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蔡老师 两比零 丁老馆长
(各位,早!
这段时间过去,书生只是带着众人在整理库房,可老丁又不参加实际工作,那就只能靠着书生记得的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自己摸索起来。
这不,一间专门存放陶瓷器的库房被整理了出来,可是书生啊,没有受过专门的陶瓷器鉴定培训,正在发愁呢……
不仅仅是这样,到现在为止,都是在做一些基础工作,大部分的藏品没有鉴定甄选,这样真的好么?书生也很迷茫,正巧啊,文主任他告诉我从前搞申报工作的蔡老师要从江城赶过来,有了上一次老李的教训,让我不由得多问了一句,从文主任的口中得知,这位蔡老师乃是江城市博物馆任职的馆员,这才放心了些。
没有几日,这蔡老师如约而至了,陈总呢,他自己也亲自接了蔡一同前来这边办公室,当然,是事先交代过的,我们一干人等也就在专侯他们到来。
车停屋外,人进室中,一见了蔡老师本人,小生还是放心了很多,因为这位蔡老师至少看上去很靠谱,我说他是:
“秃额浅唇鸡蛋脸,一点棕斑在嘴边。”想了想,如果只用一词要精准的描述他,很难,说是他长得像富农吧,又平添了三分书卷气息,说是科长吧,更有几分像日剧里的秃头课长。
除开这些,蔡老师与前次来的李老师有着截然不同的身段,让人一眼望去,就觉得这位蔡老师他与“精明”两字搭不上边的。
好了,这故事的主儿也到了。
就让我们开扇,走着……)
我们的丁老馆长看见蔡老师显得得额外激动,因为他老人家啊,也是从江城来的,一上前就握住别人的手,良久不肯松开,从口气上听得出,他老人家是有些高兴的。
“久仰了久仰了!小蔡哦!”老丁先声夺人,蔡老师也就同他客套起来,本来不愿多说这样场景,但是,我们的这位丁老馆长的确是老资质了,这周边大大小小的文博活动,恐怕都有他老人家的身影,这不,他自己就又怀起旧、买起老来:“你们博物馆开放那天,还专门请我去参加了仪式剪彩的哦!你们的老馆长很热情啊!不过那时候我们还不认识,不知道你也在那里呢!哈哈……”老丁自说自话,更加得意地笑了起来。
(丁老?您说这话的时机和语气…倒是有几分像在给别人蔡老师下马威哦?)
我去偷眼看那蔡老师,至少此时没见他对这话有什么反应,只是打了哈哈,同陈讲希望能去参观一下博物馆的库房。这历来也是陈邀请宾客过来的惯例,于是,我们这一干人等按着主宾贵贱,就准备陪同几位领导前去参观了。
先去了最近的竹木库房,只在库门进去的位置,蔡老师就发现了架子上最显眼的那尊木雕佛头,走进,直直盯着它看了起来,陈总见蔡老师有兴趣,也有心打开话路,就让我们拿下来放到跟前品鉴。
“怎么样,蔡老师?指点指点?”
“嗯?哦,让丁老馆长先说吧,我也好学习学习……”
然而,我们也一直期待着老丁能够显山露水,至少,会让我们不再私下里都叫他“老丁”。就我自己说来,真是很希望老丁能够在鉴定上展露一下他的风采,但是几次有意请教下来,不但没有获得什么有用的信息,反正凭空贴上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一来二去,也就不再去打扰他老人家了,所以导致现在博物馆的甄选工作,实际只有我一人在慢慢进行。
此时在陈的面前,又有同行叫战,我们都在猜测这次老丁应该是不得不战了,就听老丁一声:“那我就不客气了“,都以为今天这尊佛爷终于要显灵了!老丁清了清喉咙,娓娓道来:
”这文物吗,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有着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书生无奈地拍额]嗨!感情您老这会儿又来上课那一套啊?至少没照着念,算是进步吧……)
去看文主任,他已经退到库房外面去翻白眼了,而门外围观的妹子们小声“嘻嘻”笑了起来,我再去注意蔡老师,想看看这位在职的文博人员会对这个有着什么样的反应。
只见蔡老师他轻轻侧了头,,仿佛专为躲开老丁,私下里对陈总说道:
“陈总啊,我也就实话实说了,你这佛头啊,说真嘞,非真,说老呢,也非老。”
身后丁老继续夸夸其谈的,绝口不谈到底这佛头有些什么样的“价值”。
“蔡老师,你这话的意思是……”
“我是说…老木新工啊!”蔡老师一脸笑意,仿佛在说:“陈总您聪明人,一点,您就明白不是”。
陈总虽然知道这件东西自己已经吃了亏,但是看见蔡老师这样的态度,反而觉得和他更亲近了几分,转头随口就对还在自顾自上课的老丁说道:“丁馆长,我们先去里面看看别的,您老继续给年轻人上上课吧!”
