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一次遭受社会的沉重打击
提出《朝鲜善后六策》
朝鲜内乱暂时得到了解决,长庆军也暂时打乱了日本企图吞并朝鲜进而进攻大清的计划。但是,日本吞并朝鲜的野心还在,他们还在寻找下一个机会。
通过这次出征朝鲜的军事行动,对于保护朝鲜的重要性,张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于大清来说,朝鲜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位于中国与日本的要冲。从朝鲜的南部到日本仅隔一个海峡,坐轮船从朝鲜的釜山海港出发,到达日本仅需要6个小时,而朝鲜北部与大清的东三省直接接壤。一句话,日本是有着狼子野心的邻居,假如朝鲜保不住的话,大清东三省将来必定被日本国觊觎。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除了日本,还有一个同样有领土野心的邻居——俄国。在这里,日本要防着俄国进攻东亚,俄国要防止日本进攻它的西伯利亚,无论是日本、俄国还是大清,朝鲜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身为吴长庆的幕僚,深度参与着长庆军最高层重要军事事务的策划与决策,凭着自己的学识,张謇对这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对于如何玩好这一地区的“国际游戏”,他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主见。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对某事有主见之后,往往会做两件事:一件事是动嘴,向自己认定的对象不停地述说其中的因果关系;另一件事是动手,从实践到理论,更深刻更系统地理论一番。张謇也是这样一个人,在这段时间,他先后写了《壬午东征事略》《乘时规复流虬策》《朝鲜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朝鲜善后六策》在当时朝野上下流布很广,获得了很多清流人士的广泛赞誉,但可恨的是,后来因时势动荡竟散佚了。
对于“六策”的主体内容,后人也莫衷一是,流传较多的说法如下:
1.按照汉朝的方式,设置玄菟、乐浪两郡,将朝鲜分而治之。(这一玩法,是不是先弱化它再搞定它呢?张謇应该是这样一个思路。至于这个思路对不对,恐怕要读者们讨论了,因为理论上来说,可引发争议的观点实在太多了。)
2.按照后周的方式,设置监国。(让它自治,同时实行强力监管。如果说第一条的办法是弱化它,把它变成小孩子,那么这一条就是建立在上面做法基础上的延伸,类似于为孩子从法律上设置一个职业监护人。)
3.在朝鲜各海口驻扎重兵,同时促其内部改革旧政。(这应该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做法,就像培养一个小孩子一样,既要给他一个安全的环境,又要让他健康成长。然而有一点让人有些费解,你既然要弱化它,对它分而治之,为什么又要强化它呢?其实再往深处看一看,这其中还是有道理的,弱化的是它的外部,强化的是它的内里。)
4.一方面,促使其自行改革;另一方面,帮助其训练新军。(让它自行产生造血功能,增强防卫能力。)
5.东三省与朝鲜之间联为一气,互相声援。(给它增加气势,让对手失去野心。以势压人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势一定要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否则,一个虚的势,在实力强大的敌手面前是没有作用的。)
6.分路出兵直接打击日本,将琉球给收回来,把日本的侵略气焰打下去,这样日本就不敢老是想着朝鲜;这样一来,日本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一招应该叫主动防御,跟被动防御的做法不一样。但是,张謇可能没有看清当时日本的强大与大清的虚弱这一事实。)
在极短的时间内,张謇就弄出这么一个《朝鲜善后六策》,他一开始的目的,是想让代理北洋大臣张树声能从中选择某个或某几个方案,作为解决朝鲜问题的重要政策执行下去。
张謇的想法是好的。然而现实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顺利,这个方案遭遇的第一个难题是时间问题。张树声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看想一想,李鸿章就假满回任。朝鲜的事已经不属于张树声管了,张树声就把善后六策放进那些交接的文档资料里,一并交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只看了一眼,就给出他的结论:多事,之后随手就把它扔进了垃圾桶。李鸿章的点评如何,大家可以想一想。张謇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没事找事?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问题暂且不提,因为一个新灾难正在那里等着张謇呢。本来,事情到这里就可以画一个句号了。谁知,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多事”之事。
长庆军被肢解
张树声的儿子张华奎正在天津休假,在他老爸的营帐里,他看到了张謇的这篇文章,就把它偷偷地抄下来带到了北京。按常理说,这样的政论文章属于高度军事机密,虽然它还在摇篮里,也是不能乱抄,更不能乱传的。
张华奎是某部门郎中,也是捐纳的那种,就是花钱买来的官。他私下将抄来的这篇文章在同僚之间传阅,这个做法,类似于官二代将从老爸那里得来的内部机密消息偷偷在网上上传,在论坛里发帖。
