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夸出来的自卑——正确鼓励帮孩子找回自信
“你是最棒的”,会让孩子掉入自我怀疑的陷阱
孩子:“妈妈,我今天语文考了100分。”
妈妈:“真聪明!”
孩子:“妈妈,我吃完蔬菜了。”
妈妈:“真棒。”
……
美国教育家阿黛尔·法伯认为,表扬孩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评价式表扬,另一种是描述式表扬。评价式表扬就是我们常说的“真厉害”“真聪明”等,仅是用来夸奖个人。描述式表扬,则是根据孩子做的事情,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
孩子画了一幅画,拿给爸爸妈妈看,问他们画的好不好看,是想要得到积极的反馈。结果,爸爸妈妈说:“真好看。”这就是评价式表扬,会让孩子感到敷衍,不利于孩子成长。若是父母接过画仔细看一会儿,然后对他说:“这幅画的色彩搭配非常好,一看就很漂亮。”言之有物,更能让孩子信服。心理学博士艾丽卡·雷斯切尔发现,当父母夸奖孩子时只会说“你很棒”“你太聪明了”时,不仅无法给孩子自信心,还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盲目夸奖孩子“你是最棒的”,会让孩子形成过度依赖。当孩子被夸奖时,他的内心一定是非常高兴的。由于孩子的自制力还不成熟,放大型的夸奖容易让他产生惯性思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渴望得到好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并没有建立真正的信心。一旦孩子做了某件事情没有得到夸奖,他的内心就会非常失望,心想:“我是不是没有做好,妈妈才没有夸奖我。”之前建立的信心,立马会土崩瓦解,逐渐变得自卑。
盲目夸奖孩子“你是最棒的”,会让孩子缺乏客观的自我认知。
有一位妈妈为了鼓励孩子学习,从不吝啬夸奖孩子。孩子完成一天的写字量时,妈妈夸奖说:“这些字写得太棒了!”孩子一开始听到妈妈的夸奖时,非常有动力,每天都认真书写。
一段时间后,妈妈发现孩子写字越来越敷衍,字也写得歪歪扭扭的。妈妈很奇怪,但是依然用夸奖的方式鼓励孩子。这天,妈妈又夸奖孩子字写得真好,孩子却发脾气地说道:“我写得根本就不好。”一边说,还一边哭了起来。
原来,现在幼儿园很多小朋友都开始学习写字,老师经常会夸奖写得好的小朋友,但是这位妈妈的孩子一次都没有被夸奖过。对比之下,孩子越来越自卑。
父母的盲目夸奖,会让孩子陷入“僵固思维”,对自己产生“我本来就很厉害”的认知,从而产生自满情绪。进入学校后,老师会实事求是,孩子做得好夸奖,犯错误批评,无法与父母的态度达成一致。一旦孩子受挫,发现事实与自己的认知不符,自己并没有父母口中那么“棒”,那么“优秀”,就会受到打击,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深深的怀疑。久而久之,人也会慢慢变得自卑。
经常被夸聪明的孩子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聪明时,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为了继续获得父母的夸奖,他会不断地耍小聪明,来保住自己“聪明”的头衔。这样会导致孩子做事浮躁,一旦被人戳穿,受到打击,就会失去自信心,开始不断地逃避挑战和尝试,变得越来越“笨”。
斯坦福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道:“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会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学会正确夸奖,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
抓住夸奖的关键点
夸奖孩子时,父母要抓住关键点,让孩子明白自己因为什么被夸奖,让他更有真实感。在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马飞考了63分,父亲马皓文表扬他说:“这么短的时间,你就从全班倒数第一名到了倒数第五名,我就说了,你是天才。”短期内取得了进步,应该被表扬。这种表扬是符合事实的,所以孩子受之无愧,内心也更有动力,清楚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夸奖要具体
夸奖,要指出孩子具体哪里做得好。例如,夸奖孩子漂亮时,可以夸奖他有两个独特的酒窝、牙又白又整齐等。夸奖孩子聪明时,可以夸奖他总是能考第一名、能拼出很难的拼图等。夸奖具体的事件,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确实值得被夸,而不是因为他是爸妈的孩子才被夸的。
夸奖孩子积极的态度
有时候,孩子的事情没有做好,但是态度是积极的,父母就可以重点夸奖孩子的态度,帮助孩子强化这种积极的态度,让其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孩子认真写作业,但还是有很多错误,父母就可以说:“虽然你错了很多,但是妈妈看到你主动去写作业了,这一点非常好。”孩子被父母夸奖后,会继续保持积极性,不会轻易失去信心。
别总夸孩子“听话”,越听话的孩子越自卑
在电影《驯兔记》中,主人公皮皮鲁是一个对一切事情都充满好奇的聪明学生,但是在老师眼里,皮皮鲁却是一个喜欢调皮捣蛋、故意抬杠的叛逆学生。
上学第一天,老师问:“一个皮球掉到了深坑里,我们怎么才能把它弄出来?”