“啊?…什么?…哦…那你们先自己看看,我去陪一下陈总!”
老丁看说话间陈、蔡两人已开走几步,自己也没趣,就放下藏品去赶那两人。
不说其他,蔡老师唱了这一出,让我心中也对他颇有好感,因为他直接点出了实情,这比那些看到陈总收藏就一味拍马称赞的人,要实诚很多。想到这,我也想趁此机会或许能学习到一些新东西,当下也赶了两步,跟在三位领导身后。
前头两人,陈和蔡老师已经打开了话匣子,有说有笑,这蔡老师也确实和以往来参观的客人不一样,看似他随手拿起架子上的小玩意儿,便能说上几句,就这么一边走,一边品鉴,来到了存放木挑担的架子前。
这些挑担,和我们本地常用的都不一样,短圆而且粗壮,两端都有防止脱绳的凹槽,每一个都被磨得油光水滑,颜色呢,因为漆的原因各不相同,细细品赏下来,确实很有趣味,可能就因为这点吧,蔡老师停住脚步,让我们从中抽出一根,拿在手中把玩着。
老丁也要了一根,拿着它上去和陈搭话:“陈总啊,您这挑担收得好啊,东西很别致啊!这古时候的施州是巴蜀门户,山里面挑东西不能没有这些挑担啊,这,就是民族的记忆……”
文主任看了我一眼,似乎头上冒出一个问号,我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否定,然后悄悄做了一个背东西的姿势,文恍然大悟。
(我们这儿,确实是山城,但是呢,坡度也没有陡到需要用那样特别的挑担,我们这儿百姓生活之中,依然是扁担为主,再有高山区域的,也是多用背篓。
没错了,背篓它才是我们这地儿古往今来最常见的生产用具了,这背篓啊,它大小不一,功用也有所不同,能运东西,也能运人,不过啊,这故事让书生改日再说吧。)
“不,不对!这不是在这儿本地收,我说得没错吧,陈总?”蔡老师没有理会丁老,只是看着陈。
“蔡老师!果然眼睛毒啊!这的确不是我们这儿用的,那边的山,比我们这儿更高、更陡,我也是在外面偶然碰见,觉得样子很特别,就请人从老乡们手里专门收购了一批。”
(哦吼!蔡老师,两分,丁馆长[书生摇头]还是零分啊……)
老丁被当面打了脸,面色就变得不太好看起来,但是陈的注意力不在他老人家身上,转完这间就要拉着蔡老师去看看还在整理的陶瓷器库房了。我与文紧随其后,可不能单独留下,生怕触老丁霉头。
我们到了陶瓷器这间,心里有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因为这间库房只是按大小重量分开摆放,也没能分出个早晚贵贱什么的。
(小生我啊,确实不太懂瓷器,见过完整的都没几个,当然就对这间库房最为恼火,只能勉勉强强分了个釉色,再想往细致去分,就无能为力了。)
果然啊,这蔡老师走进这间库房,就微微一笑,打趣道:“至少各个区域的颜色还是很统一的吗”,玩笑归玩笑,这表情估计是他见其中假次伪劣也没能挑出来,就不太好一一点出来了,转身就跟陈说道:
“陈总您的收藏是很丰富,但是缺少几件有分量的,只有数量没有精品,也很难让人瞧得出陈总您的实力啊!”
