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创立工厂
2007年春节前两天,贺向旸从广东回到家里。一进门,便见到各个屋子的犄角旮旯到处堆的是用薄膜袋包好的橘子,不觉吃惊地自语:“呀!还有这么多蜜橘没有卖出去。”
母亲过来告诉儿子:“这两年各地的蜜橘生产发展很快,四面八方的橘农把橘子运往附近的大小城镇。所以,城市里的水果商贩到我们村收购橘子的比往年少了,来了的又只管压质压价。因此,咱们村家家都存着大量的橘子。”
小生澍过来拉住向旸的手说:“爸爸,您看我们家还有这么多橘子,园里的橘树上还有很多没有摘呢。”
“树上还有未摘完!”贺向旸对母亲说,“橘子熟了不采摘老留在树上,会影响下届的挂果,咱们赶快把它摘下来,想法把这批橘子推销出去。”
第二天,贺向旸与单虔芳带着小生澍在橘园里摘橘子。小生澍问妈妈说:“把这橘子摘回家还用薄膜袋包吗?”
“这橘子受过风霜,把它们包了也不会保鲜,因芬藏汁蕴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单虔芳向儿子解释说,“你现在可以吃一个,这时候的橘子果汁浸出橘瓤外,口感也没有8—10月间摘的橘子那种香甜味。”
贺向旸听了单虔芳母子的对话,便说:“老婆,我真服了你了,想不到你对蜜橘还有一番研究。”
“我还在研究市场呢。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农友们都大力发展果木生产,现在正是水果上市的高峰时期。”单虔芳跟丈夫说,“最近我在想,如何合理消费农民们的这批辛勤成果。”
“那你现在思考得有了眉目没有?”贺向旸急切地问。
“水果容易破损,不能长途运输,又不便贮藏。只有经过加工才能解决这两项弊端。”
“这么说,你想创立一家水果加工厂?”
“被你猜中了,我的确想开创一家水果加工厂。”单虔芳回答丈夫说,“我也考虑到,开工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解决三道难题。第一是技术问题,因为这是我们以前见都没有见过的事;第二是资金问题,单说购卖机器等设备就需要一笔不菲的款项,还要雇工人发工资;第三是厂房问题,工厂不能办在幸福村,因村落偏僻不集中,还要考虑原料来源之广,同时村里也没有宽大的房子作厂房。”
“你将这个想法透露给爸妈没有?”
“还没有。这得首先跟你商量,取得老公的支持。”
“我当然举双手赞成。老婆考虑好的事一定不错。这两年你开水库养鱼,就是成功的例子。”
“少说奉承话。我是跟你商量一个重大课题,两人互相出谋划策才是,应严肃慎重,更来不得半点马虎。”
“我说的也是衷心实话,并无丝毫虚假。”
“你真心支持我的话,春节后就不上广东了,在家与我共同创立水果加工厂。”
“成!完全可以。”
“那好,咱俩就来研究对创办水果加工厂的三个关键难题的应对办法。这第一是技术问题怎解决?”
“天下事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的。”
“你说怎么个学法?”
“市里不是有个‘上农柑橘罐头厂’吗,我们可以去他们那里取经。”贺向旸突然又想起一事说,“我们办水果加工厂,不是跟‘上农’对干吗,他们会支持我们吗?”
“就是因为‘上农’不能将我们地区的橘农生产的橘子加工完,我才考虑创办一家水果加工厂。再说,‘上农’有专门的水果基地,所以我们地区农民的橘子才卖不出去。”单虔芳接着说,“哪个行业都不是独行生意,别人都会模仿着经营。作算我们把厂办到‘上农’隔壁,他们也不会生意见的。因为生意是各做各的,只有在比拼中前进,在竞争中创新。”
“作算他们对我们经营他们的相同项目没有意见,他们也不会甘心把技术传授给我们呀。你不是说是竞争吗?”贺向旸用疑虑的眼睛望着妻子。
“我们不要先把人家估计得过于自私。什么事都是闯出来的,我们明天去试探试探不是知道底细了。”
“喂!你不是有个同学的丈夫在市委工作吗,可不可以请他开个介绍信,言企业家单同志夫妻二人小组欲参观‘上农柑橘罐头厂’,请贵厂负责同志接洽是荷。”
“说到好好的,又说些不正经的话了,什么企业家事业家的?”单虔芳恍然大悟说,“你倒提醒了我,不如直接找市委帮我们这个忙。我相信私人办企业,政府一定会支持的。如果得到市委的支持,说不定技术、厂房问题皆会迎刃而解。”
“前两个问题暂时不说,那资金的问题怎解决?老婆你打听没有,买一套加工柑橘的机器倒底要多少钱?”