皮皮鲁说:“如果水坑太深了,我就让爸爸再买一个,不应该让孩子为了一个皮球而冒险。”
老师听了皮皮鲁的回答很下不来台,于是对他说:“老师不对,你对是吧?”皮皮鲁坚持:“正确的人才对。”
老师对皮皮鲁的顶撞很不满意,正要批评他的时候,另一学生李晓曼站起来说:“同学们,老师的知识那么丰富,怎么会不正确呢?她每天那么辛苦,我们要做一个好孩子,听老师的话,不要和老师顶嘴。”刚说完,李晓曼就变成了一只兔子。在李晓曼的带领下,全班开始努力听话,变成兔子。
电影中,李晓曼一开始变成兔子时,害怕得哭了,老师一直安慰她,并且告诉她:变成兔子不可耻,是令人羡慕的。这种价值观,在老师、校长和父母齐心协力的捍卫下,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真理”。
即使是在生活中,父母也更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并且一直将孩子往这个方向培养。当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情时,父母就会夸奖孩子“听话乖巧”,给予他们奖励和表扬;当孩子违背父母的意愿时,父母就会骂孩子“不听话”,甚至处罚他们。然而,越是夸孩子懂事,孩子们越自卑。
经常夸孩子听话,会束缚孩子的欲望,让他们不敢去要自己想要的东西。
知乎上,有一个网友说过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从小,妈妈就告诉她要听话,而听话的孩子是不会乱要东西的。
有一次,她和妈妈一起出去玩,路过做棉花糖的摊子,妈妈指着棉花糖说:“想要吗?”她摇了摇头说:“不想要。”
妈妈满意地摸了摸她的头,说:“这才是乖孩子,不乱要东西。”
其实,她非常想要看起来像一团白云似的棉花糖,但是为了让妈妈觉得自己“听话”,她只好把真正的想法压抑了下来。她说:“即使长大了,这种习惯也一直跟着我,让我变得很自卑,遇到想要的东西不敢开口,不敢争取自己的利益。”
听话的孩子因为害怕父母流露出失望的神情,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从来不敢违背父母的话。只要父母一失望,自己就会特别内疚。其实,他们的内心十分羡慕那些任性、叛逆的孩子,他们一点儿都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听话懂事”。甚至偷偷发誓,如果将来自己有了孩子,一定不要让他过早懂事。
父母一直夸孩子“听话懂事”,就像是道德绑架一样,会让孩子不断地去压抑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孩子往往活得小心翼翼,不敢做一件出格的事情。因为他一旦做了出格的事情,就会让父母失望,自己也会失去“听话懂事”的光环。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应该听话懂事,失去了他在那个年龄段该有的任性和放肆,成为父母的“应声虫”,没有自己的主见。
听话的孩子,总是会优先考虑别人的需要,习惯听从大人的意见,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让大人开心,得到大人的夸奖和认可。但是,这些评价都是来自他人的,孩子并不知道如何认识自己。一旦孩子某件事情做得不好,被大人骂“不听话”,他的自我价值就会严重受损,不断进行自我怀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自我否定,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越来越自卑。
成功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成长为父母期望的样子,而是让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真正做到不自卑、不软弱,遇到事情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父母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听话。
不要将孩子的听话当成理所当然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真自我”和“假自我”的概念。真自我,就是一个人在构建自我时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假自我,就是一个人在构建自我时,以他人的感受为中心。懂事听话的孩子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假自我”,习惯听从大人的指挥,做事刻板,没有想象力。很多父母将这种“听话”当成理所当然,甚至成为向他人炫耀的资本,导致孩子失去“真自我”。因此,当父母看到孩子非常听话时,不要理所当然地向他人炫耀,而是要去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话。
允许孩子合理任性
