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八大原则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以下8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本书将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称为会计核算的八大原则。其中,可靠性与相关性居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首要地位,可靠性充分体现了受托责任观的目标,相关性充分体现了决策有用观的目标。
一、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这一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二是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保持客观,得出具有可检验性的会计信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因为具有“可验证”的可靠性而一直在我国会计准则中排在首位。
二、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根据相关性原则,企业应当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各种需要,满足各方面具有共性的信息需求。对于特定用途的需求,可以采取财务会计报告之外的其他形式加以满足。
三、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理解性是决策有用观的前提条件,是影响有用性的关键因素。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保持明晰性,符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和决策类型。
四、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可比性一是要求横向可比。应当采用国家统一的会计规定(如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解释等),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可比性二是要求纵向可比。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改变。如果确有必要变更(符合规定或者变更后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则应当将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附注中说明。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以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
该原则中的形式是指法律形式,实质是指经济实质。比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该基础就是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对所有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子公司均应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严格考虑股权比例。
六、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
重要性与相关性都受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相关性)的信息大多是重要的信息,应该予以披露。重要性与可靠性也密切相关,但重要性强调不能遗漏和错报重要的信息。因此,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能起到普遍的约束作用。
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常见的重要性判断标准主要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定性标准是用定性方式判断重要性的;定量标准是以具体的数量指标判断项目是否重要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个方面加以判断。
七、谨慎性
“谨慎性”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原则是受托责任观的体现,也体现了对历史成本的修正。会计存在不确定性,一是会计信息一般都与预期在未来持续存在的实体有关,二是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中的估计和判断的存在,因此受托人需要实施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八、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的及时需要,会计分期划分了持续经营的时间段,解决了持续经营和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的矛盾,在此原则下企业需要及时收集、处理和传递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