“我也没有谱,等到‘上农’去问个底细就清楚了。”单虔芳说,“不过,我们家能凑多少钱我也没有谱。”
“老婆,我入股八万元。这是兜底的数。”
“刚才是我说错了话,你别误会,我不是探你的经济底细。”单虔芳桃红面颊突然间泛起了绯云。她接着说,“俗语‘钱米的夫妻,酒饭的朋友’。我的看法应破这个俗论。一个家庭里,夫妻是相依为命的接合体,如果在钱米上分彼此,就不算是相互信任的夫妻。”
晚上,由贺向旸对父母提出欲创办水果加工厂的设想。
母亲听了立即反对说:“我们家个个都有事情做,每年的收入够吃够花就可以了,怎么又想办什么水果加工厂,我看别尽添一些劳神劳思的念头。”
“妈,您老常对儿媳说起您们以前在‘吃大锅饭’时代,人人都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活,但收入微薄,只得省吃简用过日子。”单虔芳对婆婆说,“如今我们自由自在地干活,每年是吃不完用不尽,这是什么原因呢?”单虔芳搂着小生澍继续说,“这正是我国十四亿同胞劳神劳思的结果。譬如,袁隆平通过劳神劳思,研发出亩产一千公斤的优良水稻品种,以致我国水稻产量数年来接连丰收;铁路建设者们通过劳神劳思,创建了四通八达的高铁运输网,以致人们的出行方便和全国乃至全世界物流畅通。这些范例数不尽道不完。总之,全国亿万同胞都在孜孜不倦地劳神劳思,其目的是使我们的国家永远摆脱贫困,走向富强······”
“好了好了!说了这一大套。我是知道的,你们要做的事,我是阻止不了的。你们办什么工厂就去办吧。”覃大娘听得不耐烦地说。
“妈,您老口头上同意了,但盼望妈在思想上也同意。今后还有很多事需要爸妈您二老支持的。”
“这么说,向旸也打算不上广东了?”贺淦问儿子。
“我打算不出去打工了。”向旸回答父亲,“开办一个工厂,虔芳一人怎么也干不来,必须我的帮助。我们还要雇一批工人。”
“你们核算没有,一共要多少投入?如果资金不够的话,你妈那里还有五万块钱,可以拿去使用。”
“谢谢爸!”单虔芳像找到了支柱似地说,“具体要多少投入我也没底,明天我们到上农柑橘罐头厂去探索一回便知道了。”
第二天一清早,贺向旸夫妻俩坐上了去往市里的班车。他俩商量好的,是直接去求助于市委。市委传达室的工作人员问明二人来意并登记二人的身份证号码后,立即向后院接通电话。通话后对二人说:“你们今天机会好,龚书记有空,叫你们进去。”
迎接贺向旸夫妇俩的是区锦男,他认识单虔芳,遂即招呼说:“今天你俩真是稀客,要见龚书记有什么好事?”
“我们是来求助书记的。”单虔芳回答说。
书记办公室里,贺、单俩向书记叙述了欲创立水果加工厂的原因就是为了彻实消费果农们积存着大量的柑橘。并从要创办水果加工厂面临的技术、厂房、资金等三个方面向书记求助。
龚书记对他们俩能急全民之所急,为多数人着想的思想大加赞誉,并表示全力支持他们将这个水果加工厂创办成功。
龚书记对他们说:“市里的造纸厂因严重污染市区的环境卫生,现已迁到别处去了。纸厂原来的厂房还空着,你们可以将它修葺一下作水果加工厂的厂房。但必须与房子的所属单位签订好租赁合同。”
关于技术问题,书记说:“你们可以到上农柑橘罐头厂去学习几天,或者从‘上农’请师傅帮你们指导生产几批成品也可以。这主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
关于资金问题,书记说:“你们能想到大多数人的困难,为什么没有想到大多数人的金钱。你们可以通过集资或入股等方式将大多数人的钱集聚起来用于加工水果之成本;也可以通过与‘上农’的洽谈,促使‘上农’向你们投资,或者刚脆让你们成为他们的子公司。到底怎么办好,要看你们的筹谋决策了。”
半个钟头的会见后,龚书记吩咐区锦男去个电话通知‘上农’罐头厂,说下午有幸福村的两位同志到他们厂取经。并叫区锦男陪同一起去。
上农柑橘罐头厂对两位农村来的客人非常热情,李厂长带领他们参观了柑橘罐头生产的全部流程。从柑橘的筛选、剥皮、漂洗、杀菌到糖制和装罐等。李厂长还十分友善地对贺向旸夫妇说:“我们欢迎你们来参观,也支持你们发展柑橘罐头生产。我们不怕你们抢我们的生意,因为我们希望有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有进步。我们希望咱们彼此的竞争是在十分友善的氛围中进行。”
李厂长还说:“你们幸福村的村民每年都会卖一批橘子到我们厂。因我们基地生产的柑橘基本可以满足厂里的原料供应,对外只收购少量柑橘。”
单虔芳问李厂长说:“购买一整套柑橘罐头生产设备需要多少钱?”
