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原生家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缺乏边界的关系,走下去是噩梦


中国式家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界限不清。

父母们理所应当地对孩子说“为了你好”,然后事无巨细地干涉孩子、控制孩子。

但是想要家庭关系和谐,父母一定要掌握边界,跟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

在动物的世界中,幼崽长大后都会被妈妈们赶出家门,例如:母狼认为小狼已经长大成年时,会毫不犹豫地把它赶出去,让它自己猎食、自己成长;鸟妈妈认为小鸟已经发育成熟时,会将它推下高崖,逼它学会飞翔。

纪伯伦在《论孩子》一文中提到:“你的儿女并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对生命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你身旁,却并非因你而来,他们并不属于你。”你可以把你的爱给他们,但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你能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能也无法庇护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灵魂有自己的栖息之所。

那么,父母与孩子的边界该怎样划定呢?


1.给孩子自由,让自己活得轻松些

张强是家里的独子,是父母的唯一希望。但是他的母亲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张强从小到大的事情,都是母亲说了算。张强喜欢弹吉他,但母亲说弹吉他没有用,要他去学奥数;初中毕业后,他有机会去美国读书,母亲不同意,他就没去;高中毕业后,他想去北方上大学,母亲觉得太远,他最终就留在省内,去了母亲选定的大学,报了母亲选好的专业;大学的时候,张强交了一个女朋友,母亲说不合适,并以死相逼,拆散了他们;毕业后他又按照母亲的要求找了一份工作,并开始不断地相亲。好不容易,张强找到了母亲和自己都喜欢的女孩子并结了婚。在幸福的生活开始后,母亲却因为他们不想马上要孩子开始责难儿媳妇。被逼无奈的张强决定离开父母搬出去住,结果母亲又大发雷霆,痛骂张强不孝,认为他娶了媳妇忘了娘。

但是这一次张强没有再妥协,他说出了一直想说的话:“我不想让您难过,可是我更不想让您一再地摧毁我的生活。”

“分离”并不只是字面的含义,它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张强和母亲都有独立的人格和各自的生活。对他们而言,“分离”并不意味着抛弃,而是让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2.“我都是为了你好”是父母最大的傲慢

我认识一个女性朋友,丽丽,名牌大学毕业,之前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前途非常好。但是父母希望她回老家,结婚生子,她一直拒绝。

后来,母亲骗她说父亲得了重病。她匆忙赶回去,却被逼结婚,婚后发现生活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于是提出离婚,但父母不同意。迫于无奈,丽丽直接回到当初工作的地方。她和父母的关系一直很僵,直到最近才稍有缓和。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要多,听我的才不会有错。”这是中国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们还喜欢说另一句话:“你还是个孩子,什么也不懂,我这是为你好,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谁也没有资格代替别人做决定,就算是父母也不可以。父母这样做只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在这些父母的心中,孩子自己觉得过得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达到了他们的标准。

只要孩子没达到标准,父母就会使用批评、辱骂、贬低、惩罚等方式迫使孩子顺从。他们就这样从保护者变成了迫害者。


3.模糊的家庭界限,使大家都觉得痛苦

心理学认为,每个家庭之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部门。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这些部门应该是各司其职,又互相合作的。

插手其他家庭成员的事宜一定会让家庭出现问题。在这个界限模糊不清的家庭里,一旦出现问题,受伤的就不只是一个人。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所有人都会痛苦。

一位28岁的女孩,被父母疯狂逼婚,不管她对男方有无好感,都被逼着去相亲。每次相亲失败,父母就骂她没用,甚至说如果她30岁以前嫁不出去,他们老两口就不活了。

她最终留下了绝笔信:“你们那么想我结婚,现在就开始准备吧,我不会反抗了。”然后就从17楼跳了下去,以最决绝的方式告别了她的父母。

把握好家庭的边界,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父母虽然生了孩子,养了孩子,但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不能控制孩子的一生。

孩子成年之后,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建议,但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理会孩子的想法。


4.成年人的亲情需要保持距离,即使父母也不例外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孩子要孝顺父母,所以很容易使人觉得顺从父母才是孝顺父母,才是爱父母。

所以很多人会认为,与父母保持距离是不孝,甚至是大逆不道,这会让有些子女在心里产生愧疚感、罪恶感。其实划定界限并不是无情,保持距离也不是要远离父母。

在相对独立的关系中,孩子与父母是完全平等的,他们彼此尊重、宽容。父母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孩子既能独立自主,也会给父母足够的尊重和关怀。

这样的关系意味着:我爱你,但你是自由的;我爱你,但我尊重你的选择。


小贴士

父母与孩子之间融洽的相处方式是:父母给出建议,孩子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