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判断的一致性,提高判断质量[1]
众多研究表明,对重复性的常规决策,依据基本的规则,简单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高过人工判断。不管是做需求预测,还是医疗诊断,或是大学录取,都是如此。
比如同样的预测者,同样的产品,同样的环境,每次的预测结果都可能不一样。没有别的原因,根源就是人做判断时的不一致性:每次决策,人总是想调整些什么,否则觉得就跟没有增加价值似的。有个专门的名词,叫“虚幻的控制感”,就是用来描述人的这种心理。做了点什么,让你心里感觉更踏实,但因为每次的决策标准都有不同,决策的一致性就成了问题。
对于这种不一致性,我们可以考虑把预测拆分为两部分,有重复性的(存量)交给数据模型,没有重复性的(增量)拆分出来让判断。这样对于存量部分,就根本不让人来碰:如果预测模型都从数据中找不出规律的话,让人从数据里面看出规律则纯属徒劳。拆分以后,即便判断有不一致性,也只影响增量部分。试想想,存量是100个,增量是20个,都让判断的话,误差10%就相当于12个,但如果只判断增量的话,误差就变成了2个,对整体的影响显然更小。
对于增量部分,我们要尽可能地借助统一的标准和决策流程,采取更加结构化的方式来应对。前面讲过的德尔菲专家判断法,从定义问题到组建专家团队、提供背景信息、循环判断等,就是这样的流程。再比如在定期的S&OP会议上,让各职能单列增量,加上基准预测,得到最终预测,也是结构化的做法。
此外,还有一系列的方法,也可以提高判断的质量。
·在“从数据开始”上,人脑算不过电脑,不要调整数据模型的结果。如果数据有问题,直接调整数据,比如清除一次性需求,清洗短缺、过剩造成的需求异动等。
·只做大的调整。制定严格的调整规则,什么能调整,什么不能,也有助于避免为了调整而调整(虚幻的控制感)。人工做的小调整往往让准确度更低,做还不如不做。[2]
·调整百分比,而不是数量。百分比更加符合一般人的直觉。比如问某产品的销量可能增加多少与问可能增长的百分比,后者一般更加容易判断。
·避免过于乐观。研究表明,悲观的调整更准确,所以尽量不要拔高基准预测。[3]
·采用费米估算法,把大的问题层层分解,然后适当估算,即便在微小要素上误差较大,也不会显著影响整体的判断质量。在百度上搜索一下“芝加哥有多少钢琴调音师”就知道了。
·聚焦背后的故事和假设。让一线业务人员讲故事,由计划人员来量化。这就相当于孩子放学回家,妈妈问饿还是不饿,很饿还是很不饿,而不是孩子究竟要吃几碗饭。
·大的调整,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一方面,这促使调整者更加严肃对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后续闭环分析。管理层的主要调整,让他们签字确认,避免随意以销售目标作为需求预测。
·形成闭环,反馈学习、改善。结果出来后,对比预测和实际值,反馈给判断者。比如哪些假设实现了,哪些没有;哪些估计准确,哪些不准确。判断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向失败学习:失败的例子让大家变得更聪明。
[1] 这部分参考了Forecast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3rdedition),Spyros Makridakis,Steven C Wheelwright,Rob J Hyndman,John Wiley & Sons,Inc.,2005。
[2] 这点参考自Rob J Hyndman,George Athanasopoulos.Forecast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2nd edition)[M].OTEXTS,2018.我在一些企业看到,有时候计划员调整信息系统的建议,这纯粹是为调整而调整,为自己产生“虚幻的控制感”,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要知道,在微小的调整上,没有人比数据分析更靠谱——精益求精是计算机的特长;调整的目的是防止大错特错,那才是人的专长。
[3] Forecast Pro的培训材料PPT: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Foreca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