“我们厂去年买了一套新设备,共花了九百多万元。”
“那我们从哪里去一下子筹集这么多钱?”单虔芳两口子私下嘀咕。
李厂长听了便说:“我们厂的那套旧机器还能用,你们愿不愿意买旧设备?”
“只要能生产,我们就买。”单虔芳说,“但不知你们那套旧机器需要卖多少钱?”
“这得等我们厂的几位股东碰碰头,商榷一番才能答复你们。”
“你们的股东们大概要多久碰一次头?”单虔芳迫不及待地问。
“很快。你们可以先在本厂周围随便看看,我马上去找他们商量一下。”
在上农柑橘罐头厂的办公室里,贺向旸夫妇与该厂签订了生产柑橘罐头的旧机器买卖合同。
1.上农柑橘罐头厂生产柑橘罐头的旧机器一套,总价格为壹百万元。买方法人代表贺向旸、单虔芳。
2.买方可以缓期付款,但必须在2007年年底一定付清。
3.‘上农’厂对该套设备免费保修壹年。
4.‘上农’厂派一位技术人员到买方工厂指导生产,买方每月应付给该技术人员薪酬二万元。买方对该技术人员可以随时解雇。
5.买、卖双方代表在合同上签字,区锦男作为见证人代表也在合同上签了字。
2007年2月28日,单虔芳与造纸厂旧厂房的租赁合同也正式签字。租赁期为三十年,每年租金两万元。
贺向旸夫妇对厂房进行简单的修葺,立即马不停蹄地安装机器,准备投入生产。
3月9日,贺向旸夫妻俩的水果加工厂开始试验性生产。第一批生产原料全取之于幸福村(周围的农民闻讯后,也源源不断把柑橘送到该厂);第一批生产人员也全部来自幸福村。单虔芳提议将厂名定为“幸福水果加工厂”。
幸福水果加工厂的那条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橘子罐头500箱(每箱20瓶),每月可以生产一万二千箱左右。当时的橘子罐头出厂价大约是30元钱一箱,幸福厂每月总产值大约在35—40万元左右。扣除成本(原料费)、职工工资、技工薪金和房租水电等项开支后,可以获取剩余价值6—8万元。为了节省人力,单虔芳两口子也同其他工人一样到第一线劳动。
4月中旬,单虔芳回到家,对公公说:“爸,我今年已没有工夫打点水库的事情了,请爸妈辛苦一年,管理水库的养鱼事务和接洽前来放钓的人们。等水果加工厂搞的上路了,明年把这水库转让给别人。”
婆婆在一旁听了立即说:“每年能赚个三四万的活儿怎么能轻意让人。我和你爸不做这餐饮业也不能丢掉水库。况且这餐饮店从去年以后生意不怎么好。”
“那就辛苦爸妈了。”单虔芳接着对公公说,“我已联系了水产公司,他们把鱼苗会送过来的,到时他会打您的电话。”
5月底,已是发员工工资的时候,幸福厂的仓库里还存着一万六千多箱产品没有销售出去。贺、单俩的十四万元存款都花费完了,如果拖欠工人工资,这对工厂的信用将大打折扣。单虔芳与丈夫商量说:“目前最主要的办法是尽力打开销路。为了应急,你能不能回去跟妈商量,爸前次说妈身边还有五万块钱,暂借来付清员工们的工资,等把货物推销出去后再还给她。”
贺向旸迟疑了一下说:“还是你回去跟妈说,我在厂里组织生产。”
“你是她亲生骨肉,怎么说她都不会生气;我必竟是儿媳妇,说得不好惹恼了她,我会无地自入的。”
“你知道怕她,我难道不怕她骂?要她的钱她会心疼的,何况要了她这些年的所有积蓄。”
“你回家去跟她好好地说,不一定她不会骂你。等你回厂里后,我马上出去联系销路。”
贺向旸回到家里对母亲说:“妈,现在厂里有一批货没有卖出去。因马上要发工资急需用钱,您身边那点钱,能不能借给我们垫上,等把货卖了再还给您老。”
“无思无虑的事情你们不做,偏要寻些劳神劳思的事来干。你老婆的话就是金玉言语。”
覃大娘怒冲冲地对儿子说,“一开始就对你们说了,打点工,一家人一年吃用不愁乃万事大吉。你老婆定要做这劳神劳思的事,她还说了一大套道理;我说不过你们,只有随你们去做。现在好看,两老婆的十多万块钱赔了进去,又来想到两个老者的几个钱。”
“我们又没有亏,还有三十多万元钱的货在那里,等把货卖了钱不是就出来了吗。”
“那你们就把货卖完了再生产不就得了。”
“生产是不能停的。这是夏天,收的原料又是隔年橘子,不能久放。”
“如果再继续压货的话,我都为你们睡不着觉。”
“我们在努力寻找销路,您老人家不要担心。再说,办企业担当一点风险是常事。年轻人应经受一点锻炼。”贺向旸对母亲说,“说年轻,孩儿已三十多岁了,不能永远在外地打开。妈,您说是不是?”