每个孩子都会有任性的时候,这是孩子天性的释放。当孩子任性时,有的父母会进行呵斥。这时孩子就会学着隐藏自己真正的想法,迎合父母的想法,压抑自己真实的需求。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所以,父母要包容孩子的任性。当然,这种包容是有限度的,不能任由孩子予取予求,成为一个人人讨厌的“熊孩子”。
对比式夸奖,用力过猛会导致孩子自卑
很多父母发现单纯地夸奖孩子“聪明”“厉害”,无法取得很好的反馈效果。为了提高孩子的体验真实感,父母会寻找一个“参照物”。父母会向孩子传递“参照物”远远不如自己的观念,从而达到鼓励孩子、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目的。但是,这种对比式夸奖,一旦用力过猛,也容易导致孩子自卑。
小时候,露露的妈妈经常会夸奖露露,比如,“你是你们班最聪明的孩子”,“你比你堂弟聪明多了,长大了一定比他强”,“隔壁的小孩比起你来差远了,他都不会一个人穿衣服”……在妈妈的夸奖下,露露一直以为自己是最聪明最厉害的孩子。
但是,时间长了,露露发现自己并没有妈妈说得那么棒。有一次,露露和堂弟一起玩积木,她才搭了一半,堂弟已经搭好了,露露发现自己并没有堂弟聪明。而且她也不是班级里最聪明的孩子,从来没有考过第一。隔壁的小孩也很厉害,获得了演讲比赛的第一名……
“我并没有妈妈夸奖的那么厉害”,这个认知让露露十分受打击。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每次听到妈妈的夸奖,都会产生怀疑,“妈妈是不是在骗我”,自此以后她做事越来越没有信心。
亲戚朋友聚会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有父母通过贬低别人的孩子来夸奖自己的孩子,比如,这孩子学习成绩也太差了,你们做家长的应该上上心,不像我家孩子,天生聪明,不用费心就能考第一;你家孩子跑得太慢了,看我家孩子跑得多快;你家孩子每天在家是不是啥都不干,我家孩子每天都会整理自己的房间……
父母的对比式夸奖,本质上是对孩子的一种评价,但这种评价并不客观,通常是盲目夸大自家孩子而贬低别人。比如“隔壁小孩太笨了,游泳都学不会,还是你最聪明,几天就学会了”,等等。这种盲目的比较会让孩子产生自我认知偏差,变得骄傲自满,而当孩子对自己的真实能力有了认知后,这种骄傲自满就会衍化成自卑。
一些父母之所以热衷于对比式夸奖,是源自内心的虚荣,爱攀比。当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成绩时,就会忍不住在别人面前炫耀。同时,为了更加凸显自己孩子的优秀,会连带着贬低其他孩子。看起来是给自己挣足了面子,但实际上是使自己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小峰学习很好,每次都能考班级前三名,这成了小峰爸爸的炫耀资本。尤其是对着那些孩子学习没有那么好的亲戚,小峰爸爸会说:“你孩子这次考了第几名,不会又是倒数吧?小峰学习从来不用我操心,这次又考了第一名。”“哎呀,我家孩子除了学习,还知道自己收拾房间,不像你家孩子,什么家务都不做。”……小峰爸爸的这一番话,让亲戚们既生气又尴尬。
在每一位父母心中,自己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天下无双的,也不愿意让别人说三道四。有些父母在别人面前贬低别人家的孩子,这给别人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每个孩子都有长处,也有短处。在夸奖孩子时,父母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秉持客观的态度,不要把对孩子的夸奖建立在对他人的评价和贬低上。
不要抬高自己的孩子
父母过分抬高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变得盲目自大,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不足。因此,父母要实事求是地夸奖孩子,让孩子及时发现并且弥补不足,让他变得更优秀。
不评价其他孩子
父母在自己孩子面前评价其他孩子,会让自己孩子也变得喜欢与他人攀比。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对其他孩子做得好的方面借鉴和学习,对其他孩子做得不好的方面,学会正确辨别,不要随意下结论去评价。
让孩子与他自己比
进行对比夸奖时,父母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孩子自己,将孩子与以前的他进行对比,例如,孩子之前考试一直不及格,努力学习后,现在考进了班级前十名。父母就可以明确指出进步之处,并且进行夸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他始终保持进步。
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其他孩子,既不礼貌,又会让孩子在父母盲目的夸奖中失去平常心。父母即使夸奖孩子,也要从孩子自身出发,让孩子学会与他自己对比,才能不断进步。
