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书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迂书生却笑向呆子

(已是阳春四月,这陈老板的贴身收藏也整理的七七八八了,倒不是说书生的鉴定水平提高了很多,只是因为陈老板的贴身收藏虽然材质上珍贵一些,但是就物品种类来说,反而没有办公室那些库房来的繁杂,这些东西的名气大了,辨识起来也就快了很多。

现在手头上剩的事情还有那么一点点,就是把这些书画书籍、印章钱币这类的大致整理存放好,这些都是件数多、占地小,成套的东西,将来需要陈列布展的时候,只要直接提用就好,书生也就偷个懒,马虎了很多。

先从书籍整理起来,翻了翻,大约都是近代的印刷品,有很多小人书、成套的杂志。虽然不知道这在收藏市场上价值几何,但是对于书生来说,这才是宝物,真正的,更加有趣的“宝物”。

书生自己懒散下来,那么跟着一起的妹子们也都懒散了一些,大家干脆坐在库房里翻看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

今天的故事,也就在这么悠闲的午后开始了……[须须开扇])

“啊呜……”

我打了一个哈欠,有些犯困,于是起身走出房间,直接走到外面阳台上,伸了一个懒腰。

看着天上的云散散淡淡,地上又还潮湿着,不温不燥地阳光从云间的缝隙洒下来,沐浴在这样温柔的阳光下,我又犯了这多愁善感的毛病。

(整整一年了,书生也不知道这条道路将把自己引往何方,只是心里本就有着更大的疑惑,所以对于自己的生活,也就随波逐流罢了,只是,又喜欢突然较真,到了现场在,微微觉得心累而已……)

“这书呆子脾气哦……”书生自言自语,摇起头来,却被身后的妹子听见,接过了话头:

“浩哥,你有时候是有些呆哦!”就像为了掩饰一样,又跟上了一句“不是我说你……”

我转过身,看见她们都搬着椅子出来了,从妹子手上接过椅子,道了谢,我也背朝着阳光反坐在椅子上,两只手伏在靠背,再把头靠了上去。

“说点什么吧,不然一会儿我就睡着了……”感受着云隙透下来的春日按摩,心中平和了许多,身体和声音都变得懒洋洋的。

“浩哥儿你说吧…你知道的故事多…啊吼~~”

打呵欠会传染的,倦意也随着呵欠声传播开来。我也不多想,一早上都在整理书籍,那就说个“书呆子”的故事吧……

读书要是不多加思考,就会读不好书,但要是只会读好书本上的东西,忽略了现实中的人情世故和生活中的常识智慧,就会变成“书呆子”了。

今天要说的,就是我们老施州清代末年的一名向先生,他的诗书读得确实娴熟,只是想事情经常不开窍,闹出的笑话县城里人人皆知。

有一日,他走在街上,看见路边一棵树上捆了一道蔑箍,这是本地的一种风俗,他虽然在书上看到,但是却被这番景象感到不解。为什么呢?因为这树冠枝叶繁茂,树根深扎土壤,他想不通这蔑箍是怎么箍上去的。

他就一直蹲在树下看,有小孩子好奇,就上去问这向先生你在看什么啊?他告诉小娃娃自己的看法,这孩子一听,没想到他这么迂腐,就骗他“树还是树苗的时候,就把蔑箍放上去,等它长大了不就是现在这样了么?”

向先生信以为真,碰上其他准备给数上蔑箍的人,就去说他们太晚了,这树还是树苗的时候才能放上去,当然被人笑话。

又有一日,向先生去亲戚家串门,看到一条长板凳。觉得这长板凳很有趣味,就两只树杈当腿,中间钉上坐板。他就盯着这板凳翻来覆去地看,自己又坐上去试了试,觉得很不错,就跑回家拿锯子,也想自己搞一条这样的板凳。

然后他就去山上找合适的树杈,这一上去,就找了整整一天,直到了晚上才回到家里,家里人觉得奇怪,就问他干什么去了?

就听他摸着后脑勺说道:“我想做个长凳子,上山去找合适的树杈了,但是没想到我们这山上的树这么奇怪,全部都朝上长的,我找了一天,一根朝下长的都没有,害我板凳也做不成了!”

