问孩子愿不愿意成为你的队友吗?

Aurora: 是的,我并不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老师打电话给我,我特别难受,就急着通过孩子跟老师达成和谐,只是想把我的情绪给解决了。

Ting: 对,你想解决的只是你的难受,孩子成了你的工具。被老师批评,她可能也难受,但难受的点未必跟你一样。没准,她难受的是你不停地烦她。老师烦她,也就一节课,过去就过去了,很短。可妈妈烦她,没完没了,无处可逃。

Aurora: Ting,那您说再接到老师的电话我该如何做呢?不管老师什么态度我都要忍着吗?

Ting: 你的入侵强度我都怕,何况孩子。

Aurora: 天哪,我从来没感觉过我这是入侵。

Ting: 退远一点,再退远一点,等到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再上前。她伸出手的时候,你看到就好。

Aurora: 可是,我很难受,该怎么办?我看这老师不顺眼很久了!

Ting: 你需要得到孩子的允许。如果孩子允许你跟老师表达不同的意见,并愿意成为你的同盟,愿意承担后果,你可以去“撕”。否则,老师制造的困扰,那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Aurora: 也就是说,孩子没允许之前,跟老师不要有太多冲突性的沟通,就让我自己难受,什么都不用管了,是吗?

Ting: 老师是孩子想靠自己要处理的环境问题,不是你的。她如果愿意借助你的力量,你可以成为她的工具。但如果她不愿意,你不可以越界。

Aurora: 谢谢。本想来学如何“撕”老师的,却看到了我的入侵性。

Ting: 你随意插手,她就得同时对付两个“恶势力”,连退路都没有。你可以成为她的退路,这样,家至少是安全和安静的。这一点比在学校里是否受到不公平待遇更加重要。学校只是暂时的环境。最重要的是你营造的安全的家,家是用来休息和疗愈的。不要把家变成另一个战场。

Aurora: 我多想有这样的家,却从来没有过。Ting,那下次再接到老师这样的电话,我该怎么答复老师?用什么态度?

Ting: 把自己想成10086的客服就好。

Aurora: 是不是以后老师这样对孩子,只要孩子不提出需求,我就不用管?

Ting: 你可以问孩子是否需要。

Aurora: 可我心疼孩子。

Ting: 投鼠忌器,孩子是花瓶,老师是老鼠。打老鼠害怕打碎花瓶。那就把花瓶放在老鼠够不着的地方就好。无论孩子在学校怎样,你要对她体谅再体谅,关怀再关怀。

Aurora: 我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保护,不想让孩子跟我一样。

Ting: 很多家长小时候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所以不想让孩子也和自己小时候一样,想保护孩子,替孩子挡掉挫折。可是,成人之后我们好像都忘了正是那些挫折令我们成长。或多或少的,童年创伤与人生成就有时候是买一送一的关系。所以,不要那么怕孩子受伤。

Aurora: 我只要孩子健康快乐,才不在乎什么成功。

Ting: 好命题。快乐是什么?人生好比一部电影,没有情节,从头到尾相亲相爱风平浪静,一点挫折和冲突都没有,谈何观影体验?为人父母因为自己怕疼,就假设孩子也怕疼,但趋利避害并不是所有人的追求。父母眼中平安快乐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孩子的幸福默认值。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保持自省,认识到自己的默认值不是孩子的。虽然说能走出童年创伤的人的微乎其微。可是,就像我们教孩子掌握很多技能,初衷是为了让他以后有选择的权利,而人生幸与不幸的经历,可以在做选择的时候不那么自以为是。

Aurora: 要怎么做才能避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Ting: 在一段关系中,“你需要我做什么”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不管是孩子还是朋友。他想自己静静,你就走开,这就是最大的支持。有些事情暂时无法解决的,那就让它在那里好了,总比“都是为了你好”自告奋勇地参与进他的问题中,好太多。

Aurora: 可是做父母是要强制孩子的一部分行为的,比如做作业,比如餐桌礼仪,这种情况下孩子反抗,需要强迫孩子吗?

Ting: 生活中,家长的保护责任、教育责任和入侵性的确很难分清界线,而且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我的建议是,行动之前退后一步看看自己,分辨一下,这样的保护和教育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如果是孩子的需要就继续,如果只是自己的需要就不要强加给孩子。孩子有需要的时候你再全力接引,孩子拒绝的时候不强求。

本案要点

有时候我们需要步步为营地争取和捍卫权益,但比这更重要的,是能看清自己所处的“结构体”,获得全局性的视角。

亲子问题是最复杂的关系之一,上面的案例只是个案,但它或许可以提供一个非常规的视角——在你与孩子的关系结构体里,你自己是否是那个经常越界的人?案主因为爱子心切,急于替孩子解决具体的问题,却忽略了“人生是个整体”这个事实,父母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孩子自身的主动性——这件事情他要不要解决,要怎么解决,能不能承受相应的后果,都是他的人生课题,而不是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