夸奖孩子努力的过程,而非夸奖孩子本身
当自家的孩子被夸聪明、漂亮时,很多父母都会沾沾自喜,但这对孩子来说未必是好事。经常被这样夸奖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维:以为自己天生拥有成功的特质,从而不愿努力。
有人到欧洲某国做访问时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一次周末,她受当地一位教授的邀请,去参加一次家庭晚宴。她听说教授有一个5岁的女儿,于是就给孩子备好了礼物,前往教授家中。就餐期间气氛非常融洽,正巧教授的女儿走了过来,她就把礼物送给了小女孩,小女孩满头金发,蓝色的大眼睛非常可爱,她就赞美了一句:“亲爱的,你长得真漂亮!”
小女孩说了声谢谢,吃过饭之后就回房间了,大人们的晚宴还在继续。这时,那位教授突然说道:“你刚才跟我的女儿说了她很漂亮,我希望你跟她道歉。”
“什么?”访问者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不是父母们最喜欢听的夸赞吗?教授继续说道:“你夸赞我的女儿,我很高兴,但是你不能夸赞她漂亮,漂亮是跟遗传基因有关的,跟她没有任何关系,你的夸奖会让她以为这是她值得骄傲的资本,她也许会看不起其他孩子,所以你要向她道歉。”
晚宴结束后,访问者来到小女孩的房间,郑重其事地跟她道了歉,然后夸赞了她懂礼貌,教授微笑着送访问者出门。
当孩子把“好的结果”与“自己聪明”画等号时,就会逐渐出现认知偏差,从而产生这种心理:事情做得好自然是我聪明;做得不好就是我不聪明了,从而失去信心。这样的孩子,一遇挫折就容易灰心,且不愿意也不敢接受新的挑战。甚至会采取欺骗、说谎的手段来维持自己的聪明形象。
比如孩子学习成绩好,然后被众人夸赞聪明,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凭借聪明不用努力也能比其他孩子强。但当他发现自己的成绩不能得到别人的夸赞时,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更加努力学习,而是期望通过作弊来维持自己的“聪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夸奖他努力,远比夸奖他聪明更加重要。研究发现,经常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会形成成长思维: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战胜困难。即使挑战难度升级,孩子也不会轻言放弃,随着困难不断被战胜,孩子更容易获得自信和进步。
1988年,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做了一个试验:他选取了128名孩子,将其分为A、B两组进行拼图游戏。在试验的过程中,卡罗尔一直对A组的孩子说“你真聪明”,对B组的孩子则说“看得出来你刚刚很努力,你做得很棒”。随着拼图游戏难度的增加,被夸聪明的A组孩子放弃了挑战,即使有个别孩子参加挑战,一旦失败,就会陷入痛苦中。而B组孩子更有勇气挑战难度大的游戏,即使失败,也不会自怨自艾,心态更加健康。他们坚信,无论游戏难度有多大,最后都会找到解决办法。
在学校或者社会里,两种人最受人尊重:一种是非常聪明又非常努力,从来都不因为自己的聪明而骄傲自满的;另一种是不算聪明却非常努力,从来都不为自己的不聪明而自卑的。由此可见,努力的孩子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所以,夸奖孩子努力、勤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让孩子避免骄傲,还可以增强孩子对抗挫折的勇气,这样的孩子在面对失败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我还不够努力,那我再努力一些”,夸赞孩子努力可以让他更努力,但是夸赞他聪明或者漂亮都不能让他更聪明、更漂亮。
很多情况下,父母甚至要故意淡忘孩子的聪明,而重视孩子的努力,并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只有努力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夸奖。例如,孩子拿着满分的试卷跑回家说:“妈妈,我得了满分,老师说我很聪明。”这时候,我们应该告诉他:“你是聪明的啊,但是得满分是因为你的努力,你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每天都认真听讲,这才是你得满分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将“勤奋努力”这四个字烙印在孩子的心里。想激励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就鼓励夸奖他们的勤奋刻苦吧。
灵活掌握夸奖的尺度