“哈哈,蔡老师一语中的啊,我这些年搞收藏都是凭着兴趣,看着好就买,对于蔡老师所说的精品,也渴求得很啊!只是没有缘分,碰不上罢了!”
(热泪盈眶啊!好歹来了一位有真本事的老师,我觉得吧,我这“学徒”之路又有了希望啊!)
等参观完毕,陈、丁两位领导也先退出了库房,蔡老师突然对着我们几个关库门的年轻人说道:
“年轻人不要觉得库房乏味,要守得住寂寞,我一开始在博物馆就是守库房的,每天上班就扎在库房里,一待就是好多年啊!别说!那是学到不少东西啊……“见我们都在专心听他教诲,就又继续说下去:”这博物馆工作,一切都是藏品实物为基础的,才能搞懂,能多接触实物,才能做出成绩,不要学……”蔡老师给了个眼色,我们几人看去,正是围绕着陈总的老丁,然后他便不再说下去,给了个“你们已经明白了”的笑容,背着手走开了。
(老师!这才是老师啊!)
我们这些年轻人频频点头称是,目送蔡老师下去一楼,我突然觉得需要跟着这位真正的老师学习几天,但不知……
于是,我抓住一旁的文主任就问:“蔡老师要待几天?”
“哦,蔡老师抽时间过来看看的,估计下午就要回去了。”
(哎呀,可惜!)
我一想别人还在职,能远行五百公里过来指点一二就不错了,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不知道我们这小小博物馆的第二任荣誉馆长,陈老板让会不会考虑一下退休之后蔡老师。
书生在这边咸吃萝卜淡操心,就见着下面的老丁通知拿出了他的“研究馆员”证…还有任职公文?说是要同陈、蔡两人一起…嗯…回味回味?实在让人不解,这是为了搬回一分么?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丁的这番举动让蔡老师确实不快,就在老丁上前去问他现在职称的时候,这样回了老丁一句:
“哦,我现在还是副研究馆员,那是不想搞这个职称,我要想,马上可以变成研究馆员!”
蔡老师走开了,也没有在去理老丁,这场面,煞是尴尬……
([书生摇了摇头]丁老馆长,您有些自讨没趣了哦?哇!看样子老丁又要开大了!)
看了看自己位置,我们在二楼,好的,老丁火力范围之外,于是一脸期待,想要看这位老馆长的精彩个人连招秀。
不过,一楼的陈总看出气氛不对,上来打断了老丁正在酝酿的起手式。
“丁老馆长,我们中午一起出去吃个便饭好吧,蔡老师和您在一个城市工作,又是同行,就不要讲太多规矩了好吧!”说话间已经拍起了老丁的背,也不知道是安抚,还是表示亲切。陈总这一招确实有效啊,蔡老师的面子,老丁可以不顾,但是自己的面子,他老人家总是要给的。
熄灭了老丁这座正欲爆发的火山,三位领导就开车出去解决午饭问题了,我们这些一般工作人员,也就要回归正常工作了。
我想起来前面几位领导抽出来的挑担还没有放回原处,就准备先去那边整理藏品,文主任和几个妹子也跟了上来,反正一会儿我们也要午饭了,就聊聊天打发下时间。
到了存放挑担的架子前,我踩在椅子上,准备随便扫一下灰,再把东西放好,就看见有妹子拿着那挑担,学起早上老丁那夸夸其谈的样子,逗得大家在笑。
傍边就有人问了:“我们这儿用不用这些东西哦?”
也没多想,我踩在椅子上就接了话:“大多数时候用背篓,地势平的地方用和这类似的工具,不过那就是一般的扁担。”看见旁边架子上有,就想抽出一条清漆面的扁担递给他们看。只是刚刚拿手碰到,就好像想起点什么东西,我楞了一下,被其他人发现,就问“做什么呢?”
我拿着扁担,跳下了椅子,把手中东西递给他们,解释说:
“没有,我想起来一个故事,说给你们当笑话听吧!”
再去看书生我,装腔作势一番,就要娓娓道来……
(那么各位,书生转场鸟!啊哟…别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