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朝廷离了我们官绅,可以过得很好
陶玉调见此不由得瞪大了眼。
眸中露出惊恐之色。
“吴公,您这是要砍我?”
“您在说笑吧?”
咔嚓!
突然,只一刀。
陶玉调的人头就滚落在地。
陶氏其他人见此吓得愣在了原地。
吴麟征也懒得解释自己这些人不是奸贼,自己这些人也没有被吴王控制,而依旧只是效忠于皇帝陛下,只直接通告圣谕道:“分田过程中,家主若抗旨不遵,按圣谕,枭其首!若直接用武力对抗官差,则抄其家,灭其族!”
“我们不敢!我们愿意配合朝廷分田。”
陶玉调长子陶涔当即双腿一软,匍匐在地,颤抖着身体,哭着说道。
陶氏其他人也都跟着跪了下来。
一旦朝廷真的用刀,他们也是不敢多言的。
吴麟征回道:“很好!”
说着,吴麟征就道:“传令下去,继续清丈分田!”
“是!”
前面提过,南迁过程中,借用南迁诸多事务需要调度的现实,王录等大明朝廷决策者,趁此机会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从最小的农兵组到朝廷各部,皆有一套班子,且这些管理者皆在南迁过程中得到了实践训练的机会。
所以,清丈田亩和分田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
参与这项工作的农兵们积极性也很高,毕竟这将是皇帝授予他们自己耕种的田地。
再加上同吴麟征一样而在昔日京城沦陷和南迁过程中接受了两重考验的官员们,也很一丝不苟和积极地动员各层管事,使得淮安和附近的凤阳府仅仅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分田工作。
“清江造船厂大量招木工,你们谁是木工,或者愿意学木工,记得找我报名!学徒月俸五百钱,正式雇工月俸按等级和绩效一两到三两不等!包吃住。”
无独有偶。
关于恢复商业事宜也被执行的很好。
此时,农兵组组长曾小六就在组民们面前念着下达的最新招聘告示。
本来只是普通佃户的曾小六,因为加入南迁队伍早,且南迁过程中,王录要求崇祯下令让那些随圣驾南迁的清流官们也不要闲着,要对百姓们进行扫盲工作,所以,曾小六倒也在南迁过程中,认识了字,还因为扫盲考试优越,成了新的农兵组组长。
在曾小六念完告示后,一名叫刘大山的汉子举起了手:“俺以前是木工,给贺老爷家做活的,但不是造船的木工,俺合适吗?”
刘大山不得不承认月俸一两到三两的待遇实在是太香,所以,他很想试试。
要知道,他以前给官绅家当短工,也就管一天饭,最多能一斗米而已。
“管他合适不合适,你去应聘就知道了,万一要了你呢。”
曾小六说道。
刘大山咧嘴笑道:“那俺去报个名试试!”
“我来报名!”
“我叫尤三军,以前在登莱孙家跟着西夷人造过炮,你们军械制造厂要吗?”
因为大明朝廷决策层在南迁队伍中提前建立起了组织体系,使得响应皇帝号召而一起南迁的人里,许多有些技艺的民间人才皆开始冒出头来。
如今这个叫尤三军的工匠就来到军械制造厂排队应聘,在排到自己后就立即说起了自己的来历。
虽说,现在的大明朝廷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军事需求,也就只是日常训练和攻打淮安城而已,但造船厂、军械制造厂、炼铁厂这些重工业皆被要求尽可能地多招工匠,以备将来使用。
何况,大明朝廷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也急需把抄没所得的大量金银通过建立新的生产活动花出去,进而恢复当地商业消费和增加就业,所以,造成这些工厂从一开建就招募了大量员工。
“造船厂特别重要,以后的世界是以海权争霸为主,朝廷必须有自己强大的水师。另外,将来平建虏流寇,水师也能发挥重要,用水师完全可以运兵奇袭关外建虏的腹地。”
王录此时正对崇祯说着关于工业的事,且指了一下眼前的地图道:“还有,可以通过海运完成粮食等物资的补给,而这就需要我们造出大量船来,尤其是要能更利于海上航行的大船。总之,你现在得转变思维,不要把目光放在陆地上,得放眼于这片辽阔的大海。”
崇祯听后道:“照廷尉这么说,即便这些江南官绅断了漕运,我们也能通过海运打开商路。”
王录点头道:“没错!没有他江南官绅,我们依旧能让商业繁荣,农业发达,百姓安居乐业!而他们只怕现在已经后悔了,尤其是淮安城里那些官绅们。”
……
“怎么办!”
“我们在城外的田地全被他们分了。连陶方伯都因为护自己的地被枭首!”
“还有,他们已经在清江浦一带恢复了商业,设了一个综合门市,把原本那里属于我们的生意都快抢走了!跟圣驾南迁来的军民乃至城外当地庶民皆去那里买粮买盐,要是再这么下去,这些百姓就会养成习惯,而只知去综合门市买粮买盐,不知道我们的店铺了!”
“多关城一天,我们就损失一天的利啊!”
“就是,明显朝廷离了我们这些官绅,依旧可以过得很好。早知道这样,我们还不如一开始就迎驾圣驾,那样最多是纳粮纳银而已,不至于现在这样,土地没了,店铺也没法经营。”
“戴公,您快拿个主意吧!”
此时淮安城内,一众官绅富商的确已经是急的团团转,对于他们而言,淮安城一日不开,他们的损失就严重一日。
戴治衡也对此也感到很是头疼:“到底是错估了这个吴王!他要是直接率兵攻城,扬言要屠城多好!”
“恩辅!”
这时候,熊天隆走了进来:“我回来了。”
戴治衡忙起身问道:“怎么样,牧斋先生他们怎么说?”
“南都诸公说,得先办法赶天子他们走,不能让商路断绝。”
熊天隆回道。
“问题是怎么赶?”
富绅黄会安忍不住问道。
“南都诸公说,让淮安府的我们再坚持坚持,千万不能让陛下和南迁的北方军民进入江南腹地,否则必是生灵涂炭、士绅颜面扫地。他们已经在想办法。”
熊天隆回道。
“他们能想出什么办法!为了他们苏常杭一带官绅不受朝廷盘剥,竟要求我们赔钱赔命!”
黄会安忍不住回驳了一句,道:“他们知不知道,现在城外南迁来的那些军民,不但没有因为我们阻止他们南迁而粮荒挨饿,反而生活的有声有色!反倒是我们这些躲在城里的官绅,寅吃卯粮,再这么下去,即便他们不攻进城内以忤逆之名处死我们,我们也会被困死!我真是后悔至极,怎么听了你们复社东林的蛊惑,落到如此境地!”
熊天隆不由得低下了头,只看向戴治衡。
戴治衡正欲张口说些什么,这时候,复社士子曹明弼突然走了进来:“诸位,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