夸奖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统一的标准,在不同的事情上夸奖应该有区别。例如,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是日常小事,父母口头表扬一下孩子即可;若孩子主动帮忙做家务,父母要给夸奖“加码”,除了口头夸奖外,父母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引导孩子去努力
当孩子某件事情做得不好时,父母要引导孩子去努力,争取做得更好,而不是直接批评孩子做得不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孩子画了一幅画,但是色彩运用得不好,父母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努力,然后再引导地说出:“看得出来,这幅画你画得很用心,这些地方比以前画得好多了,只是颜色有点儿问题,我们来试一下用这个颜色是不是可以画得更好?”这样既能夸奖孩子,又能帮助孩子进步。
引导孩子努力远比夸奖他有天赋重要得多,因为孩子的自信是在努力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中建立的。
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增强其自信
很多父母对孩子各方面的进步总是视而不见,却对孩子的一些消极行为过度关注,并提出严厉批评。这样做,不仅无法纠正孩子的消极行为,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让他越来越自卑。
10岁的尼卡欺负了比他小的孩子,妈妈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第二天,尼卡将自己的糖果分给小朋友们吃,并且向昨天欺负过的小朋友道歉,但是,妈妈什么也没说。
到了第三天,尼卡又和小朋友打架了。妈妈非常生气,命令他去面壁思过半个小时。
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做错事就要批评,而进步则是理所当然的,就算看在眼里,也懒得说出来,唯恐孩子因此骄傲自满。但这样一来,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就会产生自我怀疑,越来越自卑。另外,这也会让孩子产生父母对自己漠不关心的感觉,认为自己的努力白费了。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而原有的进步也会因为得不到强化而退步。
父母不愿意给出表扬的一个原因是习惯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和衡量孩子。在大人看来,那一点点进步根本不值得提出来,更不值得大张旗鼓地表扬。另一个原因是父母对孩子寄予的期望太高,总是希望孩子能够一下子达到他们的要求,对于孩子微小的进步根本不在意,权当没看到。
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应该学会适当忽视孩子的错事,不应该抓住不放,而是应该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对他进行夸奖和鼓励。父母的每一个微小的鼓励,都是强化孩子积极向上的最好方式。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积累起来,就能让孩子产生很大的进步。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让他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
泰国曾经拍过一个有关鼓励孩子进步的短片,短片中小男孩在练习踢足球,但是他踢得并不好。这天,小男孩踢完球,很沮丧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踢得没有别人好。”
妈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笑着说:“之前你还不会用头顶球呢,但是你现在已经可以时不时地用头顶球了,这已经很棒了。”
当小男孩一直因为追不上别人而失落时,妈妈对他说:“上个星期,你已经追上了一个人,现在你再努力一点,追上前面那个人就可以了。”
……
在妈妈的鼓励下,小男孩一天比一天进步,到了比赛的时候,他终于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为球队争取了胜利。
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传递给孩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还能激发孩子奋发向上。即便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孩子也不会轻易失去信心。那么,怎么肯定孩子的进步才能给他最大的鼓励呢?