京城跟一般的地方不一样,这里是政治中心,对国际政治之类的话题极为敏感。有几位重要的官员——注意,可不是一般的官员——看了抄件,就跑到总理衙门和军机处,询问这些关键部门的大臣对《朝鲜善后六策》的看法。
然而这两个管事的部门领导和办事官员,对这样的政治热点和国际敏感问题没有任何的回应。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他们没有接到李鸿章的奏本,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篇文章,更不可能想到会有这样独特的观点。
政治上层与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人之间有如此强烈的反差,闹得京城里舆论大哗。而此时,政治舞台的中心,或者说,在慈禧的手掌心,有几个派别正在起劲地斗法。
第一,洋务派。其政治后台是恭亲王奕訢,据点是总理衙门,主要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其主张是“船坚炮利立国”,正在积极地造船制枪制炮,手中握有军事实权。
第二,顽固派。为了平衡洋务派,慈禧一手扶持了顽固派,努力从政治上压制洋务派的力量,避免其过度增长。主要代表人物有李鸿藻、倭仁,其核心主张有两点,第一点是“凡是祖宗定下的一切,都不能改变”,第二点是“洋务事业,简直就是离经叛道”。
第三,清流派。为了更有效地攻击洋务派,慈禧又扶持了另一派别,即清流派。其工作内容是专门给洋务派挑刺儿找碴儿。主要代表人物有潘祖荫、翁同龢。其方法与顽固派不同,具体来说,就是用洋务派的手法、思想、词汇来攻击洋务派。
张謇这篇文章的手抄本传到了清流派潘祖荫、翁同龢手里,立即被这两人看成是重磅炸弹——一定要引爆,不能让它成为哑弹。于是,清流派派出了第一个投弹手,派宝廷(侍郎)将这篇文章重新抄录,用奏本的形式上达皇帝和太后。
清流派很兴奋,认定这下该是洋务派李鸿章倒霉的时候了。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慈禧太后看一眼之后就丢到一边去,再也没有兴趣谈论这篇文章,更谈不上什么采纳这篇文章的观点和建议。
清流派们上书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李鸿章的耳朵里,看着他们扔出去的《朝鲜善后六策》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立即引发轰动的效果,看到这篇文章没有像有些人所期望的那样引起朝廷的重视,李鸿章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过,他认为这还不是弹冠相庆的时候。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谁?吴长庆。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吴长庆这批人大谈什么外交问题、国际政治,尤其让人痛恨的是,个别御史用这些叫什么吴长庆、张謇的人做托儿,在给皇帝、太后的奏折中竟敢对自己大加攻讦?那么,就叫吴长庆见鬼去吧。至于那个叫张謇的无名小卒——只要吴长庆没了,天下还能听到张謇的声音吗?他立刻就会像石头一样,在洪水中埋到淤泥里去。
李鸿章只做了一点小小的手脚,就差不多要了吴长庆的老命。
在吴长庆回国述职的时候,李鸿章让部下放出言论,说要将长庆军交给马建忠打理。马建忠何许人也?李鸿章的老部下。
一听到这个消息,吴长庆赶紧做了一件事——辞职,再不辞职,连小命都保不住。吴长庆同时请他的两个好朋友袁保龄和周馥从中斡旋,这俩人努力活动的结果不久就出来了,李鸿章暂时没有立即对吴长庆下手。
长庆军的饷银本来就有一大部分是靠李鸿章接济,现在吴长庆度日艰难,自身难保,李鸿章又给他实行银两紧缩政策,吴长庆的大军面临断炊的危险,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张謇看到这一幕,知道自己在长庆军中前景黯淡,决定退身求保。1883年秋,他把自己的哥哥引入长庆军,之后提前结束自己的“合同期”,告假回乡。
李鸿章没有因为张謇退出长庆军而放过吴长庆,1884年,他把吴长庆调防奉天,同时把他的部队一分为二,长庆军最终被李鸿章亲手彻底肢解。朝鲜没有被大清肢解,长庆军倒是被领导给肢解了,不知此时的张謇是什么样的感受。
看到自己一辈子的努力就这样被人暗中做手脚毁掉,自己一辈子的心血不明不白地被彻底清理干净,5月份的时候,吴长庆在憋屈中终于病倒,而且一病不起。吴长庆非常想念张謇,他来函催请张謇,约见一面。接信后张謇立即从上海乘船赶向金州,当他看到眼前的吴长庆时,这位曾经的领导已经病入膏肓。
7月13日,吴长庆去世。最让张謇想不到的是,吴长庆刚刚咽气,他手下的那群幕府宾客就一起跑到粮台(即财务会计)索取饷银。有的人没有达到目的,就恶语相向。当初,吴长庆对张謇有知遇之恩,现在看到恩人的棺材前上演这一幕,对于世道人心,张謇从此产生了极度失望的心理。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一些话:“观人于对方不得意时,于对方不得意而忽得意时,于对方得意而忽不得意时。经此三度,不失其常者,庶可为士。”
对于张謇来说,这一场雄心勃勃遭受重重打击的经历,为他在将来的人生、事业征途上重重地上了一课。他还没有踏进大清官场,就已经感受到大清官场上的阵阵寒意。然而,似乎上天对他的打击还不够,社会上对他的新一轮打击正在酝酿之中。如果张謇真的是文曲星的话,那么文曲星下凡真是要经历一番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
好吧,我们赶紧去看看张謇接下来的命运,看看上天是如何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