“让孩子们出去锻炼一番是好事,哪条路都是闯出来的。”贺淦在一旁发话了,转身对儿子说,“我早告诉你们俩的,家里有五万块钱,你们拿去就是了。但一定记住要确实打通销售渠道。”
母亲把一个五万元的存折交给向旸说:“不管什么事情都要两口子商量着办,特别要注意节省。你们要切记,我们庄稼人的特质一是勤奋,二是俭朴。你俩勤劳发狠是没说的,但千万不要学着大手大脚的胡乱花费。如厂里雇人用物,当省的省,当简的要简。常言道,‘毫毛攒凑捆数,细水流成长江’。你们永远记住这句古训!”
贺向旸回到厂里,单虔芳问他说:“妈没有责备我们吧?”
“说实在话,妈是希望我们做点现成的活能保住家里的开销就心满意足了。对我们办这厂的确有些担心害怕,临行再三嘱咐我们要省俭。”
“我们并没有胡乱花钱呀。”
“老人家不过有这种担心而已,她说的句句深切,勤俭是庄稼人的本质。”贺向旸跟妻子说,“我已经掌握了水果罐头加工的全部技术,我们可以辞退‘上农’的技工师傅,也好每月节省两万元开支。”
“好,我明天就去跟他说。”
翌日,单虔芳对‘上农’来的技术员说;“师傅,你在我们这里辛苦了三个月。你看,我们现存一万六千多箱货还没······”
那位技术员打断单虔芳的话说:“你不说我也要向你们辞行的了。你爱人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门技术,我在这里会给你们造成多余的负担。‘上农’的产品大多数销到韩国和日本。你们必须打开一条可靠的销售渠道。”
技术员的话对单虔芳有很大的启发,便决定再去找市委帮助,寻求把产品销到国外去。
市高官办公室内,单虔芳将“幸福厂”三个月来的生产、销售等情况向书记作了汇报,得到龚书记的认可。书记答应帮他们解决销售问题,准备联系外贸局,要单虔芳等候消息。
在外贸局的牵线下,一位俄罗斯商人来到了幸福水果加工厂。俄罗斯商人当场品尝了该厂生产的罐头橘子,认为满意,遂决定与该厂签订了每月供货两万箱的合同,款到发货。合同还作出了未按时付款和未按时发货的处罚意见。俄商当时兑现十万美元。
世间事物多变。幸福水果加工厂由产品滞销转瞬为加班加点赶货的局面。
8月,贺向旸回到幸福村家里,将五万元存款原封不动地还给母亲,并告诉父母,现在工厂运转一切顺利,请二老放心。
一年一度的新蜜橘又上市了。今年因为多了一个柑橘加工厂,一天要多消耗八九千斤到一万斤橘子,所以市场上的销售也比往年畅通得多了,价格也比去年好。
年终,幸福水果加工厂还清了‘上农’的机器设备一百万元的欠款。2008年春节放假一周,贺向旸夫妇回到了幸福村同父母和儿子团聚。在谈到干水果加工的成绩时,单虔芳首先感谢公、婆二老人家的支持,特别感谢市委和‘上农’的关怀和帮助。并对公婆说:“爸妈两老人家的劳动量太大了,我们把水库找个农户转了怎么样?”
贺淦俩老异口同心地说:“我们的身体都还刚健,再干几年再说。”
单虔芳迁就公婆的意见说:“爸妈应多注意身体,这钱是赚不尽的,能少做的尽量少做一点。我俩每月或半月给一人回家看望二老。”
2008年,贺向旸夫妇俩向着他们的理想迈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