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章
2020年1月,我收到通知,即将远赴GD省某县人武部,算作交流,在我的概念里就是发配岭南。
在这之前的一年单位人事变动是很大的,部长退休,政委将在2020年3月到线,科长也在一年前自主择业,整个单位就是来匆匆去匆匆。组织谈过话我选择了休假,本打算着春节以后过去报道,在这一年的春节前夕,迎来了新冠疫情爆发。
这一休就休到了四月,春节期间我家所在的城市接连出现确诊病例。在家的圈养的感觉是很无聊的,小区是封闭的,大街上空空荡荡,过着时差颠倒的生活,那一年的国人大多是如此吧。
不知是无聊又或是被那些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所感动,我为我家所在地的人武部筹措了一批防疫物资,又主动报名带领辖区民兵分队执行防疫任务,我妈说我图啥,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总觉得我在抗洪的那一年就没了家国情怀,又看着高速口,火车站参与执勤的国动人我心中莫名的想和他们在一起,这是我的组织,和他们在一起会冷,会累,但是有归属感。
三月末疫情得以缓解,四月一日,我南下了,第一次走出这么远,这次对于未来一切都是未知。我的新单位是个小县城,人口约二十四万人,地处粤北山区。这个地方第一眼看到是穷,第二眼看到是破,县城只有两条主街,其余都是小巷子,全县经济结构基本上以第三产业为主,农业畜牧业占比极低。四处都是大山,这里客家人居多,客家话在我看来比粤语听着更吃力。新单位的工作岗位依旧是军事科参谋,但是在这里工作的阻力要远比在家大的多,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作息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我报道的当天,同事组织了接风,欢迎我从祖国的最北端到最南端工作,吃完饭我本以为散了,九点多在宿舍接到电话邀请我去吃宵夜,我在北方没有吃宵夜的习惯,基本上十点以前就会休息了,转念一想不去不好,要融入环境,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广东的宵夜文化和东北宵夜文化有着挺大的不同,东北的宵夜基本上就是吃点烧烤或者火锅,喝点啤酒,十二点前就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我第一次体会这种广东宵夜文化,是很吃不消的,晚上饿接风宴有领导在,都没有喝酒,在军改后全军禁酒,2020年时已禁酒两年了。
我以为这里的宵夜就是吃点烧烤或者吃点小吃而已,到了饭店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坛子药酒,他们这里喝酒在我看来是比较欺负人了,我是新人要给每个人敬酒,广东用的小酒盅,虽然酒不多,十几个人也不少。我要敬每个人一小杯酒,然后他们每个人再敬我一小杯,这种来来回回的拉扯用不了多久我肯定会多,毕竟我不善于喝酒。这种药酒泡了很多年的那种,是低度酒泡制,入口绵软,带着一些草药的清香,色泽像广东人喝的凉茶。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明天搞不好没法上班,我就找服务员要了一个碗,吃面的那种大汤碗。(友情提示,在广东建议叫服务员老板,就像他们见了你就会叫靓仔一样,入乡随俗吧,本地人说叫服务员会觉得不尊重。)
我拿起坛子倒了一碗,端起碗直接灌进肚子里,我可以喝急酒,半小时之内吐出去就行,只要不吸收什么事都没有,我又对着他们说:“喝酒就得这样喝,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这样才像个爷们,再敬酒的话我拿啥喝你们拿啥喝。”桌上鸦雀无声,他们在我之前没有见过这样子喝酒的,也没有人跟着我的节奏喝下去,我随后找个机会去卫生间去吐了,把晚饭和宵夜喝的酒吐的干干净净。在这以后好多人知道我们单位来了一个东北仔,要说印象,就是能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