又说到了七、八月要晒稻谷的时候,向先生有一天一大早就被家人支出去背水了,开始他空着桶背过去倒没什么,可是在井边一装满水,就有些吃不消了。本来吧,要是他走一截歇一截,慢慢也能背回去,可是他刚刚走了不多远,就看见路旁有一块大石头,正好可以坐着歇息。

等他坐着歇好,就又起身赶路,没走出去几步,又觉得累了,就想:“还是转头再歇一会儿,反正从水井到家也就这么一段路,多歇息几次总会走到的……”

就这样来来回回跑了一早上,人还是在大石头附近,他还想不通:“今天这路怎么搞的?怎么这么长?”

这时候邻居家的小娃娃跑来叫他,因为眼看要变天了,他妈就叫邻居小孩跑来叫他赶快回去抢场(抢时间收晾晒的谷物),这才被被小孩子引着,跑去了晒稻谷的空地。

走到他妈身边,他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被他妈看见,气就不打一处来,傻儿子一早上还背不来一桶水,现在还呆愣愣地站在那里,就一边在忙着收谷子一边骂他:

“还看起搞么子!还不把水丢了来帮忙!”

向先生就听他妈说的,把桶往地上一扔,水就这样流得到处都是。他妈一看,差点气死,抓着稻穗把就劈头盖脸向他身上打,向先生还觉得很委屈,嘴巴上还在念叨:

“是你叫我把水丢了的吗……”

再说他有一次,要搬自己的书,家里人就帮他用绳子把书摞好,捆成一堆,他看了看,就取来挑担,一头穿在书堆上,双手单肩挑了出去。

出了家门没走几步路就不行了,放在路旁歇气,这时候走过一个农民老爹,看着他这样去使用挑担,就去教他,告诉他要把挑担两头搞一样重,像自己这样挑才省力。

向先生一听,有道理啊,怪不得自己这么累。然后他就去路旁找石头,也用绳子捆起来,把两边搞的一样重,再去学着老爹那样去挑,结果更累了,直接瘫在了路边。

等那农民老爹挑了东西又路过这里,向先生就喊:

“你这个方法不行吔!我要累死了!”

农民老爹上去一看,差点笑死,跟他说:“你把书分成两捆啊?哪个让你再加堆石头哦!”

向先生这才恍然大悟。

说到这里,我也就停了下来,妹子们小声笑着,就来问我“还有吗?”我看了看天上,几朵云已经飘来遮住了太阳,坐在外面被这小风一刮,还感到了几分寒意。

示意大家进去房间,一边拖着椅子走,一边把知道的最后一点故事说了出来。

向先生如此迂呆,看似只可能会出现在书本上,但其实,他就住在老施州清太坪,这最后一则,说的也是他去串门的故事。

这天,他去了大姨家串门,他大姨心疼他啊,虽然家里没剩下什么好东西,就拿着昨天煮的腊肉的一锅肉汤给他下青菜吃。向先生一看是清汤寡水,但是涮出来的青菜很好吃,当然就觉得奇怪,就去问他大姨:

“姨,你这个青菜很好吃呢,是怎么搞的?”

他大姨以为是问怎么种的菜,就回答他:“我这青菜是用尿淋了的。”

向先生越吃越有味,就想着回到家,就给家里人“露一手儿”。

等他准备妥当,家里人一吃锅里的青菜,这不对啊?怎么一股子骚味?就让他自己去尝。

他就夹了一筷子,细细去品味,自己也觉得越嚼越不对味,嘴巴里还在嘟啷:“怎么搞的?大姨家的尿要好吃一些呢?”

书生就此说完了故事,手上还学着这向先生作势去夹了菜放入嘴里细细咀嚼,挑眉去看妹子们,被她们甩在身后,嫌弃地说道:

“浩哥儿!你真的恶心~不跟你玩了……”

看着妹子们“嘻嘻嘻”笑着跑到了屋里,书生自己也笑了起来,笑了好一会儿,直到自己都觉得有些不自然了,眼角已有了一滴泪珠,轻轻拭去,仍然在笑……

心中却全无笑意,只剩无奈与失落。

书本上照抄来的“聪明”啊…书生就是这样呢……借了那么一点点光,自己到底是想看清楚什么呢?搞得现在自己已经成了那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心里的疑问却始终没能够解开……

不过,我既然以“学徒”自居,那么只要耐心求索,终究会有找到答案的一天……

(嗨!这书生又患得患失起来了…说好只是故事而已,又何必那么较真呢?

各位![收扇]下次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