及时表扬
当父母发现孩子取得进步后,不要置之不理,哪怕这点儿进步很微小,更不要等事后再赞扬孩子,应该及时地赞扬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孩子主动向父母展示自己取得的成绩时,父母无论再忙也要停下自己手中的工作,真诚地给孩子一些赞美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心。
具体描述进步
对于孩子的进步,父母要进行具体描述,让孩子明确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例如,孩子从来不做家务,回到家就把东西乱扔。有一天他忽然整理了自己的玩具,妈妈就可以说:“以前你都是乱扔玩具,现在都会自己整理了,真是太棒了!你看,现在房间变得十分整洁,看着是不是十分舒服?”通过父母的描述,孩子知道自己具体哪个地方进步了,哪个举动获得了父母的表扬,以后他就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肯定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可以激发孩子身上的无限潜能。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父母只要发现孩子有了进步,就应该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鼓励。
孩子失败了,不要盲目安慰
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所以孩子做事失败是很正常的,最主要的是我们该如何来面对失败。有些父母为了鼓励孩子会忽略孩子的失败,盲目安抚他。无视孩子的失败,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无法接受失败。
妈妈最近发现乐乐身上出现了一个缺点,就是不能接受自己失败。有一次,乐乐和小朋友比赛踢球,输了就大哭。还有,和姐姐一起玩拼图,姐姐先拼完了,乐乐就把拼图一扔,说再也不和姐姐一起玩了。
妈妈问乐乐,为什么一输就闹脾气?
乐乐说:“妈妈,你不是说我是最棒的吗?”
妈妈这才想起来,以前为了让乐乐更自信,就算乐乐做事失败,自己也是以鼓励为主。结果,这样做不仅没有让乐乐变得更好,反而让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了。
当孩子做事失败的时候,父母认为鼓励、安抚一下才是最好的,这样就不会让孩子失去信心。然而,盲目地夸奖只会让孩子变得盲目自信,甚至自负。在父母的夸奖中,孩子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以至于无法正确地看清自己的能力。一旦遭受挫折或失败,总是被鼓励的他突然发现自己没有那么棒,会有更深的挫败感,就容易一蹶不振。
例如,孩子在比赛的第一轮就被淘汰了,父母依然夸奖他“你是最棒的”。孩子就会产生怀疑:“我是最棒的,为什么还会被淘汰?”进而发现父母是骗自己的,根本不能从父母的鼓励中得到安慰和力量,更不用说重拾信心。
孩子经历失败,心情必然会很低落,父母要承认孩子的这种感受,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感受,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是积极面对失败的开始。
王晴报名参加了青少年羽毛球比赛,为此她准备了一年,结果第一轮比赛就被淘汰了。因此,她一直闷闷不乐。
这天,妈妈对王晴说:“女儿,我看你这几天一直不开心,是不是还在想比赛的事情?”
王晴:“是的,妈妈。”
妈妈:“能和我说一下比赛当天的情况吗?”
王晴:“那天的感觉真是非常不好,一开始就遇到了排名前三的选手,她实在太强了,刚开局就让我丢了好几分。后来,我想着你说的输球不输人,就算输也不能输得那么难看,就奋起直追打得她满场跑,追回了几分。可惜,前面输了太多分,到最后也没有追上。”
妈妈:“输掉了比赛,你心里一定很难过。不过,我看到你学会在比赛中调整自己,这很好,妈妈很高兴。”这个时候,妈妈肯定了王晴在比赛中的努力。
在妈妈的引导下,王晴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嗯,第一场比赛太惨了,所以第二场比赛我调整了过来,打败了对手。”
妈妈:“这很好,这次比赛虽然最后输了,但是你把自己的水平打出来了,也是不小的收获。”妈妈继续肯定。
王晴:“嗯,我现在觉得教练每天对我们说的话都是对的,之前我真应该好好练习。”
妈妈:“现在你能和我理性地聊比赛,我很开心。之前,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好好陪你,所以你才发挥不好。不过,这次比赛让你认识到了这些道理,即使输了也非常有价值。接下来,你需要好好练习,争取下一次比赛进入决赛。”
在妈妈的开解下,王晴走出了失败的阴影,开始认真练习打羽毛球。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遇到挫折。孩子受挫后若没有及时得到父母的引导,就很容易失去信心,遇事退缩,成为一个软弱的人。若孩子受挫后及时得到父母的引导,就可以坦然面对挫折,养成强大的毅力和坚强的性格。
那么,父母如何鼓励失败的孩子,让他重拾信心呢?
共情鼓励
当孩子失败时,父母需要进行换位思考,与孩子共情,才能更好地鼓励、安慰他们。例如,孩子考试考砸了,很失落,你可以说:“你是因为没考好所以不开心吗?妈妈在你这个年纪,也会经常考不好,下次我们努力就可以了。”与孩子共情,才能更好地体会他们的感受,然后循序渐进地进行鼓励,才能让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
行动鼓励
若孩子的年龄还小,父母可以亲自示范,用实际行动教孩子如何取得成功。例如,孩子玩搭积木游戏,总是没搭几块就倒了,一失败就哭闹发脾气。这时,父母告诉他“耐心点”“没关系,再来一次”等是没用的,这些话并不能鼓励到他们。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搭积木,并告诉他们搭积木的技巧。当孩子成功搭积木一次后,父母及时夸奖他们,孩子慢慢就不会因为失败而发脾气了。
失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体验。只有经历多次失败,并且战胜失败,孩子才能变坚强。失败不可怕,不能接受失败的心理才是最可怕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可以运用上面的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
理解和肯定孩子错误背后的善意动机
大多数父母往往只重视结果,不关心孩子做事的动机,事情结果是好的就表扬孩子,事情结果是坏的就责备孩子。在父母的批评下,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自信。
有一位爸爸发现自己儿子偷了家里的钱,非常生气。他把儿子叫到跟前,非常严厉地说:“你为什么要偷家里的钱?是不是出去做坏事了?”
儿子看到爸爸生气,非常害怕,站在那里哭,不说话。
爸爸:“偷钱你还有脸哭,自己在这里好好反省。”
到了晚上,孩子的情绪还不高,妈妈去房间问他:“你真的拿了爸爸的钱吗?”
孩子沉默地点了点头。
妈妈:“可以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偷拿钱吗?妈妈不会生气的。”
孩子红着眼睛说:“小区里有一只很可爱的流浪猫,我拿钱给它买火腿肠了。”
妈妈:“虽然你偷拿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你的动机是善意的,你可以直接和妈妈要钱去买火腿肠。下次你去喂猫的时候,妈妈可以一起吗?”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重新振作起来。
每个人做事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动机,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的年龄还小,尚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并不知道自己做事的动机会导致恶劣的后果。例如,孩子喜欢打游戏,可能是出于好奇、挑战、成就感等,并不一定只是因为贪玩。
若父母根据结果武断地认为孩子是错的,对孩子进行批评,孩子无法进行申辩,便会产生无助感。若孩子将这种无助感隐藏在心中,自我认识就会产生偏差,认为自己很坏,并且朝着坏方向发展。若孩子一开始的动机是善意的,父母仍然横加指责,孩子就会认为善意是错误的,从此不会再秉持善意做事情。
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我们可以不接受孩子的行为结果,但是不能一味否定行为背后的动机。一味地否定,只会让孩子变得不愿意与家长沟通,进而封闭自己的内心。父母无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不能体会孩子想要将事情做好却失败的感受,也不能与孩子产生共情,去有效地安慰他。
因此,父母看到孩子犯错时,首先要将他的行为和动机分开。若孩子一开始的动机是坏的,父母可以给予批评。若孩子一开始的动机是好的,那么父母就需要学会理解、肯定孩子的动机。只有这样,父母才能从本质上了解孩子的内在心理,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然后去纠正他。
孩子做错事情很正常,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先问为什么
很多父母情绪上来的时候,会不管不顾,只想责骂孩子发泄情绪。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害怕父母,对犯错产生一种恐惧感。孩子犯错,父母不妨先问为什么,了解孩子的做事动机。例如,孩子打碎了盘子,妈妈不要急着责怪孩子不小心,而是要问他“为什么要拿盘子?”孩子开始只是想帮妈妈的忙,动机是好的。妈妈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动机,然后告诉他:“你现在还小,等长大一点再帮妈妈的忙吧。”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快速地从失落情绪中走出来。
引出这么做的坏处
有时候孩子做错事是无意识的,父母可以用引导性思维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坏处。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你做这件事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一步步引导孩子明白坏的动机对他没有任何好处,进而纠正坏的动机。
父母不仅要肯定孩子的动机,还要善于发现那些能激发他好行为的动机,并帮助他们逐渐稳固下来,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